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有关委婉语的研究已趋向成熟,但这些研究通常都是从语义学、修辞学、文体学等角度对委婉语进行宽泛地研究,对新时期委婉语的研究则很少。委婉语的产生和使用与社会、文化、心理等因素密切相关,不同时期人们的社会心理与文化不尽相同,委婉语会随着时代大背景的变化而变化,产生新的特质。将顺应论应用于新时期委婉语的研究,并从语境顺应、结构顺应、动态顺应三个方面分析新时期委婉语,旨在引导人们更正确、巧妙地使用委婉语,避免交际中的尴尬和沟通失败,从而使交际更加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委婉语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蕴含了浓厚的文化信息,是社会文化心理在语言上的反映。根据顺应理论的观点,语言使用过程中语言的选择必须与语境顺应。在交际中,委婉语使用的语境关系顺应也就是委婉语与语言使用者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相互顺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周承东 《考试周刊》2010,(42):134-136
职业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敏感话题.在西方社会里,社会分工高低责贱十分悬殊,有的职业赚钱多.有的职业赚钱少,有的职业脏、苦、累,有的职业静、闲、逸。于是人们出于对职业偏见等种种社会心理的考虑,往往将某些称呼美化,使之听起来更体面、顺耳。本文从委婉语在中西方国家职业方面的使用情形这一角度出发,探讨中西方文化交际中职业委婉语的产生原因、使用范畴、社会功能.以及它所折射出的社会心态,以期对英语职业委婉语有更加透彻的理解.从而恰当地使用英语职业委婉语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4.
委婉语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是人们协调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是跨文化交际时人际交往的润滑剂。英汉双语中委婉语的存在,反映了不同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内涵。由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在委婉语的使用上也存在许多差异。本文对英汉双语中委婉语的使用进行了对比,对委婉语的使用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试图揭示其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5.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而又十分复杂的一种语言现象。委婉语属于社会文化现象,是文明社会的产物。委婉语不仅属于修辞学范畴,还是其他学科如社会语言学、心理学、哲学等的研究对象。委婉语深深植根于一个民族的社会土壤之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社会结构、民族心理、宗教信仰、价值取向和风俗习惯等因素。委婉语是特定社会和文化的一面忠实的镜子,反映了形形色色的社会价值观和社会心理状态以及与之相应的文化传统。委婉语的生成、发展、转换乃至衰亡都与时代精神息息相关。委婉语的存在体现了意境和社会文化对语言使用的影响和制约,也体现了不同民族对交际方式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委婉语是世界各种语言中的普遍现象,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为了避免在交际过程中使用引起双方不快进而损害双方关系的语言,总是用委婉语代之,以使交际气氛更活跃,人际关系更融洽。本文以大量例证,从委婉语产生的社会心理基础,委婉语的表现手法,使用特征以及分类4个方面,对委婉语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英语委婉语现象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委婉语是语言使用中人们协调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手段,委婉语的创造和使用也是人类语言中的一种语言普遍现象.委婉语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避免刺激,给人以安慰;二是消除粗俗,给人以文雅;三是摒弃陈腐,给人以新颖.正确、得体地使用日常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委婉语可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起到润滑剂的作用,是心灵美、修养高的表现.委婉语是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也是社会心理在语言上的一种反映,它的生成发展、转换乃至衰亡都与时代精神息息相关.委婉语的不断增加和不断更新使之成为促成语言系统不断自组的不可忽视的因素.本文旨在多方位、历史地阐发委婉语现象的产生、构成、使用特点以及研究与发展,以便正确地理解、鉴赏和运用.  相似文献   

8.
委婉语是荚汉语言中共同的语言现象,委婉语的研究一直以来比较重视社会心理和社会功能的研究.在进行英汉比较时,相对来说较多地谈论其相似性.无论是相似性还是差异性,都是建立在各自深层文化之上的.文章从英汉委婉语的使用差异现象入手,探究其所体现的东西方文化本质差异.从文化差异的角度了解英汉委婉语使用的不同之处,有益于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更顺利地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9,(5):116-117
委婉语是英语与汉语共有的语言现象。委婉语表达法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与人们的日常交际活动密不可分。委婉语婉指对象很多,构成手段丰富,委婉机制多样。本文对《阿甘正传》电影里的语料进行分析,旨在更好地理解委婉语这样一种语言和社会文化现象以及其常见的构成手段和委婉机制,以便更好地使用这一交际策略。  相似文献   

