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08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暨奥运会选拔赛技战术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文献资料、现场统计和录像回放等研究方法,对参加2008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暨奥运会选拔赛半决赛、决赛运动员的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内容主要包括每局的踢击次数、踢击类型、交手回合、交手时间以及防守的步法运用。分析结果显示:比赛中男、女运动员踢击次数第1局最少、第3局最多;交手回合和交手时间高度相关,男、女运动员的交手回合和交手时间随局数递增;横踢技术是运动员在比赛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基本技术,男、女运动员在比赛中防守步法使用基本一致,后移防守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新规则背景下跆拳道比赛主要得分技战术的运用,分析跆拳道技术、战术发展情况,以第16届亚运会跆拳道决赛阶段的比赛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现场观摩并录像的研究方法与北京奥运会、11届全运会跆拳道比赛得分技术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跆拳道比赛得分技术形式多样化,个人技术得分值提高,横踢技术和踢击躯干技术使用率及得分率有所降低,击头技术得分提高,后踢、后旋踢、下劈击头技术将成为跆拳道比赛得分的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2022年世界跆拳道锦标赛女子53kg级银牌得主左菊在本次比赛中的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为提高我国女子跆拳道竞技水平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左菊在本次比赛中运用了七种技术,横踢和侧踢使用率最高,但直拳为成功率最高的技术;该运动员单一技术的运用效果较组合技术高;在战术的使用上左菊进攻战术和迎击战术运用次数最多,但其成功次数最多和得分数最多的均为近身战术;左菊以中位技术为主导辅以高位技术,其旋转技术运用较少。  相似文献   

4.
新规则和电子护具的使用对跆拳道技术应用的变化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找出跆拳道项目电子护具时代的制胜技术和关键环节,对2009年世界跆拳道锦标赛中优秀运动员的相关技、战术指标进行调查研究,并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使用传统护具、2009年世界杯赛和第11届全运会决赛使用电子护具比赛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规则和电子护具的使用,使运动员比赛得分增多;击头技术的得分次数、得分种类明显增加,创新击头技术大量涌现,击头技术成为现今跆拳道比赛制胜的主要技术;横踢技术的得分比例迅速下跌,赛场上出现了推踢、拳、下劈、侧踢等以往少见的1分技术;加时局的战略安排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5.
女子49kg级是我国跆拳道的优势夺金项目,本文对该级别世界积分排名前3的运动员在2022年墨西哥世界锦标赛的竞技表现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世界女子跆拳道49kg级优秀运动员应用常规技术得分、二次技术的单次得分分值较高。主要常规得分技术是后横踢,前侧踢,其次是里合下劈和前摆踢,旋转技术运用及得分少。二次技术的得分体现在前横踢、下劈、前侧踢技术的击打部位变化和技术种类间转变;得分技术时机主要是与对手近身时得分,其次是在对手注意力不集中和击打过程中得分,抓住对手技术起点得分位居第三;得分技术的击打部位较为平均,击头得分的技术有:下劈、横踢、摆踢;击打躯干技术有:横踢、拳、侧踢;进攻战术的运用能力以及得分次数最多,迎击战术其次,反击战术无技术得分。  相似文献   

