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研究表明,赛前训练量减70—80%,最大强度所测的指标可保持10—28天。血液指标在减量的5—21天中保持不变或有所提高,肌糖元贮备和肌肉的氧化能力亦有类似变化。亚极限运动指标也保持不变或有所提高。赛前周训练量减少70—90%,在6—12天的减量训练中,主要由于肌肉爆发力的改善,比赛成绩可以提高或保持最好成绩。  相似文献   

2.
16名青少年女子铅球运动员分为训练量减少 2 0 %组 (175 .7± 4 .5cm ,90 .7± 19.1kg ,16 .3± 1.8y)和减少 6 0 %组 (175 .5± 9.5cm ,84 .9± 13.7kg ,15 .7± 1.2 y) ,进行 3周的减量训练 ,测试减量训练前后运动员机能状态和专项成绩的变化。结果表明 ,6 0 %组的运动员运动成绩高峰出现在第 2周 ,并且提高的幅度 (3.7% )较减量 2 0 %组提高的幅度大 (2 .9% )。训练量减少的幅度影响运动员机能变化周期的长短 ,减量少时最佳成绩出现的晚 ,减量多则最佳成绩出现的早。血尿素、血清CK变化值能较敏感地评价运动员赛前减量效果  相似文献   

3.
陈勇 《福建体育科技》2015,(1):28-31,40
为研究我国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邓薇赛前备战训练,从训练学角度探讨赛前训练规律,通过文献资料法、个案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探索赛前训练研究热点,结合邓薇赛前阶段划分、训练内容和训练强度,对举重项目赛前训练进行研究。研究认为,邓薇赛前训练特点为:赛前训练阶段持续6周,最高训练量出现在第3、4周,第5周开始减量幅度较为明显,每周内训练内容相对集中,训练强度分布有明显的极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赛前减量训练是非线性的、逐渐减低训练量,在预期时间里减低运动员心理上的压力和生理上的压力,以达到最佳竞技状态。减量训练有渐进型:直线式的减量和指数式的减量;也有非渐进型:阶梯式的减量。非渐进式的减量模式不及渐进式模式效果好;同是渐进式减量模式下,快速减量模式比缓慢减量模式效果好。维持训练强度大致不变的训练负荷是减量训练阶段促进训练适应的关键,减小训练量对运动成绩提高更为有效,最佳减量为减小41%-60%,8~14天的减量训练时间对于大多数运动项目都是有效的时间长度。通过减量可以提高0.5%~6%的成绩,平均的改善是3%,高于提高运动成绩需要的变异系数,可大幅度提高运动员获胜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减量训练对耐力运动员成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表明,赛前训练量减70-80%,最大强度所测的指标可保特10-28天。血液指标在减量的5-21天中保持不变或有所提高,肌糖原贮备和肌肉的氧化能力亦有类似变化。亚极限运动指标也保持不变或有所提高。赛前周训练量减少70-90%,在6-12天的减量训练中,主要由于肌肉爆发力的改善,比赛成绩可以提高或保持最好成绩。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和访谈法对江苏省参加2015年全国皮划艇锦标赛的10名女子皮艇运动员在赛前6周训练中血清肌酸激酶、血尿素氮、血红蛋白、红细胞积压、尿PH值、尿比重等指标进行监测。结果:在赛前第6周高强度大运动量后,运动员血清肌酸激酶、血尿素氮含量出现较大程度的上升,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整体偏低,表明高强度训练产生强烈刺激,且未能在短期内较好恢复;经过积极调整后,血液指标逐步降到正常水平,部分队员尿液指标处于正常值以外;第3周适当增加训练量和强度后,训练后增加了恢复手段与营养调整,第2周继续增加训练量降低强度,部分产生应激反应,采取积极恢复方法,赛前第1周整体处于正常范围。结论:生化指标能反映运动员对赛前运动负荷的适应情况以及身体机能的状况;通过及时分析生化指标变化,及时调整训练计划和恢复措施,能有效控制运动员身体机能;建议训练负荷的安排要循序渐进,因人而异;训练恢复方法多样。  相似文献   

