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周巧 《青年记者》2013,(6):77-78
随着地市级媒体的壮大与手机报业务的发展,地市级手机报逐渐在全国各地出现并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发挥地市级手机报的本土优势,在内容与盈利模式上进行本土化创新,是当前地市级手机报在激烈竞争中突围的必由之路。地市级手机报的优劣势目前,电信运营商及各类各级传统媒体纷纷推出了旗下的手机报,地市级手机报发展也尤为迅速,以四川省南充市为例,《南充手机报》在2009年10月正式编辑发行,截至2012年10月,  相似文献   

2.
"代表在线":被誉为温州的"焦点访谈";博客大会:成为每年一届"草根的盛宴";数字报纸"收费",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海外手机报,新闻走出去的新形态;试水网络电视,三档视频节目受年轻受众喜爱;……  相似文献   

3.
新兴传媒     
《传媒》2009,(5)
手机报用户今年将达8000万截至2008年底,全国报业整体(包括中央大报、都市报、行业报乃至地市级报社)已推出涵盖新闻、娱乐、体育、财经、旅游、健康、饮食、双语、教育等领域的手机报约1500种。据业内预测,随着合理、稳定、完整的手机报价值链形成,加上三大运营商业务格局的明晰,到2009年底,中国手机报业态将超过2亿元的规模,其中付费用户将在2008年5000万用户的基础上,激增60%,达到8000万,持续成为新媒体消费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从“受众时代”走向“用户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通过"有线"与"用户"连接,网媒通过网络与"用户"联通,手机报通过终端与"用户"联系,报纸尤其是都市类报纸也正在通过渠道向"用户"靠近……这是一种趋势,这是挡不住的脚步:媒体正在从"受众时代"走向"用户时代"。受众是模糊的,  相似文献   

5.
手机报发展前景预测 1.3G时代对手机报的影响 在3G时代手机报的用户中,大部分用户仍然选择使用手机报,但3G依然会抢占手机报的部分市场。同时,在3G时代,伴随着更多的人用手机上网,  相似文献   

6.
尽管"报网"融合给地市级报业赢得了一线生机,并发展迅速。但当下智能手机充分普及,移动互联网当道,面对资讯庞杂,各方媒介"林立",迈出藩篱跨界生根是必然的选择。传统纸媒虽有着先天的优势,然而受众市场瞬息万变,虎狼环伺,如同"荒野",想在"荒野"中扎根,我们需要更多社会认同,加快报网融合、一体化发展趋势,只有试胆走几步,才...  相似文献   

7.
程传军 《新闻世界》2014,(10):23-24
作为接"地气"和"底气"的地市级党报,做好新闻策划工作非常重要,通过新闻策划来着力提升报纸质量的"内功",彰显本土新闻亮点,更好地实现传播效益的最大化,增强传统报纸媒体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战斗力,进而增强地市级党报综合发展力和应对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2004年3月1日,中国手机娱乐第一门户——空中网在国内第一次用手机对第76届奥斯卡颁奖典礼进行了全程的"直播报道",2004年7月18日,《中国妇女报》推出了第一份面向国内的"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新生的传播方式,手机报从诞生之日起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3G时代的到来,手机报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目前,和纸媒一样,手机报已形成了纵向的中央、省、市三级市场。地市级报纸的手机报和本区域的移动分公司合作,在本地区内发行。  相似文献   

10.
谁在阅读手机报——用户特征分析及市场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谁在阅读手机报?调研表明,忠诚度最高的用户恐怕是农民工。他们很多人集体住宿,获取信息的渠道不畅,但几乎人手一部手机,而手机报每月三元的收费也让他们负担得起。这和我们最初设想的目标用户——年轻、时尚、有钱、白领等关键词似乎格格不入,但这是实情。随着传统媒体手机报业务的勃兴,操作者对用户面貌特征的勾勒日渐清晰,而其市场对策也更加精准。一句话,手机报的发展步入了较为成熟的轨道。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5月31日,汉中日报数字报、汉中手机报开通上线并举行开通仪式。据悉,该报是陕西首家开通手机报的地市级报社。全国38家报业协会和报  相似文献   

