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州园林》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之美,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而苏杭美景之最,还在于园林艺术之美。苏州园林,“多方胜景,咫尺山林”,处处呈现出诗情画意,充满着人文思想。这种山水画意式的园林,“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置身其中,足以陶冶性情,自得其乐。苏州有四大名园: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及留园,都是园林中精品极品,处处体现着中国江南第宅园林的独有特色。今天,我们来学习苏州籍作家叶圣陶先生写的说明文《苏州园林》,看看他笔下的苏州园林呈现出什 么样的特征。   (王大荣通…  相似文献   

2.
苏州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以小巧典雅的私家园林闻名中外。苏州园林集中了江南园林的精华,具有宋、元、明、清历代园林的不同风格。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是苏州四大名园,分别体现了宋、元、明、清的建筑风格。唐朝诗人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广为传诵,到苏州的游客都要到枫桥一游,听听寒山寺的钟声。苏州既有园林之美,又有山水之胜。到了苏州就要去中国第一水乡———周庄。它是江南水乡的缩影,有着“小桥、流水、人家”的胜景。苏州的小吃历史十分悠久,充满江南风味的香、软、糯、滑、鲜,造型精美…  相似文献   

3.
亭廊是我国古典园林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苏州古典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体系中的代表之作。本文讲述了亭廊的发展史,介绍了亭廊在苏州古典园林的形态分类,结合苏州拙政园、网师园、留园、沧浪亭等名园,分析亭廊在苏州古典园林中所起到的引导、点景、观景和丰富空间层次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能不忆江南     
<正>早闻江南之美,引无数文人墨客醉心于山水之中,留下绵远的文字与悠长的情思,这不禁激起了我对江南的向往。因此,我和妈妈决定在假期来一次江南之行。苏州·拙政园一扇窗、一座亭、一池花,处处为景,勾画出了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拙政园。人们常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而拙政园就是苏州众多园林中的一个代表,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  相似文献   

5.
苏州沧浪亭     
人们一提起苏州园林,总感到它封闭在高墙之内,窈然深锁,开畅不足。当然这是受历史条件所限,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但古代的匠师们,能在这个小天地中创造别具风格的宅园,间隔了城市与山林的空间;如将园墙拆去,则面貌顿异、一无足取了。苏州尚有一座沧浪亭,也是大家所熟悉的名园。这座院子的外貌,非属封闭式。因葑溪之水,自南园潆洄曲折,过“结草庵”(此庵今存白皮松,巨大为苏州之冠)涟漪一碧,与园周匝,从钓鱼台至藕花水榭一带,古台芳榭,高树长廊,未入园而隔水迎人,游者已为之神驰遐想了。  相似文献   

6.
三摄 《红蜻蜓》2023,(18):18-21
<正>小档案站点:苏州园林种类:世界文化遗产位置:江苏省苏州市关键词: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狮子林、网师园、环秀山庄、退思园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是位于苏州市境内的中国古典园林的总称,现存五十多处“宅园合一”的古典园林。其中,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沧浪亭、狮子林、耦园、艺圃和退思园先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7.
姑苏的竹     
<正>古人有诗云:“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竹,是姑苏这座水乡古城人文历史的重要载体,滋养出吴文化雅不废俗的特点。园中栽竹,文人咏竹,就连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处处与竹“结缘”。论苏州园林之竹,当从沧浪亭开始。沧浪亭自宋代苏舜钦筑园以来便以修竹为盛,是苏州古典园林中栽竹最早、竹的品种最多的一座。苏舜钦所写的《沧浪亭记》中,既有“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之言,亦有“澄川翠干,  相似文献   

8.
忆沧浪亭     
夜深人静,朦胧的月光使人惆怅。我在昏暗的灯光下懒散地翻着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其中的名句不禁令我拍案叫绝:“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此等气势与胸怀,使我心中的悲戚一扫而空。这不禁让我想起另一位文人,苏舜钦。同朝为官,亦遭贬谪,但他同样对人生怀着积极的态度。不久前,我曾拜访其私宅,乃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沧浪亭。我和父亲到达沧浪亭时,苏州刚经历了十年不遇的特大台风。天色阴冷,细雨霏霏,街道旁的树木都被打得七零八落,一幅悲凉的景象。而沧浪亭,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一处园林,在这种景象的衬托下却越显得古朴庄重了。都说沧浪亭的特点是“未入园先成景”,果不其然。刻有“沧浪亭”的石牌坊矗立在眼前,园外的两方池水波澜不惊,上面点缀着几朵荷花。探头一看,园内葱茏的景色和园外浑然一体,不禁让人感慨主人的宽厚,愿把  相似文献   

9.
苏州园林在布局、结构、风格上各有自己的艺术特色,被称为苏州四大古典园林的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元、明、清等朝代的艺术风格。留园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占地2顷。是苏州的大型园林。导游员介绍说:“留园以厅堂、走廊、粉墙、洞门和假山、水、花木组成风格各异的园林小品,充分体现了清代  相似文献   

