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霍福红 《青年记者》2012,(18):106-107
我国学者对新闻史的研究大多是根据历史学的年代划分进行断代史的逐期研究的.中国的新闻事业有1200年以上的历史,而新闻史的研究则只有不到100年的历史.191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附在《上海闲话》一书内出版的姚公鹤的《上海报纸小史》是我国最早的地方报刊史著作;1924年在美国纽约用英文出版的王英斌的《中国报刊的兴起》是我国第一本全面介绍中国报业发展过程的新闻史著作;1927年9月在上海出版的蒋国珍的《中国新闻发达史》,是我国第一本通史型的新闻史著作;而同年11月在上海出版的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则代表了上个世纪上半叶的新闻史研究的最高水平,曾多次再版并有外文译本,至今仍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人物档案:陈先枢,1945年5月出生,湖南长沙人。毕业于吉林大学。现为湖南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湖湘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长沙市历史学会副理事长、长沙学院客座老泼。多年从事中国经济史和湖南地方史的研究,编著和参与编著《中国广告史》、《湖南茶文化》、《长沙商贸史纲》、《湘城文史丛谈》、  相似文献   

3.
许多人以为,研究中国出版史的著作最早出版于20世纪80年代。其实,早在20世纪上半叶,就已经出现了研究中国出版史的著作。从历史的角度看,最早问世的研究中国出版史的著作应是商务印书馆1918年出版的《中国雕板源流考》,最早以中国出版史命名的著作是永祥印书馆1946年出版的《中国出版界简史》。《中国雕板源流考》的作者是孙毓修(1871~1922)。1902年,张元济先生正式进入商务印书馆后,开始有意识地收集善本古籍,既能为编辑工作作参考,又能起到保存古籍的作用。1909年,商务编译所图书资料室改名为…  相似文献   

4.
《中国记者》2013,(7):1
全国新闻核心期刊双效新闻期刊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中国记者》杂志是新华社主办的大型新闻专业期刊,历史可以追溯到1933年新华社最早的业务刊物《工农通讯员》,是国内历史最长、发行量和影响力最大的新闻业务期刊之一。《中国记者》在中国新闻界拥有广泛读者,具有公认的权威性和影响力鉴于《中国记者》  相似文献   

5.
《中国记者》2013,(8):1
全国新闻核心期刊双效新闻期刊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中国记者》杂志是新华社主办的大型新闻专业期刊,历史可以追溯到1933年新华社最早的业务刊物《工农通讯员》,是国内历史最长、发行量和影响力最大的新闻业务期刊之一。《中国记者》在中国新闻界拥有广泛读者,具有公认的权威性和影响力鉴于《中国记者》  相似文献   

6.
查灿长 《新闻界》2007,(1):105-106,124
我国学界一般认为,中国近代中文报刊广告起源于19世纪的广州、香港和上海等沿海“开埠通商”地区,如1833年8月1日创刊于广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1853年9月1日在香港出版的《遐迩贯珍》月刊、1861年11月在上海发行的《上海新报》、1867年7月在上海创刊的《万国公报》、1872年4月在上海创刊的《申报》及1893年2月在上海创刊的《新闻报》等等,这些中国近代最早刊登商业信息广告的主流中文报刊,构成了中国近代中文报刊广告的源头。  相似文献   

7.
段勃 《编辑之友》2011,(9):102-104
中国的新闻学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30年代。1834年《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刊登的《新闻纸略论》是中国报刊中出现的第一篇新闻学专论。1876年6月上海出版的《万国公报》刊登的《论新闻纸有十益说》  相似文献   

8.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世界现代历史帷幕的拉开,我国从1919年“五四”运动起也开始了现代史历程。现代化一词最早出现于18世纪的欧洲,工业革命的爆发,使这一历史名词与机器大工业、自动化技术紧密地联系起来。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现代化成为时代的一大特征。 在现代化的背景下,我们编辑工作的“生产力”水平状况如何呢? 依据编辑史研究者的认识,我国的编辑工作可以追溯到孔子删《诗》。数千年来,历代的编辑们,依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6):F0002-F0002
谢灼华(1935-) 1954年在广东汕头参加工作。1956年秋考入武汉大学图书馆学专业,1958年提前毕业留校任教,1964年被评为讲师。1980年后为副教授、教授。1984-1992年担任图书馆学系主任,1995年担任博士生导师。曾担任过多种课程的教学,如《中国图书馆事业史》《图书采购》《中国古籍整理》《中国图书知识》《图书馆史研究》等。先后发表关于中国图书馆发展历史分期、古越藏书楼、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文献学家及经典书目方面的论文,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主编有《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中国藏书通史》《世界和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趋势》。曾兼任…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新闻的发展和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经济新闻发展史简介 我国经济新闻报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57年10月创刊的《香港船头货价低》(也是中国最早的中文报纸),而在老一代人中留下印象的著名经济类报纸,则是1893年上海创刊的《新闻报》,该报被称为“柜头报”,因为上海的众多店铺都订这份报纸,供自己也供顾客阅读。  相似文献   

