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师资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政府部门应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高职院校应为培养“双师型”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高职教师应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2.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本文根据作者对“双师型”教师的理解以及其应具备的素质,提出了高职院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3.
高职"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院校应根据“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与特征。针对“双师型”教师培养存在的相关问题及其原因.从薪酬、环境、声誉、地位等四个方面对构建“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4.
深度解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内涵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黄斌 《教育与职业》2006,(11):36-38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和教育界的共同呼声。但究竟什么是“双师型”教师,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性的科学解释。本文在总结目前社会和教育界对“双师型”教师理解的基础上,指出了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理解上存在的误区,提出了准确理解“双师型”教师内涵应把握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本文明确了“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列出了目前高职师资存在的问题,对当前“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有效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6.
高职教师专业化与“双师型”教师均是我国高职教师领域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分别引起研究者们广泛讨论。事实上,两者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师专业化的一个必经阶段,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但是应该认识到,专业化才是高职教师发展的长远目标,高职教师队伍建设不应长期停滞于“双师型”教师这一阶段。  相似文献   

7.
对高职基础课教师发展方向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基础课教师是否应该发展成为“双师型”教师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高职基础课教师具有职业技能突出,专业技能欠缺的“二元制”职业特征,不可能都发展成为“双师型”教师,因为理论上行不通,向“双师型”转变实际效果也不理想,所以他们的发展方向是“研究型”教师。  相似文献   

8.
加速“双师型”教师培养,提高高职汽修教师整体素质,对改善高职院校办学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职“双师型”教师的校本培训是一种新的培训理念和模式,它能有效地解决当前高职“双师型”教师培训的一些问题。为了能够将校本理念更好地应用于“双师型”教师的培训中,凸现“双师型”教师校本培训的优势与特色,本文提出了实施高职“双师型”教师校本培训的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10.
"双师型"教师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莉 《职业教育研究》2009,11(11):13-14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关键。多年来.众多的研究者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培养措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充分的研究。本文对上述研究进行了回顾与反思.以促进“双师型”教师研究体系的进一步建立。  相似文献   

11.
从"知识型"教师到"生命型"教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传统的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韩愈把教师的职责定为“传道、授业、解惑”。古代社会,教育主要是伦理道德教育。“文以载道”,当时的知识主要是伦理道德知识,而非科学技术知识。这样“,传道”其实也是通过“授业”来进行的,教师的“授业”本身就是传道。所谓的“解惑”,也就是解决“传道”和“授业”中学生的疑惑,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道”,掌握“业”。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三件事,最终就统一为一件事:“授业”。“授业”乃以知识为对象,以掌握知识为教育的目的,教师以传授知识为己任。在“授业”中完成“传道”的任务。这是一种典型的…  相似文献   

12.
"双师型"教师平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师型"教师虽是一个被职业教育界视为当然的概念,但学术界还缺乏深入的研究。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对职业教育师资笼统地提出"双师型"要求无益于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适应教学实际需要的中、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目标,是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必要选择。  相似文献   

13.
打造满足"工学结合"要求的师资队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师型"教师是支撑高职教育的主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双师型"教师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名师示范、激励引导、"半工半教"是打造满足"工学结合".要求师资队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欧洲教育》2013,45(2-3):192-199
The Committee on Gener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of the Council of Europe has organized a number of conferences on teacher in-service training in the past few years. One of these was the meeting held at Frascati in December 1969, which is the topic of the following article. The author, Clotilde Pontecorvo, gives a critical account of the conference and intersperses references to national developments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data gathered in preparation for the conference. Understandably, the Italian situation is given particular (and critical) attention.  相似文献   

15.
从师专到普通本科学院的转型,是一种深刻的组织变革。在转型中重新定位教师教育,并通过观念和制度创新,构建新的教师教育发展模式,才能保持新建地方本科学院在教师教育中的特色与优势。  相似文献   

16.
本期问题:究竟该让孩子敬畏.还是该让孩子喜欢? 我是一名新教师,刚刚走上幼儿教师工作岗位才一年多时间.或许是因为那种初为人师的兴奋与激动还没有彻底消退,面对着班上的孩子,我毫不保留也从不掩饰对他们的热情、喜爱与关心.  相似文献   

17.
教师“下水”是个老话题,但造成教师匮于“下水”的原因却有着鲜明的“时代性”。有评价机制的因素,也有教师自身事业追求方面的原因,教师只有多读、多思、多下水,才能成为游泳高手,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四有"好教师标准的提出为高校青年教师明确了未来努力奋斗的方向。文章结合平时学习、生活、工作的经历,阐述了对"四有"好教师的理解,并就高校青年教师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四有"好教师进行了简单探讨,以及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克勤克俭,为培育出优秀的人才贡献自己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透过"教师流动"筹划"教育动态均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追求教育均衡是当前教育政策的重大课题。教育均衡包括静态均衡与动态均衡两种形态。如果只是追求静态的教育均衡,那就要重新配置教育资源,可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必然导致“几家欢喜几家忧”的局面。如果追求教育动态均衡,问题就不在于如何重新配置教育资源,而是如何优化与使用教育资源,以教师流动为例予以说明。根据当前教师流动现状,可以将其分为市场流动与行政流动两种形式。市场流动是指教师与学校间以市场交易为原则实现的人事流动;行政流动是指教师与学校间按照教育行政决策与教育制度安排实现的人事流动。从教师流动结果来看,教师市场…  相似文献   

20.
非学历教育教师,除应该拥有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外,还应该有一个国家认可的资格考试合格证书。创建“双师型”的非学历教育教师队伍,加强与其他高校之间的合作,是改变非学历教育教师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有效方法。应从制度上入手,创造条件让非学历教育教师参加学历教育及培训,这样才能为现代远程教育中的非学历教育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