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筛选高效诱导水稻愈伤组织及不定芽分化培养体系的培养基,为水稻基因工程育种奠定基础。方法:以优质水稻品种(润珠香占)成熟胚为外植体,研究成熟胚愈伤组织出愈情况、不同培养基以及植物生长物质浓度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及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结果:水稻愈伤诱导培养基出愈率大小为N6>B5>MS>WPM,N6与B5、MS、WPM差异显著;2,4-D浓度愈伤组织诱导率大小为B4>B3>B5>B6>B2>B1,B4与各处理组之间差异显著;植物生长物质浓度配比对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率大小为T5>T7>T6>T1>T8>T3>T2>...  相似文献   

2.
例1(1995年高中联赛)设等差数列|an|满足3a8=5a13,且a1>0,Sn为其前n项之和,则Sn(n∈N*)中最大的是()(A)S10(B)S11(C)S20(D)S21分析:若能找出等差数列|an|中的相邻两项ak,ak+1,使得0介于这两项之间(或使得ak=0),则可确定等差数列前n项和Sn的最值.例如,当a1>a2>…>ak>0>ak+1>…时,  相似文献   

3.
“N1跟N2过N3”是沅陵话中常见的给予句,其中N1代表与者,N2代表受者,N3是与者所与亦受者所受的事物,可以是数量词+名词,也可以是光杆名词,“跟”是人物方向介词,存在着“跟随义动词>伴随介词>人物方向介词”这样一条语法化路径,“过”是给予义动词。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霍山石斛、铁皮石斛、铜皮石斛的茎、叶、花中的水浸出物、乙醇浸出物的得率,总多酚含量和总多糖含量以及考查石斛的不同部位体外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获得不同种类的石斛成分含量上的差异和茎、叶、花的抗氧化活性的差异,以期为霍山石斛的产业化利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水浸出物和乙醇浸出物采用回流法提取,总多酚的含量采用福林酚比色法测定,总多糖的含量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清除自由基能力采用DPPH法测定。结果:水浸出物及多糖含量大小为茎>叶>花;醇浸出物及总多酚含量大小为叶>茎>花;多糖清除DPPH能力大小为花>茎>叶;总多酚清除DPPH能力大小为花>茎>叶。结论:水浸出物和总多糖含量以茎中含量最高。乙醇浸出物和总多酚以叶中含量最高。花清除DPPH自由基效果优于其他部位,特别是霍山石斛的花,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水稻、绿头鸭、小龙虾、紫云英、皖西白鹅为研究对象,研究稻-鸭-虾-草-鹅周年种养结合的经济效益。方法:选择桃优香占等11个水稻品种,进行生育期、产量比较试验并方差分析;以水稻-小麦轮作为对照,研究稻-鸭-虾-草-鹅周年种养结合的经济效益。结果:各水稻品种生育期差异较大,在114~153 d之间,桃优香占、晶2优1212、泰优398、粤农丝苗生育期较短,在120 d以内,润珠香占、荃优822生育期较长,达150 d以上;万象优111、荃优822、Y两优957、兆优5455、桃优香占产量均比对照晶2优1212产量高,达极显著水平,润珠香占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稻-鸭-虾-草-鹅周年种养效益为38 793.8元/hm~2,而水稻-小麦轮作效益为18 143元/hm~2。结论:稻-鸭-虾-草-鹅周年种养效益是水稻-小麦轮作的2.14倍,同时可减少大量肥料、农药的使用和污染物的排放。  相似文献   

6.
<正>数列的单调性与有界性是数列的两个基本性质,在解决具体问题时,两者又相互关联.本文主要探究一类已知递推关系的数列单调性问题的解法,试图总结并梳理一般处理此类问题的方法.1.知识铺垫设数列{an},若对任意n∈N*,有an+1>an(an+1n)成立,则称数列{an}单调递增(减).由定义可知,比较an+1-an与0的大小是判断数列单调性的常见手段之一.(这里的单调性是指严格单调)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对辣椒的产量、品质、硒及相关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解析辣椒对亚硒酸钠的积累及耐受特性,并筛选出有利于辣椒生长的最佳叶面喷施的亚硒酸钠浓度。方法:采用基质栽培法,以“汴椒1号”辣椒品种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亚硒酸钠质量浓度(0、50、100、150、200 mg/L),各处理辣椒喷施亚硒酸钠量均为50 mL,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培育60 d后,对辣椒的产量、品质、硒及相关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亚硒酸钠的施用对辣椒产量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剂量效应。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较对照处理(CK)产量增幅最大,达29%;当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150 mg/L时,辣椒出现减产现象,较CK减产幅度达22.05%。当施用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0~200 mg/L时,辣椒硒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差异显著;辣椒果实中有机硒占总硒的百分比随着喷施亚硒酸钠浓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对于各试验处理,当亚硒酸钠浓度逐渐增加时,辣椒果实中钙、铁、铜含量均上升,但镁、锌含量无显著差异,粗蛋白、维生素C、总糖等品质指标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结论: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亚...  相似文献   

