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厦门大学之美,就像厦门这座沿海城市与深圳相比,虽同属妖娆的时尚女子,但后者多少有些浮躁和浅薄,而前者,却是素净、高雅又有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和悦。海风吹着她、阳光照着她,再有鼓浪屿的若即若离,赐予厦大的都是一种健康之色、宁静之态、大方之美……总之是,厦大入世却又不势利,有涵养却又不高深。  相似文献   

2.
羲水 《知识窗》2013,(17):28-28
科学家颜宁被人称为“最美科学家”,她却对此不以为然。在颜宁看来,最美的是自然之美和科学之美,如果非要跟自己联系起来,还可以加上人生之美和生活之美。  相似文献   

3.
女性之美一向以小乌依人般的柔弱而著称,然而有时候,这柔美外表的下面,却深藏着坚韧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郑粉莉研究员正是这样一位外表柔弱而内心坚韧的女性。在她身上,体现出的不仅是一种女性的阴柔之美,也有超越男性的刚强之美。她所从事的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工作,是一项极其艰巨的工作,不但野外工作量大,且生活和工作条件都十分艰苦, 往往投入的很多,但收效甚微,更谈不上个人可获得什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科学家颜宁被人称为"最美科学家",她却对此不以为然.在颜宁看来,最美的是自然之美和科学之美,如果非要跟自己联系起来,还可以加上人生之美和生活之美. 颜宁的人生确实是美的,她未满30岁时就被聘为清华大学的教授和博导,在2012年1月,她又成为霍华德·休斯首届国际青年科学家奖得主之一.她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留学时,从事过抗肿瘤方面的研究,在2007年10月回到母校清华大学后,"白手起家"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带领一个科研小组从事膜蛋白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严峻 《科教文汇》2008,(27):249-249
京剧丑角在戏曲行当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它体现了一种灵动之美,幽默之美,智慧之美。其表演形态更具有很深的美学意味,负载了传统民族文化的鲜明符号,是一种另类而率真之美。  相似文献   

6.
张虹 《中国科技信息》2012,(15):133-134
女性服饰形象之美,因为她婀娜多姿的魅力与内涵;女性服饰形象之丰富,因为她的选择范围远远大于男性;女性服饰形象之变化,因为她有着千姿百态的外貌与形态。从杭州女装服饰形象与消费文化研究入手,管窥中国现代女性服饰形象塑造,文章分析其内涵与意义。  相似文献   

7.
冰心曾说.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有这样一个女人,她一脸温婉笑容.美丽智慧.干练坚韧。在以男性为主导的科学界中,她犹如浩瀚星空中的一轮明月格外显眼。她是冰心所说的“真”、“善”、  相似文献   

8.
田惠 《科技风》2011,(7):209
日本的国花是樱花,樱花对日本人来说不仅仅是季节的象征,它已经成为一种樱文化,与日本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樱花的凋谢之美正是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完美诠释,樱花的集合之美则是重视集团的日本人所欣赏的。  相似文献   

9.
张鹏 《科教文汇》2009,(1):207-208
毋庸置疑恐怖是爱伦·坡哥特小说永恒的主题。但在坡的众多哥特小说里还潜伏着另一个深刻的话题就是对美的追求,并且这种美是和恐惧相依相存的哥特之美。坡不遗余力地创造美,又无情地摧毁它,并将这种重复着创造和毁灭的过程视为一种男类的美。这是一种常人所不能理解的美,但放之到爱伦,坡的哥特小说中却又是如此的生动。  相似文献   

10.
毋庸置疑恐怖是爱伦·坡哥特小说永恒的主题。但在坡的众多哥特小说里还潜伏着另一个深刻的话题就是对美的追求,并且这种美是和恐惧相依相存的哥特之美。坡不遗余力地创造美,又无情地摧毁它,并将这种重复着创造和毁灭的过程视为一种男类的美。这是一种常人所不能理解的美,但放之到爱伦,坡的哥特小说中却又是如此的生动。  相似文献   

11.
12.
立体车库是解决城市车辆存放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基于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对其硬件结构、工作过程、控制系统,人机界面都做了系统论述,开发了基于触摸屏的人机界面.  相似文献   

13.
科学隐喻的本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文章首先对隐喻概念的内涵进行了分析,考察了隐喻与科学语言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而引出科学隐喻的概念并对之作出了辨析与界定,分析了科学隐喻产生的原因,指出科学隐喻是科学共同体内部所使用的一种理性、对话性并且具有重要的科学认识论、方法论意义的一种特殊隐喻,最后讨论了科学隐喻的属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搜索引擎安全性问题与隐私权保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搜索引擎的安全性问题是网络安全问题的一种。分析了搜索引擎所产生的安全性漏洞和由这些漏洞所引起的网络侵权现象,着重探讨了由搜索引擎安全性产生的网络隐私权保护问题的技术对策、法律保护和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5.
强制管理与魅力管理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组织的管理过程中,不仅需要强制管理,保证组织目标的有效实现,同时还要依靠管理者的人品、学识、才能、情感、意志等因素对下属产生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管理者必须要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灵活运用这两种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由于时代的不同、地域的差异,《论语》的版本及其注释在传承过程中呈现出诸多的变化。从《论语》发展变化的宏观角度来看,《论语》在传承过程中经历了三个关键性的历史阶段:汉朝时期,《论语》的版本及注释逐渐形成;宋朝时期,《论语》杂糅各学,内涵逐渐丰富;19世纪末20世纪初,《论语》得到了新的诠释,并直接影响当前对《论语》的解读。  相似文献   

17.
科技园区创新网络结构特征测度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科技园区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园区发展经验,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应用复杂网络及相关原理和方法,借助Ucinet6.2网络分析软件,模拟分析了A科技园区创新网络的演化结果,并对该网络结构的相关特征进行了测度分析.仿真结果证明,在创新网络中,节点的度越高、中心性越强,其在创新网络中的地位越高,拥有的权力越大.研究发现,创新网络的形成及成功运行的关键是要培育更多的关键节点,即创新能力强的科技企业.  相似文献   

18.
由于时代的不同、地域的差异,《论语》的版本及其注释在传承过程中呈现出诸多的变化。从《论语》发展变化的宏观角度来看,《论语》在传承过程中经历了三个关键性的历史阶段:汉朝时期,《论语》的版本及注释逐渐形成;宋朝时期,《论语》杂糅各学,内涵逐渐丰富;19世纪末20世纪初,《论语》得到了新的诠释,并直接影响当前对《论语》的解读。  相似文献   

19.
从公民新闻发展看新闻自由与社会控制的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新闻的最大特征是非专业的普通公民通过网络平台参与新闻传播,它解构了媒介"把关人"理论,为公民话语权的实现提供了一条可行的现实途径。它的出现对于新闻自由摆脱现实困境具有重要意义,但它的良性发展还需依靠社会的控制,公民新闻要在两者的博弈中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20.
陈敏珊 《中国科技信息》2006,(13):123-123,159
本文详细介绍了用SharePoint软件构建校园内部信息网的过程.通过七部分工作的描述,使读者能全面了解构建校园内部信息网的全过程,并能轻松快速地架构起一个高效、强大的校园内部沟通协同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