10.
委婉语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本文阐述了委婉语的产生,以及汉英委婉语所产生的交际功效,旨在使人们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委婉语。  相似文献   

11.
陈扬 《林区教学》2011,(8):68-71
语言是人类赖以维系人之间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作为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英语委婉语经历了时代的变迁,文化的洗涤。拟从英语委婉语的产生、表现手法、社会交际功能以及发展变化等方面进行社会文化透析,旨在更好地理解并使用这一语言手段,达到一种全新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2.
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是语言与社会相互作用的产物。对语言的研究不能脱离语言使用的环境。本文将委婉语置于其产生和使用的社会环境中。探讨委婉语这种语言变异现象与语言使用者的社会、民族、文化等背景及语言使用的交际语境的相互关系,从而揭示言语交际的本质。  相似文献   

13.
结合以往不同角度的委婉语研究成果,从顺应理论角度指出商务英语委婉语的使用是心理、物理、社交世界顺应的结果。认为委婉语的选择使用是商务英语中一种普遍现象。商务英语交际中掌握委婉语的使用,体现了礼貌原则,在实现有效沟通和交际的同时发展和巩固商务合作关系,从而促进商界竞争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4.
委婉语被称为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它对维护人际关系、促进人际和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语言顺应论的角度对委婉语的使用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委婉语的选择是交际者对交际所处的物质世界、社交世界及心理世界进行顺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恭维语是语言使用者动态顺应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的言语行为,受到多种文化的约束。汉语语境中的恭维语是语言使用者为了顺应心理、社会、文化及环境等因素,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而使用的。恰当地使用恭维语可以促进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交际。  相似文献   

16.
李娜 《商洛学院学报》2006,20(3):112-115
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委婉语,要从深层次理解英汉委婉语的异同,就必须从社会文化心理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通过对英汉委婉语产生的主要心理基础——禁忌,礼貌,慰藉等以及文化传统、文化价值观等的对比分析后发现,英汉委婉语的形成既有相同的社会文化心理,也有不同的社会文化心理。由此可见,英汉委婉语是基于社会文化心理而产生的,社会文化心理的差异是英汉委婉语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委婉语主要在言语交际中避俗求雅,它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社会心理影响委婉语的产生和使用,而委婉语又反映这些社会心理。本文从宗教迷信、社会禁忌、社会美化心理及人类双重人格几个方面来分析委婉语的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18.
王晓娟  王蕾 《考试周刊》2008,(52):121-123
本文从委婉语的内涵着手,论述了委婉语产生的原因;委婉语的类型:传统性及文体性;委婉语的特点:民族性、形象性、含蓄性和地域性。委婉语是衡量交际对象文明修养的尺度,是社会进步的象征,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双方对合作礼貌原则的遵守程度,恰当地使用委婉语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言语交际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9.
委婉语是曲折婉转地表达说话者思想的特殊语言表达方式,存在于任何社会语言中。为了避免言语交际中的粗俗、冒昧等现象,人们常常使用委婉语来避免伤害对方的情感,这体现了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百姓文化素质的提高。但是,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看,社会生活中涌现的一部分委婉语违反了交际“合作原则”中“量的准则”和“方式准则”,阻碍了交际的进行。此外,委婉语体现了特定的文化观和价值观,只有了解了该语言背后隐藏的社会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人们才能自如地应用委婉语,从而完成交际活动。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客观社会现象的主观反映。在交际中,人们常采用一些技巧对犯忌触诈、不洁不雅的事情或行为进行委婉含蓄地表达。于是,委婉语便应运而生。委婉语可以反映出各种各样的社会心理,研究委婉语的社会心理,有功于洞察委婉语使用者的动机,有功于语言的更加又活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