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倍数关系应用题1.教师出示线段图,提问:“图中告诉了我们哪两种数量?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谁能根据图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编一道应用题?”2.教师出不例10(l):学校有6个足球,18个排球,排球的个数是足球的多少倍?引导学生对照线段图进行讨论:“求排球的个数是足球的多少倍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这仅题是谁跟谁比,谁为一份数?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在18+6=3中,18、6、3各表示什么?”3.将线段目中第二个条件改成问题,将问题改成条件(如下图),引导学生看图编应用题。4.教师出示例10(2):学校有6个足球,排球的…  相似文献   

2.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遵循小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课文内容,采取直观法进行教学,既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下以教学《皮球浮上来了》一课的生率“浮”加以说明。为了使学生更好掌握“浮”字的音、形、义,我把一个乒乓球放进一个瓶身较长且瓶曰较小的空玻璃瓶里,让学生观察,并]司:“谁能从玻璃瓶里拿出乒乓球来?”学生思维兴趣被激发起来了,片刻,就有几个学生争先回答。有的说“用铁钩钩出乒乓球”,有的说:“把乒乓球倒出来”,有的说“把胶水涂在小律上粘出乒乓球”,有的说“用两根小棒挟上来”等…  相似文献   

3.
前些天,一位老师询问,“体罚”是好还是不好?笔者无法明确回答“好”或“不好”,只好说“善与恶只在一念之间”。但他的心里是有答案的,他说:“以前我认为不好,但我要花费比其他老师数倍的精力来做学生、家长的工作,效果还不一定好.弄得有些任课老师认为我缺乏带班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第一个故事:把螃蟹淹死
  每年的春天,学校门口都会有卖螃蟹的小贩,好多学生买来带进教室,这样不仅给教学带来麻烦,也影响孩子们的学习,这是教师们遇到的非常头痛的一件事。上午第四节课我走进教室开始做练习,没多大会就听见有一些学生在小声说话,我仔细观察,原来他们又在议论螃蟹。哎!我的头又大了,应该怎么办呢?我忽然灵机一动,装着很生气的样子说:“把螃蟹交上来。”同学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接下来的一句话把同学们逗乐了,“拿过来,让我把螃蟹放在水里淹死!”好多学生说,老师你不知道吗?螃蟹是生活在水里的,淹不死。我一看机会来了,马上说淹不死啊,那它离开水会怎么样呢?同学们开始七嘴八舌的议论,有的说它会不舒服,有的说它可能会死。那该怎么办呢?正在大家热烈讨论的时候,我接着说:“因为大家喜欢它,才会买,喜欢它就应该爱护它,你买来后应该放在家里,放在水里,它才会舒服啊!你们说对吗?”“对。”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  相似文献   

5.
一个瘪皮球     
秋天到了,天渐渐凉起来了,我想带领孩子们玩皮球,于是,我要求每个孩子带一个皮球到幼儿园。孩子们陆续把皮球交给了我,我发现有些孩子交来的皮球质量很差,没过几天就漏气了,而且不能再次充气。那天,我随手抓起一个瘪皮球对孩子们说“:你们看,这个皮球好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不好。”接着,我就说了这种皮球的缺点,让他们尽量带质量好一点的皮球来。然后,我就让孩子们去室外玩球。可璐璐却躲在活动室不肯出去,我去拉她,她使劲向后退,我让她拍球,她紧捏着拳头不肯伸出手来。我觉得很奇怪,便蹲下身问她“:璐璐,你没有带皮球吗?”璐璐不…  相似文献   

