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游艺园式的课堂环境美国低年级的教室就像一个游艺园,没有成排的课桌,每个学生可以任意坐一个位置,没有正规的上课形式,和中国孩子比较,美国的孩子很愿意说话,课堂上也可以随便说,发言意识很强,无论教师讲什么内容,讲到哪里,学生都可以随意举手打断,提出自己的问题,而老师却不厌其烦地给学生以指导,并鼓励他们通过自己动脑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在上课时不要求有一定的站姿、坐姿。尽可能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创设一种令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环境,当然,增加自由度不是放任自流。鼓励学生使用计算机早在1992年,克林顿总统上任后,美国就…  相似文献   

2.
潘红星 《上海教育》2013,(17):64-64
去美国之前,我对美国的课堂有一个误解:美国是一个崇尚自由的国度,美国的孩子在课堂上肯定想怎样就怎样,吃东西、讲话、随便离开座位都可以。三周的课堂观察下来,我之前的想法早已完全改变。相反,我看到的美国课堂是这样的:学生们非常安静,回答教师的问题之前先举手,征得教师的同意再回答,没有轮到自己回答时学生会保持安静,专注地听别人陈述。我所听课的一位英语教师,给了我她所教的英语学科的评分方法。正是这份材料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对美国课堂中学生的纪律要求有了更多的了解。这份“要求”中,除了一些对本学科的介绍以及如何学习等基本信息外,还包括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3.
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的命运!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什么样的生活!”不错,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作为一个语文课改实验教师,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呢?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怎能调动学生的情感?怎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课文的情感要靠教师传递给学生,无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了多么大的痛苦与挫折,课堂上都必须调整好自己的…  相似文献   

4.
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其更加灿烂,更要关注学生思维的阻塞,用自己的智慧为孩子的学习打开一个通道。为孩子的发展铺架一道桥梁。在《画家与牧童》一课的教学中,我就曾因为学生没有达到预期的表达水平,而生成了一个新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把积累和运用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说话训练,从而让课堂绽放出点点精彩。  相似文献   

5.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每当我们登上讲台的那一刻.面对一双双清澈、纯真、探求的眼睛,我们不能不同自己:应浚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课堂?给学生一份什么样的教育?因为这关系着每个孩子一生的生活,关系到他们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邓梁 《中学教育》2006,(6):51-51
在南京一所小学。一个美国女孩和一个中国男孩同时患了重感冒。于是班主任老师通知了学生的家长。中国孩子的爸爸很快打的赶来带孩子去了医院。美国女孩的家长则在电话中问老师:“孩子的腿有问题吗?”当得知腿没有问题时,他只说了句,那就让她自己回来。  相似文献   

7.
吴玲丽 《教书育人》2013,(12):25-26
课堂就像动车,在老师的带动下,学生一起往前赶。孩子在课堂上少了身体与思想自由活动的时空。老师有没有想过,孩子在课堂上有主动提出或思考过一个问题吗?学生有超越教学预设的机会吗?孩子真正在表达自己的心声吗?孩子对所学知识感兴趣吗?孩子能得到提升吗?如果答案不够肯定,这样的课堂就不是在进行素质教育,孩子的素养就不能真正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8.
束益华 《小学生》2010,(8):47-47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现代教育开创了一片天空,给现代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里度过,课堂生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的生命质量。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在这充满朝气的课改天空下,课堂应该让学生拥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课堂应该成为学生自主邀游的领域,课堂应该是真情流淌、平等对话、自由开放、体验感悟的新课堂。  相似文献   

9.
宁晓妤 《甘肃教育》2011,(18):37-37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是个性化活动。”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以自己的智慧营造一个生机勃勃、个性张扬的语文课堂,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一、语文课堂是展示学生个性的舞台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有这样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可见,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发展的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10.
郑福明 《教育导刊》2004,(14):54-55
由梁家辉主演的电影《刮痧》,描述的是发生在美国中部密西西比河畔的城市圣路易斯一个中国移民家庭的故事。电影中的主人公许大同的孩子与邻居一位美国朋友的孩子发生了冲突。许大同获悉后,赶忙到对方家向朋友道歉。而他的美国邻居却说,不应该由大人向大人道歉,而是应该由小孩自己解决自己的冲突,因为这样才可以促使孩子反思自己的行为,孩子才能真正有所进步……这一场景,即使是没有看过这部电影的家长,相信也都不会感到陌生,闪为我们自己或就在我们身边,类似的为孩子“排忧解难”的故事实在太多太多。  相似文献   

