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青岛科技大学政法学院源于学校办学之初设立的马列主义教研室(1950年),1985年发展为社会科学部,2001年由学校“两课”教学单位组建政治与法律教学部,2006年更名为政法学院。学院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法学5个教研室,学校法学研究所挂靠本学院。学院设有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和法学本科专业,承担着全校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2万余名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及法学专业的教学工作。学院教职工46人,其中教学岗位41人,行政和教辅岗位5人。在教学岗位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2…  相似文献   

2.
高师思政专业的培养规格要求思政专业的师范生应具备法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基本技能,这不仅是培养面向21世纪的能从事中等学校本专业教学的合格师资的需要,而且从根本上影响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所以,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及其法学课堂设置的状况,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法学教育中的现在问题,并针对问题寻找对策,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的。本文采访问卷调查与采访等形式对广西师范大学经济政法学院的部分老师及200名同学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参考比较了浙江师大思政教育专业、华中师大思政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在调查和…  相似文献   

3.
孙平(1964——),男,陕西韩城人,法学博士,法学教授,三级警监;无党派人士,政协广东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1981年考入西北政法学院法律系,毕业后留校任教6年。1991年调入广东省司法警察学校,先后担任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副校长等职务。广东省司法警察学  相似文献   

4.
一、现状从1987年开始,许多高校普遍开设《法律基础》等法学公共课程,对大学生进行遵守宪法和法律教育。这是与当时我国重视民主和法制建设相呼应的,其积极意义应予以肯定,但从其后十余年的实际情况看,法学公共课教学在高等教育体制中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一直未能摆脱普及法律常识的窠臼,教学任务一般是由德育教研室承担的。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法学公共课教学变成了空泛的法制宣传。其结果造成法学公共课程虚置,与现实的社会需要脱节。造成这一结果,既有教学指导思想方面的原因,也有实际操作不当的问题。笔者认为法学公共课教学体制确有…  相似文献   

5.
政治与行政学院于2005年1月由政法学院更名而来,她的前身是建校之初就建立的政治教育系。在华南师大的发展史上,以政治教育系教师为骨干,先后建立了马列主义教研室、哲学管理学研究所等单位。1989年,政治教育系更名为政法系,2000年,在原政法系、思教系、哲学管理学研究所、德育教研室的基础上合并组成政法学院;2004年,政法学院的哲学研究所并入新成立的公共管理学院,法律系独立组建法学院,政法学院则更名为政治与行政学院。  相似文献   

6.
地方高校教学团队的建设向教研室已有的体制提出变革要求,对于教研室体制中所存在的教学与科研关系调节不和谐、教研室结构划分不合理、教师地位不明确以及教研室制度缺失和文化不健全等问题,文中提出从四方面来进行改革。具体改革思路包括:在教研室体制改革的目标定位上做到教学优先,兼顾公平;在教研室体制改革的组织思路上做到配备一流的教研室主任,优化教研室成员结构;提倡将“以师为本”作为在教研室体制改革的核心价值理念:在教研室体制改革的环境保障方面主张建立健全制度规范、开创教研室文化。  相似文献   

7.
在省、地、县设置专门的教学研究、教学管理、教学指导机构——教研室,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开展各种形式的业务活动.是适合我国国情教育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教研室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教研室的职能定位与发挥、教研室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等,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拟就基层教研室的现状与建设问题作一简要探讨,以引起大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由于传统法学教学方法的种种弊端,近年来在法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兴起了教学方法改革的浪潮。针对目前我国法学课程教学的现状,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创立了"双师互动式教学法"以及作为其组成部分的法学实务课堂的引入,突破了传统的法学教学的基本方式,使行政法学的教与学焕然一新,教学质量和效果显著提高。该教学法吸收借鉴主体性教学的理论观点,通过法学实务课堂使学生充分参与,进入情景角色,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法律职业者。  相似文献   

9.
詹学德,男,1964年生,湖北谷城人。襄樊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教授,襄樊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研室主任,武汉工程大学硕士生导师;湖北省科学社会主义研究会理事、襄阳市党建研究会理事、襄阳市延安精神研究会会员、襄阳市诸葛亮研究会理事。詹学德教授长期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长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积  相似文献   

10.
国家司法考试的命题特点与考核目标对我国法学本科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法学本科教育教学在人文环境、体制环境和物质环境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和制约了法学本科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改革和完善我国法学本科教育教学,明确法学本科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打造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人文环境、体制环境和物质环境,实现法学本科教育教学与国家司法考试的相互协调与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1.
二本法学专业教育,应该以培养基层司法机关、基层政府机关、基层法律服务机构的法律人才为目标,应该服务当地区域,应该服务重大战略规划。因此,二本高校必须与地方公检法司联合办学,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与地方公检法司共建共享共育。  相似文献   

12.
教育法制与高校学生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确认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是高校对学生依法管理的基础;完善的教育立法是高校对学生依法管理的前提;依法治教是高校对学生依法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冯霞 《高教论坛》2014,(10):47-50
构建应用型财经管理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应着重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围绕应用型财经管理类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紧密结合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具有财经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体系;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和实践基地建设,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4.
高校思政课对法治人格培养的整体性作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现代化要求当代大学生具备现代法治人格,高校思政课在其课程性质和内容体系方面均有助于大学生法治人格的养成,应该通过加强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与大学生法治人格培养内在联系的教育教学研究、积极的课堂教学改革和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等开放式教学形式,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对大学生法治人格培养的整体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校教师管理中的柔性管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陆永明 《高教论坛》2006,(1):121-123
当前,高校教师管理注重科学性、规范性,忽视人本性,缺乏情感性、权变性。高校教师管理应根据高校教师心理特征和劳动特点,实施柔性管理,激发和调动高校教师对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高校办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高等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离不开教学管理工作,各院(系)的办公室工作是高校实施教学管理措施培养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应当加强院(系)的办公室服务水平,为师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7.
Community colleges occupy a growing role in the American education system. Their unique cross-section of students poses a challenge for teachers of political science. This paper uses information from a survey completed by over 2,000 students at 20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 to shed light on som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students at two- and four-year institutions. Most notably, students at two-year institutions are less interested in politics and political office than their counterparts at four-year institutions. This paper offers suggestions for narrowing this gap in the political science classroom.  相似文献   

18.
民办高校随着自身的发展,在管理体制上逐步实现了二级管理。但由于时间短、经验少等原因,存在一系列较突出的问题。民办高校院(系)办公室应实行人本管理,对内注重提高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增强他们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外要树立“以师生为本”的观念,逐渐形成院(系)办公室管理工作廉洁高效、热情服务、严格管理等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9.
在去行政化改革背景下,完善高校办学自主权法律制度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高等教育法》是保障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基本法律形式,其对高校办学自主权法律制度进行了主要规定,但相关立法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保护高校办学自主权和促进其有效落实,推进高校去行政化改革,《高等教育法》应确立控制政府权力和保护高校权利的法治理念,明确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法律性质,完善办学自主权保护和约束制度,完善政府办学干预权控制制度和构建保障社会中介参与办学制度。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实现高校"全员育人"的目标,除了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渠道之外,也应在自然科学类的专业课引入思政内容,打造思政课程,塑造学生、培养学生。文章以大学"微生物学"课程为对象,探讨自然科学领域开展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与建设内涵,以期达到进一步提升课堂育人的功能与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