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政府重视、提出规划、大力弘扬、协调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初,宣武区委、区政府已经结合区情提出了研究弘扬"宣南文化"的命题,明确提出:"宣南文化"对促进宣武区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均有重要意义。宣武区政协在挖掘整理征集"宣南文化"史料方面做出了积极努  相似文献   

2.
宣武区自本世纪初提出并实施"创建学习型宣武"的发展战略,2002年秋季成立宣武社区学院,至2005年辖区八个街道相继成立了社区学院分院,2005年12月市教委认定我区为创建学习型城区先进区。成立至今,区社区学院及街道各社区分院在发展社区教育、推进学习型城区创建过程中发挥了龙头与骨干的作用,成为社区教育实践乃至社区建设的重要载体及依托。本课题即以宣武区八个社区学院分院为研究对象,对分院的建设现状加以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3.
2006年宣武区成人教育、社区教育、民办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巩固创建学习型先进城区成果,构建全民学习服务支撑体系为主线,促进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为工作  相似文献   

4.
社区教育资源是指一切可供社区教育活动利用的资源。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是指社区教育组织或社区教育工作者为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将社区内外可用于社区教育的各种资源加以聚合、开发和利用的过程。宣武区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厚,为发展社区教育奠定了基础。但是地域狭小,人口密度大,决定了其发展社区教育主要是通过资源整合,实现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通过对宣武区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利用情况的调查,提炼出宣武区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基本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5.
1980年,我26岁,在北京市土产公司宣教科当干部,公司地处宣武区。这一年,宣武区红旗业大恢复办学,向社会招生。当时公司里的几个年轻人得到这个信,到红大报了名。他们知道我喜欢文学,便撺掇我也去试一试。  相似文献   

6.
进入新世纪以来,宣武区的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和民办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区教委以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为指导思想,确定了多元发展,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方针。即以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城区为工作主线,指导成人教育、社区教育、民办教育。  相似文献   

7.
以评估创建学习型社区先进居委会为切入点,夯实学习型城区的社会基础,进而带动全区整体创建工作健康成长,是宣武区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的主要路径。在理性思考、严谨设计、有序运作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估办法,形成一个较完整的指标体系,体现了宣武区创建工作的真实现状和操作方式。  相似文献   

8.
继承和发展宣南文化.自破题至今已逾十载。其间区委立题调研.专家考据论证.政协聚贤辑录,政府倾力保护文化遗存、开发文化产业、树立标志景观.文商各界志士仁人上下奔走、思谋践行,蔚为风气。以宣南文化凸显宣武区的城市价值.打造宣武区的城市品牌,已经成为政府和市民的共识。  相似文献   

9.
《教学仪器与实验》2006,22(11):51-56
团体奖第一名河北省一等奖:12件二等奖:10件第二名北京市一等奖:7件二等奖:10件第三名吉林省一等奖:5件二等奖:10件一等奖(82件)序号项目名称制作者单位1声波干涉演示器吴月江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定量观察汪维澄北京市大峪中学3简易氢氧燃料电池郑晓红(北京)首师大附属丽泽中学4电子测力计杨京、张恒北京市宣武区陶然亭小学5电子测速计王建、李智勇、陈凯北京市宣武区宣武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北京小学走读部6重力改变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装置于宪生、金娜北京市宣武区北京小学7磁性多功能图形演示器朱国平、郝书华北…  相似文献   

10.
今天,在宣武区召开“北京市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现场会”,宣武区教育局、89中学、148中学介绍了他们“提高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质量”的经验,这是继1991年市教育局、市体委在东城区召开“中小学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现场会”的继续。 1991年市教育局为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在“年度计划”中把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作为落实内容之一。1991年6月17日在东城区召开  相似文献   

11.
宣武区有个菜市口,家喻户晓。路南有个丞相胡同,人们也不陌生。究竟是哪个丞相,知道者就不多了。从丞相胡同北口进去,一直往南快到南横街了,路西有一座院落,这里原来是明朝丞相严嵩的宅邸,丞相胡同由此而得名。提起严嵩,这可是尽人皆知的人物。他是中国十大奸相之一。名彪青史,遗臭万年。严嵩,江  相似文献   