10.
苏州园林是私人宅第,与皇家宫苑不同.它虽不如皇家宫苑豪华、富丽,但是劳动人民在规模较小的有限空间里,发挥了惊人的艺术才智,运用中国国画的传统手法,把山、水、建筑和花木四者巧妙地组合起来,构成一幅幅自然山水画,达到“不出城郭而享山林之乐”的艺术效果。在苏州园林中,宋代的沧浪亭、元代的狮子林、明代的拙政园、清代的留园分别保留着宋元明清这四个朝代的不同风格,各有其独特的美,被誉为“苏州四大园林”。  相似文献   

11.
正"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宋·苏舜钦《沧浪亭》)苏州园林是城市中的山林,追求喧哗中的宁静。语文课堂教学虽然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法和广阔多彩的生活画等号,但课堂和社会犹如园林与城市、山川之关系,疏而不离,间而不隔。一堂精致的语文课,一种成功的教学风格,就如同一座座别致而充满韵味的苏州园林。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素以园林美景享有盛名,这些园林可分为宅地园林、市郊园林和寺庙园林三大类。苏州园林多为宅地园林,由贵族、官宦、富商等所建,精致优雅。这些园林反映出历代园林的不同风格,同为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作。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  相似文献   

13.
林藜的《深巷明朝卖杏花》一文是一篇介绍苏州园林之美的散文。文章开头两段,交代了苏州之所以被称为天堂的原因,那就是“一为四郊风物之美,一为特殊的建筑之景观”,这一说明有力地激发了读者阅读下文的兴趣。作者在介绍苏州的美时,先用一大段文字详细描绘了苏州街巷、园林所具有的诗情画意。你看,那苏州城里,宽阔的大马路不多,有的是“修长岑静”、“别具韵致”的小街小巷,街坊的美,美在住宅区的园林。在文中作者巧妙地引用了古代诗人的名句与苏州的美丽景色融合在一起,“春色满园”、“红杏出墙”、“小楼听春雨”、“深巷卖杏花”,加上“…  相似文献   

14.
漏窗是苏州园林建筑的点睛之笔,又称漏花窗、花窗。漏窗本身是景,窗内窗外之景又互为借用,从不同的漏窗望一望园中,能感受到“一步一景”、“移步换景”的艺术美。以苏州著名的沧浪亭为例,其漏窗就有一百零八扇。图案花纹精巧、变幻多端、无一雷同,令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15.
<正>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有西湖,苏州有园林。苏州园林最多的时候有200多处,宛如一座园林博物馆,现存仍有50多处,其中建于11-19世纪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9处古典园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记得吴王夫差开凿了邗沟吗?那时吴国的都城在哪里?姑苏城,就是今天的苏州。公元前514年,夫差的父亲吴王阖闾让伍子胥在太湖旁修建了都城。  相似文献   

16.
苏州园林     
《课外阅读》2012,(23):66-67
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人间天堂,园林之城"的美称。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誉。苏州古典园林"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灵泉之致"。1985年,苏州园林即被评为中国十大美景之一。作为举世瞩目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沉淀了  相似文献   

17.
沧浪亭在苏州市城南三元坊附近,是苏州现存的历史最悠久的一座古典园林,以清幽古朴见长,其布局和风格,在苏州诸园中别具一格,极富山林自然之美和简朴大方之态。 据说该园最早是五代吴越广陵王钱元璙的花园。北宋庆历年间,诗人苏舜钦丢官流寓苏州,买下此园,并在水旁筑亭。他取  相似文献   

18.
研读课题。采用添加法 ,明确说明的对象。可加一“的”字 ,使之变为“苏州的园林” ,让学生明确 ,课文说明的不是苏州的某一处园林 ,而是苏州的所有园林。采用补充法明确说明的内容。通过补充 ,课题变为“苏州园林的特点” ,学生明白 ,文章介绍的是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 ,即苏州园林区别于其他园林的独特之处。理清结构。文章采用的是总分式结构。它在文章中主要有两种形式 :先总说 ,后分说 ,再总说 ,如第二段 ;先总说 ,后分说 ,如第四、五段。抓中心句。这篇文章 ,要抓住它的中心句并不难 ,但要读懂它却不那么容易。对此 ,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存的著名古典园林数量不少,多数是明、清两代的遗物。其精华则集中在江南。前人有所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评语。我国建筑界也认为“中国古典园林精华萃于江南,重点则在苏州,大小园墅数量之多、艺术造诣之精,乃今天世界上任何地区所少见”。之所以形成这一情况,主要是因为从春秋以来,苏州一直是我国南方的重要城市,它具有物质丰裕、文化发达、山明水秀的优越条件,自晋室南迁以后直至清代,历代贵族官僚不断地在苏州建造供他们享受的园林。因此,现存的苏州古典园林相当可观。在刘敦桢的《苏州古典园林》一书中论述的古…  相似文献   

20.
图1——4景点分别为留园涵碧山房、狮子林假山、沧浪亭、拙政园小飞虹廊桥。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被誉为苏州四大名园,分别为宋、元、明、清造园艺术的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