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9 毫秒
1.
由于中英语言的文化差异,使得对英语长句的理解和翻译成为了英语学习者尤其是大学生们进行学习翻译的一大难题。英语的翻译不单单是从英语句子的表面意思出发,而是在对英语句子有了全面准确地理解之后,再用汉语表达的一个过程。而且这个过程非常复杂,需要了解中英语言文化的差异,中英句子的结构差异和英语长句的分析方法,然后再通过汉语进行表达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刘新会 《高中生》2009,(3):29-30
1.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英语中连词的作用 英语与汉语在句子结构方面最基本的差异是:汉语句子重意合,英语句子重形合。也就是说,汉语并不追求形式上的完整,往往只求达意;英语句法重句子结构形式的完整和逻辑上的合理。具体来讲,在英语中.两个简单句之间不可用逗号分开,要用连词连接起来,或者使它们单独成句子。如:  相似文献   

3.
英语和汉语在句型与排列上各有特点。因此英译汉时,必须抓住原文全句的中心思想,区别主次。根据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重新按汉语习惯加以组合。一个英语句子可拆译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为了修辞效果,文字搭配,英语短句有时还应该拆成更短的句子。  相似文献   

4.
英语和汉语在句型与排列上各有特点。因此英译汉时,必须抓住原文全句的中心思想,区别主次。根据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重新按汉语习惯加以组合。一个英语句子可拆译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为了修辞效果,文字搭配,英语短句有时还应该拆成更短的句子。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通过对汉英句子扩展方式的比较,分析了汉语句子呈句首开放、句尾收缩和英语句子呈句首收缩、句尾开放的特点,并就这一差异背后的汉英语言制约因素进行了探讨,最后具体提出了英汉翻译中涉及句子扩展性的针对性策略。  相似文献   

6.
根据汉语句子完成英语句子。注意句中"看"字的英译。1.今晚我去看电影。I’m going to____a film tonight. 2.让我们一起去看足球赛好吗? Let’s go to____the football match togegher,shall we?  相似文献   

7.
谭小梅 《考试周刊》2011,(46):42-43
英语和汉语在句式方面存在着差异。本文从汉英句子结构、句序和句子内容的一些其他表达手段这三个方面讨论汉英句式差异。正确地掌握这些差异对第二语言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章阐述了英语八种基本句型结和句子的作用。分析、归纳英文基本句型、复杂句的语序排列与汉语语序排列的异同以及英语句子的各种作用:从句可以担任不同的句子成分和修饰成分。  相似文献   

9.
汉语空间关系复杂句心理表征项目互换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句子一图画验证任务(sentence-picture verification task)探讨了抽象图形汉语空间关系复杂句的心理表征项目互换效应问题.结果表明,句子项目为抽象图形汉语空间关系复杂句的项目表达顺序为“目标物→参考物(目标物)→参考物“时,心理表征中项目发生互换.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读者理解汉语空间关系复杂句是一个按照“参考物→目标物“固定方向进行的系列认知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10.
常虹 《考试周刊》2012,(69):22-23
汉语是主题凸显的语言,而英语是主语凸显的语言。汉语句子的主题是句子陈述的对象,是具有语用功能的句法成分.该成分有的是整个句子的所关,有的是句中某一部分的所关。文章拟从语义层面来确定主题的语义角色,并按照英语句法成分映射语义角色的表现形式来探讨汉语句子主题的翻译。  相似文献   

11.
分析评论《飘》的两个不同中文翻译版本中的是非句的翻译特色,考察是非句的不同形式和所对应的语用功能,寻找实践性更强的翻译指导理论。在翻译是非句时译者不应仅分析是非句形式所代表的语境,也应注意不同形式所具有的语言功能,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去复述原文的风格和神韵。  相似文献   

12.
以MTI的基础笔译课程教学实践为例,探讨英语学术论文汉译中常见的三个问题:照搬原文抽象表达,译文晦涩难懂;误读句内语法关系,译文错误百出;忽视衔接手段差异,译文连贯性差。在此基础上,指出必须尊重英汉语言表达形式的巨大差异,才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西文化交流呈现出新的文化态势,中国典籍文化越来越受到西方读者的青睐,中国典籍英译也自然成为其他国家了解中国典籍文化的有效渠道。谁来译?如何译?就成为典籍英译工作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文章还通过实例探讨了"传神达意"原则对中国文化籍英译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英语和汉语在用词和表达方式等方面差异很大,因此在英译汉过程中除需具有对原文准确的理解能力和深厚的母语功底外,还需掌握一些翻译技巧,特别是词类转换方面的技巧。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大学生汉译英的能力,本文利用归化策略,从三方面探讨汉译英教学:学生的心理文化特征因素;传授中西方文化知识;利用学过的句型或短语来表达,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增强其英语语感。  相似文献   

16.
以汉诗译英的语篇为例。从词义和语篇的层面上探讨了英语与汉语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的异同。如果把精确的英文作品译成中文,自然要译得精确;但如果把精练的中国文学作品译成英文,到底是应该注重内容进行精确的“意译”,还是应该注重形式进行精炼的“直译”呢?这时翻译的标准不仅仅要追求“真”,还要追求“美”。  相似文献   

17.
社会变革的迅猛,使汉语新词的生成速度快得惊人。作为外语工作者,有责任及时将它们译成准确、地道的外语,以便让国外读者更好地了解今日中国的国情及发展。探讨汉语新词新语的来源及其英译中应注意的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E-C/C-E翻译中委婉语译法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言本身和文化上的差异,有时委婉语的翻译很不容易。根据难易程度,委婉语的翻译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可直译的;半可直译的;完全不可直译的。对不同层次的委婉语,应该用不同的翻译方法。本文从以上三个层次具体探讨了委婉语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硕士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英译汉试题具有科技英语的一些特点。试题中的词汇一词多义、熟词生义现象比较明显,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确定词义或对词义进行引申。划线部分的理解与翻译对上下文的依赖性很强,使用“还原法”对原文中的替代、省略、变换等表达进行还原翻译。句子较长,结构复杂,采用分译法,把长句拆分成短句。很多句子的表意方式和语序体现出英美人的思维习惯和特点,作语序调整。  相似文献   

20.
陈颖 《培训与研究》2007,24(6):127-129,132
英语和汉语的不对应性表现在一词多义、独有的词汇系统、民族习惯表达法、说话方式和内容的差异性、句子结构和行文顺序的不同、文学语言各异等方面,并给英汉互译带来了很大的障碍。用多个词表现某一个词的几种意义,增加直译的成份,在音译和直译的基础上进行展开或加注,适当照顾语言标准的多样化、扩大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是解决英汉互译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