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许多单位管理期刊的同志,对大量增加的期刊品种,迫切想找到一种比较科学而又简便的管理办法,以适应人少工作多的具体情况。为了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谈谈个人的一点看法。一、期刊的作用期刊是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科学发展的产物。我国的期刊始于二十世纪初期,比外国的期刊晚三个多世纪。期刊的时间性强,它反映的科学情报比图书早三到五年,这是期刊所具有的特点和优点。近半个世纪以来,期刊已经成为各种图书馆藏书的主要组成部分。根据北京图书馆一位同志的调查,“美国国会图书馆的一千六百万册藏书中有近四分之三属于连续性出版物。英国图书馆外借部入藏  相似文献   

2.
从采购统计看中文期刊馆藏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幼芹 《图书馆论坛》1992,(6):49-50,48
期刊是图书馆藏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作用,随着社会发展,科学进步,日益得到读者的重视。做好期刊的采访工作,是图书馆藏书建设的重要环节。本文试图从广东省中山图书馆1991年中文期刊采购情况调查统计入手,进行初步的分析评价,以期对期刊馆藏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期刊剔除工作浅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期刊是图书馆馆藏的重要献类型,是一种时间性很强的出版物,期刊剔除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具休的期刊剔除工作之前应作好大量的准备工作,期刊剔除的方法有:集中展览,公认剔除,转让,藏书于民等。  相似文献   

4.
一、期刊工作是图书馆读者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期刊作为现代化出版物的一种重要文献类型,是图书馆藏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期刊工作,进行科学管理,是图书馆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从采购经费来看,期刊花钱较少,利用率高。以柳州市图书馆为例,全年采购经费约6万,期刊的订购经费才花一万多元左右,占全年经费1/6强;1984年中文社科期刊订购667种,全开架杂志243多种,半开架  相似文献   

5.
介绍一种适用的期刊登记卡管莉萌期刊是图书馆藏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具有内容广泛新颖,报道迅速及时,情报含量大,流通范围广的特点,是人们获得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新技术、新成果、新动向的一种重要的情报源。期刊是连续出版物的一种主要形式,它的收集和调整不...  相似文献   

6.
沈平 《图书馆论坛》1991,(1):65-67,78
科技期刊是现代出版物中重要的文献类型,是主要的科技情报来源,因此它是医学院校图书馆藏书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的期刊资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文献体系,经过长期的积累,凝集着大量有价值的医学科技情报,这一宝贵的智力资源对于整个医学教育和科研工作的重要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随着期刊品种和数  相似文献   

7.
报纸和期刊(以下简称报刊)是图书馆藏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报刊的种类急骤增加,许多图书馆,对报刊的管理和利用都是独立进行的。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合理的收藏体系与制定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本文试谈些不成熟的意见,以拋砖引玉。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藏书,包括图书馆搜集来和保管着的全部图书、报刊及文献资料的总和。图书馆的藏书建设,是根据图书馆的方针、任务和性质,所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的需要,根据本馆的实际情况,按照一定原则和标准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采购和征集及补充图书资料。县图书馆是国家图书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县馆的藏书建设,不断加强县图书馆藏书建设的分析和研究是目前我国图书馆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也是图书馆学研究的重要内客之一。本文试从搞好藏书建设的重要意义;县馆藏书建设的原则;图书采购的标准、范围和方法等方面来论述如何搞好县级图书馆的藏书建设。  相似文献   

9.
期刊的补缺工作,是期刊管理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期刊的特点之一,就是它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每种刊物从它的创刊时起,每年、每卷、每期都是连续出版的。图书馆入藏的期刊,特别是核心期刊,从订购的时候起就打算每卷、每期保持完整,不能残缺不全。否则影响藏书体系的完整性及读者的使用。我馆是医学专业图书馆,订购中文医学期刊300多种,外文医学期刊50多种,基本保持着每种期刊的连续性。然而,由于种种社会原因及自然原因,在过刊合订本中偶尔也有缺期现象。九二年底,我们清点了现刊,对隔期未到馆的期刊做了记录,并到邮电局请求查找。在邮电、收发系统确实  相似文献   

