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以XML作为数据载体发布到Internet上。本文针对这一功能,研究并探索基于XML的Web数据库信息发布所涉及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彭奇志  张群 《情报杂志》2003,22(4):45-46
介绍了ASP、PLP和JSP等Web动态信息发布技术各自的概念和特点,同时比较了各种发布技术的主要区别。通过分析,指出JSP技术是今后最重要的Web应用开发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3.
郝小花  王柯 《情报科学》2001,19(9):972-975
本文描述了基于Java技术的Web信息发布三层体系结构,讨论JavaApplet、JavaScript、JavaServlet、JSP、JavaBeans、JDBC等Java技术对客户端表示层、应用服务和数据服务层各层的支撑,阐明Java作为Web信息发布主流技术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对构造Web信息发布系统模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伟 《情报杂志》2002,21(12):11-12
通过对当前Web信息发布系统的应用开发状况的分析,指出了传统Web信息发布系统应用开发模式的不足及改进措施;提出了新一代Web信息发布系统的设计构想,并且详细地说明了该系统模型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5.
随着Internet的日益普及,WWW所提供的信息必须有个动态性、交互性,于是动态Web设计技术和数据库相结合受到广泛重视,从而形成动态Web数据库访问技术,把数据库中的数据在Internet/Intranet上发布。但是如何将数据库信息发布到Web上,创建含有数据库信息的动态页面?最常用的中间件技术有CGI和API。但CGI程序有效率低、速度慢等缺点;但API也具有兼容性差和开发难度大等缺点。微软在ILS2.0中推出IDC组件可以很容易地实现web数据库的开发。于是微软在US3.0中引入ASP(Microsoft Active Server Pages)技术,可以将HTML、脚本和ActiveX组件相结合,创建高效的交互式Web页面和基于Web的应用程序,与创建复杂的CGI程序相比,ASP脚本非常简单,利用ActiveX组件,很容易实现与数据库的连接。目前,ASP已成为开发动态网站和Web数据库的主要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6.
吴晓丽 《情报杂志》2001,20(9):41-41,44
利用计算机网络不但能获取网络信息,而且能向网上发布信息,进行网络信息的双向交流。文中介绍了如何把自己的计算机变成一台支持HTTP协议的能进行通信的Web服务器,在网上发布信息。  相似文献   

7.
Internet的出现和发展已经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XML近几年来迅速崛起。设计XML的目的就在于使得在WEB上能以现有超文本标记语言 (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简称HTML)的使用方式提供,接收和处理通用的SGML成为可能。本文在介绍了XML语言及其在数据库系统中应用之后,对基于XML技术的Web数据库信息发布系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1.Web 数据库的特点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网络带宽不断增加,接入技术日新月异。在强大的平台支持之下,广大互联网用户对网上站点的内容和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仅仅依靠传统的静态页面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要求,需要考虑到如何实现对数据库的访问,以及如何对用户的客户端输入作出及时的响应等等。Web站点必需健壮可靠,动态交互性强,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因此,Web数据库技术是动态网站开发的核心技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和Web技术的蓬勃发展,人们已不满足于只在Web浏览器上获取静态的信息,人们需要通过它发表意见、查询数据,甚至进行网上购物,这就迫切需要实现Web与数据库的互联。Web技术发展到今天,人们已经可以把数据库技术引入到Web系统中。数据库技术发展比较成熟,特别适用于对大量的数据进行组织管理,Web技术具有较佳的信息发布途径,这两种技术的天然互补性决定相互融合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将Web与数据库结合起来,不仅把Web与数据库的所有优点集中在一起,而且充分利用了大量已有的数据库信息资源,可以使用户在Web浏  相似文献   

