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俄罗斯教育信息化现状及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针对前苏联解体后近十年中,俄罗斯政府通过制订政策、法规等宏观层面对发展教育现代化的影响,并通过对俄罗斯国内26所学校500名教师对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的理解及在教学中运用情况的调查分析,展示了俄罗斯目前教育信息化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克鲁普斯卡娅是苏联初期教育改革与实践的奠基者,她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科学研究中,形成了完整、广泛且宏大的多主体教育思想体系.她着眼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共产主义教育的基本思想,在把握苏联初期教育状况的基础上对共产主义教育思想作出了基本符合历史事实的发展.劳动与综合技术教育思想是克鲁普斯卡娅共产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于克鲁普斯卡娅的劳动与综合技术教育思想,深入探讨了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劳动与综合技术教育思想的历史沿革、劳动与综合技术教育思想在学校教育中的开展以及《国民教育和民主主义》一书中的教劳结合与综合技术教育思想.最终阐明了克鲁普斯卡娅劳动与综合技术教育思想的具体内涵,厘清了劳动与综合技术教育思想与共产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关系.  相似文献   

3.
克鲁普斯卡娅是苏联初期教育改革与实践的奠基者,她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科学研究中,形成了完整、广泛且宏大的多主体教育思想体系.她着眼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共产主义教育的基本思想,在把握苏联初期教育状况的基础上对共产主义教育思想作出了基本符合历史事实的发展.劳动与综合技术教育思想是克鲁普斯卡娅共产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于克鲁普斯卡娅的劳动与综合技术教育思想,深入探讨了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劳动与综合技术教育思想的历史沿革、劳动与综合技术教育思想在学校教育中的开展以及《国民教育和民主主义》一书中的教劳结合与综合技术教育思想.最终阐明了克鲁普斯卡娅劳动与综合技术教育思想的具体内涵,厘清了劳动与综合技术教育思想与共产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与俄罗斯都是世界上的大国,两国的教育合作与交流伴随着两国关系跌宕起伏的发展一路走来。目前,可以说睦邻友好合作与战略协作伙伴构成了中俄关系的主旋律,两国已经成功地建立了健康、稳定、新型的国家关系。两国的教育交流与合作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也已经步入了成熟之年,并获得了新的生机。今天我们回顾中俄(包括前苏联)教育交流与合作走过的历程,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对今后两国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进一步开展会有所裨益。一、与前苏联的教育交流我国与俄罗斯(包括前苏联)教育交流由来已久。民国建立后,北洋政府就曾派出…  相似文献   

5.
前苏联职业技术教育经历了一条由初级厂办艺徒学校和职业学校到培养劳动后备军的技工学校和铁路学校,进而发展到为现代化生产培养专业面广、高度熟练工人的现代中等职业学校和技术专科学校。存前苏联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个显著特色,就是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结合,教学和生产劳动密切结合。本文试就这两个特色从苏联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同时期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和英国的校外教育各具特色,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校外教育体系,有许多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俄罗斯早在前苏联时期就形成了一套高水平的校外教育体系。前苏联从1918年就开始建设校外教育体系,其校外教育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曾是我国学习和模仿的主要对象。俄罗斯作为前苏联的继承者,从总体来说,其校外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教育体系至今仍保留着前苏联的特色,因为国家投入不足、形势变化多端、人口持续下降等客观因素,教育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最近几年俄罗斯教育开始复苏,各项指标持续上扬,一些新的改革措施也不断出台与实施.俄罗斯教育正努力融入世界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教育面临新一轮重大改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俄罗斯的教育从彼得大帝年代起到前苏联,乃至解体后一段时期都是令俄罗斯人自豪的。进入21世纪后,为从根本上减少对教育机构运行状况所应负有的责任和减轻政府财政负担,俄罗斯联邦政府积极推进教育的商品化、市场化、私有化和服务化,俄罗斯教育面临新一轮重大改革。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教育变革活动不应只是应对现实需要的问题,更是一种信仰、理念或精神的投射.依此,本文对前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的教育变革进行了精神源流的分析,指出"大俄罗斯主义"理念是俄罗斯历史形成的一种强势国家与民族的信仰,正是它们以一种行动的精神支撑引发和导向着当前俄罗斯教育的变革,从而使整个俄罗斯教育变革都浸透着大俄罗斯主义所蕴涵的"强国精神"和"国家权威思想"而这正是俄罗斯教育强劲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0.
现代俄罗斯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是在前苏联时期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及学位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历了近二百年的发展和巩固后,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本文通过分析各个时期研究生教育政策,探索近代、现当代俄罗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使人们对目前俄罗斯的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发展过程、制度变革形成较为明晰的轮廓。  相似文献   