8.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阴地蕨的硒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了阴地蕨根和叶中的硒含量.结果表明,硒含量在0~10ng/m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其相关系数r=0.9996,其回归方程为y:140.02x+27.回收率为98.9%~101%,相对标准偏差RSD=0.73%,检出限为1.45ng/g;硒在阴地蕨全草中分布比较均匀.该方法具有准确度较高、重现性好和线性范围宽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在江苏高考和各地的模拟试题中,常常会出现下列这些问题,这些问题表面上看都是一些数列题,实质都是不定方程的整数解的问题.本文谈谈此种问题的常见解法.一.从等式两边的大小来看(用不等式方法研究比较)例1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且0n}中是否存在三项,使其成等差数列?说明理由.解由条件知an=a1qn-1,01>  相似文献   

10.
笔者经过探究,给出一种利用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内棱的法向量计算二面角大小的方法:二面角A-DE-B的大小:如图1,设AD1⊥DE于点D1,再设BE1⊥DE于点E1,从而<(?),(?)>的大小就等于所求二面角A-DE-B的大小,且  相似文献   

11.
金卫东 《考试》2014,(10):27-33
<正>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条件下产生了特殊的地理效应,这些地理效应对地理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高考中经常会涉及一些地理效应,笔者通过整理将这些地理效应产生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呈现给各位读者。1.温室效应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如CO2、N2O、CH4、氯氟烃等)使大气吸收地面长坡辐射的热量增多,通  相似文献   

12.
铜陵话的反复体标记“直”可用于四种基本句式:V1+N1+V2/A+得+(N2)+直+V3+[ti]、T+V1+得+直+V2+[ti]、T+直+V+[ti]、直+V+[ti]。语义特征[瞬时性]和[矢量性]可以控制“直V”中“V”的合法性和可接受度。“直V”构式与物体移动方向密切相关,符合“移动方向动词>反复体标记”的类型学共性。“直”语法化的句法环境是状中结构,语义基础是与“滴”“冒”等具备瞬时性、矢量性语义的动词搭配。当“直”的“一直、径直”义在“直+V瞬时”中形成语义冗余时,“直”便由限定外在方式的副词重新分析为限定情状内部时间结构的体标记。无为江淮官话存在用变音手段表达反复体标记“直2”和形容词“直1”句法功能对立的现象。现代汉语体标记的语序类型和附置词一样,兼有动前和动后两种语序,这是其“VO—OV混合型语序”的又一体现。  相似文献   

13.
在汉语“V满”类句式中,表达“使成义”的B式(形如“N+V满(了)+N”),较表达“存在义”的A式(形如“N+V满(了)+N”),在构成主宾互易句式的自由度上会受到更多限制。B式呈现“使成义”兼具“动态义”的特点,其所凸显的“使成义”因动名语义关系和动词前容物名词生命度高低的不同而呈现强弱差异,而A式属存在句式,不凸显“使成义”;B式中动词“动态”特征有强有弱,“动态”特征强和较强的动词主要是位移动词和附着动词,B式属于一类弱动结式,而A式并不凸显“动态义”。从空间域的“位移致使”出发阐释B式语义的认知基础,有助于将“V满”类主宾互易句语义功能置于较为统一的框架下进行考察与识解,进而能为汉语教学特别是国际中文教学中相关句式的教学设计提供有效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铁炉渣施加对稻田氧化亚氮通量的影响,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对照样地(CK)和施加2Mg/hm2(Fe I)、4Mg/hm2(Fe II)和8Mg/hm2(Fe III)铁炉渣后稻田氧化亚氮通量的日变化、季节变化以及孔隙水中溶解性氧化亚氮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内,氧化亚氮通量日变化在分蘖期对照样地与铁炉渣施加样地差异不显著,成熟期对照样地与Fe III铁炉渣施加样地氧化亚氮通量差异显著(P0.05);季节变化通量分别为-84.77~358.83、-19.11~225.23、-59.09~171.17、-89.27~146.62μg/(m2·h),平均值分别为36.09、28.54、26.97、12.14μg/(m2·h),铁炉渣的施加降低了稻田氧化亚氮排放通量;不同处理稻田0~30cm孔隙水氧化亚氮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0.94、0.79、0.68、0.67nmol/L,表现为随着铁炉渣施加量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5.
随机洛纳发展(简称SLE)是由O.Schramm引入用来描述格子模型的尺度极限,其尺度极限满足共形不变性和马尔可夫性质,当■时,起始于(0;b0)(b0>0)的通弦SLE(κ,ρ)轨迹满足可逆性。文章在其基础之上,给出了带有力点■的退化中间SLE(κ,ρ)轨迹以及当κ>4时,起始于(0;0+,0-)的通弦SLE(κ′,ρ′)的轨迹特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水培方法,就环境中不同铜离子水平下茶苗对铜的吸收与累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茶苗根、茎中铜含量均随着铜处理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加,而叶中含量影响不大.各处理下铜在茶苗各部位含铜量大小依次为根>茎>叶.从整株植物来看,随着铜处理浓度的增加,铜在根部的积累量增加,在茎和叶的积累量趋于下降.适量的铜有助于茶苗根、茎、叶对磷的吸收,但超过一定限度,则茶苗含磷量下降.  相似文献   

