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夫拳法贵炼,炼气炼意为上,炼形炼力居其次。盖气能帅力、意能君形也。浅识拳者,得其形,不解其意,深识拳者,得其意而忘形,故欲通上乘拳法究竟,须炼有定规,至诚之道充于中;打无常法,法备则用周;变遵自然,感动兴起于不容已;庶不致走入歧途也。  相似文献   

2.
形意拳在其发展过程中,在拳理拳法上,逐步形成了丰富的技击内容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拳法上以形取意、意自形生为主要特点。以徒手搏击和器械攻防格斗为一体,以及内外结合、锻炼人内在的精、气、神、意、劲为宗旨。同时在拳理拳法中蕴藏着"天人合一"及祖国医学中五行学说、阴阳学说等传统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3.
“十大形”是戴氏心意拳的基本拳法。内容是“龙、虎、蛇、猴、马、鹰、燕、鹞、鸡、熊”,是模仿动物搏斗动作,取其锐击之意创编而成。十大形如同五行拳,也是单练拳势;左、右势式。同是母型拳法,依附母型还有诸多子型拳势。所不同的是,五行拳是遵循自然规律产生内在的变化;十大形是“像形取意”呈外沿  相似文献   

4.
七仙形秘拳     
高翔 《武当》2001,(6):5-8
“七仙形拳”系秘门武功,在历史传承中,门规森严,传递保守,故武道中人对此门知之极少。鉴此,笔者把此拳源流、拳法、兵刃、技击、功夫、劲力等加以概述,让学者了解其大略。  相似文献   

5.
宋学玉 《武当》2010,(7):10-11
龙门十三形是武当全真龙门派(简称武当龙门派)拳法的灵魂,始终贯穿于每一个拳术套路之中,且以身手步法协作的应用形式出现,是形成龙门派拳法特征的关键。诸如狼形取其奔之意,坐腰而出,身步相欺,蹿闯扑杀,名曰“狼奔”;猿形取其灵,身严步灵,手惊心灵,身手之快,迅捷异常,名曰“猿灵”。  相似文献   

6.
马琳璋  马天巧 《精武》2003,(8):16-20
心意拳十大真形是以左右单盘的拳法形式盘练的,它有很多好处:易学易记,好盘练,出功快,实战搏击实用,但也单调、枯燥、没有连贯性,不好表演,不能成套供人欣赏。为增强观赏性,后人在十大真形单盘的基础上逐步串连,日久形成了一些小的套路,这就是心意拳十大真形串连的由来。为了弘扬心意拳,让更多的人来学习心意拳,现将这些套路介绍出来,以供大家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7.
组合拳在拳击比赛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合拳就拳法的技术而言,它可分为单个拳法的技术动作和组合拳技术动作两大类。单个拳法技术分为直拳、摆拳、勾拳等拳法,组合拳技术分为左直拳接右直拳、三次扰视拳接右直拳、左直拳接右摆拳接左钩拳等。在拳击比赛中组合拳是一种常用的拳法。阐述了在拳击比赛中运用组合拳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华武术》2006,(12):24-24
首届全国梅花桩拳研讨会于2006年11月7日至9日在北京市怀柔区召开。为期j二天。这次研讨会由北京市梅花桩拳法研究会主持召开,得到全国各地梅花桩拳法研究会群众组织和个人的响直与支持。参加研讨会的各地代表有:北京市梅花桩拳法研究会、广东省梅花桩拳法研究会、河北省六个市县地区的梅花桩拳法研究会、河南省三个市县地区的梅花桩拳法研究会、山东省四个市县地区梅花桩拳法研究会、安徽省梅花桩拳研究会、辽宁省营口市梅花桩拳代表、江苏省梅花桩拳代表等共计四十余人。中央电视台影视记者和领导,《中华武术》杂志主编均列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高翔 《精武》2003,(4):47-51
太极秘拳小战法,拳势小巧是短打。未学打人先学防,走步躲避带招架。小战拳是太祖入门的拳法,要求习者掌握短功、劲横力及步法、肘膝法和招架法。小战拳短促突击,架势紧凑、桩步稳固,动形较小,节奏分明。  相似文献   

10.
朱伯伦 《武当》2014,(1):29-31
四门八打是以十大形实战动作为基础的套路,它起落跌宕,舒卷大方,非常精简干练。同时突出了心意六合拳"六形(鸡腿、龙身、熊膀、鹰捉、虎抱、雷声)合一"以及"六艺[恨天无把(塌无意)、恨地无环(地翻天)、曲断中节、拉锚断绳、翻弓断弦、勒马停风]之劲意"。风格上较完整地保留了姬龙峰所传拳法的原风原貌,古朴苍道,拳法简捷精粹,博大雄浑,不尚花架,  相似文献   