11.
娜·康·克鲁普斯卡雅的教育思想内涵丰富,综合技术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综合技术教育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要求,是适应社会劳动形式新变化的需要,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实行综合技术教育的主要措施有: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培养儿童对技术的兴趣,阐明劳动教育与综合技术教育的耦合关系,普及宣传综合技术教育。克鲁普斯卡雅对综合技术教育的战略地位、本质规律、实践途径的自觉把握和科学认识,对推进我国技术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劳动技术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解决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从事生产劳动的问题,开始加强以劳动技术教育为中心的宣传教育活动。1953年至1957年,中小学加强劳动教育与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的课程地位得以确立。20世纪六七十年代,劳动技术教育明显带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1978年后,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的指引下,劳动技术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其学科和课程地位再一次得以确定。1993年后,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对劳动技术教育给与了充分的肯定。新课程把劳动技术教育变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客观上削弱了它的课程地位。劳动技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大要素,应还原它的学科地位。  相似文献   

13.
师范大学是培养各类师资的高等院校,与其他高校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师范大学的开课计划中包含教师教育类课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师资培养的模式主要是借鉴前苏联的。苏联解体后,作为前苏联最大独联体的俄罗斯,对前苏联的师范教育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尤其是在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上改革的力度较大,凸显出师范教育的特性。  相似文献   

1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劳动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理念、活动方式十分契合,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落实劳动教育的有效载体,二者融合实施是落实劳动教育的重要路径。可以通过将劳动教育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研究,以及在劳动技术教育中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两条路径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劳动教育的融合,达到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5.
劳动教育是俄罗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方式之一。俄罗斯劳动教育历史悠久且经验丰富。在宏观管理上,俄罗斯政府出台相关法律文件,保障劳动教育的实施与开展;在标准制定上注重各阶段衔接;在实际推行上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在意识形态上强调育德树人健全品格;在传承上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在结果预期上成就人生并有利于社会。俄罗斯劳动教育体现出跨学科、开放性、多元性、多维度的特点,注重培育学生劳动精神,促进学生形成劳动习惯,掌握劳动技能,崇尚劳动,在劳动中实现自我并服务社会,让劳动成为学生生活习惯与自我价值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安东·谢苗诺维奇·马卡连柯是前苏联卓越的教育理论家、教育实践家和教育艺术家。十月革命胜利后,他先后创办了少年违法者工学团(后改称高尔基工学团)和捷尔任斯基儿童劳动公社,把三千多名误入歧途的青少年改造成了合格公民和优秀人才。马卡连柯的教育经验与思想成果虽然离我们比较久远,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德育与学校课程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学校教育的目标定位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充分发挥其能力和天赋。社会和学校对智育、体育、劳动教育和综合技术教育、德育、美育等传统教育范畴也进行了新的界定,而德育始  相似文献   

18.
自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至1991年底的74年间,前苏联历经了多次曲折的教育改革,成为教育强国。它不仅教育普及程度高,教学结构自成体系,而且教学方针和教育理论独树一帜,更以特色鲜明的教育内容与方法、优良的民族传统而著称于世。1991年苏联解体,作为前苏联主要加盟共和国的俄罗斯语文教育继承了苏联时期的优良传统,同时顺应时代变革,努力改革创新,形成了自己独具的特色。一、承继优良传统,教育教养并重苏联中小学十分重视语文教学,并将其特点规定为兼顾教育功能和教养功能及二者的高度和谐统一。这里的教育功能指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以…  相似文献   

19.
李建勋 《学周刊C版》2023,(11):127-129
综合实践劳动教育课程是培育学生劳动素养的主要平台,学校和教师重视提升课程质量,不仅能够弥补劳动教育的薄弱环节,也能促进学生劳动能力和实践精神的养成。本文主要分析提升综合实践劳动教育课程质量的必要性,从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相整合、建设综合实践劳动教育基地、加强综合实践劳动技术指导、开展社会服务劳动实践活动、增设家庭劳动实践教育内容五个方面,论述提升课程质量的主要策略,旨在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有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