12.
学习型社区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家庭的载体,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石。发展社区教育,建设学习型社区已经成为市政府推动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主导方向和带动策略。抓住市政府以评估工作推动全市创建工作的契机,以创建学习型社区为切入点,夯实学习型城区的社会基础,进而带动全区整体创建工作健康成长,成为宣武区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的主要路径。本课题通过宣武区2006-2010年促进学习型社区创建工作的主要方法及程序进行概括与梳理,对以评选评估为主要方法的学习型社区建设促进工作的成效加以分析,对学习型社区创建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3.
感恩红大     
我经常想人生的机缘往往是等来的,但这种等待并非是干坐着等着有什么好事会突然降临,而是坚守某种信念,当某种机遇来临时,你能将这种信念与这种机遇结合起来。所谓"缘",其实是一种机会的把握和利用。如果你没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或者说某种心理预期,即便有种种机会,你也会让它擦肩而过。1980年,我26岁,在北京市土产公司宣教科当干部,公司地处当时的宣武区。这一年,北京市  相似文献   

14.
今年5月份,宣武区社区教育委员会办公室与宣武社区学院联合举办了“创建学习型社区理论与实践”培训。来自全区各街道的社区书记、青教主任和社区教师参加了为期三天的培训。其间,我们开展了当前社区教育有关问题的问卷调查。本次发放调查问卷120份,收回问卷101  相似文献   

15.
学习型社区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家庭的载体,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石.2002年至2008年,北京市教委先后开展了"北京市示范性社区教育中心"、"发展社区教育,促进学习型城区建设先进区县"、"学习型社区建设先进街道"的评估工作.发展社区教育,建设学习型社区已经成为市政府推动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主导方向和带动策略.抓住市政府以评估工作推动全市创建工作的契机,以创建学习型社区为切入点,夯实学习型城区的社会基础,进而带动全区整体创建工作健康发展,成为宣武区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的主要路径.本课题通过宣武区2006年至2010年促进学习型社区创建工作的主要方法及程序进行概括与梳理,对以评选评估为主要方法的学习型社区建设促进工作的成效加以分析,对学习型社区创建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6.
55年前的6月14日,“宣武红旗夜大学”——北京第一所区办业余大学在原宣武区正式挂牌成立,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如今红旗业大已经走过了55年的发展历程,一路走来,红大就如一面红旗,时代的春风让它高高飘扬,磨砺奋斗让它恒久矗立,探索创新让它历久弥新,愈发鲜艳。  相似文献   

17.
宣武区是北京市的中心城区之一,是一片蕴涵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和京味文化特色魅力的土地。这里是北京建城、建都的肇始之地,3000多年的建城史,850多年的建都史,使全国各地方文化之精华在此汇聚、交融、酝酿、沉淀,形成了独  相似文献   

18.
宣武区10月11、12日在北京66中召开中青年体育教师评优课现场观摩,区教育局、体委领导,各学校有关领导和部分体育教师出席了观摩会。此次评优课从今年3月至10月经过校、区两级评优,主次选拔。课后,组织有关专家学者进行了坐谈,与会者对本次评优课的组织给予了肯定认为:此次评优课对中青年教师相互交流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加强了他的业务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看到了成绩与不足;促进了教学骨干力量的形  相似文献   

19.
今年6月,我年满60,人生已然走过了一个甲子。恰逢学校55年校庆,而在我60年的生涯中,竟有幸在红大工作了30年。30年来,我与红大一起成长,经历了从1978年复校初期,老校长谢胥忠、党支部书记李志仁同志带领着从原宣武区工会抽调来的蓝仁芳、王昭绥、温国庆等8位同志,挤在半步桥从区工会借的2间临时办公室内忙碌筹建,  相似文献   

20.
宣武区广内街道位于北京城市中心城区,辖区面积2.43平方公里,划分19个社区,常住人口80552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20.9%、中等学历占31.4%、初中文化程度占27.4%:另有上万人的流动人口生活工作在广内地区。广内地区教育资源较为丰富,共有教育单位21个,其中十四中、回民中学、宣武一职、北京小学等市区重点学校7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