17.
棉籽中富含蛋白质和脂肪,是饲用蛋白和油料的重要来源。本研究以陆地棉“中棉所45”为轮回亲本,海岛棉“Hai1”为供体亲本构建的BC4F3:5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对该群体多年多点5个环境中的棉籽蛋白质含量、油分等相关营养品质含量及籽粒大小等相关性状进行分析,旨在揭示棉花陆海渐渗系BC4F3:5棉籽主要营养成分含量性状之间及其与籽粒大小性状间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BC4F3:5群体中棉籽主要营养成分及籽粒大小相关性状均呈正态分布,棉籽油分和蛋白质含量的平均值基本接近轮回亲本“中棉所45”,群体内遗传变异较为丰富。棉籽棕榈酸含量与油分呈正相关,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与油分呈负相关,油分与蛋白质间呈显著负相关,5个环境下棉籽油分含量与籽粒宽度呈正相关,棉籽蛋白质含量与籽粒宽度呈负相关;基因型、环境以及两者互作对棉籽油分和蛋白质含量以及粒宽和粒长均有极显著影响;基因型对棕榈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有极显著影响,环境对棕榈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有极显著影响,但...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阐明水稻穗内不同粒位间的主要矿质营养元素和植酸含量差异、粒位分布特点及其与品种穗型间的联系。创新要点:将水稻品种的穗型变化与稻米营养品质结合起来,从水稻穗粒结构角度,对同一稻穗内不同籽粒间的主要矿质营养元素与植酸含量差异、粒位分布特点及其与水稻品种穗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较系统的探讨分析。研究方法:以典型的直立穗型和弯穗型粳稻品种为材料,通过对两类水稻品种在相同栽培条件下籽粒矿质营养元素和植酸含量的测定分析,并依据水稻籽粒在稻穗上的着生部位,将同一稻穗内的不同籽粒划分为六个粒位,比较分析了两类品种同一稻穗内不同部位间矿质营养元素和植酸含量的差异变化及其粒位分布特点。重要结论:水稻穗型虽然与品种间的籽粒矿质营养元素和植酸含量高低没有直接关系,但对其穗内不同籽粒间的主要矿质营养元素和植酸含量存在着较大影响;与稻穗中下部的弱势粒相比,同一稻穗内着生在稻穗上中部的强势粒通常具有相对较高的锌、铁矿质元素含量,而籽粒植酸含量和植酸/锌(铁)摩尔比则有所降低,稻米营养品质也相对较好;不同矿质营养元素相比,粒位效应对铁矿质营养的影响作用要略大于对钙和锌营养元素含量。  相似文献   

19.
用早熟籼稻“陆青早1号”和中熟杂交稻“威优64”,直接播种于盛有2年免耕土壤的塑料盆(70×45×20cm)与常规耕作为对照,3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威优64”和“陆青早1号”根吸收 ~(32)P和分配到各个生育期生长中心多,尤以抽穗期和成熟期分配到稻穗的量比对照的多。~(14)C —葡萄糖同化物从涂叶的输出率(%)、总氮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总糖和可溶性糖含量在各个生育期均比对照的高。免耕稻两个品种乳熟期和成熟期茎的干物重增重,由乳熟期至成熟期茎秆物质运转率高,成熟期茎鞘总糖向谷粒运转率也高,成熟期叶片、叶鞘和稻穗干物重比常规耕作的增重,茎秆比较轻,运转和给稻穗贡献率高,两个免耕稻种的谷粒产量结构比对照良好,第一次枝梗数,第二次枝梗数,每穗总粒,每穗充实粒,结实率,1000粒重,茎/秆比,经济系数比常规耕作的高,谷粒产量增加。本文还证明在免耕条件下杂交稻“威优64”植株性状和营养生理性状比“陆青早1号”良好,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20.
对光亮杜鹃茎和叶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光亮杜鹃茎和叶中的挥发性成分,GC/MS法分析,NIST谱库检索,并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光亮杜鹃枝和叶中分别检出81种和70种成分.其中,(E,E)-3,7-二甲基-10-(1-甲基亚乙基),-3,7-环癸二烯-1-酮是光亮杜鹃茎和叶挥发油中含量最高的成分,相对含量分别为25.695%和21.481%.其次,茎的主要成分为甘香烯,相对百分含量为13.321%;叶的主要成分为甲基-2-萘甲醇,相对百分含量为9.080%.光亮杜鹃中茎和叶的挥发油无论在成分还是含量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