12.
手机报发展前景预测 1.3G时代对手机报的影响 在3G时代手机报的用户中,大部分用户仍然选择使用手机报,但3G依然会抢占手机报的部分市场.同时,在3G时代,伴随着更多的人用手机上网,手机阅读习惯的形成将为手机报保持更多的老用户,也会抢占一部分用户.但是,就像网络时代的报纸,虽然互联网可以提供无限多的新闻,但人们更加偏向于经过整理的新闻和经过过滤的信息,因此,手机报这种经过筛选的信息也有其发展的空间和市场.  相似文献   

13.
手机报正成为无线新媒体业务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媒科技》2009,(4):20-20
刚刚结束的"全国报业手机报负责人业务研修班"上传出信息,手机报已经成为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新媒体,各报业集团及众多报社正以空前的热情和积极探索的精神,争先恐后进军这一领域。据测算,2009年中国的手机报用户将呈现井喷态势,数量达到八千万,继续挑战平面媒体的发行量,连续三年成为各大运营商无线新媒体业务的最亮点。  相似文献   

14.
数据显示,截止2008年12月,我国手机报业务普及率已经达39.6%.在对手机报的重要陛判断中,有近67.5%的用户认为手机报是传统报纸的补充,对于19.4%的用户而言,手机报已经与纸质报纸同样重要,有4.3%用户认为手机报在未来将取代报纸.  相似文献   

15.
叶琦 《新闻世界》2013,(10):48-49
近年来,传统的平面纸质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成为大势所趋。蚌埠日报社也在2013年1月31日与当地移动运营商合作,开通了《蚌埠手机报》,短短四个月来,已经拥有订户五千余户,且与其他地市媒体手机报相比有着明显的特色。本文分析了地市级媒体手机报的优势,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3G牌照发放后,手机媒体的发展再一次成为传媒行业关注的焦点,也预示着媒介竞争已经从传统媒介之间的竞争转向多媒体竞争,尤其是过去传统意义上的报业之争也从纸质走向电子介质。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9年2月18日发布的《中国手机媒体研究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手机报的方式,超过67.5%的用户认为手机报使用比较方便,手机报的业务普及率已达39.6%。对于手机报的重要性判断中,有近67.6%的用户认为手机报是传统报纸的补充,而对于19.4%的用户而言,手机报已经与传统报纸同样重要。可以看出,手机报经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显现出未来巨大的价值潜力,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手机报依然面临着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3G牌照发放后,手机媒体的发展再一次成为传媒行业关注的焦点,也预示着媒介竞争已经从传统媒介之间的竞争转向多媒体竞争,尤其是过去传统意义上的报业之争也从纸质走向电子介质。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9年2月18日发布的《中国手机媒体研究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手机报的方式,超过67.5%的用户认为手机报使用比较方便,手机报的业务普及率已达39.6%。对于手机报的重要性判断中,有近67.6%的用户认为手机报是传统报纸的补充,而对于19.4%的用户而言,手机报已经与传统报纸同样重要。可以看出,手机报经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显现出未来巨大的价值潜力,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手机报依然面临着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8.
2013年是手机报在中国发展的第10个年头。从2004年《中国妇女报》推出全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开始,全国各省市相继推出各类手机报多达1800多种,尽管种类众多却鲜有做大做强者。如何发展手机报用户?如何稳定手机报用户?是手机报从业人员需要积极思索的问题.亦是本文探析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傅雪峰 《新闻实践》2010,(12):74-75
面对庞大的受众群体与全球最具活力的市场,众多地市级媒体开始树起财经"大旗",在证券市场中精耕细作,部分媒体因此也声名鹊起。不过,相比于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快捷、海量资讯,省级媒体巨资投入与"腕级分析",地市报证券版的生存面临不进则退的困境,发展中的矛盾日趋突出。  相似文献   

20.
宋昌进 《新闻世界》2014,(2):128-129
政务微博既是传递主流舆论的新阵地,也是感知民意、传递政声的有效手段,同时还是作风转变的生动窗口。近年来,安徽有关部门聚集多方资源,开设"安徽微博发布厅",大力办好以@安徽发布为代表的系列政务微博,主动发声,创新服务,为网民提供一站式信息平台,标志着安徽政务微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集团军"作战新阶段,而这背后则是政府职能理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