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原电池是现行高中化学知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不仅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还是高考试题的热点.然而,学生在学习电极反应式书写时,不知如何下手.本文笔者旨在通过原电池反应原理的探究、常见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例析,提高学生书写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法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验探究是指基于实验来进行的一种探究活动,它是科学探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化,是化学教学中最常见和最主要的探究活动。一、实验探究问题的设计有效的探究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在"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教学时,可以围绕"什么是原电池?""如何形成原电池?"两个主要问题引导学生开展了探究原电池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原电池”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把原电池模型当作学习的对象,而不是把模型作为学习的工具,不能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经历科学活动的建模过程,在建模过程中理解模型具有描述、解释与预测的功能。在教学中融合科学史话、数字化探究实验、制作膜电池,在如何制作出高效电池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利用模型的功能去论证模型,最后建构成科学模型,能从更高的角度理解和利用模型。  相似文献   

4.
以“WaterLight手提灯”创设情境,通过WaterLight简图绘制、原电池原理探究的对比实验、原电池构成条件和影响因素的探究实验,展开WaterLight发光之谜项目探究之旅,实现原电池模型的建立、优化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力.通过海洋电池原理分析及模拟,提升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发展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 1、知道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了解形成原电池的条件和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和总结的逻辑思维方法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实验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6.
对电源电动势的理解一直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难点,学生存在很多误解,认为"电动势大的非静电力做功就多""电动势大的非静电力做功就快",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学生学习中较常见的问题.学生在化学课中学习过原电池,但很难与物理学中的电动势知识结合起来.本文探究原电池电动势的影响因素,帮助学生将原电池知识与电动势概念相融合.探究溶液浓度...  相似文献   

7.
锌铜稀硫酸原电池是高中阶段认知原电池的启蒙性实验。文中对其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和创新设计:①采用石蜡处理锌片解决了单液锌铜稀硫酸原电池的实际现象和理论现象不一致的困惑。②通过对琼脂盐桥的创新设计,知道水果泥也可以用来做盐桥。③采用吸水性较好的生活用品,如脱脂棉、滤纸、纸巾、毛巾、纱巾等材料成功制作微型化的锌铜原电池。这些改进避免了锌铜稀硫酸原电池实验在教学中应用的不便,具有操作简易、制作周期短、成本低、实验效率高等特点,且在探究中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得以培养。  相似文献   

8.
<正>一、项目背景本案例为基于模型认知的“不同类型原电池设计”项目式学习,课题源于生活,有助于学生开展深度合作学习,以开放性实验活动进行有效探究。1.原电池内容的选取电化学是高中化学的核心知识之一,概念集中、原理抽象,学生在整个电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总是存在一些困难。而电化学知识一直是高考重点,常以陌生化学电池分析的形式出现,对学生化学学科能力要求较高。原电池是电化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原电池知识,包括认识原电池本质、理解原电池各部分的关联、建立原电池认识模型,对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解决日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都有积极意义[1]。  相似文献   

9.
"原电池"是高中化学课程中重要的化学基础理论,在必修和选修阶段有不同的教学要求。在选修阶段教学中,教师应了解学生在必修阶段学习后有关原电池知识的相异构想,即"前瞻"。基于"前瞻",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完成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递进,即"后顾"。  相似文献   

10.
汪雪 《化学教学》2022,(11):61-65
围绕“原电池”中的三种模型(单液、双液和离子交换膜原电池模型),在多个问题情境的探究中,设计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引导学生分析各种原电池模型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培养学生用辩证的批判性和发展的眼光看待科学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学习评价,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1、知道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2、了解形成原电池的条件和原电池原理的应用;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和总结的逻辑思维方法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通过实验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教材分析学习本节内容前,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金属活动性顺序、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电离、离子反应等知识,且在必修(一)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电解法冶炼金属,知道电解法冶炼金属实际上是  相似文献   

12.
原电池实验是高中化学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原电池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知识、提升对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认识、切实体会化学反应的实际应用以及训练学生的科学探究技能、发展知识综合能力、应用能力,提高科学素养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13.
对原电池原理的清晰认识和正确理解将影响到整个电化学知识体系的学习,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实验探究和由浅入深的理论分析,是学生轻松学好原电池原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对原电池原理的清晰认识和正确理解将影响到整个电化学知识体系的学习,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实验探究和由浅入深的理论分析,是学生轻松学好原电池原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许洁婉 《化学教学》2006,(11):26-28
1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初步形成原电池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原电池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难点,重要原因是师生不清楚原电池历史,缺乏本质理解。基于科学史将原电池发展过程解构为四个阶段,即对电的认识、电池的诞生、电池的大规模使用、新时代电池的完善与创新。以此设计项目式学习,让学生重温原电池的探索历程,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构建原电池的一般认识模型。在探究活动中,感受社会进步与化学发展休戚相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原电池”是高中化学学科体系的核心知识之一,是学生认识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重要载体。以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创设真实情境,采用任务驱动、提供学习支架等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对单液电池的构造进行改进,优化装置,分析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构成要素,并建构原电池的装置—原理二维模型,最后通过分析新能源汽车动力磷酸铁锂电池,应用二维模型图实现表征转换,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实现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达成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8.
《原电池的教学原理》微机软件设计及应用河南郑州铁路一中(450000)杨金有一、制作本微机软件的目的《高级中学课本化学下册》《原电池金属的腐蚀和防护》一节中原电池的教学,是本节的重点。通过原电池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和原电池工作的化学...  相似文献   

19.
<正>高中化学必修2中涉及《化学能与电能》的学习,这一章中有关原电池工作原理的介绍虽然篇幅不多,但却是同学们学习的一个重难点,因其抽象、难懂,导致很多同学不太容易理解。如果利用微课"短、小、精、专"的特点,通过老师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制作成的微课,同学们就可以更加完整地学习原电池  相似文献   

20.
从基本的单液原电池到双液原电池及空气电池总结复习,展现原电池科技的发展史。引入创新实验双液装置、金属空气电池的制作与应用,从电子、离子的微观层面分析导电的差异,培养学生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万用表的引入不仅体现学科的交融也实现由定性到定量的跨越。以数据分析处理培养学生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以新颖直观的课堂实验为平台,串联电化学各知识点的复习,颠覆传统枯燥的高三复习课,从而实现学生实验探究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