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运用高速摄影和运动学分析方法,对被试者在上坡、下坡和平地跑时的着地角与后蹬角、膝关节最大缓冲角、支撑腿与摆动腿两腿夹角进行了比较分析与差异性检验,以期为田径短跑教学训练与斜坡跑训练方法的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斜坡跑训练方法能够帮助运动员改进跑动的姿势和技术动作结构,上坡跑伽l练方法有利于增大支撑腿蹬地力量和提高摆动腿的摆动幅度,下坡跑有利于提高动作速率及肌肉收缩速度,对提高步频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在加速跑的过程中,蹬地角度是加速跑的效应器,摆动腿的上提、下压是加速跑的提速器,手臂的前后摆动是加速跑的辅助器,上下肢的协调用力是加速跑的助推器。所以,蹬摆技术是提高加速跑能力的核心技术。一、提高蹬摆技术的效果,加强后蹬腿的蹬地训练1.缩短后蹬腿的蹬地时间可采用原地高抬腿跳绳的练习发展后蹬腿的蹬地速度。在练习中,脚跟不要着  相似文献   

3.
<正>一、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方法1.从动作要领中提炼重、难点从教学内容的动作要领中提炼行为动词,作为确定重、难点的方法之一。如,后蹬跑动作要领为:上体稍前倾,后蹬时前脚掌用力蹬地,后蹬腿蹬直,髋部前送,摆动腿向前上方摆动后积极下压,前脚掌着地,两臂前后摆动,与腿部蹬摆动作协调配合。提炼的行为动词是:蹬、送、摆(手臂摆动、腿部蹬摆)、压,而四个动词中"摆"这一动作需要学生臂和腿协调配合,是学生完成动作难以掌握的部分。因此,后蹬跑教  相似文献   

4.
一、后蹬技术的传统观点 传统观点认为,后蹬时膝关节充分伸直,能获得较大的后蹬力,但对摆动腿的小腿折叠、提高摆动腿的速度是不利的。从理论上讲支撑腿在后蹬阶段充分伸直,可以产生较大的蹬地力量,这是因为增大了肌肉的工作距离。有人根据膝关节角度与蹬地力量的研究认为:运动员支撑腿不充分伸直也能产生足够的蹬地力量。  相似文献   

5.
在跑的比赛中,普遍存在着摆动腿的大腿抬不高,特别是基层运动会上更为突出。这与如何进行教学与训练是有关的,往往对后蹬十分重视,注意髋、膝、踝三个关节强调充分蹬直,但对摆动腿的要求与前者相比,就差得多了。当然,在跑的技术中,后蹬是很重要的,是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可是,强调蹬地腿蹬地的一面,而忽视了摆动腿的摆动,只能说,任务只完成  相似文献   

6.
短跑途中跑臀部后坐对跑速的不利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臀部后坐是短跑运动员在途中跑时较为常见的一种不合理的跑动技术,其技术动作的不合理性表现在下肢的支撑与摆动动作上。由于臀部后坐,支撑腿从着地缓冲转变为后蹬,髋部伸展的速度与幅度降低,削弱髋关节的用力程度,使后蹬力量得不到充分地发挥。随着髋部伸展速度的降低,髋屈肌群被拉长的速度缓慢。当支撑腿后蹬结束再转换为前摆时,快速收缩的力量减退,不能有力地带动大腿快速前摆,导致摆动腿前摆动作迟缓。在跑动中容易造成蹬地腿与摆动腿配合不协调,达不到以摆促蹬、蹬摆结合的效果。那么,蹬伸与摆动所产生的力量不能有效地促进身体重心向水平方向快速移动,从而延长了支撑时间,对跑速的增长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主要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一、有针对性地选择练习手段 上坡小步跑能有效地提高跑的后蹬力量,上坡 高抬腿跑能有效地提高抬腿力量和下压扒地能力, 上坡跨步跳能有效地提高腿部力量及摆动腿高抬执 地的能力;上坡起跑、加速跑能有效地提高起跑、 加速跑时充分后蹬的能力。因此,选择练习手段时, 一定要根据课的任务、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例 如要改进扒地技术,就应选择上坡高抬腿跑、上坡 跨步跳为主要手段;而要改进起跑、疾跑阶段的后 蹬技术,则应以上坡起跑、加速跑为主要手段。 二、恰当地选择练习距离及坡度 短距离的上坡跑能引起肌酸激酶和ATP酶的明…  相似文献   

