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背景】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需要而开设的一种综合性课程。通过开放性综合实践课教学,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勤于观察、勇于探究、乐于合作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思想品德综合实践活动课将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拓宽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接受形式和益智渠道,促进了学生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主题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可以说",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灵魂。然而,对于课程的实施者来说,最大的困惑也正源于"主题"。如何开发、生成、确立研究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问题。《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指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引领学生  相似文献   

3.
选题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灵魂",决定着活动效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特别指出了四项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即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时要将学生的兴趣爱好、年龄特征与智力水平、个性和能力、校内外学习资源以及教学进度作为选择的依据。要注意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可行性,忌空忌大。  相似文献   

4.
张成 《地理教育》2023,(6):65-69
利用本地资源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更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地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地名为载体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可丰富学校课程教学的形式,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以“合肥市地名认知”研学活动为例,将跨学科主题学习融入研学课程,从研学方案的设计、研学活动的实施、研学活动评价等方面开展指向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设计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5.
正思想品德活动课是思想品德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大变化之一,其最显著的特点是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它着眼于思想品德学科的活动化、实践性特点,把"有意识、有目的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活动的中心,通过活动去体会和实践,进而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内化。因此,搞好活动课教学,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对于深化教学内容以及培养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实践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实际教学中活动课并未真正彰显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课程的"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思想性、人文性"是思想品德课程的一贯要求,"实践性、综合性"是课程标准重新提出的要求。"实践性"要求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相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  相似文献   

7.
主题生成是决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成效的重要因素。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选题未能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出现了异化或畸变。基于生本教育的视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生成应以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为旨归,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注重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促进学生全程参与,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它注重教育与当代现实生活的联系,重视学生的实践、体验、感受,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教学中,将综合实践活动和生活德育合理整合,无疑为生活德育教育搭建了实践平台,既能解决"生活德育"教育遇到的问题,又能丰富综合实践活动内容。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积极实践,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只有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实践才能为学生真正接受。思想品德课程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含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选择好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问题尤为重要,选题错误或不当都会使研究性学习的实效大打  相似文献   

10.
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堂教学是学生开展主题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的一个载体。随着新课程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堂教学走上了精彩纷呈的层面,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有效落实,常态化实施,就要从根本上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的功能,充分发挥它的功效,让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回归到它的本真。一、主题选择:适度把握"加  相似文献   

11.
根据实施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策略,笔者现就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入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一、利用信息技术,为师生交互搭建平台,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性思想品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广泛,面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领域,其主旨是通过"生活——思想品德——生活"的实践过程,将现行教材中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思想品德问题还原为取之于学生生活实际、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人文问题,把学生生活与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现代信息技术正是达到这一目的的良好媒介,它将各学科的特点充分融合在一起,把抽象的知识  相似文献   

12.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行动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必修课的形式纳入创新的学校课程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的经验性、综合性、方法性知识,强调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这正体现了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需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3.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新型课程,它属于活动课程范畴,是活动课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深化与发展。所谓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体现以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课程。  相似文献   

1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踪合性学习活动,它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教学层面或某一学科的一种教学活动,而是与学科课程处于同一层面且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经验性课程,又是一种实践性课程.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纲要(试行))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由国家统一制定课程标准或指导纲要,地方教育管理部门根据地方的特点加以具体指导,学校根据本校所具有的课程资源,进行校本开放和实施.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教师和学生变为主体,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能体现学校的特色,同时也能满足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依据课程改革的精神,将孝道教育同语文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重读"二十四孝",并根据自己的认知进行判断。如判断某孝是糟粕,则要重新编写故事,让学生在广泛参与调查、练笔、研讨的基础上编写"新二十四孝",并集印成册。在此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既受到传统的孝道教育,又提升语文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6.
综合实践活动是课程改革之后开展的一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集综合性、经验性、实践性为一体的课程。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教师要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主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7.
唐卫军 《成才之路》2020,(3):132-133
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新型的教育课程,它以锻炼学生生活能力及社会实践能力为主要教育目的,能够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高。学校在开展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时,要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巧妙设计综合实践的相关主题,让学生在一系列实践教育中不断进步、快速发展,用主题活动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使学生在实践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李红 《教育》2012,(33):55
传统的课堂只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学生的良好品质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实践性是该课程的四大特性之一,"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是该课程的基本课程理念之一。实践性体现在活动中,在课程内容中,三大内容板块中都提出了具体的活动  相似文献   

19.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基于学生的兴趣和校内外课程资源,以主题为载体组织起来的具有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特性的国家课程。影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开发的五个主要因素:主题类型、主题目标、学生、教师、课程资源。在此基础上探索主题开发的三个策略:明确主题开发的基本环节、提升教师的主题开发能力、合理开发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20.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理念的生长点,在我国课程体系中的确立,不仅意味着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的诞生,更主要地是标志着一系列体现时代精神的新的课程理念的生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学习是自己课程的主体,而不是别人提供课程的被动接受;每一个人的学习方式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课程应尊重每一个人的学习方式的独特性;它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渗透了这些课程理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真正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由此可见,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势在必行,因此,校领导非常重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近几年针对学校的实际条件与教学情况,比如上学年我校开展“读好书,做好人”的实践活动,教研室领导给予肯定,该主题式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获得了市二等奖、区一等奖,本校被定为市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本学期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生活的现状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提出了以“关注生活,勤俭节约”主题式的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情况,回归生活,从生活实践中了解生活的常识,得出在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问题的相关数据,以小见大,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引发学生深思,让学生能了解劳动的辛苦,资源的贫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