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8月14日 晴 多数人都推崇“难得糊涂”四个字,似乎不参透这几个字,生活得就显得不够豁达,在社会上便不能左右逢源。“难得糊涂”这一词是清代著名画家、文学家郑板桥首先提出来的,有关郑板桥提写“难得糊涂”时的心境,历来有三种说法。  相似文献   

2.
清代名画家郑板桥有一方闲章,其中的“难得糊涂”四个字,历来为许多人所赏识。从人生哲学中的“难得糊涂”,到“糊涂教学”,这中间似乎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如果从辩证的角度看,教师从一些特定的条件、场合和问题出发,适当而有目的地运用“糊涂教学”,会收到预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现具体谈谈我的作法:  相似文献   

3.
说“糊涂”     
新推出的折扇上常书有“难得糊涂”四个字,初看,颇雅;只是细细想来,“糊涂”这东西怪怪的:“不糊涂”,不好;“太糊涂”了,也不好。郑老夫子当年慨叹世事,万千情结最终凝成了”难得糊涂”四个字。从此.“难得糊涂”便风靡至今。清高的文人骚客发出“难得糊  相似文献   

4.
郑板桥先生的著名横幅“难得糊涂”为世人推崇,然而要真正做到却不容易。  相似文献   

5.
郑板桥先生有一句名言:“难得糊涂”。之所以流传至今,是因为它蕴含着深厚的哲理。  相似文献   

6.
“难得糊涂”是清代书画家、学家郑板桥题过的一幅名的匾额。它代表的是一种处世哲学。作为一名教师,当遇到孩子们说谎时,与其声色俱厉、大发雷霆,不如学一回郑板桥,“糊涂”一次。  相似文献   

7.
糊涂也有乐     
人们常把郑板桥“难得糊涂”的条幅悬挂在醒目的地方,欣赏之余,玩味着自己所理解的含意。[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题过几幅著名的匾额,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是“难得糊涂”与“吃亏是福”这两块.  相似文献   

9.
邓晓冬 《教师》2012,(19):49-50
郑板桥为“难得糊涂”自注道:“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报也。”我仔细地琢磨这些话,何尝不是我教学生活的生动写照呢!只是心境不同,他是愤世嫉俗,我是春意盎然,享受着“难得糊涂”带来的成功和喜悦。下面我就撷取几朵喜悦之花与大家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10.
“难得糊涂”这一句,出自清代文人郑板桥。不知怎么,前几年这一句话颇为流行,满大街都是卖这句话的条幅。很多人喜欢这一句话,可是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做到这一点了。  相似文献   

11.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有一方闲章,其中的“难得糊涂”四个字,历来为许多人所赏识.从人生哲学中的“难得糊涂”,到“糊涂教学”,这中间似乎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如果从辩证的角度看,教师从一些特定的条件、场合和问题出发,适当而有目的地运用“糊涂教学”,会收到预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现具体谈谈我的作法:  相似文献   

12.
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题过几幅著名的匾额,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是“难得糊涂”这块匾额。据考,“难得糊涂”四个字是在山东莱州的云峰山写的。那一年郑板桥专程至此观郑文公碑,因盘桓至晚,不得已借宿于山间茅屋。屋主为一儒雅老翁,自命糊涂老人,出语不俗。他室中陈列一方桌般大小的砚台,石质细腻,镌刻精良,  相似文献   

13.
    
这里的“明”指的是明智、聪明。我是江苏兴化人士,可能大家对兴化不甚了解。然而提起吾乡的乡贤郑板桥老先生,那一定是家喻户晓了。郑先生曾写过四个字“难得糊涂”。很小的时候,我是这样理解这四个字的:难得,就是指很少;糊涂,指不明智。难得糊涂,就是郑板桥夸自己聪明,不犯浑。后来呢,书读得多了些,才发现  相似文献   

14.
还得认真     
还得认真文/龙德芳摄影/金馨“何必那么认真。”这是如今随时能听到的一句话,板桥先生的“难得糊涂”也为更多的人所钟爱。但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就不能把自己完全埋于世俗之中,不讲究一点方式地活着。生存过程中不期而遇的艰难和挫折,常把有棱角的你打磨成了一块圆...  相似文献   

15.
难糊涂     
难糊涂是童话王国的一名小学生,他叫这名字,是因为那几天正赶上“难得糊涂”这词的流行热潮,但因为四个字的名字很少见,于是干脆就叫了“难糊涂”。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有句古语:“难得糊涂”,还有民间谚语警示天下苍生:“人至察则无徒,水至清则无鱼”。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是如此,校长治理学校、安抚各方诸侯也不能例外。看来,中小学校长还得好好琢磨琢磨这“清醒”和“糊涂”的学问。  相似文献   

17.
倪培森 《初中生》2007,(4):26-27
“难得糊涂”一词是由清朝文学家、书画家郑板桥(公元1693~1765年)首创的。郑板桥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扬州八怪”之一,因诗、书、画皆工,人称“三绝”。他于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高中进士后,因无后台背景,又不愿意拍马奉迎上司,在山东范县、潍县做了十几年知县后便辞官回家了,靠卖字画和教书为生。  相似文献   

18.
教坛禅机     
郑板桥有一句名言:难得糊涂.拿它来指导教学,便是一种艺术:在思想教育和各科教学中,有时不妨装点“糊涂”.装点“糊涂”,是明知故问,是等待时机,是以假乱真,是启发思维.“糊涂”的背后,是清醒和机智.  相似文献   

19.
故事与哲理     
难得糊涂 传说,宋仁宗时期的名相富弼年轻时,有一次平白无故地遭人谩骂。有人告知他,某某在骂你。富弼置若罔闻:“大概是骂别人的吧。”此人说,他是指名道姓地骂,怎么会是骂别人呢?富弼想了想又说:“哦,可能被骂的人与我同名同姓吧。”事后,那个骂他的人“闻之大惭”,赶紧找机会向富弼道歉。富弼的假装糊涂,体现了他的睿智、豁达、息事宁人的态度和消除嫉恨、化解痛苦、营造快乐的心理调节艺术。  相似文献   

20.
“扬州八怪”代表人物、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郑板桥,一生留下了大量的诗、词、书、画作品。其横额“难得糊涂”随着书法艺术的流传而播及海内外,但对其本意的理解又各有仁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