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时期师范生的师德养成教育不仅是提高师范生自身素质的切实需要,也是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可以为师范生师德的内化创造良好的外在条件。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切入点探索师范生师德养成的路径,可以尝试从营造校园环境、凝练大学精神、利用网络文化这三方面着手,合力打造出对师范生师德养成大有助益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2.
为优化师范生专业素质,达成师德为魂、以德为先、创新为本的师范生培养基本要求,文章分析师范生需具有的艺术实践与创新能力素质,阐述师范生艺术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价值意蕴,并在此基础上探析师范生艺术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旨在对师范生进行艺术技能专项训练,构建全新的教育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3.
学前教育师范生是未来的幼儿教师,该群体的德育状况直接影响到下一代的教育质量,因此加强该群体的师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五年制教学部14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立足于该群体在师德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从以下几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校园师德环境的影响性;法律法规的约束性;师德榜样的示范性;社会环境的作用性。  相似文献   

4.
为推动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适应中小学课改和人工智能时代的需求,为基础教育培养“四有”好老师,该文基于对唐山市基础教育、唐山师范学院数学专业师范生及其培养过程的调研分析,对照《中小学教师职业能力标准》,建构数学专业师范生实践能力的二级目标体系,探索形成助力师范生实践能力提升和职业发展的协同育人路径。  相似文献   

5.
张玲 《科教文汇》2012,(11):5-5,7
现代社会中教师仁慈之心逐渐失落,对教育造成不良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有教师教育中伦理道德教育实效性低,师德考核制度不完善,功利主义带来不良影响。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努力实现教师仁慈: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健全师德考核制度、注重教师自身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教育行业也造成不小的影响。由于教育行业对后代的影响超过其他行业,因此,提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尤其是高等院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就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师德状况明显下滑的背景下,本文梳理了中国注重师德教育的传统,并对当前师德建设提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师范生的职业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师德师品素养、专业知识素养、职业技能素养、科学文化素养等方面应该是核心职业素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师范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师范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要结合所学专业,全方位设计、多角度实施,强化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王素霞 《今日科苑》2006,(11):97-97
师范生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每位“德育”课教师在了解教育对象的同时,应强调“知情和谐”,注重“知能并重”、“符合需求”,做到因材施教。要认真研究、改进考试内容和形式,使其适应新的教育理念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中国,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领域也出现了"市场导向"的趋势,这虽然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但也给"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带来了巨大冲击,使其发生异变,使师德蒙垢.究其原因,是由于我国不成熟的市场经济和不完善的师德,这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为此,要着力培育新时期的师德,使其在市场经济浪潮中也能有一份坚守的精神,促使教育理念回归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