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本文以《倒序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实词搭配词典》中的94个“VA”型动补关系复合词为研究对象,讨论总结了该类复合词的前一个动词性质的语素与后一个形容词性质的语素的语义关系,以及该类复合词的语义能否从两个构成成分里推导出来这样两点认识。  相似文献   

2.
词义研究是现代汉语词汇语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语素义与词义关系研究又是词义研究的重点。实际上,汉语中语素义与词义的联系各种各样,复杂多变。我们从《现代汉语词典》中随机抽取了一部分并列式双音复合词,拟对它们的语义进行较为细致的研究,力求确定这类词语素义与词义的关系类型。  相似文献   

3.
双音复合词作为词汇研究的重点日益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以《现代汉语词典》C字母下的双音复合词为研究材料,以偏正式和联合式双音复合词作为研究重点,比较两种构词方式的特点。把"名+名"形式的偏正式双音复合词分为表领属和属性两种语义关系,并对双音复合词的语素义和词义进行分析,得出5种不同类型的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4.
从语义特征角度考察同义双动语素复合词的构成,可以揭示出构成双动复合词的深层机制。语素的语义特征可以结合词典的释义进行分析,语素的结合则可以从同义、互补、动核、语义方向、声韵等角度进行分析,而语素义和词义则有同化、虚化、融合、暗示、相加等多种关系。  相似文献   

5.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同义词词典。它对同义复合词的研究有极高的利用价值。通过《尔雅》辨明同义复合词语素的字异形情况;探求同义复合词语素在什么义项层次上构成同义关系;探询同义复合词的词义和语素义的关系进而总结出单音同义词向同义复合词转化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6.
构成“单音节同义词 同一语素”非同义复合词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单音节同义词作为语素分别与不同义项的同一语素组合,使得它们无法形成同义关系;二、由于词义的发展演变,同义词之间的相互制约,使得原本有同义关系的词丧失了同义关系;三、复合词的内部语义关系不同,使得它们的意义相差很远,不能形成同义关系。其中第二个原因产生的非同义词最多。  相似文献   

7.
东晋汉文佛典《中阿含经》中双音并列复合结构的语义复合关系有同义语素的组合、反义语素的组合和相关义语素的组合三种,每种之内又有名词性语素与名词性语素的组合、动词性语素与动词性语素的组合和形容词性语素与形容词性语素的组合等多种方式.语义关系上,有两个语素共同表义、两个语素融合后表义和仅有一个语素表义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从汉语中具有独特性的一种能产构词方式——反义构词入手,探讨汉语的教学本位问题。通过对《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反义复合词的穷尽性考察,我们发现,从结构的角度来看,两个名词素、动词素或形容词素分别组合而成的反义复合词大部分都是名词;从语义的角度来看,词义为词素义加合的反义复合词语义透明度最高,词义与词素义无明显关系或已经虚化的反义复合词语义透明度最低。这说明,在反义复合词的实际教学中,混合本位是最合适的教学观,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反义复合词的构词规律实行字/语素本位教学,另一方面,对于那些语义透明度低的反义复合词宜采取词本位教学法。我们认为,混合本位观不仅适用于反义复合词的教学,也应该被运用到整个汉语教学中。  相似文献   

9.
名名复合是汉语中最能产的构词方式之一,它是语言学、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界关注的焦点。然而,由于名名复合词的内部结构错综复杂,前人的研究结果还未达成共识,颇有争议。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2395个汉语双音节名名偏正复合词为研究对象,运用Jackendoff平行构架理论,考察该类复合词的语义特征。研究发现,名名偏正复合词是一种紧缩结构,其内部隐含着16种类型的结构义。依据复合词内部的语义关系,通过恢复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隐含的谓词,勾画出其语义图式,可以正确把握其结构义,有助于建立语文词典的释义模式。  相似文献   

