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实践中。教师可把“小练笔”巧妙安排在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读写结合,让学生展开想象,与作者感同身受;倾诉心声,与人物心灵交流;抒写感言,与文本深刻对话。加深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感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从而打造有效课堂。  相似文献   

2.
文本细读包括读文本的内容和形式,课堂中找准契机,适当安排小练笔,如:仿写、缩写、写对话、写感悟等小练笔形式可以有效地推进学生对文本的内容和形式的把握,促进学生细读文本,从而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3.
王水连 《教师》2014,(30):32-32
正长期以来,学生怕作文,感到作文单调枯燥,对写作持消极态度,甚至厌恶作文,感觉不到习作的快乐。人教版教材中选编的课文,文质兼美,许多文章言有尽而意无穷。如果我们能细读文本、钻研文本,以文本为依托,巧妙地找准小练笔的切入点,这样既可以"取其法",还可以"用其材",必能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写出精彩。一、练在"方法独特处",让练笔鲜活起来  相似文献   

4.
文学创作中,作家喜欢在作品中留有适当的“空白”,追求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文学感染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巧用这些空白点,挖掘、补充、丰富文章内容,引导学生通过随文小练笔进行个性填补,以激活思维,调动想像,使学生对文本产生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5.
一、先练笔后会文,激发学生的会文兴趣,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心理学表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动力。因此,有时我们可根据文本的特点,安排学生先练笔后会文。如《鸟的天堂》一文配有这么一幅插图:在一棵"枝上又生根,有许多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给写作教学吹来了一缕清风,注入了一泓活力,使人们耳目一新。我们要依托教材优势,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安排好小练笔,练出无限精彩。可在语言经典处设练,模仿文本“依样画葫芦”;可在情节空白处设练,充实文本,解决“无米之炊”;可在思维发散处设练,“横看成岭侧成峰”拓展文本;可在情感交融处设练,解读文本,“源头”自有“活水来”。  相似文献   

7.
吴秀英 《辅导员》2009,(5):44-44
“语文教学应着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新课标中明确提出的要求。“语文素养”归结起来,无外乎“会理解、有感悟、能运用”。如何借助文本这一载体,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以下是笔者借助随文练笔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些尝试与总结。  相似文献   

8.
“随文练笔”是伴随着阅读教学的进程,引导学生巧妙运用相关阅读内容进行的一种“短平快”的写作训练。它融读写为一体,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学生负担轻,兴趣浓,效率高,是一条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巧妙运用文本资源,引导学生随文练笔呢?  相似文献   

9.
低年级教材中没有安排与习作相关的内容,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手中的这本语文书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随文练笔,这种方式既让学生内化了文本语言,提升了对文本的感悟,还能培养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习惯。  相似文献   

10.
课堂小练笔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随机地学写一写小片断、小段落。它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又能弘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如今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很欣喜地看到,教师有了很强的语言文字训练意识,把“写”挤进课堂。但我们也发现,有些训练点没有真正从年段目标出发,从文本出发,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存在着泛泛而谈的感受性练笔、“套模子”似的仿写、针对性不强的想象性练笔等现象。  相似文献   

11.
徐晓玲 《广西教育》2013,(41):33-33
英语教学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的基本能力,而“写”这一基本能力则是最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也是小学英语教学的核心。新课改中明确指出小学高年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就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而言,培养学生“写”的能力可以依靠文本的资源进行有效地“练笔”。  相似文献   

12.
“作文难教”是语文教师的共同心声。把写融入课堂,利用文本巧妙地对学生进行课堂小练笔是一种省时高效的作文教学方法,教师应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找写点,跳出文本悟写法。日积月累,学生就能文泉思涌,笔下生花。  相似文献   

13.
语文姓“语”名“文”,学语习文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最重要的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凭借文本语言,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阅读中的理解不单是对文本内容的感悟,也有对文章写法的领悟;阅读中的积累不单是对文中优美词句的记储,还有对文章写法的习得;阅读中的运用,主要是对文本相关信息的吸收、内化后的输出过程,它是检验阅读效果、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所以阅读课理应成为学生写作方法习得的主渠道和习作训练的练兵场。  相似文献   

14.
语文姓“语”名“文”,学语习文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最重要的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凭借文本语言,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阅读中的理解不单是对文本内容的感悟,也有对文章写法的领悟;阅读中的积累不单是对文中优美词句的记储,还有对文章写法的习得;阅读中的运用,主要是对文本相关信息的吸收、内化后的输出过程,它是检验阅读效果、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所以阅读课理应成为学生写作方法习得的主渠道和习作训练的练兵场。  相似文献   

15.
侯生林 《新疆教育》2013,(2):112-112
对于文本中出现的精彩语段,教师除了引领学生反复诵读感悟,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点”进行练笔。课堂练笔不断加大了学生语言运用的频率,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吸收了其他的新鲜语汇,学生的语言得到了不断丰富,为学生创设了自由倾吐的作文氛围。只要我们在课堂上巧妙地安排小练笔,做到随时练、随处练,那么学生习作定能更出彩。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创造性地运用好教材,精心选择练笔的关键点,把练笔与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和谐运行。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学生一提到作文都不禁皱起眉头.为了写好作文,老师、学生都上下求索,备尝艰辛.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借助学生阅读文本的适当时机,从小处着眼,把握机会,巧妙地安排内容,把小练笔与课文内容结合起来,使作文训练不露痕迹,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资源就像一座丰富而亟待开发的“宝库”,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要我们教师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做个有心人,去努力开发,就能时时处处利用它来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以“情”来观照文本,寻找出为深化文本“架桥铺路”的“读写结合点”。课文中有不少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相似文献   

18.
1.依托文本补白型 文本的空白,在课文中随处可见,也可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创造而显现。利用这些空白,进行想象练笔,既可以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实践,也可以带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人情入境地体验与感受。  相似文献   

19.
郭黎明 《江苏教育》2007,(14):18-19
所谓“小练笔”就是围绕某一个重点或中心,进行范围小、篇幅短的习作练习。在阅读教学中,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训练,不仅可以减缓作文的坡度,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练笔训练呢?下面谈些具体的做法。  相似文献   

20.
孙剑 《学语文》2008,(4):40-40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读者求得对文本与作者理解的过程,是读者与文本、与作者之间的一种沟通与交流,其实质就是读者与文本、与作者之间的对话。而此种对话应该是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是生命对生命的深层对话。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怎样才能够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