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得知<河北日报>言论专栏"杨柳青"到今年2月16日,已经坚持了20个年头.我一是高兴,很生感慨,因为一个人主笔一个专栏持续20年,这在我国的报纸史上好像没有先例;二是有话可说,因为我与这个专栏的主笔储瑞耕有所交往.  相似文献   

2.
得知<河北日报>言论专栏"杨柳青"到今年2月16日,已经坚持了20个年头.我一是高兴,很生感慨,因为一个人主笔一个专栏持续20年,这在我国的报纸史上好像没有先例;二是有话可说,因为我与这个专栏的主笔储瑞耕有所交往.  相似文献   

3.
《杨柳青》是《河北日报》的一个评论专栏,自 1988年元月开办至今,一直由储瑞耕一人主笔, 1999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名专栏。《杨柳青》专栏评论的成功,一个重要因素便是主笔善于充分利用社会理性信息资源,巧借外脑,写出富有社会影响力的评论佳构。  尽管《杨柳青》专栏主笔过去写过国际评论,主持过报纸的杂文专栏,也写过多年的言论,可以说主持《杨柳青》专栏笔政是有条件的。然而,面对的情况就与以往也有了很大的不同。首先这个专栏是在省委机关报的头版开办,责任重大。其次,该专栏的受众没有具体的定位,面对受众整体,面对生活…  相似文献   

4.
从1988年2月起,《河北日报》要闻版开设了一个署名“杨柳青”的言论专栏,编辑部领导决定由我担任主笔。从那时以来,已经16年了,发出文稿近700篇。1998年2月,作为这个专栏10年汇集的《“杨柳青”》一书,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徐光春同志在“序言”中说:“一张报纸的头版,特别是一张省委机关报的头版,办一个言论专栏,由一个人主笔,坚持了10年(他们有决心继续坚持下去),这在我国报纸史上,似还没有先例。”1998年3月,中国记协以“杨柳青”为研究对象举行了全国性的“新闻言论改革研讨会”,中国记协负责同志,兄弟省、市、区党报负责人,大专院校…  相似文献   

5.
2005年4月21口,一个平常的日子注定被赋予不平常的意义。这一天,是一个要记入重庆报业史的日子。这一天,重庆晨报创刊十周年纪念特刊《风行两江》,以其创造的多个第一,划下其在重庆报业发展史上的刻度。  相似文献   

6.
河北日报《杨柳青》专栏上发表的作品多为随感式评论,其论题包举万象:有国家大事,世态人情,身边琐事等等。论题固然有大小,但是,一个会写评论的人,即使他面对的是一件平常的小事,一个平常的问题,通过巧妙的思索和挖掘,联想和发挥,也能从中引发出重要的思想和观点来。《杨柳青》专栏主笔正是这样的评论家。他的许多评论,所选择的评论对象均为生活中的小事小问题,在构思展开中,都能步步深人,阐明一个深刻的思想,取得以小见大的效果。 小中是如何见大的?如果从写作思维的角度加以探寻,就是其主笔在处理小论题时,善纵善搭。…  相似文献   

7.
1979年,对于法共报刊来说,是不平常的一年。这一年4月,举办了《人道报》75周年庆祝活动。为了庆祝这个有意义的日子,举行了隆重的会议,有200多名记者,报纸推销员和来宾出席。《人道报》经理列鲁阿向与会者介绍了报纸的历史、现状和现阶段共产党员为  相似文献   

8.
《河北日报》头版署名“杨柳青”的言论专栏,长期坚持,办得成绩斐然,在全国同行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今年2月,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了《杨柳青——言论专栏1988——1997十年总汇》。这个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徐光春作序的精装本大部头,向读者展示了报纸言论改革的有益尝试和丰硕成果。作为一名报纸的评论编辑,我读这本书觉得心情很不平静,感慨良多,其中最具积极意义、现实意义的感想是,认为“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们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思考报纸言论改革拓宽了思路;我们不妨学习他们“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促使我们的报纸言论通过改革开辟出一个新的天地,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 徐光春在本书的序言中对“杨柳青”赞赏有加,并对其经验作了首肯。他说:“《河北日报》头版上有个‘杨柳青’言论专栏,办起来快10个年头了,我早几年就注意到这个专栏.觉得挺有看头。今年8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与人民日报社联合举办了一次‘百佳’事迹报告会,会上有4位‘百佳’新闻工作者发言,其中之一的储瑞耕,就是‘杨柳青’专栏的主笔(他是第二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中3位评论员之一);他的发言,相当一部分说的是‘杨柳青’专栏在文风上进行的改革探索,我和与会同志听了,都受到了有益的启示。”徐光春副部长认为,  相似文献   