6.
周辉霞 《成才之路》2014,(20):36-36
在数学教学中,有些知识很抽象,比如“倍”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下面我借助自己执教的课例“倍的认识”,谈谈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思想。一、在操作、观察、演示中,初步感知“倍”的模型 本节课共有三次操作。第一次学具操作:用学具把王丁和李飞的贝壳数摆出来。学生操作学具,交流展示摆法。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李飞拾的6只贝壳和王丁拾的3只贝壳之间的关系。教师在和学生讨论比较“个数”时,自然渗透了“对应”的思想,让学生摆学具要注意“一一对应”。这就在倍的建模上成功迈出了第一步。第二次学具操作:请你再动手摆一摆学具,看谁能让老师一眼看出李飞的贝壳数是王丁的2倍。教师在学生展示时追问:为什么要3个3个地摆?是根据谁的只数摆的?通过引导学生比较两个数量,沟通了“同样多”和“标准量”的联系。第三次学具操作:王丁把贝壳送给朋友一只。王丁现在有2只贝壳,那么李飞现在的贝壳数还是王丁的2倍吗?引导学生再摆一摆,摆的时候先想一想,根据谁的只数来摆?要几个一份,几个一份地摆?学生摆后展示交流,追问:为什么要2个2个地摆?并配合课件演示,帮助学生和倍交上“朋友”。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发现倍数会因标准量改变而改变,打通了“几个几个地摆”和“倍”的联系,使学生成功建立“倍”的模型。  相似文献   

7.
<正>一、习题展评习题一1.习题内容涂一涂,填一填,算一算,说一说。(1)4/9×2=(2)10米的1/3是多少米?2.能力指向考查学生多元表征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算理并进行正确计算的能力。学生通过“涂一涂,填一填,算一算,说一说”,进一步体会到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模型——计数单位不变,计数单位个数相乘。  相似文献   

8.
勤奋的孩子     
《家教世界》2013,(12):16-16
老师:“你计算好这道题了吗?” 学生:“已算好了,而且算了十次。” 老师:“你学得真好。” 学生:“但是,我得到了十个不同的答案。”  相似文献   

9.
赵丽 《成才之路》2013,(14):14-14
古语有言:“亲其师,信其道。”我将其简单地理解为:学生喜欢老师,必定会听他的。但现在要被学生喜欢又谈何容易?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今的孩子,举两个例子。例一:下雨了,我打着伞正准备回家,我班上的一个男孩走过来说:“老师,把你的伞借给我好吗?”我有些意外,说:“可我只有一把伞。”学生说:“老师,淋了雨我会感冒的,你就借给我吧!”他让我舍己为人呢!我无语……  相似文献   

10.
在计算教学中渗透“守恒”思想,让孩子们从观察、分析中得到一些不变的规律性的东西,有利于孩子们认识事物的本质,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一、数的守恒数的守恒指的是一组物体的数目,不因其体积大小、排列形式等的改变而改变。可是四五岁的幼儿,在判断物体的数量时,往往受到物体大小或排列形式等的干扰,作出错误的判断。即便是相同个数的同一种物体,会误认为体积大的一组数量多,体积小的一组数量少;误认为排列得疏的一组数量多,排列得密的一组数量少。针对这种情况,如教学4的认识时,不妨选用4个大皮球、4个乒乓球作实物直观。先引导他们点数大皮球和乒乓球的个数,确认每一种球都有4个之后,便设问:“想想看,是4个大皮球个数多,还是4个乒乓球个数多?”旨在排除  相似文献   

11.
今天我看到一道数学题:幼儿园买来一批苹果和橘子分给小朋友,苹果个数是橘子个数的两倍。给每个小朋友分3个橘子和4个苹果,结果橘子恰好分完,而苹果还剩下120个。这个幼儿园有多少个小朋友?幼儿园买来了多少个橘子和苹果?  相似文献   

12.
<正>“和倍问题”与“差倍问题”的应用题,结构比较相似,同学们要注意区别。“和倍”应用题的题型是:已知两个数的和,又知这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例1】红气球和黄气球一共有32个,已知红气球的个数是黄气球的3倍。红气球和黄气球各有多少个?  相似文献   

13.
薛元荣 《中国德育》2007,2(7):74-74
下午放学时候,我在楼梯口遇到了我的学生玲雅和小燕。“薛老师,下个星期我要送你一张贺卡。”玲雅说。“老师,你人好。我也要送。乔老师太凶,就不送了。”小燕说。“人好?是吗?我怎么不觉得?”背后还会“议论”老师,这群小家伙。“不算好,马马虎虎吧。对你们好,可是咱们班的成绩上不去呀。”我受到了学生的“表扬”,心里有些洋洋得意。被学生“表扬”一句“你人好”,酸楚中有一丝甜蜜的感觉。我这个语文老师“好”在哪里?想了想,大约有这样几点。  相似文献   

