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东京奥运周期乒乓球使用ABS(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塑料材质,导致国外乒乓球运动员对中国乒乓球运动员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在此背景下结合里约奥运周期(乒乓球材质为醋酸纤维素)运动员技战术特征,进一步探讨ABS塑料球时代世界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战术变化特点,为备战巴黎奥运会做技战术准备。采用四段指标评估法、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模型对国际乒坛三大赛事,即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中男子(78场,4068回合)、女子(66场,3032回合)关键轮次比赛的双方运动员的技战术表现进行分析。男子四段技战术多元回归标准化系数分别为0.434、0.444、0.359、0.318,女子为0.401、0.403、0.281、0.262;男子四段通径分析中直接效应大于间接总效应;女子通径分析中发抢段和接抢段直接效应(0.401、0.403)小于间接总效应(0.477、0.482)。结论:ABS塑料球时代男、女优秀运动员各段技战术能力对比赛结果影响程度的排序均为:接抢段>发抢段>相持Ⅰ段>相持Ⅱ段;相比醋酸纤维素时代,ABS时代接发球反手拧拉技术间接地提升...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乒乓球双打技战术8轮次3段法等方法对东京奥运会乒乓球混双决赛中日双方运动员的技战术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伊藤美诚发-刘诗雯接、水谷隼发-刘诗雯接和许昕发-伊藤美诚接轮次是许昕/刘诗雯在本场比赛的薄弱环节;(2)许昕/刘诗雯与水谷隼/伊藤美诚在发抢段的得分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得分率分别为75%和63.3%;(3)许昕/刘诗雯接抢段的得分率为52.5%,高于水谷隼/伊藤美诚;(4)在相持段,许昕/刘诗雯的得分率36.4%评估为不及格,使用率43.3%为较高,对比水谷隼/伊藤美诚的得分率47.4%,相持段高使用率、低得分率是许昕/刘诗雯失利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8轮次3段法。在结合混双比赛技战术特点基础上,分析张本智和与早田希娜在发-接8个轮次中的发抢段、接抢段与相持段所使用的技术与战术特征。结果:(1)张本智和与早田希娜组合的优势环节主要体现在4个发球轮次,张本智和的发球比较有特点,表现在摩擦充分,旋转强烈,他的发球轮能为早田希娜创造侧身抢攻的机会,而早田希娜的发球轮通常以转不转发球为主,具有很强的隐蔽性;(2)张本智和与早田希娜的4个接发球轮次整体表现不佳,有3个轮次得分率低于50%。(3)在相持段中,张本智和与早田希娜表现出明显劣势,得分率低于40%。  相似文献   

4.
运用录像观察、比较分析、8轮次3段等研究方法,对许昕和刘诗雯在东京奥运会乒乓球混双决赛中失利的技战术原因进行探讨,研究表明:昕雯组合在决赛中失利的主要原因是发抢段的使用率和相持段的得分率在整体上呈现双低特征;8轮次中接发球轮次明显劣势于发球轮次;发抢段中许昕-伊藤美诚和许昕-水谷隼2轮次的使用频数呈逐步下降趋势;接抢段中水谷隼-许昕和伊藤美诚-刘诗雯2轮次均未能摆脱日本组合的强力压制;相持段8轮次中除了许昕-水谷隼轮次外,其余7轮次均呈明显劣势。  相似文献   