9.
田新东 《现代情报》2003,23(10):61-62
本文通过对现代图书馆网络建设过程中有关Web信息发布的论述,指出了规范网络信息发布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实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详细介绍了网站新闻发布管理系统的发展历程,对该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和技术实现过程进行了介绍。系统实现了网站新闻发布的动态管理.使得对网站新闻信息的管理更加及时、高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浏览速度。同时介绍了基于JSP技术与sql server数据库.开发三层架构的新闻发布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1.
基于OA的学术期刊出版模式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易治宏 《情报科学》2006,24(7):1030-1033,1094
开放存取是一种学术信息共享的自由理念和出版机制,它迎合了网络时代学术信息交流的特点。OA学术期刊出版是学术交流的一种全新的、高效的出版模式。本文介绍了开放存取的概念、特征和产生的背景,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OA学术期刊出版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出版业涉及多个领域和多种资源,是基于出版内容、载体和传播方式的集成性的产业。出版技术的进步对出版业发展产生颠覆性创新的效果。正是技术进步的影响,出版业经历了三大发展阶段,现在步入到数字时代。本文分析出版技术的变革过程以及产业集成视角下出版技术体系,以及信息技术对出版业的发展产生的颠覆性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出版环境下的核心竞争力。从数字出版的特点出发,根据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出版服务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探讨高校图书馆参与数字出版的有效模式。认为在数字出版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除了以资源采购商身份支撑数字出版外,更应该以盘活高校现有资源、汇聚网络零散资源、挖掘馆藏特色资源、集纳高校原创资源的模式直接参与数字出版,从而提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质量和信息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4.
SVG具有适合网络发布的优点,其应用于地图网络传输与发布,既能解决目前地图网络发布面-临的难点问题,又能增强基于网络的地图应用功能.分析了SVG应用于空间数据可视化的优势,地理空间数据在SVG文档中如何进行数据组织及编码,实现GML数据到SVG数据的转换、SVG地图的显示与网络交互,提出了基于SVG的地图网络发布模型.  相似文献   

15.
杨林青  王红  雷菊霞 《现代情报》2016,36(12):160-163
在全媒体时代着力探讨学术出版转型与图书馆的责任,拓展图书馆服务的生长点,重塑图书馆出版服务的内涵与外延。在探索学术出版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采用文献调研法和案例分析法,搜集国内外图书馆出版服务的相关案例,指出学术出版数字化变革对图书馆的影响以及二者的融合路径。图书馆应该树立大媒体大出版理念,培养用户开放出版的信息素养,通过多种模式促进学术出版向数字出版与OA出版发展,提升图书馆参与学术出版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我国学术出版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云计算时代下中小型出版社数字出版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云计算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IT技术的变革往往带来其他行业的巨大变化.人们获取信息方式的改变,阅读习惯的变化,使得数字出版成为中国出版行业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面对需要过高投入的数字出版,实力薄弱但拥有独特优质内容资源的中小型出版社急需适合自己的数字出版模式.以云计算时代为背景,提出构建中小型出版社数字出版模型的设想,希望给中小型出版社开展数字出版以指导.  相似文献   

17.
对学术图书馆参与出版服务的融合路径展开研究,能够为我国出版服务的实践进展提供一定的借鉴。通过对国内外学术图书馆出版服务发展现状的梳理,从外在条件和内在需求上分析我国学术图书馆开展出版服务的必要性。从服务内容多元化、合作模式的选择、技术平台支持、出版馆员职责定位、强化出版信息素养教育五个方面详细探讨了我国学术图书馆参与出版服务的有效途径,并就如何构建符合我国实际发展需求的出版服务新模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科技出版平台是现代科学信息交流的核心传播媒介。在系统梳理科技出版平台用户行为特征的基础上提出面向用户的科技出版平台构建要素,包括适时性平台定位、深层次资源整合、高效能资源发现和交互型功能设计,并指明开发报告型/分析型工具、拓展移动出版和引入社会化媒体将是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数字出版已逐渐成为最具活力的新兴朝阳产业。加强版权保护成为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关键。本文阐明了数字出版产业与版权保护的内在相关性,分析了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版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并且从立法、行政、司法和社会保护等层面提出完善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版权保护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A new economic model for the analysis of scholarly publishing – journal publishing in particular – is proposed that draws on club theory. The standard approach builds on market failure in the private production (by research scholars) of a public good (new scholarly knowledge). In this model, publishing is communication, as the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But a club model views publishing differently: namely as group formation, where members form groups in order to confer externalities on each other, subject to congestion. A journal is a self-constituted group, endeavouring to create new knowledge. In this sense, a journal is a club. The knowledge club model of a journal seeks to balance the positive externalities of a shared resource (readers, citations, referees) against the negative externalities of crowding (decreased prospect of publishing in that journal). A new economic model of a journal as a knowledge club is elaborated. We suggest some consequenc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journals and financial models that might be developed to support th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