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电力电缆测温不便、巡检效率低、数据管理水平不高等不足,开发一种电力电缆智能温度巡检系统。系统由非接触式温度采集装置、智能终端、巡检数据管理平台三部分组成。温度采集装置基于Arduino单片机开发,采用MLX90614红外温度传感器实现非接触式测温,可同时采集目标温度与环境温度,采用蓝牙通信协议将温度信息自动发送至智能终端。基于Android移动平台开发智能终端,具备3G通信和GPS定位授时功能,实现温度与GPS信息的整合,并为巡检人员提供巡检线路导航。基于配电网地理信息系统(GIS),构建了巡检数据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接触式辐射测温的技术原理及其实验过程,结果表明:接触式辐射测温基本上消除了发射率不确定和恶劣环境对温度测量的影响,在炉温在线测量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基于红外测温技术的变电站测温系统可以有效解决变电站高压设备超温问题.该系统是将微机技术、光学聚焦技术、传感器技术、无线传输技术和软件技术等相结合,可以非接触式、在线式地测出设备温度,并通过前端LCD和管理平台来显示温度结果.当设备温度高于某一数值时作出声光报警提醒,同时将温度数据传输到管理平台,在管理平台上进行数据处理、展示和保存,具有数据显示和报警、数据存储、数据查询、生成曲线报表等多项功能.  相似文献   

4.
根据辐射测温原理设计制作温度测量系统。采用Melexis公司的MLX90614非接触测量的红外温度传感器,通过SMBus协议与AT89S51单片机通讯,并通过单片机系统驱动液晶显示模块显示,实现了非接触的温度测量,测量精度可达到±0.1℃,可广泛地运用于医学、化工等领域。  相似文献   

5.
在本科传热学实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利用红外热像仪直观、测温速度快及非接触式测量等优点开设创新研究型实验项目,并建设成涵盖热传导、热辐射两种热传递模式的创新实践教学模型。从而为传统的传热学教学实验项目提供新的思路,让学生掌握红外热像仪的使用,学会对红外图像的分析,了解科学研究和自主设计实验的方法,同时提升工程实践及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热电偶测温法在安全壳传热实验中存在的不足,研究利用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TDLAS)技术用于壳内温度的非接触式测量。简要介绍了TDLAS测温原理,依据一定规则选取了H2O分子吸收谱线对7 181.155 8和7 166.050 4cm-1。利用现有的钢制安全壳试验装置搭建了TDLAS测温系统,采用波长扫描-直接吸收法对壳内温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在273~373 K,基于TDLAS技术的壳内温度线性误差小于1%,最大波动为±2 K,测量结果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壳内某一光程方向上的平均温度。该方法也可推广到其他大空间内气体温度的测量。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新的具有红外测温功能的非接触式智能门禁系统,它在原有的智能卡门禁系统上增加红外测温功能,使原有的门禁系统能够防止具有发烧高温特征的患者入内,减少其他人员的感染几率,这种门禁系统更安全,更易被人接受.实验证明该系统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药品真空冷冻干燥过程中,为保证药品质量并尽量缩短干燥时间,需准确测量冻干药品温度,并对干燥结束点进行有效判断。开发冻干过程非接触式测量软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动态参数估值法(DPE)建立冻干过程中西林瓶内药品冻结层的一维非稳态传热模型,利用该模型实现对药品冻干过程参数的非接触测量。对DPE数学模型和求解方法进行分析;采用MATLAB编程,基于DPE数学模型,开发药品冻干过程测温软件,通过该软件配合压力升测试计算出冻干过程中药品温度、冻结层厚度等参数,实现对干燥过程状态参数的非接触式测量,并通过实验验证该软件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冶金工业炉内由于被监控产品的温度是一个连续变化的动态量,因此在线温度测量一直是工业测量领域中极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传统的非接触式高温传感器使用起来极不方便,而  相似文献   

