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苗族妇女服饰文化中的几何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族服饰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几何文化元素,通过对苗族服饰图案几何元素的分析,展现了苗族服饰图案中的几何变换关,因而苗族地区的学生可以从他们熟悉的苗族服饰图案入手来感受与欣赏图形的几何美,并从中学习一些几何变换知识.  相似文献   

2.
苗族服饰丰富多彩,保持着中国传统工艺的织、绣、挑、染等技法,且常在一种主要工艺手法的基础上,穿插其他的工艺手法,从而使这些服饰图案具有花团锦簇、流光溢彩的民族艺术特色。这些服饰图案反映出苗族对自然的原始认识。通过对贵州省罗甸县平岩社区高兰村苗族服饰的调查整理,初步探讨高兰村苗族服饰的工艺图案艺术及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心理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变迁,六盘水小花苗民间服饰的图案也在发生着演变,发展至今,它不再简单的是一种视觉符号,更重要的是它凝聚了苗族历代人的情感和思维意识,具有特殊的艺术价值。本文笔者以六盘水小花苗民间服饰为例来简单的阐述现代服饰图案在民族服装设计中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一来使我们在服装设计过程中吸取其精华,设计出富有现代特色的民族服装。二来促使现代图案在六盘水小花苗民间服饰更具实用性、社会性、艺术性、丰富性等。将小花苗民间服饰与现代图案相互渗透、交流、学习,这样以来即保存了传统艺术,又有新元素(图案)融合。  相似文献   

4.
苗族服饰剪纸是刺绣艺术的派生物。在制作苗族刺绣时,首先在绣面上将图案制作出来,然后用不同的绣制方法来完成。由于剪纸图案可以准确无误地不断复制,又不弄脏绣面,给苗族刺绣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因而苗族妇女一般喜欢使用剪纸图案作为制作刺绣的“蓝本”。苗族服饰剪纸苗语叫“给亩”,本地汉语叫“剪花”。苗族古歌《跋山涉水》曾这样唱:“姑姑叫嫂嫂,莫忘带针线;嫂嫂叫姑姑,莫忘带剪花。”可见苗族服饰剪纸历史之久远,以及与苗族生活的息息相关。这些古朴的剪纸图案,作为刺绣“蓝本”被装饰在衣服的胸襟、肩、袖、围腰上,世代传承,成为苗族区别于他民族的族徽。苗族支系复杂,服饰亦是不同宗支的识别标志。  相似文献   

5.
蝴蝶图案在贵州省黔东南中部地区的苗族中是具有独特寓意的民族图案,其上承载了苗族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也承载了少数民族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内涵。系统地收集整理蝴蝶图案的现状和研究情况,并进一步拓宽思维,发现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发展前景,是我们这一次项目研究的目的。本文将在此基础上完善民族传统图案库,为蝴蝶图案应用研究发展新方向,传承苗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6.
黔东南苗族服饰艺术的原生态与创造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东南苗族人民依山而居,伴水而住,与青山绿水朝夕相处,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生态和原生的民族文化。黔东南苗族妇女对大自然充满了热爱,其服饰艺术素材几乎都取自自然环境,日月星辰、山峦原野、树木花草、鸟兽虫鱼在它们灵巧的手指间展示出写实而又简朴变形的图案、绚丽明快的色彩和蓬勃的生命力,反映了她们的心灵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依相融;黔东南苗族服饰情趣飞扬,充满灵性,注重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其刺绣画面无论是山脉、云雾、河流还是动物大都以动态呈现,极富生命的韵律感;黔东南苗族服饰图案的构图严谨大方,极富想象,往往用刺绣烘托主体图形,如平绣、绉绣、锡绣、辫绣、叠绣、破线绣、锁绣等技法,有的还运用不同肌理的对比和半立体的浮雕装饰效果,使服饰图形疏密有致,富有独特的苗民族原生态艺术美感。黔东南苗族服饰艺术的创造表现则可反映在具象的描绘、抽象的表达、心象的流露和工艺的开拓上。黔东南苗族服饰艺术是典型的原生态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多元一体民族文化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彰显民族特征、强化民族意识和丰富创造表现的艺术价值。黔东南苗族服饰图形中天真浪漫的情趣,服饰色彩中生命本能的选择,既充满生机,又极具特色,值得现代艺术设计认真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湘西苗族服饰图案通过丰富多彩的款式反映出苗族厚重的历史积淀,图案中的纹样表现出一种单纯的形式美。本文从湘西苗族服饰图案入手,着重研究苗族服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从而反映苗族服饰的文化体系和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8.
服饰图案是黔东南苗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黔东南苗族文化深受巫文化的影响,苗家人崇拜自然,信奉互渗率,借服饰图案再现并获得奇特的神力。这引导黔东南苗族构建了自己的生态伦理观,并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实现了诗意的栖居,这种观念具有独特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9.
湘西夯沙乡苗族原生态苗族服饰文化保存相对完好,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演变传承。但是,在文化交流碰撞日益剧烈的今天,湘西苗族服饰及其文化面临着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适用性和消费水平都大大降低。了解湘西苗族服饰的传承特点,研究湘西苗族服饰发展的瓶颈,以期为湘西苗族服饰在多文化竞争中突围探索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10.
民族风格是以民族文化为基础形成的独特艺术传统。传统工艺的传承需要设计师推出更多的设计作品,并诠释文化精髓。结合现代服装设计的审美标准,在服装轮廓、色彩图案设计中融入民族风格元素,使服装设计的理念、色彩应用、制作工艺等方面都体现民族风格,是当前民族风格在服饰设计中应用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1.
生活在普底的苗族有着深厚的服饰文化传统,这里的苗族服饰在服饰结构、服饰制作技艺、服饰审美各方面都不同于其他苗族。伴随着旅游开发的迅速发展,普底苗族服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几年普底苗族服饰走向市场化,传统服饰文化元素正在淡化,传统民族服饰工艺正在被遗忘,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保护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2.
苗族传统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其生存与传承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安顺小新寨苗族服饰的存留现状在该地区苗族村寨中具有典型性,面临着生存空间受挤压、传统服饰审美观念淡化、传统女红工艺衰落及服饰本身的现代传承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等问题。要突破苗族服饰传承的困境,必须建立政府为主导,民众为主体的苗族服饰传承与保护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实现苗族传统服饰文化与旅游功能的转换。  相似文献   

