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12年.14岁的闻一多考上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时,父母为他订了婚。对象名叫高孝贞,1903年出生在一个宫宦家庭,和闻家还是姨表亲。闻一多考取清华后,高孝贞的父亲认为这孩子有出息,便主动提出要将女儿嫁给他。亲上加亲。又是门当户对,闻一多的父母欣然同意,  相似文献   

2.
刘杰 《大观周刊》2013,(1):23-23,89
胡适在创作上使劲最多,影响也颇大的,是白话诗。他对于新诗理论的探讨,创作经验的总结,也有显著的成绩。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中,朱自清曾指出,“胡适之氏是第一个尝试新诗的人”,肯定他的《尝试集》是“我们的第一部新诗集”;并且说,胡适关于新诗的主张,大体上为当时的许多新诗人所共信誉而他的《谈新诗》一文,“差不多成为诗的创造和批评的金科玉律了”。可见胡适在新诗创造和新诗理论建设初期的重要作用和突出地位。他的诗集主要是表现了个性解放、人道主义和民主、自由的诗,具有当时的反封建的时代色彩和积极意义。胡适对于传统诗歌的扬弃,作者在此文中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3.
徐志摩生前,诗人的桂冠就璀璨在顶,但他同时还是一位优秀的编辑——这可能是少有人研究辨析过的一个重要领域.徐志摩的编辑生涯正式开始于1925年8月,第一本诗集《志摩的诗》在中华书局自费出版,同年10月1日应陈博生之邀接编北京《晨报副刊》.1926年3月,徐志摩重返北京,与闻一多、朱湘等人于4月1日共同创办《晨报副刊·诗镌》.1928年3月10日,新月书店的代表性刊物《新月》月刊创刊,徐志摩、闻一多、饶孟侃主编,创刊号上发表了徐志摩执笔的《新月的态度》,批判了当时文坛上的13种派别,引发文坛大讨论.1931年1月20日,《诗刊》正式出版,徐志摩主编.  相似文献   

4.
五四运动后,新文学传播曾陷入低谷,以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为代表的报纸副刊接续了新诗传播的努力。围绕着《学灯》的编辑群体最早把郭沫若推上中国的新诗坛,培育并扶持了一批浪漫主义新诗人的崛起,并通过发起胡怀琛为胡适"改诗"等一系列新诗创作讨论引发新诗研讨高潮。由此,《学灯》成为了五四后以上海为基地的新诗创作和研讨中心,对五四运动后扩大新文化运动成果发挥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文联出版社、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近日在北京召开发布会称,《中国新诗百年大系》编纂活动正式启动。据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主任吉狄马加介绍,中国新诗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诞生,以1 9 1 7年《新青年》发表胡适的《白话诗八首》为标志,至2 0 1 7年即将迎来1 0 0  相似文献   

6.
<清华底出版物与言论家>是学生时代的闻一多于1920年发表在<清华周刊>上的一篇论述"言论"与社会责任的文章.在文章中,被五四运动激发了报国热情与关注社会之信念的闻一多,直率地批判了清华学生身上逃避社会责任和崇尚个人主义的痼疾.  相似文献   

7.
《声屏世界》2014,(1):102-103
正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宋词元曲,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浸润了中国人的灵魂,塑造了中国人的文化精神。自从1916年胡适写下中国第一首白话诗《两只蝴蝶》,中国新诗已走过近百年的历程。海峡两岸的诗人,共同谱写了中国新诗100年的瑰丽篇章。徐志摩、闻一多、戴望舒、艾青、穆旦、北岛、舒婷、海子、顾城……洛夫、余光中、席慕蓉、痖弦、周梦蝶、杨牧……这些百年新诗的标志性诗人,已经载入中国诗歌史,也深入我们的心灵。"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  相似文献   

8.
胡适是‘五四’以来的新文化大师中,对书评提倡最力、写作最勤的一个。据不完全统计,胡适撰文评论过的图书在130种以上。《胡适书评序跋集》使我们得以一览这位学问家兼书评家的书评文字的风采。那么,他的书评特点究竟何在呢?  相似文献   

