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理解型班级文化,是班集体在教师指导下,采用一系列理解的方法、途径、措施,进行创造性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形成班级成员间平等沟通、真诚交往、合作共享的相处态度和集体的做事方式,是具有集体知识经验、集体制度规范和集体价值取向的班级共同体的集体文化.  相似文献   

2.
班集体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和实施教学管理的基本单位,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主体对象和组织力量。建设团结、友爱、凝聚力强的班集体,有利于营造班级成员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促成学生徳、智、体、美等素质不断进步的高级班级群体。优秀的班集体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都会表现出班级成员的共性优良特征,这离不开全体班级成员集体意识的培养。本文分别从建立班级共同奋斗目标、树立正确的集体舆论、积极组织班级活动和培养优良的班风这四个方面,分析并探讨了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  相似文献   

3.
班级是由单个成员组成的集体,在这个集体中,每个成员既有独立性、自主性,又有受抑性、依附性;既有平等性、均衡性,又有特殊性、层次性,这些全部的特性和内容组合成班集体特性。成员离开班集体不能正常存在,班集体离开单个成员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他们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班级管理很复杂,其中班级管理中信息交流是很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4.
班集体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更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和自我教育的课堂,所以构建和谐班级尤其重要。和谐班级应该是一个团结的集体,集体的每个成员对这个集体都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谐班级应该是一个具有凝聚力的集体,集体的每个成员都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谐班级是一个满足学生所需的集体,集体的每个成员在这个集  相似文献   

5.
在班集体建设中,班级文化心理因素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班集体作为微观的教育氛围,构成了班级内部的心理环境。班级文化心理因素有力地影响和制约着班集体成员的理想、道德、情感和行为,良好的班级文化心理发挥着凝聚、规范、激励和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6.
班级文化是指在一个班集体里,通过师生之间的共同设计所形成的独特的能够为全体班级成员服务的价值观、思想作风、行为准则和共有集体舆论、学习风气的总和。班级文化是一种隐性课程,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在高三紧张备考的一年中,我尝试了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来  相似文献   

7.
邓玲 《教育艺术》2021,(3):43-43
班级小群体是在非正式人际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它是一种以感情为纽带的人数弹性较大的小集体。一个班级学习、工作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集体成员的情绪或士气,以及班集体成员所处的人际关系环境。班级小群体同班委(团委)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补充的关系。班级小群体同班委(团委)组织相比较有以下明显特征:一、形成的自发性。二、以私人情感为联系纽带。三、小群体功能的两重性。  相似文献   

8.
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形成,往往得益于其独有的班级文化,这种班级文化既以其一定的形态呈现,又与其校园文化相得益彰,交映生辉,并在一定的校园文化、社会文化的氛围中,在一个班集体的成长过程中自觉形成。它是被班集体的绝大多数成员追求和认同的活动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规范的综合反映,是一个班集体成员的一种群体意识并由这种群体意识支配下所产生的行为结果。一个班集体一旦形成自己的班级文化,将有助于增强班集体的活力,提高一个班集体的整体形象。一、班级文化的形态及成因班级文化往往以其一定的形态呈现,诸如有“科技文化…  相似文献   

9.
郭卉 《甘肃教育》2010,(8):19-19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中坚,也是学生的人生导师。班级管理要依靠班主任,更要依靠良好的班集体。通过集体来教育集体当中的每一位成员,是班级管理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一、精心为学生创造对班级良好的“第一印象”班主任应精心为学生创造对班级良好的“第一印象”,让学生在新的集体生活中感受到班主任的爱心和责任心,激发学生的集体责任感。二、明确共同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集体责任感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班集体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班集体奋斗目标可以是某一方面的(如学习、纪律、劳动、体育),也可以是某一阶段的(如月、学期、学年)。  相似文献   

10.
龚毅 《文教资料》2014,(3):105-106
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渗透道德熏陶.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修养的关键。教师应充分利用好班级文化建设这块阵地,建设“幸福、和谐、奋进”的班集体。  相似文献   

11.
建立生命型班级是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生命型班级文化就是把班集体视为一个有机的生命组织,生命型班级有它的器官、它的系统和它的组织。它也有新陈代谢,分工协作,它是那样的精密,不仅能在适宜的环境下创生,还能在自主的引导下繁殖成长;不仅要在成长的过程中输血、学习和保健,还要不断地造血、发展和创新……生命型的班集体是以班级文化为抓手真正实现班级自治,形成团结、积极、向上、活跃的班级氛围。而要构建生命型的班级文化,最关键的是以生为本,自下而上地形成各项目标,从而激发班级成员朝着共同的目标去努力。  相似文献   

12.
有句话说"教育就是风格的培养",套用过来,班集体建设从某种角度看,也就是班级风格的塑造。风格是文化的反映,所以,班级风格的塑造也是对班级文化的建设。一个集体的风格或文化,源自这个集体的行为准则。当外部的人看到这个集体的成员都是这样思考、这样说话、这样为人处事,自然会认为这就是该集体的团队风格或文化特征。风格或文化就是坚持某些该团队认为特别重要的原则。有些原则是全校共同的,有些则是班级特有的。在多个原则中,那些共同的原则是基础,无论哪  相似文献   

13.
班级文化是一种集体文化,它体现了一个集体的价值观、思想、和行为准则.班级文化是构建和谐班集体,实现学校有效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教育工作者应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班级文化无形的教育功能,使班级文化建设成为推动学生成长与成才行之有效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4.
对于一个班集体来说,只有同学之间彼此认同,形成合力才能增强班级凝聚力。对于一个班集体的发展来说,也只有集体成员具备了集体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意识,形成了一定的凝聚力,班级才会往好的方向发展,才能促进集体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新形势下,探究提高小学班级凝聚力的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每个班级所特有的,它渗透于班级建设的方方面面,贯穿于班级成员的始终。班级文化建设是提升组织品味和境界的关键。辅导员和班级管理者在班级文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构建班级文化,目的是让学生生活在一个快乐、和谐和奋进的班集体中,使班级文化最大可能地成为塑造学生心灵的栖居地。  相似文献   

16.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学校的大部分工作都与班级管理有关。班集体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和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发展个性和创造力的基本环境;班集体中的学习交往、相互关系和集体意识是影响和作用于其中每一个成员的重要教育因素。毫无疑问,学校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致力于班级教育的优化和班集体的建设,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和生活,主动地获得发展的教育集体。  相似文献   

17.
自我管理是个体对自己的管理。班级的自我管理也就是班集体成员在自我管理的基础上达到班级内部管理自主运行的方式。自我教育它可使学生个体成为集体意志的体现者,以集体带动个人,使整个群体团结一致、朝气蓬勃、进取向上。  相似文献   

18.
自我管理是个体对自己的管理。班级的自我管理也就是班集体成员在自我管理的基础上达到班级内部管理自主运行的方式。自我教育它可使学生个体成为集体意志的体现者,以集体带动个人,使整个群体团结一致、朝气蓬勃、进取向上。  相似文献   

19.
大学集体需要自己的班级文化,优秀的班集体总有优秀的班级文化。班集体要有自信进取的精神面貌,积极的求知态度。班级文化的形成,关键的导向力量在于班主任、辅导员或者是学生骨干。我们应认识到苦劳和功劳之间是不能划等号的,班级文化的形成需要苦干,  相似文献   

20.
沈捷 《生活教育》2012,(2):92-95
如何构建班集体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班级管理中的案例分析,指出爱是构建和谐班集体的重要因素。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尊重学生的差异,理解学生,做好师生沟通,用真诚的爱,帮助学生健康成为,进而创建和谐的班集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