11.
贺春华 《教育现代化》2006,(10):104-104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作为一线教师,每当我们登上讲台的那一刻,面对一双双纯真、探求的眼睛,我们不能不问自己:孩子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课堂?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课堂?给学生一份什么样的教育?因为这关系着每个孩子的一生,关系到他们的未来。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下午吃苹果,一个孩子的妈妈因故早来园接孩子,她看见自己的孩子手中的苹果稍小一点,就马上拉过孩子问:“为什么你的苹果没有别人的大?”孩子说是老师发的。妈妈马上告诉孩子:以后老师再发小的给你就不接,指着大的要。  相似文献   

13.
孩子应该是快乐的。如果在我的课上没有孩子的笑声,欢呼和掌声,那么我认为,我们课堂就是失败的,就像一个歌星唱了一首蹩脚的歌无人应和,就像一个独裁者对着一群俯首贴耳的臣民哇哇狂叫而无人对话。这样的课堂,即使孩子可以学到知识,这些知识也是凝滞的,同时一长,便会遗忘在学生大脑的某个角落,上面落满尘埃。  相似文献   

14.
当我把9岁的儿子带到美国,送他进那所离公寓不远的美国小学的时候,我就像是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交给了一个我并不信任的人去保管,终日忧心忡忡。这是什么样的学校啊!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放声大笑,每天至少让学生玩2个小时,下午不到3点就放学回家,最让我大开眼界的是没有教科书。  相似文献   

15.
吴玲丽 《教书育人》2013,(34):25-26
课堂就像动车,在老师的带动下,学生一起往前赶。孩子在课堂上少了身体与思想自由活动的时空。老师有没有想过,孩子在课堂上有主动提出或思考过一个问题吗?学生有超越教学预设的机会吗?孩子真正在表达自己的心声吗?孩子对所学知识感兴趣吗?孩子能得到提升吗?如果答案不够肯定,这样的课堂就不是在进行素质教育,孩子的素养就不能真正得到提高。要扭转这一局面,必须去繁就简——减少老师过多的引导,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我发现了一个实现教  相似文献   

16.
<正>做学生的时候,我很羡慕传闻中的美国学生,我觉得他们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学生。据说他们上课的时候很自由,在课堂上想做什么做什么,可以喝咖啡,座位可以随意组合,不服气了可以随时跟老师辩论辩论……直到最近美国德克萨斯州托马斯杰斐逊中学和国际领袖学校的师生到我们学校来交流学习,我才发现,真实的美国课堂并没有太多的传奇色彩,相反,严谨的合同意识,严格的纪律和惩诫伴随着美国孩子的成长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一场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教学改革,为我们一线的音乐教师提供了一个可以尽展个性能力的舞台,在这样的一个舞台上,以新课程新课标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课堂,让孩子在愉悦、积极参与的氛围中高效掌握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一直是我课堂教学的一个原则,而要进行一节高效课堂,老师只是把自己定位在教师一个角色上,课堂就会很没活力,久而久之学生也会产生对课堂的厌倦情绪。怎么能够让孩子喜欢音乐课堂,对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积极投入音乐课堂,笔者认为,教师要把自己从教师单一的角色中拉出来进行不同的角色转换,给学生和自己都留有适当的空间距离,以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8.
美国:假期参加义务劳动 每年6月到8月。有整整10周是属于美国孩子的快乐时光。学校通常只有几本暑期阅读的书目要求学生去看,除此之外没有什么作业,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安排自己的假期生活。  相似文献   

19.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是啊,学生的生活大部分在学校,在课堂。让我们给学生创造出多姿多彩的课堂吧!  相似文献   

20.
王建华 《成才之路》2013,(29):78-78
众所周知,课堂是学生受教育的地方,是学生学习知识和完善自己的天堂。所以课堂上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是非常重要的,这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授课效率。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孩子的教育问题更是不能忽视。学习改变命运这是不变的真理,那么怎样才能给孩子一个高效课堂的同时又可以使孩子们拥有一个快乐的学习过程呢?那就需要老师们转变思想,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一些落后的东西,同时要引进先进的教学模式。下面我们就以小学语文课程为例,来探究—个新的教学模式一“先学后教,学案导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