10.
构成"单音节同义词+同一语素"非同义复合词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单音节同义词作为语素分别与不同义项的同一语素组合,使得它们无法形成同义关系;二、由于词义的发展演变,同义词之间的相互制约,使得原本有同义关系的词丧失了同义关系;三、复合词的内部语义关系不同,使得它们的意义相差很远,不能形成同义关系.其中第二个原因产生的非同义词最多.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符淮青先生的语素构词能力分析理论,对语素“盘”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所出现的各个意义是如何构成各个词的、用什么方式、数量如何等进行了描写。在此研究基础上,还就《现代汉语词典》在释词中对语素义的说明以及对语素“盘”义项的概括提出了两点讨论:第一,《现代汉语词典》对某些组词中“盘”的意义未作说明;第二,对于那些部分语素义模糊或者全部语素意义消失的组词,根据其中的语素“盘”在现代汉语中构词能力的发展,《现代汉语词典》应该考虑对其的意义重新作出说明,或者构建一个独立的义项,、  相似文献   

12.
英语复合词的语义理据既表现在复合词两个构成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上,也表现在复合词整体词汇意义与其所指意义之间的语义关系上,复合词的这两种语义关系说明,英语复合词的语义理据是构成复合词和理解复合词意义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3.
复合词内语素意义是指语素在构成词时所显示的意义。对于复合词来说,成词时的语素义和词义关系密切。但在词汇发展的过程中,也常导致复合词内部语素意义发生变化,尤其是传承复合词。传承复合词语素意义的变化包括语素意义改变和语素意义脱落两种方式。影响语素意义变化的直接因素是:词义对语素意义的影响;语素的语义地位对语素意义的影响;语素的类推造词能力对语素意义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的潜在动力,则是复合词的理据重构。  相似文献   

14.
偏义复合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它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语素构成,词义偏落在其中的一个语素上,而另一个语素起陪衬作用。有的偏义复合词的语义已经固定下来,不会给我们的阅读理解造成困难。但是,有许多偏义复合词需要我们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推断哪个语素表示了词义,哪个语素不表示词义。如果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就很难得出正确的解释,往往会误解或曲解词的意义。下面以高中教材中出现的一些偏义词为例,来说明偏义复合词的语境意义,以引起我们在阅读理解文言文时对这类词的重视。例1.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出入”…  相似文献   

15.
说"黏"和"粘"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黏"、粘"以音别义实行分立,是一件好事.但因为留了一个"粘"字读nián同"黏"的尾巴,以致语用中两字发生牵混,时下"黏附"等复合词之第一语素作"黏"即属误用,换为读zhān、作动词用的"粘"字才对.  相似文献   

16.
多语素的复合词表面上往往有多种分析的可能,但是结合其语义关系则常常是只有一种分析才是合适的,这是因为结构同语义关系其实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收录了25个前语素为“不”“无”“非”的连词,这些连词按照表达的语义关系可以分为转折、假设、条件、递进四个类别。运用量化研究方法对25个否定语素连词的语义信息量和句法位置进行分析,发现:否定语素连词的语义信息量和句法位置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否定语素连词后接成分的信息量越充足,越倾向于出现在后一分句,相反则倾向出现于前一分句。否定语素连词后接成分信息量不足时,否定语素连词与后接成分关系紧密;后接成分的信息量充足时,否定语素连词与后接成分关系相对松散。  相似文献   

18.
判定"离合词"的性质需要区分词的储存状态与使用状态,"离合词"是语言系统中音义关系固定的词,它在言语语境中有构词语素离用和合用两种形式。中古以后白话中动补句法结构的发展成熟是复合词离用的外部诱因,支配式双音词语义结构特点及上古汉语奠定的单音语素占主体的词汇格局是复合词离用的潜在内因,复合词离用形式在语用中变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荫 《现代语文》2010,(6):35-37
关于现代汉语的构词法有很多的研究,语义构词和句法构词的设想都有较强的合理性。本文采取抽样的方法从《现代汉语词典》中抽取了432个多音节词,从多音节词内部语素的句法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所得数据,说明句法构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连动结构方式构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现代汉语中,连动结构方式的复合词是指由两个动词语素构成,并且动词语素按照所表示的动作先后顺序排列,两个动词语素之间具有一定的语义关系。连动结构方式构词与其他构词法有一定的区别,连动词可以采用"v1 之后再 v2"的格式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