14.
一、例题临摹法教文字应用题时,教师注意让学生朗读例题,口述题意,指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领会题型结构和叙述方法。坚持训陈一段时间后,教师再让学生或仿其格,或仿其法,结合知识层次、生活感受,学习编应用题。例如,教学"商店里有6个白皮球和18个花皮球,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这一例题后,教师可让学生按照例题算式"6+18-20"编题;也可择其材料变换条件与问题编题:(1)小明原有6本图书,又买来18本,送给希望小学20本,还剩多少本?(2)商店里有6个白皮球和18个花皮球,卖出一些后,还剩下4个,商店卖出皮球多少个?......…  相似文献   

15.
教“浮力”这一章节时,为了突出重点,我先出示三个外形完全相同的乒乓球(其中有两个用注射器注入适量的盐水),问学生:“把三个乒乓球同时浸在水中,是上浮,还是下沉呢?”学生异口同声说:“上浮、”“真的上浮吗?”在全班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候,我突然放手,结果一个上浮,一个悬浮,另一个下沉。我问:“为什么会这样呢?”针对这个问题学生们主动地展开讨论。大多数学生认为乒乓球里有文章,并主动去看,结果发现了问题的关键:悬浮、下沉的两个乒乓球比上浮的重,从而引出了问题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造皮球”     
孙海霆 《早期教育》2006,(11):40-40
我正和小朋友玩“造皮球”游戏,游戏规则是师生手拉手围成一个圈。一边转圈一边念童谣:“大皮球,小皮球,圆圆的皮球哪里来?工人叔叔造出来,我们也来造皮球。”童谣念完后,我说出一个数字,如6,就要有6个小朋友紧紧抱在一起,  相似文献   

17.
对不起谁     
尹老师慌慌张张地跑进办公室对我说:“贺老师,我们班学生小胡离校出走了,这是他留下的一封信,你看该怎么办?”我接过尹老师手中的信,上面只有短短几句话:“尹老师,这次考试我又没考好,我对不起您,对不起父母,对不起班集体,对不起学校,我已无脸见人了,只有一走了之。”我一边读信,一边回想起这个学生的情况。小胡性格内向,不爱说话,虽然学习挺用功,但成绩一直不好。记得不久前尹老师找他谈话,苦口婆心地劝导他:“小胡啊,一定要加倍努力!如果你下次还考不好,你怎么对得起教育你的老师?怎么对得起辛苦抚养你的父母?怎…  相似文献   

18.
一年多年,有些亲友常问我:“洋洋在你家过个假期怎么就跳班了呢?”“你怎么对你外孙女进行学习辅导的?”外孙女刘洋是哈尔滨市香滨小学一年级学生,放假来到我家——佳木斯市。她到我家的第一天,就“考”了我:《六年制小学一年级寒假作业》第9页一题“把1、2、3、4、5、6六个数填在○里,使每个边上三个数的和都等于9;(答案在册内找)。  相似文献   

19.
万辉霞 《现代教学》2014,(10):49-49
某日,我到基层学校借班上课,内容是《时间的概念》。由于这堂课要用到电脑,于是,学生帮忙打开了电脑。在和学生互道问候后,我却发现电脑还在慢慢启动。此时,班上的学生开始有些骚动起来,看见后面还坐着带班教师和几位见习教师,我的心中不免也有些着急。有学生在下面笑着说:“老师,这台电脑启动慢,起码要3分钟呢l”“哦,是吗?”我随口应道。突然,我灵机一动,问道:“那你们认为还需要多长时间呢?”“1分钟!”“不对,2分钟!”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既然这样,我们就来个1分钟倒计时如何?”“好!”学生们开心地回应。  相似文献   

20.
董利雄 《教师》2010,(31):102-104
一、问题的提出 一个时期以来,很多人都在说:学生为什么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呢?是教材内容不符合学生的需要吗?还是体育老师不会上体育课呢?不论怎样议论,我们都会认定:目前有些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却是事实:为此,我对体育教学内容问题、教师问题、教学条件问题、以及学生个人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女生的问题等进行了一些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