6.
贺星宇  雷亚男 《新体育》2023,(16):28-31
随着跆拳道比赛旋转技术得分的不断提高,强化跆拳道运动员后旋踢技术的踢击能力,成为了跆拳道赛事提升运动员比赛成绩的重要手段之一。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实验法,选用二指禅健身俱乐部30名少年跆拳道运动员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8周的训练干预,研究核心力量训练对跆拳道后旋踢技术踢击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湖北体育科技》2019,(2):163-166
通过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对2016年里约奥运会跆拳道决赛阶段后踢技术的运用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在本次比赛中后踢技术的使用次数为41次,使用率为8.49%,而其成功率为9.76%。同时,后踢技术的得分率13.19%;其中进攻后踢的得分率为20%,而反击后踢的得分率为13.19%;并且使用闭式站架的后踢技术的得分率为13.79%,而开式站架的后踢技术的得分率为0。根据以上总结出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时机把握和比赛实战站架影响后踢技术的运用,并结合在比赛中出现的问题给出相关建议,旨在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跆拳道后踢技术在训练和比赛中的运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DaeDo电子护具对男子竞技跆拳道比赛技战术特点的影响,以参加2012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男子58kg级共44场比赛的4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竞技跆拳道比赛男子运动员的技战术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三个回合中,技术运用次数逐渐增加,第一回合技术运用成功率最高,第三回合技术得分最多;下劈是得分最多的技术,占技术总得分的41.0%,横踢是运用最多的技术,使用率达44.9%;击头得分占总得分的61.2%,明显高于躯干得分,下劈是击头次数和得分最多的技术;各战术运用中,直接进攻、直接反击的使用率和得分率较高,而防守反击、攻防转换的使用率和得分率偏低,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9.
通过全程录像回放统计,对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跆拳道运动员技术统计与分析依运动员各种类型的腿法和得分方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各项基本技术运用中,横踢仍然是核心技术和比赛得分的主要手段,其使用率均占50%以上;后踢、旋风踢和后旋踢虽然在比赛中的总比重相对较小,但是实际的得分效果也相当显著,3局比赛中,运动员应根据对手的不同情况安排战术和体力分配。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巴库跆拳道世锦赛男子68kg冠军英国选手辛登1/8决赛、1/4决赛、半决赛、决赛共四场比赛录像进行视频分析,对其技术与战术的运用及得分情况进行记录与统计,分析其技术战术使用特征,旨在为我国该级别选手备战巴黎奥运会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结果:(1)辛登主要以横踢、侧踢+变线、外翻踢技术为主,整体技术构成较为全面;(2)辛登主要以外翻踢、后腿横踢技术作为其主要得分手段,侧踢+变线技术在破坏对手技术动作的同时具备良好的得分能力,旋风踢技术虽使用次数不多,但得分率极高;(3)辛登以单一技术使用为主,组合技术使用为辅,两种技术得分较为平均,整体衔接使用水平较高;(4)辛登在战术使用方面以进攻和迎击为主,贴靠战术虽使用次数较少,但得分最高,贴靠情况下右腿横踢和左右变换的外翻踢技术是辛登近身对抗过程中的主要得分手段。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探讨世界高水平跆拳道比赛逆战局技战术运用特征,为我国跆拳道运动员在落后情况下应对比赛提供参考。结果显示:逆转局中前腿横踢是使用次数最多的技术,后腿横踢技术是得分次数最高的技术;逆转局中正向技术使用率高于反向技术,但在使用成功率上低于反向技术;逆转局中中位技术使用成功率高于高位技术;逆转局中进攻战术是使用率和得分率最高的战术,迎击战术次之,反击战术最低。  相似文献   