7.
赵鹏 《体育科研》2013,(5):67-71
目的:对国家男子举重队重点队员在2012中国举重锦标赛(奥运选拔赛)和奥运备战赛前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监控,总结现有的赛前训练的模式,为教练员及时了解运动员的身体反应、修订训练计划和调整训练负荷、保证运动员在大赛前机能处于良好状态提供参考。方法:在国家男子举重队2012年奥运选拔赛和备战奥运的赛前期,运用生理、生化指标对国家队5个重点级别,6名运动员进行训练监控。结果:奥运选拔赛前的训练模式为赛前第2周训练强度和负荷达到最大,之后训练强度和量缓慢降低。奥运备战赛前的训练模式是大强度大负荷周与小强度小负荷周交替出现,总体呈下降趋势。选拔赛的赛前模式优于奥运备战的赛前训练模式。结论:两次赛前训练结果比较发现,锦标赛赛前训练模式优于奥运备战赛前训练;训练强度起始较大随后缓慢下降,整体训练负荷较稳定的训练可以保持运动员在赛前训练阶段的生理机能的稳定,同时提高运动员的肌肉爆发力,增强竞技状态;强度中等、训练负荷较大且整体训练量呈波动趋势的训练易于给运动员造成一定的身体不适,引起运动疲劳的积累,导致赛前竞技能力的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场地世界杯赛前阶段,两名自行车运动员(郭×、顾×)分别应用“减量增强度”和“训练量不变”两种功率车Tabata间歇训练方案的训练课中运动表现和生理机能适应的差异。方法:场地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郭×和顾×3周完成7节功率车Tabata间歇训练(TIET)课,每节课包括4组内容为次数不同的“120 r/min稳定踏频骑20 s +60 r/min放松恢复骑10 s”训练。郭×单节课总骑行次数逐步减少、总传动距离逐步增加,而顾×常规训练课总次数不变。采集训练课中的骑行功率、做功、心率及每组骑行后的血乳酸进行分析。结果:郭×单节课总做功从第1节课的266.8 kJ逐渐降低至第7节课的201.0 kJ,但单节课的平均功率出现逐课次增加的变化趋势。郭×仅第2节课的平均心率较第1节课下降6.1%,接下来5节课明显回升;郭×第6和第7节课后的血乳酸清除量(ΔBLa)分别显著升高至1.05 mmol/L和1.3 mmol/L。结论:在场地自行车赛前阶段完成的7节功率车Tabata训练课中,通过减少训练课骑行次数、增大阻力档位,可在提高训练强度的同时,降低训练量以促进体能恢复,完成“减量增强度”的赛前训练目标。  相似文献   

9.
纪逊 《游泳》2008,(3):25-28,29
游泳运动员的有氧耐力在整个游泳训练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训练量(距离)在全年训练量中占主要地位,长距离运动员有氧训练的量所占百分比则更多,如澳大利亚长距离运动员每周的训练计划中有氧训练的量要占到70%。近年来澳大利亚游泳训练成功经验表明。即便是短距离运动员,在赛前减量期也要重视有氧训练。而奥运会50米、100米自由泳金牌得主波波夫的训练指导思想就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游泳是一项耐力运动,因此需要高度地发展有氧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以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国家男子蹦床集训队的5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运动员赛前训练中计划安排、生理生化指标及心理指标的检测和分析,全面把握和概括运动员赛前负荷内容及结构的特点,并对相关内容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赛前训练负荷总体上呈现强度增加、训练量逐渐降低的趋势.赛前训练身体机能生理、生化以及心理指标与训练负荷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16名青少年女子铅球运动员以不同方式进行3周赛前减量训练时,腰腹肌群和膝关节屈伸肌群力量与专项运动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减量60%组运动员(175.5±9.5)cm、(84.9±13.7)kg、(15.7±1.2)yrs运动成绩提高的幅度(3.7%)较减量20%组运动员(175.7±4.5)cm、(90.7±19.1)kg、(16.3±1.8)yrs运动成绩提高的幅度(2.9%)大。训练量减少的幅度影响运动员机能变化周期的长短,减量少时最佳成绩出现的晚些(减量后第3周),减量多则最佳成绩出现的早(减量后第2周)。  相似文献   

12.
辽宁女子赛艇队备战城运会期间,通过生化监控观察周期训练中运动员血红蛋白(Hb)和血尿素(BUN)的变化情况,应用赛艇测功仪进行最大能力2000m、5000m测试,对阶段训练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训练量持续增大是引起运动员Hb下降的主要原因;通过BUN监测可了解运动员大负荷训练后恢复情况;测功仪测试所得功率、心率和乳酸数据,可对运动员阶段训练有效分析。  相似文献   

13.
通过运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对高校武术运动员的赛前心理训练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赛前武术训练过程中,根据大学生运动员的特点和体育心理学原理,科学地运用心理学方法,对结合技术训练改善训练质量,提高武术表现能力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不同专项训练对男子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无氧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两个阶段不同侧重的专项训练前后男子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无氧功和专项成绩的变化,探讨不同专项训练对无氧能力的影响,为合理安排训练计划、评价训练效果提供依据。在冬训期间,对运动员的15s、30s无氧功和场地专项成绩测试结果显示,专项力量训练提高了运动员的磷酸原供能能力,但8周训练时间过长,造成了专项频率水平的降低,影响了成绩。专项频率训练虽然使无氧能力小幅下降,但对运动员骑行频率的改善从整体上提高了短距离运动员的专项成绩。在训练计划的制定中,应合理安排各种专项训练手段的比例。  相似文献   

