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品德与生活>教材为载体,以儿童的实际生活为出发点,尊重儿童思想品德发展规律,从"爱父母"、"爱集体"、"爱同学""爱环境"、"守诚信"等各方面,唤醒初入学儿童的道德意识,引导他们过有道德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同情心是一种基础性的道德情感,它是儿童以“被爱”为基础,以“爱他人”为前提培养起来的对不幸者的“恻隐之心”。家庭教育在儿童同情心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充满爱的家庭心理气氛是儿童同情心生长发育的“土壤”,丰富的情感经验是儿童同情心发展的“种子”。  相似文献   

3.
儿童道德关乎儿童的成长。在儿童的成长中,儿童道德具有道德的“深层语法”,即儿童之间的“爱”与“公正”。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儿童具有自身的道德逻辑,儿童的道德情感是儿童道德逻辑的首要特征,儿童的道德教化就要考虑到儿童的道德智慧,通过儿童的生命叙事,激发儿童的道德情感,在情感的作用下通过交往、体验,实现儿童的道德内化。  相似文献   

4.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的越充分、细腻,感悟就会越到位、越深刻。《品德与生活》课标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作为一门综合型课程,《品德与生活》以现实的生活为背景,围绕低年级学生生活中“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四个主题构建内容。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的联系,为学生体验感悟、回归生活提供清新的源头。  相似文献   

5.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  相似文献   

6.
以学生真实的生活经历为背景,把开展传统节日活动纳人道德学习课程之中,抓住儿童“爱过节”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传统节日活动,把少先队教育目标化解于一个个具体节日活动中,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能使学生易于接受,并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促进良好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正>我园以“爱·生长——爱的艺术·力的生长”为文化理念,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工作。通过开展全程、全员、全方位的分层培训,赋能教师专业成长,塑造爱祖国、爱儿童、爱工作、爱生活的“爱之语”教师团队,培育“爱运动、爱表达、爱合作、爱探究、爱创作”的乐爱儿童。  相似文献   

8.
智障儿童的道德发展对其个性形成、社会化的良好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而家庭作为儿童道德的策源地,深刻影响其道德认知及行为的习得,故德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是每个智障家庭不可忽视的责任。文章以生活德育理论为基础、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武汉市某培智学校的33篇家长德育日记进行文本分析,发现其家庭德育体现出以“生活为导向”的德育内容,以“实践为主体”的德育方法,以及以“个别化为取向”的德育支持等特征,据此提出智障儿童家庭德育应在立足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提升对完整应然生活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智障儿童的道德发展对其个性形成、社会化的良好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而家庭作为儿童道德的策源地,深刻影响其道德认知及行为的习得,故德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是每个智障家庭不可忽视的责任。文章以生活德育理论为基础、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武汉市某培智学校的33篇家长德育日记进行文本分析,发现其家庭德育体现出以“生活为导向”的德育内容,以“实践为主体”的德育方法,以及以“个别化为取向”的德育支持等特征,据此提出智障儿童家庭德育应在立足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提升对完整应然生活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智障儿童的道德发展对其个性形成、社会化的良好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而家庭作为儿童道德的策源地,深刻影响其道德认知及行为的习得,故德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是每个智障家庭不可忽视的责任。文章以生活德育理论为基础、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武汉市某培智学校的33篇家长德育日记进行文本分析,发现其家庭德育体现出以“生活为导向”的德育内容,以“实践为主体”的德育方法,以及以“个别化为取向”的德育支持等特征,据此提出智障儿童家庭德育应在立足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提升对完整应然生活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课程。”就是因为这种新型的活动课程,不仅为低年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也培养了学生在一种现实环境中基本的道德意识。那么,如何上好《品德与生活》课,如何从课中引发道德体验,提高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意识呢?  相似文献   

12.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儿童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认识的获取、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丰富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教师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发展其道德能力的一部鲜活生动的教科书。作为儿童成长的导师——品德课教师要认真学习研究和自觉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新颁布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综合课程标准。用好“社会生活”这部“教科书”,教育儿童做生活的主人。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儿童积淀生活经验,激励儿童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为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良好的生活认知基础。如何引导儿童积极快乐地生活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以下五个方面的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13.
“生活—体验”型品德课要求课程的内容源于儿童的真实生活世界,课堂的情景是儿童生活世界的再现,课堂的组织形式必须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体验活动或游戏,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活动中充分体验道德,让“道德”通过体验深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并通过心灵的力量去指导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我们这样生活》以生活、体验为核心指导理念,全课以对比生活,体验生活,反思生活,创造生活为活动轴线,生动诠释了生活—体验型品德课的具体特点。  相似文献   

14.
<正>顾润生:学校以“立美”作为学生“修德”的途径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高云梅:我校“立美修德:儿童道德学习新样态实践建构”项目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立足于德育、美育协同统一的实践逻辑,系统支持儿童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分享美,并引导其过纯真、和谐、有秩序的道德生活,建构指向儿童道德学习的“立美修德”实践新样态。  相似文献   

15.
体验化德育课程以“爱的教育”为主线,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道德成长规律,从“爱自己”到“爱集体”、“爱祖国”不断往复,螺旋上升,通过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把做人做事的道理通过儿童自身的体验转化为他们内在的思想品质,把德育的目标内化为他们基本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内在道德品质的成长与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关怀生命、和谐生活、优化生态和加强国际理解为旨归的共生理想是时代与教育的呼唤。“明自我、明他人、明环境”的“三明”德育是共生德育理念的一种朴素的表达,其摒弃了道德的灌输与说教,强调激发儿童“生命的自觉”,倡导让儿童在“身临其境”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催生德性生长。  相似文献   

17.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的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新课程突出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特征,遵循“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的理念,珍视儿童童年的生活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构建课程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青岛市宁夏路小学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宗旨,以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结合学校生活教育特色以及道德与法治学科“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课程特点,积极开展生活教育视域下“同伴互动”提升道德与法治学习有效性的专题研究。通过健全组织、强化培训,探究规律、构建模型,学科融合、家校联合等方面的深入探索,以及展现“从儿童出发”的基本主旨,同伴教育的影响与价值,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道德生长等方面的重点内容,推动“同伴互动”专题研究,形成“同伴互动”学习策略,实现“同伴互动”协同发展,从而提升道德与法治学习有效性,以及形塑道德与法治学习新样态。  相似文献   

19.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人世间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品德课程强调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教育的内容源于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体现了课程“回归儿童生活”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20.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追求的品德教育是从儿童生活出发,利用蕴藏于儿童自己生活中的社会性、道德性事件和问题为素材,通过他们想做又能做的、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把情感态度教育蕴含其中,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让儿童道德的学习变得真实具体、可感可触、可想可做,真正起到引导儿童生活的作用,逐步积累、发展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实”与“活”的兼顾、“情”与“智”的兼容和“形”与“神”的兼备,在教学中追求这种兼收并蓄,才能取得课堂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