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中小学落实体育锻炼活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出发,通过对"每天锻炼一小时"进行理论分析,提出相应的落实对策。为激发学生坚持每天锻炼,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更好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1、加强学校的综合治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自1986年以来,北京市八十九中学坚持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我们体会最深刻的是:过去我们全力以赴抓学习,抓分数,抓了十多年最终也未能把分数从根本上抓上来。同样,假如就体育抓体育也很难把体育工作抓好,更难取得广大教职工的赞成和  相似文献   

3.
为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落实市、区教育局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区中小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意见: 1、中小学校要把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做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端正办学指导思想的重要措施来抓,要按规定处理各学科与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训练在时间上的矛盾,以保证学生参加体育锻炼。 2、根据  相似文献   

4.
为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部于1982年6月发出了《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个《通知》下发至今已三年多了,有的地区和学校仍未得到真正的落实,这对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十分不利。为了用事实来说明坚持一小时锻练的好处,我于1984年9月至1985年7月对一个班作了每天坚持一小时体育活动的实验,实验方法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央7号文件执行5年以来,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通过召开会议强化认识推进执行;制定系列文件保障可操作性;开展教师培训保证落实主体;依靠督导评价加大工作力度。学校体育多方面得到改观,青少年体质有所提高,但与目标仍有差距。未来的学校体育工作将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加强学校体育,通过确保2个"时间",全面实施2个标准,建立完善8项制度等,真正把学校体育工作摆上工作日程,真正使学校体育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真正使学生的"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得到落实。由此,学校体育工作未来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6.
我国初中学生的身体素质连续20多年呈下降趋势,学校体育采用的形式是影响初中学生身体素质的问题之一.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沿海、北方、南方、西部、中部11所学校的中学生进行了10个月的分组教学,一组采用大课间和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体育活动模式,一组按多年延续下来的传统模式教学.结果发现分组后两个群体的身体素质有明显差异:每天一小时与大课间体育活动下的初中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明显好于传统形式下的体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体育与健康”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中学 )》提出的理念。然而 ,理念与其构词、逻辑关系、体育学科体系化、学生体育价值取向、体育社会文化价值以及体育实践操作上都存在值得商榷之处 ,这对于中学体育课程改革和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是极为不利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落实北京市中小学课间操现场会精神,大面积提高中小学课间操质量,使中小学课间操达到较高水平,市教育局、市体委共同制定了“北京中小学课间操质量标准”,具体如下: 一、课间操的时间每次不少于20—25分钟,其内容应做三套操并要搭配合理、科学。能随季节的变化经常更换。每次做操学生的出勤率要达到95%以上,力争出满勤。二、做操前,集合整队要做到快、静、齐。做操后疏散队伍要有秩序。场地有条件的学校要以班级为单位,整队入场、退场。  相似文献   

9.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北京市教育局在1991年1月中旬召开了全市中小学领导干部大会,提出了“四落实,两纠正”的具体要求。东城区教育局,在局长办公会上,认真学习了市局的指示精神,大家一致认为市局的要求是非常明确及时的,是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要求。本局所属各校在安排全年工作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教育局、北京市体委在通县召开了中小学课间场会。市体委副主任张立华主持了这次会议。市教育局长陶西平、副局长杨玉民出席会议并讲了话。参加这次现场会的有市教育局、市体委、市教育学院的有关同志,有各区、县教育局、体委领导同志百余人。北京市电台,电视台记者采访并报导了这次现场会。  相似文献   

11.
对广东省大中学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第一,“阳光体育运动”实施过程存在差异。在校期间大学生锻炼主要集中在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中学生则以早操、大课间操为主;在离校期间高校学生锻炼比例高于中学生,80.00%以上的乡镇中学生不参加锻炼;在锻炼项目选择上大学生呈多元化状态,中学生则相对集中。第二,实施效果均不理想。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学生比例均在10%以下,大学生比例相对较高;大学100%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城区、乡镇中学只达到83.33%和66.70%;大中学校学生《标准》测试结果及格率大于85%的学校比例较低,远未达到目标。第三,阳光体育运动实施高校总体上优于城区中学,城区中学优于乡镇中学。  相似文献   