15.
对现代运动训练周期的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目前世界优秀运动员的年训练计划,从周期训练的安排原则出发,分析现代运动训练周期变化的特点,以期为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提供一些新的思考和启示,制定出最佳的训练计划.  相似文献   

16.
血容量对运动训练及高原应激的调节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法,综述了血容量在运动训练及高原应激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和对有氧能力的影响,希望能为在运用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压积等常规指标评价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和指导训练时,提供更科学全面的分析线索。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赛前不同训练负荷的生化监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参加九运会武术决赛的部分省市优秀运动员赛前不同训练负荷进行了生化监测研究。结果表明,2个整套训练应属于中等负荷训练的范畴,适合运动员日常的技术性训练;4个整套训练应属于大负荷训练的范畴,适合对运动员施加大负荷的刺激,从而产生超量恢复,提高运动能力;同等条件训练下,运动员的反应存在差异性,教练员应针对性地制定训练计划。  相似文献   

18.
优秀运动员运动训练科学监控与竞技状态调整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对优秀运动员的训练过程实施长期、系统的科学监测,以便在重大比赛前科学地调控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是体育科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运用运动生理、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和运动心理学等研究方法,研究优秀运动员运动训练科学监控与竞技状态特点和规律。研究认为,1)运动训练的科学监测包括身体机能诊断与监测、运动技战术诊断与监测、心理状态诊断与监测等多方面。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诊断主要采用生理机能指标、血液指标、激素类指标、免疫学指标,结合训练过程分析训练前、后的身体机能变化特征,准确地评定运动负荷和训练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优秀运动员运动技术诊断主要采用影像测量与分析、力学理论分析、力的测量与分析等方法,对运动员的专项运动技术进行定性和定量诊断。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体技术优化,解决运动员的技术训练问题,不断提高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在优秀运动员心理状态评价上,根据运动专项的不同,心理状态诊断和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心理与神经疲劳状态、注意力水平、专项认知水平、心理技能水平、比赛心理兴奋点的状况、团队凝聚力等;2)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主要是指:根据训练目标和相应的训练计划,运动员经过科学、系统的训练,其竞技能力在比赛期间所出现的相对最高和相对稳定的状态。目前竞技状态的调整研究主要集中在训练经验和实验测试两个方面。研究重点介绍建立个体最佳竞技状态模型、赛前运动负荷调整、合理膳食调配与营养补充、竞技心理状态调控等方法;3)中国运动训练科学监控与竞技状态调整研究特点表现在3个方面:注重优秀运动员个性特征研究,形成科研团队进行综合性研究和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运动实践。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测试等研究方法,对国家散打队在第5届世界武术锦标赛赛前5周训练时间内的血色素、血尿素、血睾酮、皮质醇的变化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赛前训练负荷监控期内,血色素和血尿素能有效地监控散打训练负荷;血睾酮通过反映运动员机能状态变化来间接地监控训练负荷;赛前队员皮质醇的变化反映运动员机能状态与队员的主观感觉疲劳度较为一致,并且与整个训练期T/C反映的队员机能情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explore pre-competition training practices of elite endurance runners. Training details from elite British middle distance (MD; 800 m and 1500 m), long distance (LD; 3000 m steeplechase to 10,000 m) and marathon (MAR) runners were collected by survey for 7 days in a regular training (RT) phase and throughout a pre-competition taper. Taper duration was [median (interquartile range)] 6 (3) days in MD, 6 (1) days in LD and 14 (8) days in MAR runners. Continuous running volume was reduced to 70 (16)%, 71 (24)% and 53 (12)% of regular levels in MD, LD and MAR runners, respectively (P < 0.05). Interval running volume was reduced compared to regular training (MD; 53 (45)%, LD; 67 (23)%, MAR; 64 (34)%, P < 0.05). During tapering, the peak interval training intensity was above race speed in LD and MAR runners (112 (27)% and 114 (3)%, respectively, P < 0.05), but not different in MD (100 (2)%). Higher weekly continuous running volume and frequency in RT were associated with greater corresponding reductions during the taper (R = ?0.70 and R = ?0.63, respectively, both P < 0.05). Running intensity during RT wa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taper running intensity (continuous intensity; R = 0.97 and interval intensity; R = 0.81, both P < 0.05). Algorithms were generated to predict and potentially prescribe taper content based on the RT of elite runners. In conclusion, training undertaken prior to the taper in elite endurance runners is predictive of the tapering strategy implemented before competi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