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0 毫秒
1.
采用浸涂法制备薄膜型纳米TiO2催化剂,在主波长273.5nm的紫外灯光照下对降解敌敌畏(DDVP),敌百虫(DEP)和乐果有机磷农药的降解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效果较好,而投加氧化剂可提高降解速度,但与氧化剂的种类和投加量有关。各种农药降解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DDVP>DEP>乐果。  相似文献   

2.
主要介绍了纳米TiO_2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纳米TiO_2的晶型及结构及纳米TiO_2光催化降解汽车尾气机理。  相似文献   

3.
设计和合成了银纳米颗粒并将其负载在TiO_2表面,目的是通过引入银粒子来提高整体催化活性。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手段对银含量分别为1%,2%,5%,8%,12%,15%的Ag/TiO_2进行表征,其中包括XRD、PL、UV-Vis、SEM和光降解测定。证实了银以原子簇形式均匀沉积在TiO_2表面,从而使得构建的纳米复合体表现出高活性、高降解性。实验结果表明,用紫外光还原法制备的Ag/TiO_2光解活性优于TiO_2,当载银量为2%时,光催化效果最佳,该复合材料在光反应1.5 h后的催化光解效率是纯半导体TiO_2的2倍。  相似文献   

4.
2,4,6-三氯苯甲醚(TCA)是给水处理中常见的一种土霉味物质,普通的氧化剂较难将其去除。本研究采用Fe~(2+)激活过硫酸盐(PS)生成强氧化性的硫酸根自由基(SO4-·)降解TCA。研究了不同PS/Fe~(2+)比例、PS投加量、pH、腐殖酸浓度对TCA去除率的影响,并对Fe~(2+)激活PS降解TCA的机理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PS/Fe~(2+)的最佳比例为1∶1.5,反应的前10 min TCA的降解较好地符合伪一级动力学模型,伪一级动力学速率常数随着PS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pH=7时,TCA去除率最高;1 mg/L的腐殖酸对反应起促进作用,增加腐殖酸投加量对反应促进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SiO_2-TiO_2系玻璃光催化降解含铬废水的实验。在Cr~(6 )浓度为80mg/L、体积为100ml的废水中,投加0.7g组成SiO_2与TiO_2的分子比为8:2的SiO_2-TiO_2系玻璃,光照反应体系3h,Cr~(6 )去除率达99.9%。  相似文献   

6.
就染料敏化纳米TiO_2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特性展开了探讨,通过向浓度为0.5g/L的TiO_2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茜素红、曙红、罗丹明来比较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这些染料在一定的浓度范围之内均可敏化亚甲蓝的光降解效率,但敏化效果有限,且随浓度的增加光降解效率均有降低,这对于了解TiO_2在混合染料中的光催化行为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钛酸丁酯、尿素、三氧化二钕、硝酸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N-Nd-TiO_2可见光催化剂,采用XRD、SEM、XPS、N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对甲基橙进行了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N-Nd的掺杂抑制了纳米TiO_2晶粒生长,在其表面上形成了Ti-O-Nd和N-Ti键,对TiO_2粉体表面化学态和光催化性能产生影响,以氙灯为光源,在510~800 nm的范围内,N-Nd-TiO_2对甲基橙的降解率可达70%以上,远优于TiO_2。最佳掺杂摩尔质量比为N∶Ti∶Nd=2∶1∶0.5。  相似文献   

8.
紫外-微臭氧(UV-microO3)工艺是一种新型的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本研究以硝基苯(NB)作为目标有机物,对比了UV-microO3、UV、O3三种工艺对它的去除效果,并且考察了pH值、O3投加量对UV-microO3工艺降解NB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UV-mi-croO3工艺对NB的降解效果较UV、O3单独作用要好。随着pH值的增大,UV-microO3工艺降解效果明显下降。增大O3投加量,有利于提高UV-microO3工艺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9.
TiO_2俗称钛白粉,由于其较好的白度、遮盖力、耐候性成为一种用途最广泛的白色颜料,近期钛白粉由于骑较好的耐候性被重防腐涂料青睐,对钛白粉的耐候性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可以深度挖掘金红石型纳米TiO_2的防腐价值。所以,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将通过利用不同配比纳米TiO_2复合涂料的对比实验,从而分析金红石型纳米TiO_2的具体作用,并利用纳米TiO_2实现阻止基体树脂被氧化,从而让涂料的使用寿命能够得到延长,并还可以让涂料防腐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此外,本文研究了纳米粉体量与改性能之间存的关性,从而了解到纳米TiO_2可以在200~400纳米紫外光区吸收约94.21%以上的紫外光。  相似文献   

10.
布洛芬是目前地表水、地下水及饮用水等多种水体中频繁检出的新兴有机污染物。本文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氟和氧化石墨烯共掺杂TiO_2光催化剂(FGT),探究了其在紫外光照射条件下降解水体中布洛芬的效能及影响因素,并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对布洛芬降解过程中生成的中间产物进行了分析并推断其降解路径。结果表明,在催化剂投量0. 05 g/L,pH为5. 2的条件下,在0. 1~10 mg/L的初始布洛芬浓度范围内,布洛芬的降解效能随着其初始浓度的增大而降低,100μg/L布洛芬约10 min即可完全降解;在0. 025~0. 1 g/L的催化剂投量范围内,催化剂最佳投量为0. 05 g/L;且其在酸性及弱酸环境下的降解速率高于碱性环境;布洛芬在FGT紫外光催化降解过程中主要产生脱羧产物和羟基化产物。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热法在FTO衬底上制备TiO_2纳米棒阵列,然后采用化学浴法将Bi_2S_3量子点沉积在纳米棒上。进行光催化反应测试,结果表明,经过Bi_2S_3处理后,TiO_2纳米棒的催化活性能提高了3倍。原因分析,Bi_2S_3作为光敏化剂,提高了TiO_2对可见光的吸收率。  相似文献   