9.
杨潮,原名杨廉政,号九寰。笔名羊枣、朝水、易卓、潮声、杨丹荪。一九○○年五月八日生于湖北省沔阳县一封建大家庭。父杨会康系清末民初官僚地主。排行第四,六妹为杨刚。少年读家塾。一九一四年以杨廉政名考入留美预备学校——北京清华学校。一九一九年因参加“五四”学生运动被清华学校开除,受父申斥。认为只有发展实业,才能救国,以杨九寰名考入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机械科。一九二一年北洋政府教育部作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机械科并人上海交通大学。由此转读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  相似文献   

10.
丹飞 《出版广角》2012,(1):81-82
正大一那年闻一多的《一句话》及《发现》《祈祷》,在我心里种下了出版的种子。那一次在清华已形成传统的作文比赛中,尽管赵立生教授强调诗歌,我还是写了一首长诗,最后教授们还是破例给了奖,我也因此得了在清华的第一笔奖学金。然而终于与出版沾边是1998年我开始大量写作诗歌,第二年,我编选了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出版前,当时的吉林省政府副秘书长、如今  相似文献   

11.
台湾胡颂平编纂的《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里,有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内容:某要人自诩风雅,喜欢作诗,他把陶渊明的“饮酒诗”逐首唱和,又把杜甫的“咏史”诗依韵唱和,可见其自我感觉之好。他把诗集送给胡适“求教”,谁知年轻时就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治学原则的胡适,到了晚年更较真,真的“赐教”于此公。胡适之先生对此公有如下一段谈话: 先生说:如集里《和陶渊明饮酒诗二十首》的第一首的头两句“君子固穷耳,天道循环之。”开始就不通。接下来“日月有常轨,寒暑岂定时?”寒暑自然是定时的,怎能  相似文献   

12.
瞿秋白同志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卓越的政治活动家和宣传家,还是一名出色的新闻工作者。自1919年至1934年,他先后创办、主编、编辑过一系列进步的革命的报刊。五四时期,他创办了进步刊物——《新社会》旬刊;十月革命后不久,他以特约记者身份前赴苏俄,在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上及时向中国人民报道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革命和建设的实况;1923年回国后,他参加过一段时期党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向导》的编辑工作,主编党中央理论机关刊物《新青年》季刊和不定期刊以及党中央机关刊物《前锋》;在“五州”运动中,他主编党的第一张日报——《热血日报》;在1931到1932年,  相似文献   

13.
华凝 《出版参考》2004,(11):55-55
在暨南的教授群中,以新月社一伙人占最多数,除了胡适、徐志摩、陈西滢、凌叔华、顾一樵、闻一多、陈铨等人之外,如罗隆基、梁实秋、叶公超、刘英士、余上沅、饶孟侃、蒯淑平、潘光旦、彭基相、卫聚贤、沈从文、顾仲彝、梁遇春、余楠秋,都在暨南教过书;至于在一九三一年二月廿日在上海被杀的左翼作家胡也频,他初期的作品,《鬼与人心》和《圣徒》等也是在《新月》杂志发表的,  相似文献   

14.
在我们一般人的想象中,现代诗人朱湘应是一位脾气乖戾、性格孤傲的“奇人”,奇得让人不敢接近、令人无法忍受。可他的朋友告诉我们:“熟识子沆(即朱湘——引者)的人,方始知道子沆的人是这样的清高,这样的直爽,他待友人的心情是这样的忠厚。”(柳无忌:《我所认识的朱湘》,载《二罗一柳忆朱湘》,三联书店1985年版)在同一本书里,我们还发现,朱湘原来颇有几分洒脱呢。有一年冬天,有人在上海的《幻洲》上写文章骂朱湘,把他的诗比作程砚秋的戏。他的朋友罗(日岂)岚气不过,写文章替朱湘鸣不平,并把这事告诉了朱湘。朱湘回信道:“骂也好,赞也好,反正我的诗不会损害毫末的。(日岂)岚,你让他们去吧。”(罗(日岂)岚:《朱湘》)朱湘生前树敌颇多,他的仇敌们恐  相似文献   

