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2 毫秒
1.
青少年运动员"学训矛盾"及其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忆华  暴威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11):120-121,124
运用文献法、问卷法、逻辑法等,对青少年运动员中普遍存在的“学训矛盾”的原因进行了研究。认为以多元智力理论为指导,对青少年运动员因材施教,是解决“学训矛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E—leaning可以优化教育资源、提高学习效率、降低学习成本,对于体育课程教学而言,其灵活便捷的教学方式能够解决“学训矛盾”,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学习过程记录方便、教学管理和课程资源及时有效的更新,既方便了教学管理,也为体育远程教育创造了条件。E—leaning借助网络跨越了校园空间的限制,给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促使了学校与学习者之间距离的缩短,让学校教育向更广泛的地区辐射。借助E—leaning进行体育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整合,开展体育远程教育有助于现有体育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体育教育资源共享,是未来学校体育教育和终身体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要调和学训矛盾,在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中须进行种多种革新。树立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与竞技体育的发展相统一的教育价值观;树立以促进运动员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教育质量评价观;同时要注意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变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学训矛盾”是我国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员培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文中对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学训矛盾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学训矛盾构成的内外因素予以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学训矛盾的对策,具体包括加强学籍管理及思想教育,提高学习与训练的效率,加大对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资金投入,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提高训练的科学化程度等。  相似文献   

5.
高校特殊群体学生体育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探析了国内部分高校特殊群体学生体育课程现状。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即课程名称与课程定位的矛盾;教材内容普适性与特殊性的矛盾;课程设计和实施中“事实”与“价值”的矛盾;成绩评价中“刚性”与“柔性”的矛盾;教师从教条件与课程需要的矛盾。据此,在课程名称、教材内容设计、成绩评价等方面对高校特殊群体体育教育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基于“项群训练理论”的体育课程教学是按照体育的项目特点进行分类组合而设计的一组课程内容体系。文章采用心理测试、比较实验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课程进行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项群训练理论”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满足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多重性。本研究提出的基于“项群训练理论”的体育课程教学是在“完全学分制”下结合项群理论的一种尝试,目的在于探索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成功模式,不断丰富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与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7.
深化普通高校体育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刘志敏 《体育学刊》2001,8(6):75-77
传统的体育课程将改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要解决一些理论与实践问题。培养对体育的兴趣,发展学生个性,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已成为我国高校体育的任务之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对高校体育深化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我国优秀运动队竞技体系与教育体系结合体制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通过对我国优秀运动队“两结合”体制的调查分析,对优秀运动队文化教育是一个特殊的教育体系,训练是学训矛盾的主要方面,安排为高级训练阶段前的文化学习是一个战略步骤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以中等体育专业教育为主体向两头延伸”的“两结合”体制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9.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国家课程开发模式与各个学校多样性和学生差异性之间的矛盾,阐述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基础:“实践模式”、“过程模式”与“环境模式”。分析三种模式的主体思想及其对我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借鉴意义。认为:应根据文化背景,合理借鉴此三种课程开发模式的积极思想,开发各具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10.
<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于2005年秋季全面实施。客观地讲,《标准》所提倡的理念及其结构较以往的体育教学大纲更符合时代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但它面临的最大困难在于广大第一线教师在课程实施时很难把握《标准》所提倡的理念,如果解决不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就很可能影响教学的质量,甚至造成教学秩序的混乱。笔者认为运用“行动研究”理论是处理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一、实施《标准》遇到的困难(一)体育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体育课程改革实践需要有科学的理论  相似文献   

11.
运动文化反映了社会的主流价值,是整个社会的一个缩影,同时参与运动、体验运动文化也是个人走向社会化的一个纽带。学校体育课程该如何通过对运动文化的特征分析,对竞技运动进行复制和改造,并运用到学校中,为学生在类似真实社会运动文化模式的情景下提供广泛的、平等的、有教育意义的运动经验,培养学生成为有运动能力的、有运动文化素养的和热情的运动者。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大、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领域的层级衔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课程目标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课程设置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航标”。研究各学段体育课程目标领域衔接,合理安排各层级体育课程的目标任务,使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前接受系统的体育教育,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理论和方法,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从而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科研方法,对广东省五所高校女生选修健美操课程的学习动机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得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塑造健美体形、完善个性品格、提高审美能力以及调节大脑是女生学习健美操的主要动机。故而启发和引导女大学生积极参加健美操锻炼,能有效地推动高校健美操运动的普及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体育选项课教学理念与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体育选项课教学的理念进行了分析,认为体育选项课程是打破几十年来传统体育课程并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的一种超越体育课程的改革;同时提出了促进体育选项课程在持续性发展过程中有关体育教师的发展和学生自身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5.
查阅大量相关文献,根据体育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改进措施,结合本校特点对体育课程结构的合理优化进行实验性研究.从理论联系实际、丰富课程结构、增加课外体育锻炼形式和课程、增设体育裁判员团队、变换体育授课形式增加学生创造性体育内容等方面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性素质.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就新时期体育课程标准对体育课程理念构建的影响进行分析,认为随着新课标中体育课程指导思想的转变,人本主义的教育思路也日渐清晰,本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原则,构建新课程理念的主干部分已可见端倪,可以说新课标为体育课程理念的构建提供了现实思想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和高校体育教育的不断改革,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学分制管理已成为必然趋势。结合有关的教育理论和具体试行学分制的实践,将学生获得学分的内容规定为:选项课、体育活动课、体育理论知识能力、体育竞赛、全民健身体育锻炼、体育达标和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学分制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全面提高学生体育知识和能力。但同时也存在管理工作量大,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不适应学分制要求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体育专业课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院校由于其学科的专业特点,学生的人文素质匮乏,综合文化素质不高。因此,在对高等体育院校进行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体育人才时,体育专业课教学中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的渗透,打破过去狭隘的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新的教育质量观。  相似文献   

19.
传统体育保健课是为那些身患慢性疾病和某种原因不能参加普通体育课学习的学生而设置的特种形式的体育课。随着社会体育、竞技体育的蓬勃发展,体育保健知识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生必备的一项知识。针对大学生体育保健课教学现状,研究了相应的教学对策,并采取一些教学手段和方法,改进了体育保健课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影响西安市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程教学因素的深入分析,发现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相关领导重视程度、体育理论课程课时设置、课程教材与教学内容选择、体育教师自身知识结构与教学水平、体育理论课程教学形式及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对体育理论课程教学制约因素进行研究,目的是使体育理论课程教学能在学生体育知识与技能掌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最终顺利实现体育教育的任务与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