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出版是媒介融合时代图书出版业的大势所趋,在它的冲击下,传统纸质媒介呈现出全面放缓甚至停滞、下滑的发展态势,但纸质图书出版却成为纸质媒介中唯一能够连年保持稳步增长的领域.本文在概述我国图书出版业数字出版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图书出版稳步增长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其未来应对数字化挑战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孙博文 《出版广角》2015,(10):52-53
我国已迈入数字化时代,当今的数字化网络与移动通信技术渗透到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层面.数字出版严重冲击着传统的纸质印刷出版,并凭借迅猛的发展势头成为我国未来最有发展潜力的出版领域.本文首先分析我国数字出版的现状,接着论述数字出版的经济特点,最后分析数字出版对我国传统出版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从转型走向破局——关于数字出版与纸质出版的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宏 《编辑学刊》2011,(3):6-11
数字出版给纸质出版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日益明显并引发了人们对后者生存前景的忧虑。在纸质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过程中,出版的概念被泛化,但出版的本质前提即内容的传播和阅读并未改变。针对数字出版,传统纸质出版业界存在悲观或积极拥抱两种鲜明态度,同时也存在着涉及商业模式等的纠结。正确认识数字出版和纸质出版的关系,寻找两者博弈的破局策略,对出版业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沈元勤 《中国出版》2012,(19):31-33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正在改变着包括科技出版在内的中国出版产业格局,数字出版已经成为与传统纸质出版并存的出版业态,并呈现出潜力巨大的发展趋势。如何选择数字化转型途径,确定未来数字出版发展的方向,是中国科技出  相似文献   

5.
数字出版是相较于传统纸质期刊而言新的出版模式,本文阐述数字出版的优势,对传统纸质期刊与数字出版的融合模式进行探讨,并结合当前数字出版环境对数字出版模式的制约,考察当下期刊纸质和数字双重出版模式的具体运作难点.  相似文献   

6.
张平 《出版科学》2010,18(4):48-53
纸质出版业自进入21世纪以来,已经遇到前所未有的发展障碍和严重挑战。伫立于十字路口的纸质出版业迅速变得如纸一般地单薄脆弱,在无色的数字风暴中飘摇动荡。就像当年电脑照排对铅字排版的无情冲击一样,所谓数字化出版对纸质出版也同样露出冷酷无情的表情。捅破这层纸有多难?  相似文献   

7.
电子图书出版对纸质图书出版的替代性,涉及到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电子图书的媒介形态能否代替纸质图书,二是电子图书出版能否形成不同于传统图书出版的模式和体制。本文认为,新的媒介技术的社会作用不可夸大,从媒介形态和媒介机制这两方面来说,电子图书出版都难于替代传统图书出版。电子图书出版对纸质图书出版的替代不仅是曲折而缓慢的,并且最终将是局部的,电子图书出版与纸质图书出版将长期并行、复线发展。  相似文献   

8.
白燕燕 《中国出版》2013,(10):47-50
目前,我国整个出版行业正从纸质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少儿出版也正面临这一发展新课题。本文利用SWOT分析法对少儿出版社在数字出版发展过程中的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做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少儿出版社发展数字出版的四大策略。  相似文献   

