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豆农艺性状的因子分析及品种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10个大豆品种的9个农艺性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品种的9个农艺性状可由3个相互独立的主因子所代表,F1是生产力源库因子;由株高,茎粗,有效节,百粒重和株粒重组成;F2是籽粒生产力因子,由有效荚,有效粒,株荚重组成;F3是分枝因子;由分枝数单一性状组成。其中F1的作用最大,F2的遗传不稳定。为有效地提高粒重和量,首先要注意株荚数,株粒数的必廊,根据诸供试品种的主因子得分向量,进行了聚类分析  相似文献   

2.
玉米数量性状的相关遗传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5个玉米杂交组合的10个数量性状进行了相关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穗重,株高,百粒重,行粒数4个性状与单株粒重具有较高的相关遗传力,通过它们对单株粒重进行相关选择,可靠性较大,穗重,穗行数,行粒数3个性状对单株粒重的直接效应较大,百粒重,株高居中,穗重,行粒数对单株产量具有较大的影响,是间接选择的重要目标性状。在选择强度相同时,通过其它各性状间接选择的效率均比对单株粒重的直接选择效率低。  相似文献   

3.
对半无叶型豌豆不同品系的株高(x1)、单株荚数(x2)、分枝数(x3)、百粒重(x5)、双花双荚数(x6)和单株籽粒产量(y)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个性状对产量的相对重要性排序为单株粒数>百粒重>分枝数>单株荚数>双花双荚数>株高,其中,各个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效应中单株粒数最高,间接效应中单株荚数通过单株粒数对籽粒产量的间接作用最大。进一步分析表明:在利用半无叶型豌豆育种中,应以选择单株粒数、单株荚数为主,同时要注意增加双花双荚数,适当兼顾百粒重及其它。  相似文献   

4.
对不同抗虫棉品种间几个主要性状的差异显著性、遗传力及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品种间,生育期、果枝数等几个主要性状差异显著;遗传力大小顺序为:皮棉产量〉霜前皮棉产量〉株高〉节他〉生育期〉果枝数;生育期与节位、霜前皮棉产量与皮棉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生育期与霜前皮棉产量、果枝数与节位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21个杂交水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分析了21个水稻杂交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生育期千粒重株高一次分枝数穗长有效穗数着粒密度穗粒数抗倒伏系数穗实粒数生物产量。因此,在选育水稻品种时,应注意选择生育期较长、粒重及株高较高、一次分枝数较多、穗长较长的品种。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近年黄淮海区夏大豆性状,以54份品种(系)为材料,利用描述、相关、回归、因子、聚类等方法研究了群体表型.结果表明:11种性状中,库容因子(荚数、粒数等)比株高、百粒质量、产量、节数变幅大;产量与单株粒质量、节数、株高、单株粒数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依次降低;3个主因子特征值均大于1,且累计贡献率81.265%,可...  相似文献   

7.
摘要:用^60Co-γ射线诱变小麦扬麦14,对M,代290个穗行进行了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及多元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的变异幅度是不同的,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穗粒重〉退化小穗数〉行粒重〉穗粒数〉穗数〉穗长〉千粒重〉小穗数〉株高;变异率从大到小依次为:行粒重=穗粒数〉穗数〉穗长〉株高=千粒重〉小穗数〉穗粒重〉退化小穗数。穗数、小穗数、穗粒数、穗粒重与行粒重相关极显著。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有6个主成分入选,分别为粒数、穗数、粒重、退化小穗、穗长、株高因子,其累计贡献率为91.78%。当遗传距离为39.60时,290个穗行分为各具特征的7类,高产类型应从类群Ⅵ的8份材料中进行筛选;矮秆、密穗类型应从类Ⅶ的1份材料中选择。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近年来河南省大麦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规律,为河南省大麦生产和高产育种提供借鉴,以13个啤酒大麦品种(系)为材料,进行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程度为有效穗﹥穗粒数﹥穗长﹥千粒质量﹥株高,对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有效穗,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671 6),其次是穗粒数(r=0.254 1),株高与产量呈负相关(r=-0.094 8);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麦有效穗与产量偏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正相关,穗粒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有效穗对产量形成的直接作用最大,通径系数为0.982 1.增加有效穗数,兼顾其他农艺性状是提高大麦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采用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对8个玉米自交系的10个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和群体遗传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组合及10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穗粗、穗行数、千粒重3个性状的狭义遗传力超过了80%,可以在早代选择,而单株产量、行粒数、穗长的狭义遗传力较低,受环境影响大,不利于早代选择;对亲本间的GCA效应和杂交组合间的SCA效应分析表明,自交系L103在降低株高、穗位高,提高结实性,增加穗行数、提高出籽率等性状上优于吉853,自交系L102-2在降低株高、穗位高,提高结实性,增加穗长、穗行数、行粒数,提高产量和出籽率性状上优于4F1,是综合性状相对较好的玉米种质.  相似文献   