5.
采用新三段指标评估法,对2020东京奥运会乒乓球混合双打项目进入1/8决赛、1/4决赛、半决赛、决赛的中国选手的技战术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乒乓球混双项目运动员的技战术训练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弧快型打法混双配对在发抢阶段的短下旋球和中路侧下旋球质量较高,控制长线的对拉弧圈球技术较高;在接抢段中左右改变路线和控制球轨迹的长度比较稳定;在相持段中第7板和第8板下的位置配合移动速度不到位,导致球板衔接不上,容易失分,因此要提高移动速度和果断能力。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三段指标评估法对第50届世乒赛团体赛中外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中外男运动员在本次比赛中的技战术特点,在此基础上合理推测乒乓球技战术未来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在发抢段和接抢段具有显著优势,而国外运动员相持能力较强;未来乒乓球技战术将朝着更加积极、更加主动、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我国运动员在今后的训练中要在保持优势的基础上重点加强相持能力,使特长技术更加特长,在比赛中采取策略争取更多的机会发挥特长技术,同时相持能力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湖北体育科技》2018,(2):164-168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赛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2017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男子单打决赛中费德勒和纳达尔的技战术运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费德勒发球直接得分能力强、失误少,一发发球主动进攻性强,得分率高;二发的进攻性和得分能力与纳达尔相比处于劣势。在各自获胜盘的接发环节,费德勒是接一发、纳达尔是接二发更具优势;费德勒在接一发时,占先区中路赢球率最高,平分区外角赢球率最高;纳达尔在接二发时,占先区内角赢球率最高,平分区中路赢球率最高。在比赛相持阶段费德勒的技战术体系更为丰富,底线攻击力强,尤其反手抽球得分能力突出,同时重视网前截击技术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王翔 《新体育》2024,(8):10-12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2021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直通赛周启豪比赛发抢段、接抢段和相持段的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周启豪的技战术未发生变化,整体战术风格偏硬朗,中台相持敢于搏杀,但适应变化的能力欠佳;发抢阶段,周启豪发球后的正手抢拉得分率较高,高于反手的得分率;接抢阶段,正手抢拉得分率最高,反手拧拉使用最多,得分多但失分也多,且以出台居多;在相持阶段,使用率较高,但整体得分低于失分[1-5]。  相似文献   

9.
运用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乒乓球"三段评估"法等对张怡宁和郭跃近年来6场重大比赛的录像视频进行技战术统计,从微观上比较和分析张怡宁、郭跃在发抢段、接抢断和相持段技战术实力、运用效果以及在尾局对战机球处理的能力,力图为其在今后的训练和比赛中有效运用技战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运用VTS软件分析及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国女排在第17届世锦赛中11场39局比赛的扣球技战术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对中国女排各轮次技战术打法、进攻分布特点及非技术因素指标等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女排在比赛中主要以2、4号位强攻及两边拉开进攻为主,并结合2、3号位快球及后排进攻等快变战术为一体的高快结合的技战术打法。中国女排整体扣球效果好,与其对手国相比进攻实力突出且优势明显。中国女排进攻点分布范围较广,且身高及网上高度优势十分突出,但在年龄及体重方面与欧美强队存在的差距也不容忽视。中国女排各轮次进攻中最强的是第3轮,第4和第5轮相对较强,但第6轮相对较弱。建议中国女排应继续发扬高度优势,进一步丰富扣球技战术打法;加强全队配合默契的程度,并努力提高进攻队员的个人扣球突破能力。  相似文献   

