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一种利用同文词语共现和引文词语共现分析实现的领域本体自动构建方法,该本体采用加权XML模型,利用概念联系中的权值设定可以有效地表达用户兴趣程度的差异,并利用基于向心扩散的扩散激活方法对用户兴趣特征及其联系提供更强的表达能力,以便于发现更有价值的潜在用户兴趣。进而介绍如何利用该本体按照"先打碎后重构"的策略将异构用户个性化模式转换为可以进行比较的一致模式,并对相关的异构用户个性化模式匹配方法做出详细说明。最后总结相关测试实验及其结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加权XML模型的个性化产品推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加权XML数据结构的用户兴趣模型构建方法,对于其中的每个XML节点都增加了表达用户个性化信息的权值,并据此设计一种对加权XML模型进行相似度比较的算法。最后,详述基于此用户兴趣模式的个性化产品推荐系统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提出一种利用读者借阅行为特征来判断图书可推荐质量的思路,并结合读者图书借阅关系所形成的二分网络结构,设计了一种测度图书可推荐质量的迭代算法,从而为个性化图书推荐服务提供了良好的推荐客体.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图书类别目录层次、标题语义信息的提取处理方法、基于加权XML模型的用户个性化模式表达方法及其权值扩散策略,提出了三种图书馆个性化图书推荐服务的形式,分别是特定主题的图书推荐服务、现有所借图书的修正型推荐服务和新书推荐服务.最后,文章对相关测试实验及其效果做了必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4.
首先说明利用加权XML数据模型分别得到标准XML参考实例和XML数据实例的方法,并对DTD约束修饰符的表达方法进行介绍。其次,详细阐述相似度算法的实现方法,重点说明在XML数据实例中寻找与标准XML参考实例的匹配节点算法和计算标准 XML参考实例与XML数据实例的相似度算法。最后,对相关实验及其结论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5.
方世敏 《图书馆学刊》2009,31(6):105-107
XML及其相关技术的简单、易用的特点,使其成为数据表示和数据交换的理想选择。笔者首先简要介绍了数据迁移以及XML的相关技术,然后着重介绍了基于XML的信息系统数据迁移的关键技术,包括XML数据模型的建立扣数据处理两部分。最后比较了该技术相对于传统数据迁移技术的优势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体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各种异构信息的转换和集成问题,但是现阶段人们却缺乏有效的自动本体构建方法.本文根据现有的图情专业学术文献数据库,提出一种利用引文关键词共现技术的领域本体自动构建方法.该方法利用引文分析思想来计算文献的学术价值,并以此来计算文献和引用文献的词语共现对权重值,完成了本体结构中层次概念联系的表达和设计,同时还利用基于加权词语共现对序列相似度的算法实现了同义概念联系的抽取.最后,本文就相关实验及其结论做了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7.
陈能华 《图书馆》1996,(2):29-32
本文依据加权检索的本质特征,运用数学方法,对加权检索的权值分配和阈值的确定进行了规范化探讨,推导出了7个计算权值和阈值的数学公式,解决了加权检索在描述用户提问和检索时没有一个科学的规范化处理过程的问题。本文的研究成果经过大量的计算与上机验证。  相似文献   

8.
农业科技信息智能检索系统中的知识组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中国农业科技文献数据库》中的分类和主题标引进行分析,揭示主题词与类目之间的关系,用于构建农业初级本体。同时,以该初级本体作为检索知识库并利用纯XML数据库技术,建立了农业科技智能检索系统。  相似文献   

9.
黄彩容 《图书馆学刊》2009,31(12):100-103
用户建模已成为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关键。对用户兴趣建模几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对比,引进本体概念,介绍本体建模的优点、建模思路、建模流程,并利用用户兴趣树思想建立基于本体的用户个性化兴趣模型。  相似文献   

10.
基于传统知识组织资源的本体自动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介绍了基于现有的知识组织工具和书目数据资源自动构建本体的方法:首先根据书目数据揭示的领域知识建立一个用OWL描述的数据模型,然后从词表、类表和书目数据集中自动抽取对象和关系的实例,写入OWL数据模型,形成书目本体.这是构建本体的一条经济、高效、合理且实用的道路.基于该本体,不仅可以实现概念浏览和语义检索,还可以增强搜索引擎的功能,通过词汇服务实现检索词提示和搜索结果归类.基于<中国分类主题词表>和计算机类的书目数据,本文实现了一个语义检索系统KVision,展现了传统知识组织资源对于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