12.
学校体育包括每周80分钟的体育教学(小学)和每天近]小时的课外体育活动。忽视后者,将难以实现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重视课外体育活动山是学校体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关键,要扭转目前这一局面,转变教育观念,必须从以卜几方面着手。l转变观念,构建课外体育锻炼氛围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对立首先表现为教育思想的对),换言之,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外体育活动氛围,首先必须使广大教师对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功能及其对学生的深远影响有个清醒的认识,从而从内心深处改变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石法。注重体育宣传是构建课…  相似文献   

13.
通过问卷、实地走访等对青海牧区六州33个县、市、行委的186所中学和1 043所小学的课余体育现状进行了相关调查,得出:受高原海拔、气候气温、走读生等因素的影响,牧区中小学早操开展不甚理想,三分之二左右的中小学有大课间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体育竞赛方面小学好于中学。并提出牧区中小学应分季节、视天气情况弹性开展早操活动,尽可能保证中小学校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建立健全适合青海牧区学校的课余体育管理体制,调动牧区学校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利用学校有限的场地器材资源,在最大时间和空间内开展各类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北京市中小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现状的初步探讨,发现学生掌握的体育锻炼常识不准确,坚持锻炼的意志力不够。72%的学生基本达到每天一小时的锻炼,36%的学生在节假日期间仍能坚持参与体育活动。影响体育锻炼习惯的最主要因素是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意志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学生体质连年下降的现状已引起党和政府还有体育界的极大关注,究其原因:学校体育工作"法治"意识薄弱,学校教育管理者没能依法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不够重视,发展滞后;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时间难以保证,这是学生体质下降的关键因素,校方应"依法治体"突显课外体育活动在增强学生体质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1.自1991年以来,我校开展了“抓兴趣教学,促整体改革,创‘三园’式学校”的整体改革实验,该项研究以创办“三园”式学校为目标,从各学科教学模式改革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非认知因素,引导学生善学、乐学;在活动课方面,通过“音乐指挥一日体育活动”等措施,优化了学生一日生活,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7.
孙侃 《阅读》2014,(24):30-30
<正>近年来,教育部曾多次强调,必须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学校规定中午大课间活动半小时,下午大课间活动40分钟。学生玩的时间似乎增加了很多,但是每次都有不少学生对我说:"老师,我可以不玩吗?我的功课来不及做完,每天都要做到很晚!"我不得不"硬下心肠":"不行,跟我出教室。""可是,老师,我们……"学生眼里不近人情的我一直在心里  相似文献   

18.
1 问题的提出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学习活动中最活跃的“激素”,是掌握科学知识的巨大推动力。因此,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如何,直接影响体育教学和锻炼的效果。本文通过探讨宜兴市乡镇中学学生体育兴趣方面的特点,并据此因势利导,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为乡镇中学教改提供一些参考依据。2 研究对象和方法2.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的方法,抽取宜兴市乡镇6所初、高中18个班,956名学生。其中男生610人,女生346人;高中学生514人,初中学生442人。时间在1999年3月…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育英中学初中三年级258名学生与高中一年级288名学生进行课外参加体育锻炼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初三年级分别有27.84%和12.27%的学生认为课外体育活动会增强体质、调节生活,远高于一年级的15.75%和6.23%。初三年级分别有15.93%和19.05%的学生会坚持每天锻炼或基本每天锻炼,远高于高一年级的2.20%和4.58%。初三年级有27.6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体育锻炼知识来源于体育课堂教学,高一年级仅为18.68%。这些结果说明太原市育英中学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课外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普通高校传统体育教学普遍存在的重“实践活动”轻“理论知识” ,重“应试体育”轻“过程体育” ,重“竞技标准”轻“生理指标”等问题的分析 ,提出了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要以增强大学生体育意识 ,提高体育能力 ,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形成终身体育价值观为目的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做到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使体育教育成为学生培养积极自主的意志品质和健全人格、正确认识和参与人际关系的重要方式 ,充分落实体育教育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