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龚群 《教学与研究》2005,4(4):67-73
诺齐克在与罗尔斯的论战中,提出了一个持有正义、转让正义、矫正正义的正义理论,并据此理论,对罗尔斯等人的分配理论提出批评,体现了诺齐克以个人权利为基点的正义观。但诺齐克由于完全忽视平等的重要性,从而使他意识不到社会合作中的协调正义的重要。  相似文献   

2.
“自然状态”理论是诺齐克的以权利为原则的社会正义论的逻辑起点。权利作为指导国家和个人行为的根本道德标准和边际约束引导人们过着一种他们各自设想的美好生活。但是,他给出的证据却推出了这样的结论:个人富有意义的生活正是个人权利的根据。这是矛盾的。  相似文献   

3.
麦金太尔与桑德尔两位社群主义者对于罗尔斯与诺齐克的分配正义理论进行批评,他们所依据的基本论据之一就是亚里士多德的应得论,强调由于罗尔斯和诺齐克是反应得的,因而必然产生矛盾。其次,桑德尔从社群主义的立场,指出罗尔斯的自然资质的共同资产论隐含着交互主体性概念。而关于自然资质与应得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并非像麦金太尔和桑德尔所批评的那样简单。  相似文献   

4.
罗尔斯与诺齐克是现代西方政治哲学的两大杰出代表,两人同属新自由主义阵营,然而两人的观点在正义问题上却大相径庭。罗尔斯从自由平等的权利出发,通过契约论的方法,无知之幕的概念,主张用两个正义原则取代社会上流行甚广的功利主义作为社会经济分配的指导原则,而诺齐克则批判和继承了洛克的物权理论,从人对物所固有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出发,论证了持有的正当性。实际上,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何为正义的标准以及平等自由的优先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罗尔斯与诺齐克是现代西方政治哲学的两大杰出代表,两人同属新自由主义阵营,然而两人的观点在正义问题上却大相径庭。罗尔斯从自由平等的权利出发,通过契约论的方法,无知之幕的概念,主张用两个正义原则取代社会上流行甚广的功利主义作为社会经济分配的指导原则,而诺齐克则批判和继承了洛克的物权理论,从人对物所固有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出发,论证了持有的正当性。实际上,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何为正义的标准以及平等自由的优先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分析了分配正义的两个名理论——罗尔斯的公平论与诺齐克的权利论,分别说明了他们的内容、主旨、问题所在,强调罗尔斯两个正义原则是无条件的完全平等和有条件的不完全平等的统一,论述了诺齐克的持有正义是进行分配和行使国家职能的前提,并且对它们进行了多角度的对比。最后,简要指出它们对于我国实现分配正义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王宝林 《唐山学院学报》2010,23(1):42-44,45
以罗尔斯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者与以哈耶克和诺齐克为代表的保守自由主义者,是当代自由主义为西方资本主义根本制度进行辩护的中坚力量。其中,罗尔斯的"正义"论所折射出的为平等的自由辩护所构建的合法性理论,诺齐克的"最弱意义国家"所体现的为自由权利至上辩护所构建的合法性理论,都深刻地代表和反映了当代西方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的深刻变化,同时又表现出了对传统自由主义合法性理论的深深眷恋。  相似文献   

8.
罗尔斯试图建构正义原则,并以此原则为前提建构公平正义社会.其正义两原则既体现其主张的个人享有自由权的绝对性,同时又希望最大化弱势社会群体的利益享有.在诺齐克看来,这致使罗尔斯的两个原则陷入悖论:一方面以优先实现个体自由为条件,另一方面又希望以社会公平为借口关注社会弱势者的利益,致使个体自由难以真正获得.诺齐克认为实现自由的唯一方法就是贯彻正义分配三原则.由此两者分歧明显,并因为这一基本立场的分歧引起了长期的学界争议.  相似文献   

9.
个人权利与社会正义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正义原则哪里寻找? 如何确认? 这是一个有关社会道德合理性基础的理论问题。本文在分别梳理思想史上有关理论, 并在重点分析罗尔斯与诺齐克给出的正义原则的基础上, 从应然视角, 论证了个人权利的道德基础及其合理性与限定性, 以期达致一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诺齐克(Robert Nozick)是20世纪杰出的哲学家。1971年著名哲学家罗尔斯(John Rawls)发表了著作《正义论》,在此之后许多学者回应和批判了这部著作,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诺齐克所写的《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诺齐克在书中不仅提出了权利正义论的核心内容——“持有的正义三原则”,并且创造性地提出“支配的保护性社团”“超低限度的国家”“最低限度的国家”“看不见手”等等有关于国家形成过程中的概念,其理论高瞻远瞩、贡献卓著。  相似文献   