11.
乒乓球比赛技战术“四段指标评估法”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典“三段指标评估法”的基础上,根据近10年乒乓球比赛技战术分析的研究成果,重新梳理并构建了乒乓比赛技战术“四段指标评估法” 的理论框架。通过对57场男子单打和50场女子单打比赛的统计分析,制定了男单和女单比赛的评估标准,使得评估结果更加符合训练和比赛需 要,进一步揭示乒乓球比赛的客观规律,完善乒乓球比赛技战术统计与分析体系。将运动员的第5拍得分归为相持段,第5拍失分归为发球抢攻段 的统计方法,能够较好地解决传统“三段指标评估法”中双方运动员各段数据不对应的问题。2个实例分析表明:(1)张继科在发抢段和接抢段技术 出色,抢攻积极,优势稳定;相持I段的得分优势最为突出,要注意合理分布发抢与发抢后相持的比例分配问题;相对其他击球段来说,相持II段不太 稳定,需要加强接发球抢攻后的相持衔接和攻防转换的能力;(2)李晓霞实力较为均衡,整体实力较强,发抢和接抢意识积极,优势较为明显,但仍需 注意提高发抢的质量;相持I段实力雄厚,得分优势最大,在发抢优势受限的情况下也能凭借相持I段的得分优势保证发球轮中的得分率;相持II段 的发挥也较为稳定,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2.
李赞  田麦久 《体育学刊》2011,18(1):95-98
对导致运动员竞技子能力非同步性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后认为:运动员竞技子能力的非同步性发展,是遗传效应、训练效应、比赛效应和生活效应综合影响的结果;从因果关系上看,遗传效应是内因,训练效应、比赛效应和生活效应是外因。同时对影响运动员竞技子能力非同步性发展的因素进行了重要程度的排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014年世界女子冰球锦标赛B组各队比赛成绩、技战术进行统计,对目前中国女子冰球队的状态进行分析,深刻总结训练和比赛中存在的问题。中国女冰在技战术的综合能力上与世界强队相比具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在攻区抢断、回追阻截、射门得分、防守反击等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提出加强个人技战术的培养,结合比赛提高对抗能力,培养多变的战术体系,形成自己的技战术风格等对策和建议,旨在提高女冰的技战术水平,对中国女冰重返世界强队取得冬奥会参赛资格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CUBA若干技术指标与队员比赛能力的分析和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翁荔  周勇 《体育与科学》2000,21(5):40-42
本文根据两届CUBA联赛和男八强、女四强赛共257场比赛的临场技术统计数据,分析探讨了大学生篮球比赛的技战术特点和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的比赛能力。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3段指标评估法,对方博和崔庆磊在2015年乒乓球世界杯男团第5人选拔赛决赛中各项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他们在发抢段、接抢段和相持段的技战术运用特点,为方博今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建议.研究表明:方博发抢段进攻非常积极,但还不够稳定;方博在接抢段和相持段得分率都达到了优秀水平,但使用率较低(21.4%);方博反手拧拉斜线、正手拉斜线和侧身位正手拉斜线是其强项,而相持段的正手位与反手位防守是他的弱项.建议方博进一步提高发抢段的稳定性和威胁性,并加强其相持阶段的防守能力.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决赛录像的观察与统计,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三段指标法等方法对马琳在比赛发抢段、接抢段和相持段的技、战术特点进行分析与研究。研究发现:马琳发抢段占据的优势不明显,相持段的使用率最高,得分主要来自于相持段。马琳在比赛中的技战术合理运用是赢得比赛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4名世界顶尖羽毛球女子运动员的比赛视频采用录像分析法进行回放观察统计,总结归纳出羽毛球女子运动员的技战术总体特点,并与我国羽毛球女子运动员的技战术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应用运动生理学、生物力学等相关知识,对羽毛球女男运动员技战术的异同点进行对比分析,探讨羽毛球女子运动员技战术男性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中国羽毛球队混双组合王懿律黄东萍为研究对象,探讨该组合在2020东京奥运会前三拍技战术运用特征,为该组合后续训练计划提供更多依据,为该领域后续研究提供更多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该组合在东京奥运会的共计6场比赛进行分析。结果:该组合发球区域以1区、5区为主,分别占比63%、15%,且发后场数量大幅度提高、发后场直接得分率高;接发球阶段处理以扑压、搓放以及抽杀球为主,分别占比46.10%、20.09%、15.98%;第三拍阶段处理以挡网、推挑球为主;前三拍阶段整体保持着强烈的下压意识。建议在前三拍保持下压姿态的同时,丰富前三拍出球技战术,为己方创造更多机会。  相似文献   

19.
《湖北体育科技》2018,(9):842-846
为探寻40+乒乓球使用后对国乒主力樊振东技战术的影响。采用录像观察、三段统计、分段指标评估等方法,对樊振东发抢段、接抢段和相持段的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樊振东发抢段使用率提高,得分率降低;接抢段使用率变化不大,得分率提高;相持段使用率降低,得分率相对下降;技战术方面:摆短的比例下降;挑打和台内拧比例上升;第三板和第四板反拉的比例增多。建议提高发球质量,强化发抢和接抢段的主动上手意识和被动反拉意识,相持段加强正手对拉和侧身拉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探索建立标准化的沙滩排球技战术统计分析应用策略,并验证其信效度,为研究沙滩排球比赛技战术特征提供理论标准和方法,并为中国排协推广沙滩排球技术统计方法奠定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从备战第14届全运会实战出发,通过文献资料梳理、焦点小组讨论和多轮实战修正,系统梳理出以“目标设置、指标选择、效果标准、关联技术设置、战术设置、统计标准、软硬件配置和实战分析”8个模块构建基于Data Volley 4的标准化沙滩排球赛前、赛中和赛后技战术统计分析的应用策略;并以冠军获得者辽宁男沙一队1号运动员全运会8场比赛数据为样本,采用卡方检验和配对t检验对比决赛和预赛接发球(χ2=18.67,P=0.001<0.05)、进攻(χ2=3.663,P=0.61>0.05)和每局均拦网得分(t=2.934,P=0.011<0.05)技术表现效果的差异性,为选择研究比赛场次提供依据;采用组内相关系数检验应用策略,评分者信度一致性程度为优(三者ICC系数均>0.90);采用配对t检验和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应用策略统计与传统纸笔统计的每局平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