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章就《合同法》颁布之后,我国法学界对于赠与合同撤销权问题引发的争议进行了剖析,同时对具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目的性赠与合同以及赠与合同任意撤销权之责任承担问题存在的立法缺陷提出了修订与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合同法》明确确立了合同保全制度,在合同救济立法上迈出了新台阶,有了新的突破。本文就撤销权的性质特征、构成要件、撤销权的行使及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欺诈性合同成立生效后,受欺诈方不但享有合同撤销权,而且享有违约责任请求权。这两种民事权利的行使将产生不同的法律后果,受欺诈方可以选择对自己较为有利的救济手段,而不要拘泥于传统的救济手段,即仅行使撤销权。追究对方违约责任能使损失赔偿范围增大,对受欺诈方利益的保护优于行使撤销权。  相似文献   

4.
可撤销合同在除斥期间,既非有效合同,亦非效力待定合同,更不是无效合同,而是一种相对有效的效力不完全的另类合同。即对有撤销权的一方当事人来说,合同属效力待定;而对另一方当事人来说,则属有效合同,对其仍有正常合同的约束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赠与人表达真实自由的赠与意思给予保障,赠与合同中任意撤销权是一种无偿行为,是在赠与行为中与赠与人发生的。目前,在我国的任意撤销权法律规定中,还有许多诸如受赠人信赖利益保护的冲突等缺陷存在。本文通过分析赠与合同中任意撤销权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指出需要从三个方面,既完善立法、限制对赠与人任意撤销权制,加强对受赠人信赖利益的保护,完善对我国的赠与人的任意撤销权制度,以更好的发挥该制度的功效。  相似文献   

6.
《合同法》颁布至今,引起了许多争论,尤其是呆于赠与合同的撤销问题,法学界存在不少看法和观点。从赠与合同的成立与生效谈起,进而对赠与合同撤销权进行探讨,认为对赠与人的任意撤销权应加以限制,以保护受赠人的信赖利益,对公益性赠与的撤销在一定情况下应当允许,以鼓励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发扬,同时,这也符合法理精神。  相似文献   

7.
合同的效力为已经依法成立的合同所具有的当事人所必须承受的法律后果。合同的效力状态既包括完全符合生效条件的确定生效状态,及因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权而使合同归于自始无效的相对有效状态;也包括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确定无效状态及主体资格存在缺陷可能转化为有效的相对无效状态。所谓的未生效,也是相对无效,可因批准、登记手续的补正转化为有效。应修正合同效力仅指生效合同法律后果的单一理解,以及传统的对于有效、无效的绝对、僵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网络团购合同的成立与生效问题,学者们目前存在不同的见解。文章通过网络团购合同与传统合同的对比,从网络团购的流程出发,认为网络团购合同是一种新型合同。在网络团购合同中,应当根据团购网站发布的具体信息来确定其要约与承诺,应当肯定要约的撤回与撤销权以及承诺可以撤销的制度。在确定网络团购合同是否生效的过程中,传统合同的生效要件应当同样适用于网络团购合同。  相似文献   

9.
合同保全制度是保障合同履行、保护债权人利益的重要措施。合同保全制度可以有效地防止债务人的财产消极与积极的不正当减少。由于合同保全制度使债权人对第三人产生效力,这就为缓解减轻当前存在的较严重的“三角债”、“讨债难”现象提供了法律依据,也有利于充分保障债权人合法权益的实现。合同的保全通常采取两种方法,即允许债权人对债务人或第三人行使代位权或撤销权。  相似文献   

10.
论赠与合同中赠与人的法定撤销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赠与合同的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赠与基础的道德性、赠与合同的无偿性。为了平衡当事人间的利益,使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得到均等的保护,法律赋予与赠人法定撤销权。  相似文献   

