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徐鲁 《出版科学》2006,(4):15-17
我第一次见到严文井先生,是在十年前,1996年秋天.1996年前后,我正在协助徐迟先生编选<徐迟文集>,并帮助他查找一些写回忆录的资料.徐迟先生在回忆录里写到了两件与严文井先生有关的事,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也引起了我的好奇.一是严老的第一本童话集<南南同胡子伯伯>,是在1941年被人从延安带到重庆,由设在重庆的"美学出版社"印行的,当时徐迟先生也参与了美学出版社的编辑事务.二是在20世纪30年代,已经初露头角的青年诗人徐迟,在燕京大学英文系借读期间,悄悄地、却也是十分狂热地爱上了同系的一位美丽的女生--一位当时也已经有诗作发表的女诗人,她英文名字叫"玛格丽特",本名严文庄,是严文井先生的堂妹.  相似文献   

2.
1978年2月17日的<人民日报>第二版、第三版刊发了著名报告文学家徐迟的那篇著名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并配发了一张陈景润的木刻像.人民日报的编者按这样写道:"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向读者推荐徐迟同志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  相似文献   

3.
《今传媒》2010,(6):56-56
权延赤(1945年11月26日-),著名政治传记文学作家. 生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祖籍河北完县.1970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大学毕业后参军入伍,历任空军某部无线电技师、宣传干事、大队副政委、北京空军政治部文学创作室专业作家.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1996年转业.其代表作有<多欲之年>、<走下神坛的毛泽东>、<走下圣坛的周恩来>、<红墙内外>、<领袖泪>、<共和国秘使>、<红朝传奇>、<毛泽东与赫鲁晓夫>、<掌上千秋>、<中国最大的保皇派--陶铸沉浮录>、<龙困--贺龙与薛明>、<第三代开天人>等.其中长篇小说<狼毒花>改编为电视剧.  相似文献   

4.
酒后     
一九二五年一月,凌叔华在<现代评论>上发表成名作<酒后>,两个月后,喜剧圣手丁西林将之改编成独幕同名喜剧,仍在<现代评论>上发表,造成一时轰动.之后,此类作品一度层出不穷,被人称为"酒后派".不久,<酒后>被日本学人小畑薰良译成日文,登载在著名的<改造>上,一时之间蜚声中外.  相似文献   

5.
叶永烈,上海人,自1951年起发表诗作,早年的代表作为1961年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丛书(担任主要作者)和1978年出版的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进入20世纪80年代,他开始从事当代重大政治题材的纪实文学创作.其中有:反映中国共产党斗争历程的"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四人帮"全传>--<江青传>、<张春桥传>、<姚文元传>、<王洪文传>以及<陈伯达传>.  相似文献   

6.
<上海壹周>创刊于2000年10月12日,原是由上海的一张机关报--<上海文化报>改版而成.刚划并过来时,报纸只发行6000多份,人员十五六人,同时还负着60多万元的债务.但改版成<上海壹周>一年后,报纸就开始了赢利,经过两年的发展,报纸的发行量已突破20万份.更重要的是,在其目标市场中,已经建立起品牌个性和形象,和上海的其他两份报纸<申江服务导报>和<上海星期三>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相似文献   

7.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国民党浙江省党部直辖报社<东南日报>立即时事变作了报道.从12月13日在第一版用特大号字体以"张学良率部叛变,蒋委员长被留西安"为题报道了西安事变的发生,到西安事变终告和平解决、蒋介石被释放的报道"蒋委长伉俪安抵洛阳"(<东南日报>1936年12月26日)等,直到1937年2月10日发表解决陕甘善后问题的社论<陕变结束后之感想>以及此后的零星报道等,两个多月时间,几乎每天都有关于西安事变的消息,有时甚至是一天好几条.  相似文献   

8.
我很喜欢看<河北日报>的"经济生活周刊",尤其喜爱该周刊的<圆桌>专栏.这个专栏发表的文章,我几乎每篇都认真阅读.今年从6月17日开始至7月15日结束,这个专栏连续发表了万城写的<看浙江人如何"抱团"打天下>(以下简称<"抱团"打天下>)5篇系列短文.  相似文献   

9.
裴高 《新闻记者》2008,(11):53-54
荣获第十七届上海新闻奖一等奖的作品<好人崔永元>(<解放日报>2007年9月14日发表,作者为该报记者严欣、陈俊珺),是一篇描写认真践行"好好工作,好好做人"座右铭的主人公的特写.文章深入细致地描述了崔永元在"深刻的为人之道"指导下做好事做好人,揭示了他对于慈善机制的思考,是一篇思想性与艺术性都具较高水准的佳作.  相似文献   

