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聋哑孩子天生就缺乏可以为他们提供学习的先天条件,这无疑为我们教学增加了很大的难度。面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地面对这些挑战,在学生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寻找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从而进行有效的学习,让他们也能够接受到与正常孩子一样的知识,更好地去面对未来的人生之路。本文对小学聋哑学生的语文教学情况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希望对其他教师有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2.
刘艳萍 《文教资料》2011,(16):37-38
人文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大学古代文学教学要有意识地关注文学作品中最能体现真实人性、最能体现人之常情的内容,引导学生真诚地面对自己,面对人生;关注古代文人的人格理想、审美情趣,以及他们对宇宙人生的思考,激励学生不断完善自我人格,努力进取。  相似文献   

3.
简单是浓缩内涵后的外现,是将复杂的人生精练化,也就是把人生的内容去粗取精。生活越简单的人,越懂得人生的真谛,他们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所赐予的一切,对于名利、地位的纷争也能够从容地面对。  相似文献   

4.
闫慧 《考试周刊》2014,(39):124-125
在现代体育教学与训练中,教师要适时地、有目的地对学生心理加以引导和修正,使他们经受住人生的喜怒哀乐,积极面对人生,自我调控,实现人生理想。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但与此同时,面对一个个“活”起来的课堂,一些教师又产生了新的顾虑:时间还给了学生,学生爱发表意见了,教学进度完不成怎么办?面对学生各种意见和问题,教师怎么办?一个有意义的教学过程,除了具有学习客观知识的特点外,还应该成为广大师生共同建构知识与人生的创造过程。只有当教师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问题、困惑、智慧、意愿、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丰富的素材性课程资源能够真实地进入课程,教师和学生才会真实地感受到教学过程是他们的人生过程,是他们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学也才可…  相似文献   

6.
人生苦旅     
有人说,人生是一杯酒,时间越久越醇香;又有人说,人生是一碗茶,时间越久越甘甜。但只要问一问真正走过一遭的人。他们会异口同声地说:“人生是一殷苦旅。”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背景 刚开学,学校安排各学科的名优老师开一节示范课.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人生面面观,侧重于怎样面对人生的困难与不幸.初一新生入校,是他们人生道路上新的起点,集中阅读以人生为主题的课文,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体育是初中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充满自信,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让学生在匆忙的学习生活中找到快乐的寄托,找到追求理想的勇气,找到奋斗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一个人迎难而上和走向成功的精神动力,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自信,那么,就像是鲜花失去了阳光的沐浴,生活便失去了活力,这样的人生将不堪一击。可见,自信心对于一个人的一生何等重要。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教育》2009,(17):49-49
教育的最高目标是为人们能够过一种实现自我价值和负责任的生活做准备。科学教育传授科学、数学和技术——是教育的一部分,这些知识有助于学生养成好的思维习惯,使他们变成富有同情心的人,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和面对人生。这些知识也应使他们做好准备,同公众一道全心全意地参与建设和保卫一个开放的、公正的和生机勃勃的社会。  相似文献   

10.
许言松 《学苑教育》2012,(22):88-89
“体育差生”是影响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做好“体育差生”的转化工作,不仅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可以教会他们如何面对现实,如何面对人生,帮助他们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现在的许多孩子缺少人生经验,使他们的性格产生了这样那样的缺陷。面对生活,他们更多地表现出对他人的漠视和对人生的无谓。《草房子》就为学生搭建起一座精神殿堂,能真正唤醒他们的心灵,使他们的心变得柔软起来,让他们真正学会感动。我结合《草房子》谈谈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路遥在八十年代初期发表的《人生》和鬼子在九十年代末发表的《被雨淋湿的河》分别反映的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村青年面对的人生课题及其生存境遇。他们面对的人生课题不尽相同,但他们的生存境遇就像一场不断延续的危机。由于文化背景和社会现实的变化,两部作品对危机的演绎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3.
李锐是一个只愿写刻骨铭心故事的作家,他对生命、生存的刻骨体验是:悲凉。于是他的小说中总有一种人生的悲情。他写到生者的悲凉,还有死者的悲凉。这些人无论是怀有梦想的知青,还是愚昧的农民都陷入这悲凉的人生中。他们的悲凉是由他们的生存的困境和精神的困境共同造成的。李锐以他细腻的笔触深刻地摹写了他们的困境,并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悲悯情怀。李锐自身的人生经历给予他了一种精神的困境,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悲剧艺术精神的熏陶,站在五千年文明的山头上写作,相互交织作用导致了他的这种悲凉人生的感觉。面对这悲凉人生,李锐给希望于孩子,给希望以"逃离",逃离这黄土地,让孩子们去寻找希望。  相似文献   

14.
小学时期是一个学生人生中的关键期,面对好奇的世界,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在这个时期养成的习惯将会影响一生。面对作为教育、发展主体的小学生,语文教师在课内外的学习和生活中要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具体的语文知识组织教学内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他们的主动求知欲。作者结合实习经历探讨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心理学知识的渗透,分别从教学和人格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5.
在初中教育教学工作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承担着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责任。面对花季的初中生,广大教师要引导他们增强角色意识,准确定位自我,正确认识友谊,感受亲情之爱,让他们在青春的沼泽中保持正确的方向、清醒的头脑、良好的状态,顺利度过人生这一重要而敏感的时期。  相似文献   

16.
一、为什么要提出“人性化作文”这一概念? 1、基于作文教学所面临的危机“人性化作文教学”的提出,非赶时髦,追新风;亦非故弄玄虚,故作高深。面对当今的作文教学现状和困境,提倡并施行之,已经切关学生的人生发展,切关社会的健康发展了。如果我们真正理性地站在关注学生人生发展的立场上,看待当今的作文教学现状,我们会为之忧虑,为之自责。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是一个具有极强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群体,他们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面对绚丽芬芳、异彩纷呈的课文内容,他们急需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去寻根求源,去挖掘、寻觅潜藏在生活中的“缩影”,走向生活找课文;面对立体的、五彩缤纷的生活空间,面对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社会环境,他们会很愉快地、情不自禁地跨越这条通道,指向课文找生活,将自己的学习与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链接在一起,从而真正实现文本与生活的相似律动。一、依据语文实践活动,走向生活找课文所谓走向生活找课文,指的是在观察、分析生活的过程中,密切…  相似文献   

18.
《中华家教》2020,(3):6-7
青少年时代是人生的关键期,这一阶段的孩子充满着对自我、人生、社会和知识的探索精神,是形成人生理想、道德品质、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最初社会关系的关键时期。在飞速发展的今天,家长们应该怎样帮助他们塑造自己的人生呢?就让我们进入青少年的世界,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想法,更好地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吧!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人历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居于“文化”一隅,却影响着历史的发展。“乌台诗案”,贬黄州,谪海南,面对人生中一连串的变故,面对无耻小人的诬陷,东坡居士泰然处之,依旧淋漓尽致地展示着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下, “人人获得发展和进步,人人掌握必需的数学知识素养”。面对这样一群特殊的学生,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放弃,更不能逃避;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地使用一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困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能力,为他们将来的人生之路打下一定的知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