13.
王玥 《华章》2011,(36)
从韩国传统服饰元素这一角度出发,研究其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紧密联系.通过韩国服饰中男女服饰式样、色彩与图案的分析.首先阐述了韩国传统服饰款式构成特点,传统色彩的象征意义和图案表现的文化意蕴.其次以现代服饰中的细节讲述韩国服饰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高燕 《毕节学院学报》2012,(11):123-128
白苗是黔西北苗族众多支系之一,以其尚白的传统,头顶巨大的牛角形木梳而在黔西北苗族各支系中独树一帜,区别于苗族其他支系,成为其社会身份的标志;黔西北白苗服饰是一种原生态的、古朴的服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地域特点,其服饰艺术急需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15.
徽州古民居雕饰艺术表现为思想与文化相结合、实用与装饰相结合以及朴素简洁与清丽淡雅相结合的特征。通过其关学思想、图案装饰、造型装饰、工艺装饰等艺术表现形式,结合设计实例,分析得出徽州古民居雕饰艺术在现代服饰设计中应用方法,包括模仿法、解构重构法、嫁接法和极限法,是设计和开发具有“徽派”风格特点的现代服饰及服饰产品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苗族服饰历来是学者的研究热点,研究成果颇丰。通过对古今中外研究苗族服饰文化的学术文献进行梳理与钩沉,发现其研究多从服饰的主观性和整体性出发,对具体工艺缺乏深入性研究,并多集中于云贵地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苗族服饰的现代应用研究对其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立体构成艺术在服饰图案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内服装业的快速发展,服饰图案设计显得愈发重要,而国内服装行业的批量化生产和单一的设计,直接制约了服饰图案设计的发展。从立体构成艺术与服饰图案设计的契合点出发,探究通过各种自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的综合运用去开发具有三维空间的服饰图案的可能性,这些材质变化会给人带来服饰图案视觉上的新感受,满足消费者追求品味、时尚与服饰个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湘西苗族在历史迁徙中,不断地改造自然和发展生产,其传统服饰款式也经历了古代、近代和现当代的发展过程,它的生存与传承也是与其生态系统调适以求平衡的发展过程。从生态适应视角来考察湘西苗族服饰的传承发展对当今社会生活和服饰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辛集农民画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醇厚朴实的风格、凝重绚丽的色彩,在河北省民间艺术中独树一帜。对辛集农民画进行研究,并将其元素结合现代设计语言应用到服装图案中会产生较强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将辛集农民画作为服装图案直接应用于服装的整体或局部,或对其元素提取,通过变形处理和分解重组等设计手法进行再设计后间接应用于服装中,旨在增强服装图案的视觉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使传统艺术文化在现代服装中得到传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20.
贵州作为苗族的最大聚居地,拥有丰富的苗族服饰文化资源。种类繁多的苗族服饰各具特色,与其他民族相比,苗族服饰的特色着重体现在造型、图案、色彩这三方面。对原有的服饰形态进行改造和重组,是苗族妇女特有的服饰创作手法,在不经意中,这种创作手法正好契合了后现代“解构主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