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严伟 《精武》2012,(33):15-15,17
篮球是一项集体运动项目,需要在团队精神的鼓舞下发挥团队的最佳竞技水平。团队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在青少年业业余篮球队的训练中,教练应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培养运动员的团队精神,使运动员深刻领悟精神实质,增强团队意识。  相似文献   

2.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丛林 《体育世界》2013,(10):99-100
在当今的社会中,竞争和合作是两个密不可分的矛盾体。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团队合作,团队合作精神是提高团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如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成为当前教学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就从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精神及其现状、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必要性、体育教学中影响团队精神的因素以及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策略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徐淑霞 《灌篮》2021,(2):6-7
众所周知,篮球运动在我国遍地开花,深受人们喜爱,是一项团队型球类运动,它集跑、跳、投于一体。篮球运动也是一项综合性运动,它能够有效的锻炼学生的心肺功能。在篮球运动中,学生的团队协作力和拼搏顽强的精神也能够得到培养。对于中学生来说,篮球运动能够缓解学习压力,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对于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也是大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4.
一、团队精神的释义团队是人的个体社会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团队精神是人的社会属性在当今各个社会团体内的重要体现。本人结合学者对团队精神的观点,把体育里的团队精神释义为:体育运动团队里的所有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并对其认同,自觉地以团队利益为重,共同承担集体责任,齐心协力地以追求集体的成功而呈现出的团结协作、一致对外的精神风貌。团队精神是团队成长和发展的灵  相似文献   

5.
一、团队精神的释义 团队是人的个体社会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团队精神是人的社会属性在当今各个社会团体内的重要体现。本人结合学者对团队精神的观点,把体育里的团队精神释义为:体育运动团队里的所有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并对其认同,自觉地以团队利益为重,共同承担集体责任,齐心协力地以追求集体的成功而呈现出的团结协作、一致对外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6.
庄加洋 《精武》2012,(31):46-46,48
篮球运动的本质就是需要队员之间团结合作以及共同的努力达到最终的运动目标,而拓展训练的主要目的就是改善受训者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增强团队精神,并通过各种艰巨的不同的活动项目,实现队员之间的相互信任以及理解和配合。本文主要对篮球教学中利用拓展训练的可行性进行阐述,并分析拓展训练应用于篮球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探讨拓展训练融入篮球教学中的有效途径,为提高篮球教学的课堂实效性提供一些新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7.
篮球运动是一项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体育运动,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篮球也是重要体育教学内容,一方面,学生通过篮球运动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另一方面,学生在相互的协作中,可以增进感情,培养出团队精神和坚强的意志,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该文针对大学篮球体能训练中的问题,提出合理的体能训练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宪杰  苏冠源  王健 《精武》2012,(24):61-62
当前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大学生数量急剧扩张,大学生面临空前的就业压力。全面培养大学生的素质,锻炼大学生积极的心态、顽强的意志,训练大学生良好的沟通技巧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独立协作、分享成功的合作精神已成为学校和用人单位双方高度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团队精神的原理出发,阐明团队精神在我系教学中的运用,并就如何利用团队精神进行有效管理进行了探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理念下,"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是我系教学的重要目标,是现代社会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敢于竞争的健全人格的一剂良药。使学生们在相互合作中发挥特长,在交流中培养感情,在竞争中凝聚团队精神。  相似文献   

9.
运用综合性思维方法,对篮球运动竞赛主要制胜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决定篮球竞赛胜负的主要因素包括:运动员的体能、技能、心智能、教练员的临场指挥能力以及团队的协作精神。应贯彻以体能为基础,技战术为核心,心理素质为保障,团队精神为灵魂的训练管理原则。  相似文献   