12.
以长宁某页岩气田作业现场的压裂返排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水质特征、治理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絮凝沉降-氧化降解"预处理工艺。通过实验研究,确定了性能优良的明矾絮凝剂、高铁酸钾氧化剂,得出最佳实验条件:在pH值为10,絮凝剂明矾投加量为1000mg/L的条件下,快速搅拌3min,慢速搅拌15min;然后以絮凝沉降处理后的出水作为氧化降解的入水,同时在高铁酸钾投加量为1200mg/L,pH值为5,氧化处理1h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对页岩气压裂返排液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废液主要污染指标COD_(Cr)降低了83.24%,TOC降低了92.20%,TN降低了36.01%,色度降低了93.75%,从而为达标排放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工程中采用二氧化氯(化学法)发生器生成投加二氧化氯作为预氧化剂+锰砂滤料的工艺去除锰,结果发现出水锰含量不降反增。为查清原因及寻求解决方案,进行如下试验:不同盐酸浓度下锰砂溶出锰离子试验,锰砂先做盐酸溶出试验再用强氧化钠再生后除锰效果试验,以及用次氯酸钠作预氧化剂滤料除锰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极低浓度的HCl溶液便可与锰砂反应生成锰离子,产水锰超标正是因为原水混入了HCl;这锰砂滤料经过盐酸腐蚀后,用纯水冲洗和用氢氧化钠溶液再生,都有一定的恢复效果,氢氧化钠溶液再生效果更快,但要充分恢复比较困难;正常量投加时次氯酸钠不会影响锰砂滤料。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利用氧化剂快速控制活性污泥工艺中的丝状菌污泥膨胀问题,本试验以啤酒废水作为底物,利用SBR进行投加氯气来控制丝状菌污泥膨胀的研究。结果表明,氯气在膨胀控制期间投加量宜控制在30mg/L以内,运行7周期膨胀得到控制。此时污泥降解底物能力有所下降,但出水水质并未恶化,出水COD,氨氮和总磷分别为78.3mg/L、3.15 mg/L、0.38 mg/L。pH值是影响氯气氧化作用的重要因素,SVI随环境pH值的增大缓慢上升;运行至第9周期,COD去除率随pH值的增大快速上升。  相似文献   

15.
针对难生物降解的高浓度农药废水,采用Fenton法进行预氧化处理,以提升后续生物处理的效果。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对有机污染物去除效果显著的影响因素,分析了H_2O_2和Fe~(2+)投加量和比例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影响,并进行了实验参数优化和反应动力学拟合。20℃时,当Fe~(2+)投量为4 mmol/L,H_2O_2与Fe~(2+)物质的量比为70:1时,氧化90 min后,出水中COD和DOC的去除率分别为39.8%和45.7%。当系统升温至70℃时,氧化20 min后,COD和DOC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67.4%和66.4%。  相似文献   

16.
利用柠檬酸改性Fenton氧化技术修复陕北石油污染土壤,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H2O2、Fe SO4·7H2O、柠檬酸浓度对反应过程中H2O2的稳定性、有效利用情况及处理效果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H2O2的投加浓度与TPH、SOM氧化率正相关,与H2O2的稳定性、有效利用率反相关,H2O2浓度超过600 mmol/L时其无效分解比例大幅增加;Fe SO4·7H2O浓度过高不利于H2O2的稳定,过低会限制反应的进行,适宜浓度为6 mmol/L;柠檬酸的投加可延长H2O2寿命,降低SOM氧化率,其浓度超过20 mmol/L时H2O2稳定性、TPH降解率呈下降趋势。在各适宜浓度条件下其H2O2有效利用率为80.17%,TPH降解率为33.68%,SOM氧化率为4.22%。  相似文献   

17.
研究Fe/C微电解、Fenton氧化反应、微电解-Fenton工艺对油田压裂废水预处理效果,通过对COD_(cr)去除率进行优选,确定了微电解-Fenton最佳工艺条件为在p_2H_2=3,Fe/C为1:1,H_2O_2投加量为5 ml/L,Fe~(2+)投加量1000 mg/L,反应时间为150min,COD_(cr)去除率可达58.9%,色度去除率达到93.3%。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讲述了TiO2的一些常用制备方法。致力于提高纳米TiO2的光催化活性、揭示掺杂改性的作用机理。针对目前光催化技术应用中存在的诸如TiO2光催化量子效率低、吸收利用波长范围有限等问题,使用过渡金属离子和稀土元素通过湿溶液浸渍法对纳米TiO2进行了掺杂改性研究,采用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测试手段对各种改性纳米TiO2进行物性表征。通过掺杂离子降解溶液中的染料罗丹明B的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DEP为例采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词法对其热稳定性和降解产物进行了研究,并探讨其反应机理,为废旧塑料裂解回收处理工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选取两种混凝剂聚合硫酸铁(PFS)和聚氯化铝(PACl)对Cu2+污染应急处理进行了研究。在最佳混凝剂投加量条件下比较投加粉末活性炭和硅藻土对去除Cu2+效果。对Cu2+污染应急处理工艺做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