11.
大侠随成     
张新德 《武当》2008,(5):39-40
离开武当武术发展战略研讨会,身为“武当百杰”、武当拳法竞技代表队总教练、陕西华夏太极推手道馆馆长的李随成先生深感重任在肩、任重而道远……如何为弘扬中华武当武术,提高武当内家拳法的竞技水平和知名度,使武当内家拳法走向世界,走进奥运,一直是李随成先生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世界优秀空手道运动员的技战术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运动员更偏重使用拳法技术,拳法是运动员主要得分手段;在拳法技术中,运动员的后手拳法最为重要;在腿法技术中,中段回旋踢技术使用次数最多,但是成功率相对偏低,上段回旋踢技术成功率相对较高;在比赛中摔法使用次数较少,成功率相对偏低;在战术分析方面,直攻战术是运动员的主要战术形式。  相似文献   

13.
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继《少林大金刚拳》连载完毕后,于2008年第1期推出中国少林著名拳法——少林五形八法拳(第二路72势)。原“第一路108势与实战术”已于1983年在《中国武术》(英文版)、《武术健身》《中国体育》连载,得到国内外广大武术爱好者的好评。此拳共分四段,其结构严整、技法精湛、风格古朴、动势强悍,实战技术简洁、全面,实用性强。 此拳法由北派少林拳名家、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少林五形八法拳研究会会长秦庆丰先生主笔,动作照片仍采用三十年前作者原照,并加以图解、技术要点提示,及实战用法说明,从研修与自学角度便于读者较深层次地理解、诠释拳术内涵,提高少林拳法的实际演练能力和技战水平。  相似文献   

14.
拳法如兵法,拳法搏斗实际如一小型战争,兵法中的战斗原则和理论多为拳法所应用,拳法中攻防要诀明言也多与兵法相吻合。故古之善拳者多为善兵,古今许多军事统帅多是高明拳手,所以说拳法就是兵法。招法又是行动的变化——攻防变化的规律,没有变化就没有招法。而变化是以《易》之阴阳学说为指导思想,阴阳即是矛盾着的双方,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对立统一体。在拳术中存在着许多这样的统一体。如动静、虚实、奇正、刚柔、快慢等等,由于统一体内相互转化,推动了学有定数,用无定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峨眉玉女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建波 《精武》2005,(5):36-36
是时,师善击技,喜研各家拳法,虑各家拳法繁杂、莫衷一是,女子御侮,另有不同。遂探各拳意,另僻蹊径、创不接手之拳法,独树一帜。从慈悲法力,喜龙女化身,积十三年,始臻大成。身傍弟子习之,呼之玉女拳法,同道相誉,称蛾眉拳。后弟子至峨嵋山,偶偕其音,始称峨嵋,此拳名之始末也,恐汝不识,为汝志之,因此我们把她称为峨眉玉女拳。  相似文献   

16.
南方的拳术一般以拳法、手法为主,腿法为辅;北方的拳术除拳法外,注重腿法。故有“南拳北腿”之说。  相似文献   

17.
刘治良 《精武》2009,(9):62-62
形意拳与太极拳作为实用性较强的内功拳法流传了数百年,其间高手辈出,不论养生长寿,还是技击抗敌,都为武林留下了诸多佳话。我们今天接触到的李氏形意太极拳功法就是融会贯通了这两种拳法,通过武林盛誉的传奇武术家“东北神力王”李春苓先生的演练、研究、创编而来的,为内功拳法之精华,堪称真功实力!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观察法等研究方法深入了解拳法在散打比赛中的运用及得分情况,并详细记录有关数据,再结合比赛中的其它得分手段进行研究,以寻求拳法在散打比赛中优化运用的途径,从而更好地体现出拳法在比赛中运用的价值和功能。  相似文献   

19.
靳爱祥 《精武》2008,(5):52-53
我在精武杂志2008年第2期中,发表了一篇《萧氏八卦掌拳法传承的动态演进(一)》的文章,第3期应该续写《萧氏八卦掌拳法传承的动态演进(二)》,但由于许多读者来信、来函询问“萧氏原传八卦掌”里为何还有拳法?拳法的特点是什么?为此,在给《精武》写第3期稿时,临时改写了一篇《原传萧氏八卦掌揭秘》的文章,在这里还请其他的读者谅解!  相似文献   

20.
孙保才  周美良 《精武》2007,(3):18-18
十大真形归定把中的虎形虎扑双把,是在龙形枯树盘根之后的第三个单练动作,取意为虎的扑食之勇。虎在扑食之前,静静地寻找猎物,称之为虎搜山,找准目标后再快速勇猛一扑。心意拳法取虎形正是指此而言,不但取其轻灵的一扑,还参悟出其中含有的拳法之理,即“动静相兼,欲前先后”,这在具体动作中都有表现,如虎搜山时,头与颈同时转动,在心意拳四把捶中的“出手横拳无敌家”、“青龙出水”式后也有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