11.
综观近年来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其主要发展模式有如下几种:1.以广告业作为收入主渠道模式.1992年以来,我国广告业发展迅猛,各行各业广告意识日渐加浓.作为广告传播媒介之一的期刊杂志,也发挥出其巨大优势,如《建筑与材料》、《饲料工业》、《聚氨酯工业》、《中国家禽》、《禽业科技》等杂志,以其权威性、代表性、精美性而拥有大量的广告客户,全年广告  相似文献   

12.
公益广告的设计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益广告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初的美国,亦称公共服务广告、公德广告,是为公众服务的非盈利性广告。我国通过电视媒体播出公益广告,最早出现的是1986年贵阳电视台摄制的《节约用水》。之后,1986年10月26日,中央电视台开播《广而告之》栏目,揭开了我国公益广告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3.
段勃 《编辑之友》2011,(8):122-125
中国新闻学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30年代。1834年,《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刊登的《新闻纸略论》是中国报刊中出现的第一篇新闻学专论。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宣告了中国出现专门以新闻学为研究内容的学术团体。紧接着,戈公振在上海发起成立了报学社,黄天鹏在北京倡议成立了北京新闻学  相似文献   

14.
戈公振先生的《中国报学史》,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论述中国报刊历史的专著,自192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以来,一直风行不衰,影响中外,成为中国新闻史研究者的必读书,也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一部重要参考书。戈公振先生由此书而奠定了他在中国报刊史研究中的拓荒者地位。本书以其丰富的史料而著称于世。它系统记载了我国古、近代各类重要报刊出版沿革的历史,辑录了不少有关报刊历  相似文献   

15.
《世界知识》是中国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国际形势和普及国际知识的刊物之一,是中国出版史上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刊物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最悠久的刊物之一。到今年秋天,《世界知识》就创刊87周年了。《世界知识》是中国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国际形势和普及国际知识的刊物之一,是中国出版史上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刊物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最悠久的刊物之一。  相似文献   

16.
阎志华 《兰台世界》2006,(16):58-59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图书目录,共收录图书六大类,三十八种,五百九十六家,一万三千二百九十六卷,这在简帛为书写工具的历史时代,确实是一项了不起的浩大工程,对于研究中国目录学及目录学史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宋代档案文献编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引言现代学科体系中 ,学科史是学科独立不可缺少的史学支撑点。每一个学科在其成立和发展过程中 ,都必然把自身的源流演变研究 ,作为学科基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档案文献编纂史研究 ,是现代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建设的一个基础性课题 ,它的任务在于根据现代档案学的基本观点、理论与方法 ,对历史上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档案文献编纂进行系统考察,弄清事实 ,总结分析 ,从而丰富现代档案文献编纂学的知识和理论 ,推进学科的发展。中国古代档案文献编纂具有悠久的历史 ,它的源头一直可以追溯到《尚书》。《尚书》以后 ,随着古代社会的发展 …  相似文献   

18.
杨卉 《新闻世界》2009,(4):15-16
中国电视法制节目的最早源头可以追溯到1980年7月中央电视台创办的《观察与思考》。电视法制类节目走过了将近29年的历程。  相似文献   

19.
《中国记者》2014,(2):1
《中国记者》杂志是新华社主办的大型新闻专业期刊,历史可以追溯到1933年新华社最早的业务刊物《工农通讯员》,是国内历史最长、发行量和影响力最大的新闻业务期刊之一。《中国记者》在中国新闻界拥有广泛读者,具有公认的权威性和影响力。鉴于《中国记者》在业界和学界的声誉和影响,被相关机构、学会和新闻院校联盟多次评为中国最具影响的专业媒体和品牌媒体,列入期刊品牌十强。《中国记者》"文字摄影并重、国内国际并重",与传媒同步,与记者同行。及时反映国内  相似文献   

20.
新书点评     
《中国丝绸通史》 (赵丰主编,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全书计170万字,收录珍贵历史资料图片计1358幅,是一部全面反映中国丝绸发展历史的巨著,填补了我国在该专门史研究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