10.
用200Gy 的60 Co -γ射线诱变皖麦50的干种子,对 M2的性状进行变异及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从变异系数看,粒重>粒数>沉降值>退化小穗数>千粒重>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湿面筋>蛋白质>硬度指数>穗长>株高>小穗数>出粉率>吸水率>容重。简单相关分析表明,粒重与蛋白质含量相关不显著。典型相关分析表明,产量性状与农艺性状间相关极显著,营养品质性状与加工品质性状间相关极显著。  相似文献   

11.
估算了食用型甘薯7个数量性状的主要遗传参数.结果表明,性状之间遗传力存在较大差异,应据此掌握不同性状的选择标准.单株大中薯率遗传力高,与鲜薯产量遗传相关密切,由该性状参与的指数方程选择效率高,是相关选择的关键性状.对鲜薯产量的直接选择也应给予足够重视.食用型甘薯育种应用选择指数方法进行综合选择,比直接选择鲜薯产量相对效率提高3.19~192.65个百分点,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估算了食用型甘薯7个数量性状的主要遗传参数。结果表明,性状之间遗传力存在较大差异。应据此掌握不同性状的选择标准。单株大中薯率遗传力高,与鲜薯产量遗传相关密切,由该性状参与的指数方程选择效率高,是相关选择的关键性状,对鲜薯产量的直接选择也给予足够重视。食用型甘薯育种应用选择指数方法进行综合选择,比直接选择鲜薯产量相对效率提高3.19-192.65个百分点,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12个夏芝麻品种(系)的10个数量性状的稳定性,同时采用相关分析法论证了产量稳定性与其它性状稳定性间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品种(系)数量性状的平均表现与环境指数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线性关系.产量的稳定性与单株蒴数、单株粒重及株高的稳定性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单株蒴数、单株粒重和株高的稳定性可作为夏芝麻稳产性育种的间接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新疆春小麦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对已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审定的24个春小麦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取值介于5.01%~28.95%之间,多样性指数集中在0.80以上;与产量构成因素有关的某些穗部性状(主穗粒数、主穗粒重、株粒重)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株高同这些穗部性状间的正相关性也分别达到了极显著和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玉米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间的关系,对14个玉米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14个玉米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穗粗﹥行粒数﹥穗位叶叶长﹥茎粗﹥穗长﹥穗位高﹥雄穗分枝数﹥穗位叶叶宽﹥雄穗主轴长﹥穗上叶叶夹角>株高>穗位叶叶面积>穗行数>秃尖长.对各玉米品系的主要...  相似文献   

16.
超高产小麦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关联度分析法,研究了超高产小麦主要性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与10个性状的关联序依次为容重r10>穗粒数r7>有效穗r6>抽穗至成熟天数r2>千粒重r9>穗粒重r8>全生育期r3>株高r4>最高分蘖r5>出苗至抽穗天数r1,而且还明确了各个性状之间的关联程度,提出了超高产小麦的育种途径.  相似文献   

17.
用200Gy 的^60Co-γ射线诱变皖麦50的干种子,对 M2的性状进行变异及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从变异系数看,粒重〉粒数〉沉降值〉退化小穗数〉千粒重〉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湿面筋〉蛋白质〉硬度指数〉穗长〉株高〉小穗数〉出粉率〉吸水率〉容重。简单相关分析表明,粒重与蛋白质含量相关不显著。典型相关分析表明,产量性状与农艺性状间相关极显著,营养品质性状与加工品质性状间相关极显著。  相似文献   

18.
采用Eberhart和RusseⅡ(1966)的分析模式评价了12个夏芝麻品种(系)产量等10个性状的稳定性,并按Spearman等级相关的方法研究了产量稳定性与其他性状稳定性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大多数品种(系)产量等10个性状的平均表现与环境指数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线性关系;产量的稳定性与单株蒴数、单株粒重及株高的稳定性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单株蒴数、单株粒重和株高的稳定性可作为夏芝麻稳产性育种的间接依据.  相似文献   

19.
春小麦根系变化与地上部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春小麦根系变化与地上部生长、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选用8个不同春小麦在各个生育期测定根系和地上部生物量变化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不同春小麦品种根系的各个指标大部分出现在抽穗期和开花期。根体积与主茎干重、根鲜重与主茎干重正相关显著。千粒重与根数呈负相关显著,株高与根长呈负相关显著,穗长与根数、根长呈负相关显著,株粒重与株粒数与根系呈正相关。因此,在选品种时,并非根量越多越好,必须与地上部保持一定的平衡协调关系,才能保证高产。  相似文献   

20.
水分、光照与硼互作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光照、水分与硼对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明确不同气候条件与硼对大豆的作用.结果表明:相同硼供给水平下,大豆株高随光照减弱而增高;施硼缓解涝胁迫;相同硼供给水平下,光照减弱导致大豆干物重降低;成熟期正常水分处理的干重高于淹水处理;施硼能够增加单株荚数、粒数、粒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