9.
报纸的专栏,如同一座建筑的四梁八柱,支撑着报纸的版面。大大小小报纸办有林林总总的专栏,其特色也各有千秋。特别是这几年,许多报纸在各自的要闻版上都办有一些新闻评论专栏,我们人民政协报也不例外,在一版上办了个《今日时评》专栏,议论时局,针砭时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风格,得到了读者和行家的肯定,最近荣获第二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认识报纸性质,办有特色的专栏创办专栏总想与众不同,有自己鲜明的特色。而深入认识报纸的性质和任务,是办出特色的一个前提。人民政协报作为全国政协的机关报,办报要体现政协特色,办专栏也…  相似文献   

10.
一、时事报道需要名牌专栏随便翻开一张报纸,就可以找到一些带有头花标明栏目名称独具特色的报中小园地.这就是专栏.专栏作为报纸的名牌产品之一,它和头题(头条)、言论一起构成支撑报纸版面的“三大件”,它在报纸版面上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几乎所有的报纸都有一个或多个专栏,都想方设法经营出名牌专栏.一个名牌专栏,可以提高一张报纸的身价和知名度.在报纸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争创名牌专栏也成为竞争的一个重要的砝码.  相似文献   

11.
专栏的地位和作用,在公开出版发行的大报中大概已不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了。但在一些企业报特别是校报中,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至有的报纸专栏极少,甚至从头至尾,没有设置一个栏目,稿件安排显得杂乱无章,这就必然影响报纸的质量。因之,校报也应设专栏。 专栏,是报纸上专门辟出用以刊载有某种共同性稿件,比  相似文献   

12.
黑色星期五2月13日,本是一个平常的日子,可对于长沙乃至湖南的读者来说,这一天却感到一头雾水:打开当天省城出版的几家主要都市类(或说晚报类)报纸,几乎都在第一版读到  相似文献   

13.
《读者来信》和《答读者》近来报纸上的读者来信又增多起来了,许多报纸都辟了专栏刊登读者来信。这是一个好现象,说明我们的报纸进一步加强了同群众的联系。翻开一些报纸的《读者来信》专栏加以比较,就会发现其中好像有一个为大家所共同遵循的格式。从  相似文献   

14.
报纸专栏,是一个版面的骨架。有时一个好专栏可以提升报纸的整个版面,如果一个专栏打响了,出了名,那么这张报纸也就跟着出了名。 笔者对部分地市党报开辟的、在本地本省甚至全国产生过较大影响的专栏作一介绍,以供业内交流。 《三峡商报》以记者冠名专栏反响强烈  相似文献   

15.
《河北日报》的“杨柳青”专栏办起来已经9年,它在比较长时间的实践中,获得了相当的知名度,多次获得各种奖励,可谓是一个名专栏。为交流办专栏的经验体会,推动报刊上出现更多的名专栏,“杨柳青”专栏主笔储瑞耕同志写了此文,供大家参阅。  相似文献   

16.
作为地方报纸的通讯员,这两年我最大的体会是针对报纸开设的专栏写稿,使我增长了聪明才干,领略到了从事新闻写作的乐趣。 两年多的实践使我认识到,针对报纸的专栏写稿,有诸多的好处:一是可以提高稿件的质量。因为有  相似文献   

17.
《杨柳青》是河北日报头版的一个新闻评论专栏,六十年代河北日报在天津出版时,借印制年画而闻名的津郊杨柳青镇而得名。该专栏“文革”中夭折了。1988年河北日报又恢复了《杨柳青》专栏,由储瑞耕同志主笔。 10年过去了,《杨柳青》已成为河北日报一个名牌栏目,多次在省内外获奖,1995年被评为河北省“优秀专栏”。  相似文献   

18.
报纸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担负着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团结鼓舞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任。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一篇很大的文章。当然,完成这一重任的方法,途径是多种多样的。笔者以为:“大题小做”即通过办专栏的形式来办报纸,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专栏是指报刊台上由若干具有共同性的稿件所组成的自成格局的局部版面。就报纸专栏而言,一般有相对固定的位置和固定的时间(如一周一期或数期)。我国现有的各级各类报纸,一般均设有一个或数个专栏。1999年12月28日,由中国记协主办的首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评选揭…  相似文献   

19.
《廊坊日报》要闻版的《说几句》专栏,始办于1987年。它每周至少有两次与读者见面,多不过600字,少只有200言。《说几句》篇幅虽短,如今却已成为《廊》报经久不衰的名专栏。 言论是报纸不可或缺的文体,这早已成为报人不成文的共识。经验证明,办好微型言论栏目,可以为一张报纸增加一个精彩亮点,关于报纸的宣传  相似文献   

20.
气象新闻是都市类报纸很常规的一类新闻,有的报纸开有专栏,有的报纸开有专版,就是没有专栏、专版,天气有变化的时候,一定会有气象新闻见报,因为谁都关注天气变化,这是最老少咸宜的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