8.
在中长跑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经常出现"坐着跑"等现象,也有的人把这种"坐着跑"的现象叫"掉屁股"跑,其实质是身体重心在摆动腿着地一刹那没有落在着地点垂直线上,而是落在了垂直线的后面,造成"坐着跑"的现象,起到阻碍速度的作用,因此必须纠正。出现"坐着跑"的原因主要是运动员髋关节的灵活性差,对跑的蹬摆技术动作理解不清楚,如:后蹬技术,摆动技术,蹬摆协调配合能力,脚着地技术等理解不清楚,需要加强练习。  相似文献   

9.
1.技术要领跑步时腿后蹬要有力、快速,腿前摆方向正,幅度大、速度快,落地要轻柔。大小臂弯曲约成直角,以肩为轴前后自然摆动,上体稍前倾,动作要放松,节奏好。起跑时注意集中听发令。途中跑要注意用力摆臂以带动腿的蹬摆幅度和频率。迎风跑、上坡跑时  相似文献   

10.
一、巧借"墙壁"练田径 1.练习蹲踞式起跑、蹬地及重心.在没有起跑器或起跑器不够时,可以利用跑道边的墙当作起跑器进行蹲踞式起跑练习(图1),也可进行扶墙后蹬跑(图2).练习蹲踞式起跑蹬地时,蹬地腿与躯体在一条直线上,摆动腿的大腿与蹬地腿成90°或略小于90°的夹角,蹬地快速有力、富于弹性;练习蹲踞式起跑时,双手扶好墙,双脚尽量向后移,距墙壁较远,腿和躯体成一直线,此时注意安全,防止脚滑跌倒,先做原地的快速后蹬跑,然后蹬地脚慢慢向墙壁移动.要求:在练习过程中,蹬地脚与躯体始终成直线,摆动腿与蹬地腿的夹角始终小于或等于90°,移动速度一定要慢.还可以利用扶墙后蹬跑练步频、速度耐力等. 2.练习跨栏腿的摆动、攻栏及下压动作技术.把栏架放在距墙壁适当位置,与墙壁平行,调好适当高度,学生站在栏架一侧适当位置,双手扶墙做摆动腿过栏动作练习;当摆动腿过栏后,摆动腿的大腿保持水平状态,且快速平移至膝盖向前,同时向前顶髋,大腿下压.在墙壁前面的适宜位置,面对墙壁跨一步做攻栏动作,当攻栏腿的脚与墙壁接触的一瞬间,大腿迅速下压,利用墙壁练习跨栏的攻栏与下压动作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一、径赛项目中蹬摆动作的特殊意义在跑的每一个复步中,两腿的动作是互相配合的,一腿后蹬,另一腿应迅速有力地向前上方摆出,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重点: 1、短跑途中跑应抓好轻松自然跑的技术。 2、在途中跑教学中应抓步长和步频,在一定的步频的基础上增加步长。 3、在整个途中跑技术教学中也要抓好两臂的正确摆动的技术。二、教学环节 1、掌握途中跑的后蹬技术,而在后蹬技术中应抓住蹬地结束时快而有力的充分伸直髋、膝关节的技术,因为后蹬是产生推动人体前进的动力。 2、掌握摆动腿的送髋和膝关节有力的向前上方摆的技术。  相似文献   

13.
在短跑中,最关键的技术是后蹬相前摆,这两个动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跑的成绩.决定后蹬和前摆的因素很多,但摆动腿大小腿的折迭对后蹬和前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这一动作在快速奔跑中难以用肉眼看清,但从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的技术录像和图片上却看得很清楚:在后蹬结束后,有一个明显的摆动腿紧紧折迭的动作。为什么说摆动腿大小腿的折迭对后蹬和前摆起着重要作用呢?这主要是因为:一、在跑的过程中,摆动腿的折迭能使大小腿、踝关节与脚掌自然放松。众所周知,跑的动力最主要的来源是后蹬,后蹬力量的大小和快慢直接影响着跑速,而完成后蹬动作的肌肉主要是髋关节、  相似文献   