12.
后踢是跆拳道比赛中最为常用的动作之一,也是运动员反击对方进攻的主要技术。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跆拳道运动员在比赛中后踢技术的运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为提高我国男子跆拳道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并在此基础上为今后的训练和技术运用能力提供一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假动作在跆拳道比赛中运用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跆拳道运动成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及各国对跆拳道技术、战术的研究的不断深入,运动员经常在比赛中运用假动作战术欺骗和扰乱对手给自己创造有利时机,为最终获得比赛胜利创造条件。文章对参加“2005年全国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半决赛、决赛的运动员运用假动作的技战术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认为假动作对跆拳道比赛的胜负起着重要的作用,应引起教练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对2011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男子运动员闭式站位时技术运用与得分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跆拳道男子比赛中,绝大部分运动员都习惯左闭式站位。2)闭式站位时不论在进攻还是反击中,横踢技术使用率都为最高,其中,进攻时的横踢技术约是其他技术使用次数总和的3倍,说明我国男子跆拳道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术手段单一,不够全面,技术选择合理性不高;双飞技术在使用率、得分率及成功率上都较高,说明采用电子护具比赛,连续击打容易得分。3)闭式站位得分战术中,主动进攻战术得分最多,但得分成功率不高,需要增强运动员进攻的得分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优秀运动员在比赛中腿法击头技术,为分析当前击头技术动作规律现状、科学优化训练下肢击头技术动作,缩短与对手的差距给予重要启示。方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结果1)横踢、下劈踢、侧踢击头技术在进攻、迎击、反击三种常用战术中占据主导位置。2)进攻战术中横踢的使用率得分率最高,但成功率下劈踢技术最高。3)迎击战术中后旋踢的成功率最高,相对其他技术动作后旋踢的使用率不高。4)反击战术中下劈踢技术依然占据重要位置,使用率、得分率、成功率均在第一和第二名。结论加强在不同战术下运用击头的能力,运用优势腿法的同时加强其他技术使用率,选择得分面积大失分面积小的击头技术站位,使用不同技术动作,不同站位,不同部位的技术进行攻迎反。击头技术需要良好的髋关节灵活性和下肢的柔韧性,在训练中要在合适的时机、距离把控中选择针对性抗阻训练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视频分析、数理统计和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制胜得分技术的视角,对新规则使用下2018年和2019年的全国跆拳道锦标系列赛冠军总决赛的女子决赛视频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女子跆拳道比赛应用制胜得分技术有一系列规律性特征:在正向制胜得分技术应用中,1分直拳技术使用频次明显增多,2分腿法踢击躯干技术应用次数显著回升,3分击头技术运用数量持续上升;在提高分值激励下,4分旋转技术踢击躯干制胜得分次数明显增长,5分旋转技术击头制胜得分能力有所提升;推+踢、变线、拳腿等组合技术运用能力增强;不同级别制胜得分技术应用特征有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9年世界跆拳道锦标赛男、女前四名运动员的6场比赛进行了统计分析,主要分析跆拳道运动中前腿下劈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男、女运动员运用跆拳道技术的频率高低依次为:后退横踢、前腿上步横踢、前腿下劈、双飞、后踢技术;前腿下劈的得分率最高,男子为50%,女子为62.5%,女子在该项技术的得分率上明显高于男子;前腿下劈在比赛中攻击的距离长而灵活,无论是在主动进攻、反击、迎击等战术运用的过程中都具有较强的杀伤力。  相似文献   

18.
全运会跆拳道比赛是我国最高水平的赛事之一,集合了全国各地最优秀的运动员,而各个运动员在比赛时的技术使用也各有千秋.文章通过对第十二届全运会跆拳道比赛男子比赛录像中后踢技术的运用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包括跆拳道后踢技术分析、方法要领以及分类;运动员在比赛中运用后踢技术详细的资料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通过新规则对转身动作得分的改变,后踢的训练方法和在比赛中的运用的调查与分析及其重点难点等,阐明后踢技术具有动作的快速,惯性带来的巨大力量及其较强的隐蔽性,在比赛中的重要性,使得教练员和运动员对后踢技术在比赛中运用意识的培养及重视;还通过分析后踢技术,结合新规则在比赛中后踢转身技术动作得两分,来制定它的训练方法,为教练员和运动员在教学,训练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2017年13届全运会跆拳道项目女子比赛进行录像统计,分析当下跆拳道女子运动员技术运用特征.旨在为竞技跆拳道运动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结果显示:在新规则的背景下跆拳道女子运动员进攻战术运用较多,其中高位横踢、下劈技术成为比赛胜负的关键,转身动作成为中小级别击头技术的增长点,但女子大级别在高位技术和高难度动作的运用和得分率有待于提高.  相似文献   

20.
2006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技术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全程录像回放统计,对2006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男、女运动员决赛、半决赛阶段的32场比赛分别依运动员各种类型的踢法、交手时间、交手次数和得分方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各项基本技术运用中,横踢仍然是核心技术和比赛得分的主要手段,其使用率均占60%以上;后踢和勾踢虽然在比赛中的总比重相对较小,但是实际的得分效果也相当显著。较以往各重大比赛,前踢技术首次进入比赛3大基本实战技术之列。3局比赛中,运动员应根据对手的不同情况安排战术和体力分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