15.
闻一多是著名学者、诗人,沈从文是著名文学家.闻一多与沈从文原本没有太多的交往,但是身处纷繁复杂的现代文坛,他们两人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一些关联.关于闻一多、沈从文之间的关系,还要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沈从文初登文坛之时,当时的浪漫派诗人徐志摩对沈从文有很大的帮助,依靠他主编的《晨报副刊》,沈从文的作品得到很多发表机会,同闻一多大概就是那个时候认识的,因此有人把他们都认为是“新月派”,后来沈从文在青岛大学任教时,两人的关系密切了一些.  相似文献   

16.
一篇文章掀开了一页历史的温馨:1916年11月17日,痴恋着陈衡哲的任叔永为陈写了一首情诗《对月》。感其诗情,陈即兴和诗两首:《风》、《月》。任读之兴起,当即拿给其好友,同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胡适欣赏。“风月”乃男女情事的象征,胡自然深谙其意,他玩味一番那两首诗说:“《风》诗吾三人(任、胡、杨杏佛)若用气力尚能为之,《月》诗(初月曳轻云,笑隐寒林里。不知好容光,已印清溪底。)则绝非吾辈寻常蹊径……足下有此情思,无此聪明,杏佛有此聪明,无此细腻……以适之逻辑度之,此新诗人陈女士乎?此两诗皆得力于摩诘,摩诘长处在诗中有画,此两诗皆有画意也!”胡适果然不失慧眼,诗作者陈衡哲端地修养不凡:其祖父、父亲都是清末知名学者和诗人,其祖母、母亲亦同为当时著名女画家,这位出自湖南书香门第的才女自小受其熏陶,才得以成为中国第一批官费留学的女学生,二十六岁的她当时就读于美国瓦萨(Vassr College)女子学院,得知胡适对  相似文献   

17.
胡适被称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首举义旗之急锋”,他的《文学改良刍议》在心所青年》杂志上发表,成为整个中国新文化运动的真正的开端.提倡白话文,革除文言文,从而向封建文化赖以生存和传播的最基本的堡垒开战.胡适自此“暴得大名”①,并终身显赫.他对新文化运动的全面开展和进一步深人显然有着不可磨灭的开拓性、革命性意义.如果从传播学特别是人类传播史的角度来认识白话文运动的价值,这显然可说是一场史无前例的传播革命,起码在中国文化的传播史上有着极其明显的划时代意义,有必要对这一奇特人物和现象从传播学角度作一深人的…  相似文献   

18.
梁启超和胡适之间有着深厚的学术缘分。本世纪初,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先后发表过《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和关于论“墨学”的论著,胡适后来在《四十自述》中说,他的书,“给我开辟了一个新的世界,使我知道《四书》、《五经》之外中国还有学术思想。”正如《胡适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的作者罗志所指出的:“胡适治学极受此文的影响是无疑的。” 1918年11月,经友人介绍,梁启超和胡适在天津首次相会,相会的机缘不  相似文献   

19.
作为直接在”五四“精神影响下的一代知识分子,巴金的作品《家》曾得到当时进步青年的热烈反应, 无疑,他是属于那个时代的优秀作家。实际上,巴金的一生,贯穿了中国的整个20世纪,由于他很长时间生活在中国主流文化圈里,因而他的生活注定要与整个国家的时代风浪休戚相关。作为最后一个离世的“五四”一代人,巴金留给中国社会的不仅是他的作品,更有值得这个民族记取的教训,以及“说真话”的决心和行动  相似文献   

20.
陈慧 《大观周刊》2013,(2):27-27
1917年文学家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指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文言文作为一种文学工具已经丧失了活力,中国文学要适应社会,就必须革新语体。为此.他系统地提出了文学改革的主张.即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百年沧桑之后,网络文学作为当代社会一种主流的媒体形式业已悄然走进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