11.
罗尔斯的《正义论》是现代西方政治、法哲学的一部巨著,他在书中提出的"公平的正义"理论,对正义的理解堪称达到最高境界。他认为人们的不同生活前景受到政治体制和经济、社会条件限制,也受到人们出生伊始具有的不平等社会地位和自然秉赋的深刻而持久影响,这种不平等又是个人无法自我选择的。本文阐述对该书理论精髓的浅薄认识和感悟,并联系我国近年频发的"官二代"、"富二代"、"名二代"案件,阐述"公平的正义"这一构想与原则如何贯彻执行、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正义感缺失有其内在和外在原因。辩证地对罗尔斯正义论进行认识和运用,通过坚定大学生"正义作为首要的价值"的信念,强化大学生的扶弱意识,强化大学生的节俭意识等办法,使罗尔斯的理论得以在大学教育和社会改造中成为积极的影响因素,可为大学生的教育和成长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在自由优先的前提下,将理论视点聚焦于平等原则。对平等原则的关注源于罗尔斯对功利主义的反叛与对社会最少受惠者的关怀,也为良序社会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自由主义的传统使罗尔斯的理论诉诸对人性的分析并将其分配正义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4.
学术活动应该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有价值的、有一定原创性的最新研究成果,二是取得这种成果的研究心得、经验和方法。罗尔斯的正义论和平等观在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中是一个重要话题。作者以此为例,谈了他研究罗尔斯的学术训练背号和方法(理性建构),分析了罗尔斯的正义论和平等观中不为人注意的难点.指出了罗尔斯论证的缺陷,并且在若干问题上对罗尔斯作了补充论证。作者还通过将罗尔斯与右边的诺齐克、左边的柯亨相比较,界定了罗尔斯的正义论和平等观的性质和复杂性.从而评价了罗尔斯理论与中国现实的相关性。关键是,通过对研究罗尔斯过程的自我分析。作者现身说法了在研究西方哲学的过程中,如何在别人的传统中.别人的语境中,提出自已的新见解。  相似文献   

15.
新自由主义是在洛克、亚当·斯密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代政治思想流派,其间众多学者提出了许多相关理论,罗尔斯的《正义论》把新自由主义理论推上了顶峰,在社会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瞻仰者批判者皆有,而在批判的声音中社群主义呼声最为激烈,它们从各个角度对新自由主义理论进行了质疑,有许多可取之处,但也有许多地方值得商榷,从本质上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社群主义对新自由主义的批评虽然是坚实有力的,但它对自己观点的表述却是苍白软弱的,它的缺陷决定它只是一种学术思潮,而新自由主义必然且已走向政治生活并占领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16.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三大知识部类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其中的一种情形,是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研究的渗透。社会科学介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兼具"科学"与"人文"的双重性,前者为自然科学的渗透提供了条件,后者为自然科学的渗透设置了限度。渗透的模式包括主体、客体、工具的渗透,精神理念的渗透,概念术语的渗透,研究方法的渗透,通过横断学科进行的渗透,通过交叉学科进行的渗透等。  相似文献   

17.
罗尔斯在《政治自由主义》中提出,人们可以表达并且理解某种政治正义观,而无需在道德问题上达成共识。桑德尔则声称,括置道德问题是否合理,至少需要视其中哪些道德学说为真而定。然而,通过探寻桑德尔所举例证的具体含义,我们发现他无法对其中诸多问题作出连贯一致的解答。由于没能澄清天主教学说究竟在何种意义上为真,桑德尔的例证实际上并不能发挥任何效用。  相似文献   

18.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建立在传统的社会契约理论基础上,他的正义原则关注资源分配的合法化和幸福的层次。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已将社会保障必要性置于个人主义的正义需求之上。哈耶克等思想家反对分配正义之类的理念,他们主张正义与不义只可能起因于人类行为者在适用于每个人的公平规则下所做的有意的行为。尽管正义的争议不断,但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由再分配来实现社会正义仍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近代西方“内容出自形式”神话的构建历史,可从康德“绝对命令”开始,直到罗尔斯的“社会契约”论和哈贝马斯的“对话伦理学”。哈氏“对话伦理学”的纯粹形式倾向,体现在“交往的不可避免性,论证性原则,最后根据的问题”等三项基本要义之中。“形式不可能产生内容”,因而对哈氏神话必须进行反思和批判,基于经验、内容及人的法权,尝试构建实体论证的程序正义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