10.
(1950年4月27日--1950年10月5日) 四月二十七日 六月十二日 星一 晴 复李西原一字.午睡起,陈公柔、陈仲夫来.高名凯来,久谈. 五月初五日 六月十九日 星一 晴下午暴雨鸣雷旋止 写工作报告致哈佛燕京学社. 阅杨山松<孤儿籲天录>,山松,字长苍,嗣昌子,荫锦衣卫正千户,入清,以高士终.先是,华容严首升刻<濑园集>,有<拟上某相国书>,诋讦嗣昌甚苦,山松弟山梓作<辨谤录>以正之.山松因遍摘<绥寇纪略>、<国榷>、<崇祯朝纪略>、<流寇志>、<明季遗闻>诸书毁及嗣昌者,一一纠正之.大约根据嗣昌所撰<中枢奏草>、<督师奏草日录>于人名、地名、年、月、日之舛误,别白甚力,几使伟业诸人不能反唇.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图书评论》1998,(5):46-49
1996年9月18日,朱镕基同志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管理科学兴国之道>.在这篇文章中,他指出:"今天到了要大力提倡改善中国的管理和发展中国的管理科学的时候了.确实需要强调管理科学和管理教育也是兴国之道.  相似文献   

12.
《出版经济》2006,(2):17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小时候受过正规的传统教育.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40年开始写小说;1956年发表京剧剧本<范进中举>.1958年被划成右派.1962年调北京市京剧团任编剧."文革"中参与样板戏<沙家浜>的定稿.80年代以后写了许多描写民国时代风俗人情的小说,受到很高的赞誉.出版了小说集<晚饭花集>、<汪曾祺短篇小说选>,论文集<晚翠文谈>等.汪曾祺所作小说多写童年、故乡,写记忆里的人和事,在浑朴自然、清淡委婉中表现和谐的意趣.在小说散文化方面,开风气之先.  相似文献   

13.
上个世纪90年代,上海<编辑学刊>(以下简称学刊)开展了一场关于编辑概念的讨论.其时间之长,范围之广,争辩之烈,影响之巨,可谓少见. 从1990年11月15日学刊总第20期发表<试论界定"编辑"概念的方法论问题>起,至1997年12月25日学刊总第56期刊登<编辑学和编辑史中的"编辑"概念应当保持一致>止,历时7年.在20册期刊中,用了147个页码,刊载了20余万言讨论文字.有18位作者发表了37篇论文.作者单位分布全国11个省、市的5所高校、6家出版社、1座社会科学院和1个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颇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14.
2008年4月3日,<南都周刊>副总编长平在<金融时报>中文网上发表<西藏:真相与民族主义憎绪>一文,文章称"拉萨事件发生以后,小道消息讯速传开,但是国内媒体照例噤声,很多人通过境外媒体来获取更多消息……希望除了官方的定性之外,能不能允许媒体自由讨论以进一步揭示真相?"不料,此文在网卜立即引起轩然大波.中华网网友从第二天即开始连续发贴: <警报!南方都市报正在蜕变成反华媒体反华势力的国内代表人>、<南方都市报的反动是有历史根源的>、<奥运前夕南方都市报鼓噪罢工意欲如何?>等,猛烈批驳长平先生及其观点.  相似文献   

15.
严文井先生 我第一次见到严文井先生,是在十多年前的一个秋天.当时我正担任老作家徐迟先生的工作助手,协助他编选<徐迟文集>,并帮助他查找一些写回忆录的资料.徐迟在回忆录里写到了两件与严文井有关的事,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也引起了我的好奇.  相似文献   

16.
在五四甚至更早时期,邵力子是一位著名的报界人士,从1907年开始,先后创办<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1916年与叶楚伧创办<民国日报>,1919年6月16日,邵力子主办著名的<觉悟>副刊,期间发表了大量的、在当时影响极大的有价值的文字.因此,对他此时期的思想进行研究具有很深的意义,本文将试图对邵力子在1919年至1925年主办<觉悟>期间的社会改造思想作以探讨,以期对相关研究领域有所补充.  相似文献   

17.
一<临时政府公报>中的广告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等在南京组织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同月29日开始出版<临时政府公报>,4月1日,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随之,公报于4月5日停刊.该公报一共58号,因系政府官报,所载多为政府法律、命令、各官署往来咨呈函电、布告等公文,但也刊载了约略10则广告.与我们惯常理解的商业广告不同,<临时政府公报>中所刊广告,包罗甚广,当时广告之使用情形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8.
在1966年春,由许石青和张正申执笔,由当时山西省晋中地区晋剧团演出的<一代新风>受到好评.当时我在山西省文化局分管戏剧工作,曾在剧本创作中提过些修改意见,后来又派省里戏剧创作干部杨孟衡参加,由他们3个人共同修改剧本,改名为<三下桃园>,并在我主编的<火花>戏剧专刊上发表,各地争相上演.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此剧就停演了.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的话:<南方周末>2008年11月20日发表了文章<党报头条VS公安机关>,讲的是<焦作日报>记者发现了一个"和谐社会所需要的人",以为自己逮到了一个获得"全国新闻奖"的素材,采访后在头版整版篇幅予以报道.可是,一个月后报道中的主人公贺永星"涉嫌黑恶犯罪"被警方批捕.记者陈作华也因此文被撤销了都市新闻采访部副主任的职务.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名绍均,字圣陶,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章话集<稻草人>、散文集<脚步集>、诗集<荚存集>、<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和<叶圣陶文集>等.叶圣陶中学毕业后,即开始从事教育和文学创作.在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中,他编撰了几十种教科书,发表了许多教育论文,提出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思想,创建了独具特色的语文教育思想体系.新中国成立后,他亲自主编了我国中小学教科书,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设计师和耕耘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