9.
过去几十年,出版业经历了从纸质出版向数字出版的巨大转型。虽然在大众出版与教育出版领域,纸质出版物仍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在学术和参考书出版领域,出版物已实现普遍的数字化。一直以来,人们对数字化进程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技术和经济视角,而忽视了一种更为重要的社会进程视角:那就是年轻一代的文化心态正在从基于纸质范式向基于互联网的范式转变。"互联网一代"的生活准则就是"凡是能在网上做的事情全都在网上完成","凡是能够不通过中介完成的绝不通过中介"。如何更好地理解"互联网一代"的这种心态,探索并适应这种需求,将成为出版商未来的重大挑战,对大众出版来说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0.
过去几十年,出版业经历了从纸质出版向数字出版的巨大转型。虽然在大众出版与教育出版领域,纸质出版物仍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在学术和参考书出版领域,出版物已实现普遍的数字化。一直以来,人们对数字化进程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技术和经济视角,而忽视了一种更为重要的社会进程视角:那就是年轻一代的文化心态正在从基于纸质范式向基于互联网的范式转变。"互联网一代"的生活准则就是"凡是能在网上做的事情全都在网上完成","凡是能够不通过中介完成的绝不通过中介"。如何更好地理解"互联网一代"的这种心态,探索并适应这种需求,将成为出版商未来的重大挑战,对大众出版来说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1.
在全媒体时代,随着出版物形态的多元化和出版流程的改变,对期刊出版的形式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媒体是指同一媒体类型下面各种形式的组合,就期刊而言,综合运用不同出版形式的相对优势,使不同出版形式间相互呼应和互为补充,才能取得不错的实际效果。在全媒体时代,期刊出版对人们的阅读方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传播与记载方式的不断变化,人们的生活和阅读方式步入新的出版时代,同时新兴的期刊出版模式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本文简述了全媒体时代期刊出版的特点,并分析了全媒体时代期刊出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基本内涵、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解析了"互联网+"时代纸质书的出版策划。"互联网+"时代,纸质书出版策划的内涵得到了全新拓展,在坚守内容优势的同时,还应注重媒体呈现、技术因素、营销宣传、读者策划等,以不断提高自身传播力。而在未来,经典图书、优质畅销图书和收藏性图书将成为纸质书出版策划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随着出版业从纸质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出版环境正趋向数字化、网络化。教材出版也不例外,很多教材出版社都在尝试对教材资源进行数字出版的探索与实践。随着出版界对数字出版认识的不断清晰,业内普遍认同的一点是,纸质印刷教材和数字教材仅仅是出版介质的差异,出版内容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这就意味着在数字出版环境下,编辑工作仍然是出版的核心工作。但是编辑也必须在新的出版形势下转变观念,积极探索,重新定位和适应自身角色,并在这一角色的探索过程中运用新的编辑方式、方法去推动出版业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4.
NFT在图书出版领域的应用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NFT对图书出版领域产生的影响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文章分析了NFT赋予电子图书的新特性:实现电子图书与纸质图书等同的所有权、“智能合约+NFT”实现利益即时分配和转售、实现数字稀缺性等,结合这些新特性阐述了NFT在图书出版领域的现实和潜在应用:限量版NFT图书、具有差异的NFT图书、图书中艺术创作作品的NFT数字版、链接数字资产和实物资产、创建新的数字对象、图书数字衍生品NFT等,并探讨了NFT在图书出版领域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多种阅读载体的出现,使人们在观念上打破了对书籍形态的认识。一部好的作品,可能会根据读者的不同要求出现跨媒体出版。今后纸质书籍与数字书籍在设计上会相互参与,相互影响。本文阐述了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数字出版对书籍设计的影响,希望为书籍设计的发展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的发展,带动了我国很多产业的发展,也影响了出版行业这一传统产业的发展,网络数字出版成为出版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网络数字出版带来了全新的出版理念和出版方式,将以不可阻挡的态势推动产业的发展。当然,它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纸质出版,还有很多  相似文献   

17.
武君丽 《采.写.编》2021,(10):127-128
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发展,出版行业也在不断发生新的变化,逐渐从传统的纸质出版模式转变为数字出版模式,出版环境趋于数字化、网络化.教材出版行业与其他出版行业的发展脚步一般无二,大多教材出版社也在一步步探索和实践中运用数字出版模式.在出版行业对数字出版了解不断加深的过程中,整个业界对于纸质出版和数字出版的观点出奇一致:两者之间仅仅是出版介质不同,其出版的内容并没有改变.这就表明在业界出版环境中,出版工作的重点依旧是编辑工作.但在新的出版形势下,编辑也必须改变自身固有观念,积极探索重新定位自身角色,在探索自身角色的过程中,通过新的编辑方法,促进出版业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田雁 《科技与出版》2012,(9):107-110
目前的出版业正处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在数字化、网络平台化的技术推动下,从图书编排印制的技术,到作者、读者、编辑与出版社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由此决定了图书出版今后的变革方向。在未来,图书的数字化是一个必然,但这并不表示纸质图书就此消亡。不过,即便是纸质图书与数字图书能够得以共存,纸质图书出版仍需要有所创新,尤其是在阅读、保存和传播等功能性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观点摘要     
《出版参考》2012,(31):6
正罗小卫:数字出版与传统书业的互动互融重庆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罗小卫在《出版广角》撰文:传统出版者不能墨守成规,要利用和发掘数字出版平台上优秀的内容资源,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未来发展必然是一个并存、互融的结局。传统出版向数字化出版时代的转型不是数字化出版代替纸质出版,而是形式上的相互转换,相互借用,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20.
陈磊 《出版参考》2023,(5):17-19+10
当前,数字教材出版已表现出融媒体特征,生产过程数字化,传播过程网络化,完全颠覆了原有纸质教材的产业流程。原有纸质教材出版经验无法全部照搬到数字教材出版,整个教材出版行业都需要探索将数字科技创新成果与传统教材出版各领域进行深度融合的发展新形态。本文通过厘清行业状况,梳理出当前数字教材标准领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