10.
针对冶金加热炉内钢坯温度测量,设计了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的红外成像测温系统。首先,依据测温方式及应用现场环境,设计了测温系统整体结构;然后,根据系统测温原理和温度标定实验,推导系统测温模型,并建立图像灰度与目标温度的映射关系;最后,针对钢坯目标的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的语义分割模型,实现了对钢坯目标的有效识别,识别准确率达到94.89%。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测温系统可以实现炉内钢坯表面温度的测量,符合冶金领域实际应用和人才培养需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设计了一种能够检测锂电池电压和温度的系统,能够把测量结果通过串口上报,并且可以根据结果进行声光报警指示和风扇控制散热,它主要由AT89C51单片机控制模块,A/D转换模块,DS18B20温度采集模块,串口通信模块和LCD1602液晶显示模块等组成,解决了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2.
针对热舒适研究中皮肤温度测量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基于薄膜铂电阻(Pt1000)传感器的新型温度计测量皮肤温度的方法.该温度计把传感器焊接在印刷电路基板上,以消除引线导热产生的传热误差,并隔绝周围热环境的影响.为确定合适的基板厚度,建立了一种稳态传热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厚度为0.2mm的基板可有效隔绝空气影响,同时不会造成基板下皮肤显著温升.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测量皮肤温度时该温度计的最大测量误差为0.24℃,平均测量误差仅为0.04℃.因此,该方法是一种有效可靠的、适用于热舒适研究的皮肤温度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主要针对一般电子温度计,研究了被测温度值存在只能检测和数字显示、不可以语音播出的实际问题,运用16位单片机控制、利用集成单线温度传感器,设计出了一种语音播出温度计。实验结果证明:该装置不仅可以对环境温度进行检测与数字显示,还具有温度值的语音播报功能,其效果清晰悦耳。  相似文献   

14.
针对恶劣工作环境下温度测量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通信方式与一线数字式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测量电路设计方案,设计出一款显示终端与温度测量探头分离的无线温度测量仪,避免测试人员置身于危险环境中测试温度。软硬件调试结果证明电路测量精度高、工作稳定可靠、无线传送距离可达100m。  相似文献   

15.
光电探测系统的设计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根据“非典”时期红外测温仪的应用,讨论了光电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基本原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16.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千年大事年表(之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是连接欧亚大陆的独特交通要塞,是多种文化的汇集地。各种文化的载体——语言,不可避免地发生相互的交流、影响和学习。双语现象、双语人、双语教育从古至今,绵延不绝。文章追溯了西汉至民国期间,新疆不断发生的官方和民间的各种双语教育事件,历数了新疆少数民族语言与祖国内地汉语言接触、并用以及实施双语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相似文献   

17.
针对打叶复烤箱芯测温工序中人工测量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易受环境温度波动影响等不足,自主研发了一套温度自动检测装置及隔温降噪测温杆。该装置由动力输送机构、多轴测温机构和PLC控制系统组成。仿真分析和现场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自动测温装置检测效率比人工提高了280%;自主研制的测温杆测得的温度与实际温度偏差不超过0.2℃,比常规测温杆与红外测温仪更准确。该装置实现了打叶复烤烟叶箱芯温度的自动打孔、检测,现场运行动态稳定性好,可为复烤厂提质增效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红外无损探伤技术由于其显著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本文探讨了红外无损探伤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一种利用红外线温度传感器,间接检测开关触点及导体连接点接触电阻变化的技术。采用PC104工控机作为上位机,进行数据处理、逻辑分析,采用P89C58单片机作为下位机,进行温度信号处理、A/D转换。通过RS485总线组成分布采集和集中处理系统,可对开关触点或导体连接点接触电阻预测,及早发现隐患,提前采取措施,避免停电事故。  相似文献   

20.
介绍一种具有非接触体温测量的新型多功能红外语音体温计。该体温计基于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和高性能红外温度传感器,采用单片机数据处理和语音处理、LCD显示等技术,能够对体温进行有效准确的非接触测量。该体温计功耗低,测量速度快,并有年历、语音报温和报时,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日常保健及医学测试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