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光引发剂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对硅胶表面进行修饰,以氨基比林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在修饰后的硅胶表面接枝共聚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利用红外光谱、电镜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氨基比林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和选择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2.
分子印迹技术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因其具有构效预定性、特异识别性和广泛实用性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生物医药等领域,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也有重要的研究潜力。分别以丙烯酰胺和二乙烯苯为功能单体和交联剂,制备了二叔丁基羟基甲苯分子印迹聚合物,初步探讨了功能单体用量和洗脱时间对聚合物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叔丁基羟基甲苯与丙烯酰胺的比例为1:4时合成的印迹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印迹效果。  相似文献   

3.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苯甲酸为模板分子,1,4-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分别以α-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合成了苯甲酸具有特异性吸附能力的两种分子印迹聚合物,其中用α-甲基丙烯酸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苯甲酸的氢键作用力和结合能力都比较强。  相似文献   

4.
为表征琼胶多糖溶液在淬火后形成凝胶过程中分子构象的变化,提出脉冲梯度场核磁共振技术表征的新手段。通过测量溶液中琼胶多糖分子的质子信号强度和自扩散系数的变化,考察了淬火温度对琼胶多糖形成凝胶过程影响。研究发现,淬火发生30 min内,多糖质子信号强度及自扩散系数都急剧减小,而后在恒温测量(0.5~18 h)期间,多糖质子信号强度进一步减小。在恒温测量(0.5~18 h)期间,当淬火温度接近凝胶转变温度时,琼胶多糖分子的自扩散系数变大,而当淬火温度低于凝胶转变温度时,琼胶多糖的自扩散系数会减小。结果表明:淬火发生后凝胶分两步形成:首先,多糖分子形成聚合物网状结构;其次,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多糖分子进入到聚合物网状结构。如果淬火温度低于凝胶转变温度,体系的变化快而显著。  相似文献   

5.
以三聚氰胺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通过热引发(偶氮二异丁腈,AIBN)和光引发(Irgacure 1800)两种引发方式合成了对三聚氰胺具有高选择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优化考察了三聚氰胺热聚合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MI-SPE热)和光聚合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MI-SPE光)的萃取条件,当萃取柱依次用甲醇和水活化,三聚氰胺标准溶液上样,甲苯、甲醇和水分别淋洗5 mL体积分数为8%的氨化甲醇洗脱时,三聚氰胺在MI-SPE热和MI-SPE光上均有较好的印迹效果,回收率均达到90%以上,且MI-SPE光的回收率大于MI-SPE热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6.
以4-氨基安替比林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十二醇/甲苯为溶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对模板分子具有特异吸附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考察了制备条件,如溶剂用量、功能单体浓度和交联剂浓度对聚合物吸附性能的影响.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在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交联剂摩尔比为1:5:20的条件下,可制备出吸附量大且特异性识别能力较佳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对4-氨基安替比林及其结构类似物安替比林的分离因子为3.72.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子印迹技术,以苏丹红I为印迹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做引发剂,制备了苏丹红I分子印迹聚合物。利用静态平衡法和Scatchard分析法研究了印迹聚合物和非印迹聚合物对苏丹红I选择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印迹聚合物对苏丹I具有很好的特异性结合能力,为复杂样品中的苏丹红I的选择性富集及快速检测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高分子水凝胶指能够在水中溶胀并保持大量水分的不溶性交联聚合物,它具有网络结构。一些水凝胶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如温度、溶液的组成、pH值、电场等变化时,其结构和性能(一般是体积)会随之发生突变,呈现体积相变(体积的突然收缩或膨胀)行为,从而具有智能功能。其中对温度敏感的水凝胶叫做温敏水凝胶。  相似文献   

9.
苏丹红Ⅰ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与识别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子印迹技术,以苏丹红Ⅰ为印迹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做引发剂,制备了苏丹红Ⅰ分子印迹聚合物.利用静态平衡法和Scatchard分析法研究了印迹聚合物和非印迹聚合物对苏丹红Ⅰ选择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印迹聚合物对苏丹Ⅰ具有很好的特异性结合能力,为复杂样品中的苏丹红I的选择性富集及快速检测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将高分子聚合物表面功能基化,引入引发转移终止剂.以活性自由基聚合方式在高分子聚合物表面合成印迹聚合物。在紫外光引发下,加入印迹分子,功能单体,在接枝Iniferter后的高分子聚合物表面进行分子印迹聚合物接枝实验。合成的表面接枝分子对印迹分子具有亲和能力及选择性,其识别能力来自于印迹得到的识别位点。  相似文献   

