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冠果草花药壁的发育为单子口十型,绒毡层为周原质团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连续型,四分体呈左右对称式排列,成熟花粉为三细胞型。双珠被,假厚珠心,倒生胚珠。胚囊发育为葱型,成熟胚囊的特点是两个极核分别位于中央细胞两端,不融合成次生核。受精过程中,一个精于与卵核融合形成合子,另一精子先与珠孔端极核融合,之后受精极核再移动到合点端与另一极核融合,形成初生胚乳核。胚的发育为石竹型。成熟胚呈马蹄形,具有2片真叶。胚乳发育为沼生目型。随着胚的发育,胚乳细胞逐渐解体,成熟种子中无胚乳。  相似文献   

2.
 刺五加Eleutherococcus senticosus(Rupr .et Maxim.)Maxim的胚胎发生类型为茄型。其卵细胞受精后,合子经历15天左右的休眠期才进行第一次分裂。合子分裂通常发生在胚乳细胞化之后,经棒形胚、球形胚、至果实成熟时发育到心形胚。棒形胚后期至心形胚初期,胚柄最为发达。刺五加的胚乳发育类型为核型。其初生胚乳核的休眠期为1天左右。当胚乳游离核数目增加到200至300时,胚乳以自由生长细胞壁的方式细胞化,胚乳细胞以典型的有丝分裂方式进一步增殖,增加细胞数目。球形胚时期,胚乳细胞内开始贮藏营养物质。少数种子的胚乳里存在巨大细胞核的异型胚乳细胞。在胚乳游离核为32至64个时,分化出珠被绒毡层;球形胚时期,珠被绒毡层解体。珠被绒毡层解体后,胚乳表层细胞分化为分泌层。球形胚至心形胚阶段,约有5%的种子里,胚与胚乳组织发生弥散样降解。成熟果实中,含有大量的瘪粒种子和虫咬种子;饱满种子率为40%左右。饱满种子中,胚乳组织占据种子体积的绝大部分,胚所占比率很小。讨论了不同发育时期胚和胚乳的营养供应。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单型属——星叶草属有关种系发生的胚胎发育性状。胚胎学     研究表明,在分析该属性状演化时下列特征是十分重要的:星叶草具有横生的、单珠被、薄     珠心胚珠; 胚囊形成为蓼型; 初生胚乳核首次纵向分裂形成两个细胞,胚乳发育为细胞型; 胚胎     发育类型基本上属于石竹型; 在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珠被萎缩并且最后消失,因此在成熟果     实中不形成种皮。根据胚胎学和一些形态学证据,作者认为星叶草属同毛茛科及其近缘科之间似乎没有密切的关系。星叶草属的亲缘关系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中国蓝果树的花芽当年形成。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孢子四分体多为四面体形。  花药绒毡层分泌型,细胞具多倍体核。子房常1室,少2室。花柱实心,具引导组织。引导组织在子房室顶端形成珠孔塞。胚珠倒生,悬垂,具单珠被。假厚珠心。珠被维管束延伸进入珠被。孢原细胞1 个,位于珠心表皮细胞之下。孢原细胞直接扩大形成大孢子母细胞。珠心冠大多不存在。蓼型或葱型胚囊。近合点端的无功能大孢子最先压扁退化。珠孔受精。精卵核融合为有丝分裂前型。极核在受精时融合。反足细胞短命。细胞型胚乳。成熟胚与种子近等长,种子叶基部多少心形。子具胚乳。胚和胚乳均不具喜树碱。   同美洲产的蓝果树相比较后,本文总结了蓝果树属较稳定的有分类学意义的胚胎学特征。  相似文献   

5.
七子花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江琴  王利琳 《科技通报》2003,19(5):387-391
报道了七子花(Heptacodium miconioides)小孢子的发生及雄配子体形成的过程,主要结果如下:七子花的花药壁有7~10层细胞,药室内壁有带状加厚现象,变形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孢子有四面体形和左右对称形两种;成熟花粉粒为三细胞型;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形成过程存在败育现象。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近缘广布种泡沙参为对照,对濒危物种裂叶沙参进行了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裂叶沙参的药壁发育为双子叶型,绒毡层为腺质型,细胞含两核。小孢子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为四面体型,成熟花粉粒为2-细胞型。胚珠倒生,单珠被,薄珠心,大孢子四分体为线形排列,胚囊发育为蓼型。成熟胚囊中两极核在受精之前融合为一个大的次生核。当胚囊发育至单核胚囊时,珠被的最内层细胞发育为珠被绒毡层。濒危植物裂叶沙参在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中,未见有败育及其它异常现象;与对照种泡沙参相比,也未见有差异,这说明裂叶沙参的致濒原因不在于有性生殖过程。  相似文献   