10.
<正> 在所谓"知识爆炸"的今天,各种形式的文献越来越丰富.但象我们这样的图书馆,目前还是以收藏图书、期刊一类印刷的资料为主,服务的主要手段还是图书馆和期刊.一个好的图书馆不仅要求有一定数量的藏书,而且主要看其藏书的质量.然而更重要的是看其图书资料的利用率,也就是说,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要奋斗目标,是要努力做到"书尽其用".过去,我们馆由于馆舍紧张,业务基础差,规章制度不健全,使图书资料利用率不高.1984年春开始,我们采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于1984年先后两批对全国二百零七所教育学院予以重新备案。并明确规定“教育学院是承担培训中学在职教师,教育行政干部的具有师范性质的高等学校,是我国社会主义师范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根据国务院1982年在“国发130号文件”中“必须加强培训基地的建设,办好教育学院”的精神提出的。李鹏同志曾经说过:办好高校图书馆等于办好了半个大学。本文拟就教育学院图书馆藏书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初步探索,以就教于大家。一、明确藏书建设的方针:教育学院图书馆的藏书建设,既有别于公共图书馆和科研单位图书馆,也不向于一般高校图书馆,它必须体现具有教育学院特色的藏书体系。这里涉及到藏书的量和质的问题,但最为重要的应是明确藏书建设的指导思想,确定藏书的方针。一  相似文献   

12.
藏书建设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影响藏书建设的各种因素,提出高校合并图书馆必须建立具有本校学科特色的文献资源体系。笔者从图书馆业务工作中采访、分编、排架、剔旧等方面入手,提出了改善藏书结构的对策。参考文献6。  相似文献   

13.
特色藏书建设是图书馆开展藏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促进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发展。文章通过特色藏书建设指导思想与原则、体系和特征、立足点三个方面,结合作者在高职学院图书馆开展特色藏书建设的工作实践,浅析如何开展高职院校的特色藏书建设,从而推动图书馆藏书建设工作与读者服务工作的发展。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14.
专业图书馆的期刊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专业图书馆里,无论在购书经费或者藏书数量方面,期刊一般都占有很大比重,甚至成为馆藏的最主要部分。因此在专业图书馆的藏书建设工作中,认真搞好以本专业“核心期刊”为中心的专业期刊馆藏建设,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图书馆是我国图书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教学和科研顺利进行的保证。改革开放以来,许多高校图书馆锐意进取,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办馆道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也有一些图书馆的现有条件与其所承担的任务还不适应,在思想观念、队伍素质、藏书策略、服务模式等方面尚须强化和提高。  相似文献   

16.
在任何一个国家,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均与其政治、义化、科学和经济状况息息相关,并反映着上述各方面的水平、倾向、趋势和问题。作为图书馆事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图书馆藏书建设既要服务于该国家的政治、文化、科学与经济等方面的需求,同时又为它们所制约。美国图书馆事业及其藏书建设的发展也是这样,无论其理论与实践都随着国内政治、文化、科学和经济上的变化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关于图书馆的藏书建设,近年来在美国出现了一系列新观点与新措施。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发展动向,有必要首先回顾一下美国图书馆藏书自本世纪以来的概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的经济发展比较顺利,各图书馆的藏书建设都以  相似文献   

17.
为了加快我国四化建设的进程,各行各业都在提倡工作效率,讲求经济效益。近年来,图书情报界也不断加强本身工作效益的研究,有许多论著论及到图书、期刊、资料(以下统称藏书)的利用率问题。本文仅就藏书利用率这一概念的含义略抒管见,以就教于老师和同行。当代图书馆工作是以藏书在广大读者中被利用的程度,作为衡量其工作效益的主要依据的,(不担负流通任务的版本图书馆除外)藏书利用率是反映图书馆的书刊补充、分类编目、书目报导、典藏保管、借阅流通等许多业务工作质量的一面镜子,是全面衡量图书馆业务工作的一把标尺。作为一项基本的统计指标,在图书馆科学管理中起着十  相似文献   

18.
如何科学地组织藏书,使图书馆馆藏资料更有效地为读者利用和更有利于保藏,是图书馆基础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图书馆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之一。我国在理论上把一般大、中型图书馆的藏书分为基本藏书,辅助藏书和专门藏书三部分。基本藏书包括推荐性的常用藏书、供研究用的参考性藏书、不常用的资料性藏书以及提  相似文献   

19.
藏书的组织管理是藏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论述了高校图书馆藏书的布局、排架、清点与保存的方法,以期促进馆藏建设的有序高效进行。  相似文献   

20.
期刊是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文献信息量大、复盖面广、内容新、周期短、传递快、连续性和变化大等特点,是重要的情报源、信息库,是高校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