14.
短跑运动员途中跑支撑期摆动腿作用的运动学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短跑运动员途中跑支撑阶段摆动腿对跑速的影响 ,采用高速摄影及影片解析、数理统计等方法 ,对我国短跑运动员途中跑支撑期摆动腿运动学特征等指标与身体重心速度、专项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途中跑中摆动腿最大摆动速度和平均摆动速度与支撑腿支撑时间显著相关 ,摆动腿的平均摆动速度与后蹬时间之间明显相关 ;摆动腿的摆动角速度与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及垂直速度密切相关 ;支撑腿和摆动腿的角速度变化量与离地瞬间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密切相关。提示 :加快摆动腿的摆动速度能有效提高缓冲和蹬伸速度 ,缩短支撑时间 ,提高途中跑的步频 ;摆动腿的摆动速度对加快身体重心水平速度有显著影响 ;加强和提高途中跑摆动腿的运动效果 ,提高短跑运动员下肢摆动工作肌群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一、"坐着跑"(一)产生原因1.技术概念不清,对蹬摆动作理解不够。2.蹬地腿离地过早、只注意抬腿和向前的动作。3,下肢力量差。4.不注意后蹬用力的角度、用力的顺序。(二)纠正方法1.反复讲解和示范,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  相似文献   

16.
支撑高抬腿的作用是体会、改进和完善短跑时摆动腿前摆、后蹬的技术,增强蹬、摆腿肌群力量,发展关节灵活性和动作频率,从而提高短跑速度.  相似文献   

17.
支撑高抬腿的作用是体会、改进和完善短跑时摆动腿前摆、后蹬的技术,增强蹬、摆腿肌群力量,发展关节灵活性和动作频率,从而提高短跑速度。  相似文献   

18.
后蹬跑是短跑教学中常采用的一种专门练习。它主要是增强大腿后部肌肉力量,体会跑时后蹬阶段够、膝、踝三关节用力顺序和蹬摆动作的配合,发展腿部力量,对纠正后援用力不充分和“坐着跑’等错误动作作用很大。现归纳以下几种练习方法供选用。一、原地和支撑练习1.双手扶支撑物(肋木或墙壁)做后俊和前摆的练习。要求蹬地时充分送破,另一腿屈膝向前上方摆起。2.俯撑做后蹬跑练习,要求后蹬腿蹬地时充分蹬直。3.原地弓箭步交换跳,动作幅度由小到大,上体正直,蹬地时,摆动腿向前上方摆出。二、行进间练习互弓箭步走,要求前腿弯曲,…  相似文献   

19.
一、技术分析 随着短跑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技术特点也由原来的“摆动式”发展到当今的“屈蹬式”,在技术上更加强调高抬大腿、积极送髋、快蹬快摆、积极扒地,后蹬瞬间支撑腿膝关节不完全伸直的屈蹬技术。随着塑胶跑道的广泛应用,在跑动的过程中更加注重高重心、高摆大腿和短促的后蹬动作的跑法,形成更加适合快速跑的技术。通过调查发现:绝大多数运动员都是通过大重量、大强度的深蹲练习来增加腿部力量。这种训练方法固然可以增加腿部力量,但是这种训练侧重于发展股四头肌和髋屈肌群的力量,会造成肌纤维缩短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田径运动的发展,塑胶跑道的使用,器材设备的更换,短跑技术的改进(加快蹬摆速度,缩短支撑时间,加快步频),传统的后蹬型技术已不能适应短跑技术的发展需要,取而代之的是屈蹬式技术,即短跑后蹬阶段支撑下肢三关节(特别是膝关节)不充分伸展的后蹬技术。该技术已被世界大多数优秀运动员所采用。本文根据屈蹬式短跑技术的特点,对跑的专门性练习进行分析,探求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跑的专门性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