10.
周滑 《精武》2012,(3):26-26,28
篮球运动是一项将团队和个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集体运动项目。如何在训练与比赛中正确认识和提高团队凝聚力,是每位蓝球运动员必须深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影响篮球运动团队凝聚力培养的因素,提出团队凝聚力的培养途径应从运动员的合理交流、相互帮助和支持、运动员的“主人翁”意识及参与意识和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旨在为基层篮球队的姐建和运动员的培养提供有意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论体育团队精神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一民 《体育科学》2003,23(3):58-63
体育团队精神是体育团队所有成员理想信念、价值追求、道德修养、意志品质的整合并在团队整体作风、纪律性、凝聚力和士气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它标志全队成员在思想、观念、情感、行为方面的有序化和一体化程度。是一支运动队良性发展的精神支柱和灵魂。它所涵盖的主要内容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团队规范意识;共同的目标感;高凝聚力;高士气;协同性。体育团队精神在文化育人和运动训练、竞赛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培养和形成体育团队精神是提高运动队综合制胜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2.
白杰 《体育教学》2014,(7):33-34
案例背景 小学阶段是培养足球兴趣和团队意识的重要阶段,前者是相对于个体的,而团队意识是强调整体的,相对于前者,后者更是足球运动的第一要素。我们要在训练中提高清华附小学生对团队精神的理解,加深对团队精神的认识,在技战术训练过程中注重团队意识的培养,帮助附小学生处理好个人和团队的相互关系,全面提高附小学生对足球运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何杰 《体育世界》2014,(3):60-61,68
足球运动是当前世界上影响了较大的一项体育运动项目,其团队精神的培养也受到业界人士的关注。本文结合笔者实际经验,通过阐述足球团队中团队精神的概念,重点分析了团队精神给足球比赛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合理的团队精神培养方法及模式,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篮球运动作为一项体能主导类项群运动对于提高学员体能、激发团队精神、磨炼学员意志、丰富业余生活具有重要作用.早在抗日战争时期贺龙元帅就创建了我军最早的一支篮球队"战斗篮球队",可以说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篮球运动锻炼了官兵体能,磨炼了官兵意志.而现军校军事体育课程中并没有设置篮球课这一项,且篮球比赛开展较少.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研究、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方法,针对我军篮球运动的起源及结合军校学员的锻炼需求,论证篮球课程在军校体育课程中开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体育师友》2016,(3):76-78
篮球运动特点多种多样,竞技内容形式百变,注重自身和团队,强调了速度、技巧、灵活性以及身体对抗,培养团队作战能力。它是一种高强度、高爆发的运动项目,能促进身体各个器官的发育并增强其功能。大学生通过篮球运动可以发展各个器官、肢体的协调配合能力,也可以促进坚韧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主要通过讨论篮球运动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社会心理素质的提高,进而论述篮球运动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王智 《灌篮》2021,(2):11-1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正确的认识对事件的发展起推动作用。篮球意识的提高可以推动篮球运动的发展。篮球运动作为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攻防兼备的竞技型团队运动。在实际运动比赛中,想要赢得胜利,团队配合、个人技巧以及战术部署等缺一不可。本文主要谈论怎样培养和提高篮球意识。  相似文献   

17.
1、体育团队精神作用 体育的团队精神,是指体育团队所有成员理想、信念、价值追求、道德修养、意志品质的整合在团队整体作风、纪律性、凝聚力和士气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当团队意识形成后,教练与队员,队员与队员之间就会达到一种融洽的心理状态。彼此之间的信念、观点、目标、价值取向就会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18.
曹凡 《体育师友》2012,35(2):58-59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靠个人闯荡社会去拼搏成就一番事业已成为过去,团队合作已经在经营、管理中再现。对于职中生而言,他们需要团队精神,走进社会能及早地适应并胜任自己的工作,处理好同事间的信任、沟通和团结协作,团队精神是影响学生终生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对学生的心理、意识和行为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在体育比赛、游戏的各个环节,挖掘体育的团队精神元素,及时帮助教育学生,使学生在身心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1、对抗是当代篮球运动发展的需要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篮球运动从一项没有身体接触的运动发展到现在的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全面对抗的运动。篮球运动真正的魅力就在于在快速移动和激烈对抗中完成各种高难技术动作。对抗不仅是篮球运动最本质的特征,而且是推动篮球运动  相似文献   

20.
李祥辉 《精武》2012,(8):38-39
篮球运动中的团队合作精神是团队所有成员信念、价值追求、意志品质的整合并在团队整体作风、凝聚力、纪律性和士气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文章通过三种理论的支持,探讨通过篮球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