7.
篦子三尖杉的胚胎学研究及其系统位置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篦子三尖杉Cephalotaxus oliveri的成熟花粉包含两个细胞,花粉管在精原细胞产生后 经历了一年的休眠期; 精原细胞分裂产生两个体积不等的精子; 雌配子体游离核经12次分裂后形成细胞壁; 窄长的颈卵器单个顶生; 卵细胞中含有大量类核仁状体; 受精时,雌雄核在分裂中期完全融合; 原胚游离核在16核时产生细胞壁; 原胚具冠细胞; 无裂生多胚现象; 成熟胚 二枚子叶。总之,蓖子三尖杉与本属其它种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如精原细胞分裂前细胞中心细 胞质浓缩成星状放射区域; 苗端早在胚成熟前分化形成明显的突起,以及成熟胚的子叶极为发达等等。因此,作者赞同将蓖子三尖杉在本属中另立一组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单穗升麻的雌蕊群由1~5枚离生心皮组成。子房单室,4~9枚倒生胚珠,双珠被,厚珠心;大孢子四分体呈线形或T形排列,合点端一个具功能。胚囊发育为蓼型。成熟胚囊中3个单核反足细胞,胞质浓密,在球形胚时期尚能观察到其退化痕迹。极核融合早,次生核位于合点端。胚胎发生为柳叶菜型;核型胚乳。雄蕊凋谢后1~2天花柱顶端腹缝线周围出现乳突细胞,雄蕊凋谢后3~5天延长成柱头毛。讨论了单穗升麻与南川升麻柱头可授期与花粉生活力的差异对传粉效果和结籽率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银杉的雄配子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杉具2个原叶细胞,但其形成与松科其他属不同,先切出1个初生原叶细胞,这个细   胞再分裂1次,产生第二个次生原叶细胞; 花粉成熟时原叶细胞不退化,散粉时为3个细胞。传  粉与受精的间隔时间为13个月左右。2个精子大小不等。  相似文献   

10.
 对翼萼蔓属进行了外部形态、花部解剖学、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花粉形态和染色体 的研究,并以此为据,讨论了该属的分类等级和系统位置。翼萼蔓属的花具花冠腺体。花萼筒具16条 维管束,花冠筒具12条维管束,二者的维管束是独立发生的。每心皮具1条背维管束和2条腹维管束。 雄蕊先熟。花药四室;药壁发育为双子叶型;绒毡层异型起源,细胞具双核,属腺质型绒毡层;一层中层 细胞;药壁表皮层宿存,细胞膨大,细胞壁纤维状加厚;药室内壁部分纤维状加厚。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 裂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成熟花粉为3-细胞型。子房为2心皮,1室,超侧膜胎座;胚珠25~40列,倒生 胚珠,腹维管束靠近腹缝线。薄珠心,单珠被。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4个大孢子呈直线式排 列,其中合点端的大孢子具功能。胚囊发育为蓼型。极核在受精前融合为次生核,反足细胞3个,具反 足吸器。胚乳发育为核型。花粉球形,极轴长约32.8μm,赤道轴长约34.2μm,外壁纹饰为网状纹 饰。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26,染色体基数为x=13,核型公式为2n=26=18m+4sm+2st+2t,属 2A型。比较翼萼蔓属、蔓龙胆属和扁蕾属的外部形态、花部解剖学、胚胎学、花粉形态和染色体特征,表 明翼萼蔓属和扁蕾属可能具较近的亲缘关系,起源于一个较早的共同祖先。在分类等级上,把翼萼蔓属作为一独立属处理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1.
 我国木蓼属有11种,3变种,其中特有种3个。本文通过对它们的形态,花粉等性状的研究,探 讨了属的系统位置,提出了木蓼族的演化系统。在分析了木蓼属的性状后,认为木蓼组Sect Tragopyrum(Bieb.)Meisn.较为原始,应置于刺木蓼组Sect.Atraphaxis之前。本文还研究了该属的地理分布,初步探讨了它的起源及现代分布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香榧Torreya grandis 是名贵“干果”和木本油料植物,为裸子植物红豆杉科的重要成员之。有关香榧的胚胎学过去有过报道,但其整个有性生殖过程,至今未有详细研究。作者就多年的观察和探索,基本搞清了香榧的有性生殖过程。香榧的球果原基在头年5月1日前已经开始分化,这时原基呈小丘状隆起,在它外面的第一对苞片几乎与球果原基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第二年5月1日前后,胚珠的各种组织已基本分化完全,并在珠心深处有一明显的大孢子母细胞。此刻,小孢子叶球中的花粉正处于2细胞传粉阶段。受精作用发生在8月底至9月初。原胚发育持续的时间很长,并在越冬之后于第三年4月开始向幼胚过渡。到9—11月间,种子完全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