11.
Alongside the influence of market-based reforms in education policy has been the growth of policy that has largely been overlooked – those that outline social contracts. This paper draws on policies that connect with equity as a way of illustrating this social contract turn in policy and develops a conceptualisation of social contracts as they apply to education policy. The argument provides three principles that underpin social contracts, including informed consent, negotiation and accountability. This paper applies these principles to three levels of social contract. At the first level are broad social contracts, which are associated with debates about the kinds of things that states should expect from its citizens, and the things that citizens could expect from governments and the state. The second level of social contract is an institutional or field-based social contract, which spells out the obligations and connections between a specific field and other fields. This level names a kind of social contract that is often exemplified in policies or statements by specific institutions. The third level of social contract deals with contract-like mechanisms embedded in fields that make tangible the obligations and expectations of citizens in fulfilling the expectations of fields.  相似文献   

12.
特许连锁是连锁经营的重要形式之一,特许连锁合同是特许人和受许人之间的纽带。特许合同是一种典型的无名合同,它的内容复杂,特征鲜明,是一种以特许知识产权的授权为基础,具有买卖、租赁等性质的复合性合同。  相似文献   

13.
从“发现与整理”、“习惯法”和“社会经济史与区域社会”三个方面对锦屏文书研究进行了简要的综述,认为已有的各学科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存在研究领域比较单一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锦屏文书的人类学研究取向,需要从“地方性文化解释”的再解释、“文化整合”功能、象征与符号等六个方面拓展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4.
农业契约结构理论包括以下三种主要形式,即分成制、固定地租、固定工资,对于这三种形式各自适用的范围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针对经济市场的因素对三种结构的影响及其各自存在的合理性做出解释。同时把农业的契约理论类比到技术输出的三种方式。  相似文献   

15.
在辨析清代徽州单篇土地卖契地权类型的方法——地权概念名实分析法的基础上,揭示清代徽州土地卖契地权概念表述的两种形式:显性形式与隐性形式。通过全面阐述清代徽州六个县土地卖契所转移的大买权、小买权与大小买权,根据徽州"全业"视角,概括学界已有共识,从而对三种地权作出科学界定,指出大小买权是全业的土地产业权,大买权与小买权都是非全业的土地产业权。  相似文献   

16.
缔约过失责任是德国法学家耶林提出的一种特殊责任制度,被誉为法学上的发现,对各国立法和判例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我国早期民事立法及新合同法对此也作出了相应规定.关于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目前理论界争议较大,大致有四种学说:侵权行为说、法律行为说、法律规定说、诚实信用说.缔约过失责任的理论基础、构成要件、责任类型等不同于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承揽合同与买卖合同的性质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承揽合同与买卖合同性质不同,但又有很大的相似性,在实践中混同使用的现象很常见。合同合意是民事法律行为成立的关键要素。合同合意对于合同性质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分析两种合同的基本特征入手,以“合意”为切入点,理清承揽合同与买卖合同在一般民事行为中使用的差别,指导社会经济活动中正确合同类型的选定。  相似文献   

18.
高等学校包含政治权力系统、行政权力系统和学术权力系统三大权力系统.三种权力在高校内部管理中共处共生,相互牵制.本文对高校内部三大权力的共存共生进行了分析,深入剖析了三种权力的错位与冲突,提出了准确把握三权的内涵,科学界定权力的职责范围;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为协调三权关系提供法律制度保障;重塑大学精神,切实弘扬大学学术权力;建立三权协调运行的耦合机制,实现权力的相互制约等四项主要措施,以期实现三权共处于高校的统一体中,各自行使相应的职能.  相似文献   

19.
刘颖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6):138-140
与脐带血储存相关的契约以其储存目的为标准,称当事人以自存脐带血干细胞为目的所缔结的为"自存契约",而以他捐为目的者,称之为"捐赠契约"。基于脐带血干细胞所有权归属解释上的差异,比照法律行为之生效要件,检视我国现有的脐带血捐赠与自存契约的效力,并得出结论即宜以母亲为脐带血所有权人以及契约当事人的地位订立契约,借此契约的订立,能让母亲为子女预存脐带血的意志得以完整实现,脐带血干细胞的利用也会更有效。  相似文献   

20.
“公司+农户”契约非完全性与违约风险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契约的完全与否是违约风险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公司+农户"型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中,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公司和农户契约地位的不平等性、公司和农户双方机会主义行为以及公司和农户的有限理性等因素的存在,导致公司和农户间的契约不完全性,进而发生违约风险.为此,必须采取措施,完善契约,以降低违约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