11.
以辛可宁为模板分子(T),甲基丙基酸(MAA)为功能单体,甲基丙基酸甲酯(MMA)为调节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得到均匀球形纳米分子印迹聚合物。当MIP组成为nMAA∶nMMA∶nEDMA=2∶7∶7∶10时,其平均粒径为580 nm,平衡吸附与释放实验表明该聚合物不仅对辛可宁有较好的分子识别性能,而且还具有良好的药物缓释性能。  相似文献   

12.
平衡法表征对苯二胺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分子识别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非共价分子印迹技术,以对苯二胺(p-PD)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制备了p-PD分子印迹聚合物,并利用静态平衡法研究了印迹聚合物的结合能力和选择性。结果表明,在印迹聚合物中存在两类结合位点,离解常数分别为2.57×10^-4mol/L和3.71×10^-3mol/L;对应的最大结合位点数分别为19.7μmol/g和80.7μmol/g;p-PD印迹聚合物能够选择性结合p-PD。  相似文献   

13.
以邻苯二胺(o-PD)为功能单体,采用电化学聚合的方法,在金电极表面电聚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膜。洗脱模板分子,优化制备过程的条件,获得了L-酪氨酸(L-Tyrosine)分子印迹传感器敏感膜。并通过循环伏安法(CV)、示差脉冲伏安法(DPV)和电化学阻抗谱法(EIS)三种方法考察了电极的性能;在循环伏安法(CV)方法测试结果表明,模板分子L-酪氨酸在磷酸缓冲溶液(PH=8.0)中与功能单体邻苯二胺能聚合并吸附在金电极表面,并且在聚合前后及洗脱模板分子前后峰电流有明显差异;由示差脉冲法(DPV)测试结果表明,在(1×10-22.0)mg/m L范围内,峰电流与L-酪氨酸的浓度成线性关系,检出为2.0 mg/m L。选择识别性实验结果表明,该分子印迹修饰电极对与L-酪氨酸相似的L-苯丙氨酸、L-丙氨酸、L-色氨酸、L-天冬氨酸的电流响应很小,说明分子印迹传感膜对L-酪氨酸有特异性识别功能;EIS方法测试表明,印迹电极对L-酪氨酸分子具有识别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以大黄酸为模板分子,通过沉淀聚合法制备了具有与大黄酸分子结构相匹配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利用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MIPs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5.
以对羟基苯甲酸丁酯为模板,α-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聚乙烯醇为分散剂,采用悬浮聚合法在氯仿溶剂中制备了分子印迹聚合物(MIP)。通过考察该聚合物对模板分子的间歇式吸附实验表明,所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的吸附较快,最大表观结合量近270μg/g。Scatchard方程研究表明在研究的浓度范围内在聚合物中形成了两类不同的结合位点。  相似文献   

16.
以咖啡因为印迹分子、丙烯酰胺(AM)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沉淀聚合法制备印迹聚合物微球.考察印迹分子、引发剂、单体和介质的配比及介质的种类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表征聚合物结构.结果表明,n(咖啡因)∶n(AM)∶n(EGD-MA)=1∶4∶20时,在乙腈介质中所制备的印迹聚合物微球的粒径较小、形态与吸附性能较好、最大表观结合量为34.4071μmol/g.  相似文献   

17.
以邻氨基酚(OAP)为单体,三聚氰胺为印迹分子,在玻碳电极上电化学聚合制备了三聚氰胺分子印迹敏感膜.分子印迹传感器敏感膜洗脱前和洗脱后在电化学特性方面有明显的不同.以K3[Fe(CN)6]为电化学探针,利用差分脉冲法(DPV)研究了传感器的响应性能,在三聚氰胺浓度0.4~1.0μg/kg和2.0~10μg/kg范围内,传感器峰电流变化(Δi)与三聚氰胺浓度c成线性关系,线性方程分别为:Δi=281200c-0.1059,R=0.997;Δi=13410c+0.1735,R=0.999.定量检测下限为0.4μg/kg.该传感器的响应时间为5 min,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3.46%(n=7),有较好的选择性,用于实际样品测定,加标回收率为88.3%~110%.  相似文献   

18.
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P(AM-co-MAA))微凝胶,并以其作为模板,通过热解法制备了一系列微米级、表面具有特异结构的P(AM-co-MAA)/SnO2有机-无机复合微球材料.详细考察了反应时间、SnCl4的浓度和热解温度等因素对复合微球的形貌结构的影响.通过SEM,XRD,FT-IR,TG等手段来表征复合微球的结构、形貌、含量.微球上沉积的SnO2层随着SnCl4的浓度增大而加厚.采用模板法制备复合材料具有操作过程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等特点,因此,可将此方法可进一步拓展到其他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制备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