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程资源的外延十分广泛,按课程资源的存在方式,课程资源可分为隐性资源和显性资源.作为一线教师有效利用课堂教学中学生自身的一些资源最具有现实意义,但学生有些自身资源往往作为一种隐性的教学资源存在而被忽视,如学生的认知差异、思维火花、情感变化等.课堂教学效率与是否有效利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这些隐性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教师若能适时将这些隐性的学生资源转化为显性的教学资源,就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学生资源是生命载体形式的素材性资源之一。这类资源可以能动地产生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教育价值,在课程教学资源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是教学资源,每一个学生都是教学资源。学生资源自始至终贯穿于学习与教学的整个过程。研究并有效的运用学生资源是推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强化资源意识是能否有效运用学生资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成果。”(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课程资源是丰富多彩的,但生活永远是课程资源的源头活水。为此,我们必须充分挖掘学生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把数学教学延伸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数学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充满快乐、激情、幻想与生命活力的生活世界。一、挖掘校园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校园生活是学生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内容。从学生的校园生活中提炼出教学资源也是“学习内容生活化”的有效载体。因此教师要特别关…  相似文献   

4.
李春忠 《考试周刊》2012,(41):123-125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历史新课程实施中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对历史新课程理念的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目前评价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首先要看的是学生在课堂上是不是主体、是不是得到发展。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发展如何与教师能否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把学生的认知差异、思维火花、情感变化转化为教学资源并充分利用密切关联。教师在教学中若能适时地将学生的自身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必将实现高效的课堂。  相似文献   

5.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乃至世界暖温带地区保存最完整、最典型、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区内自然环境独特.丰富的石油资源.生物资源,地质地貌及人文旅游资源等,为乡土地理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是地理教学良好的载体。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因地制宜的利用学生熟悉的这些乡土地理教学资源可以拉近学生与地理学习之间的距离,不仅可以丰富学生乡土地理知识,客观的认识家乡.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6.
唐冰 《辽宁教育》2013,(11):68-69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身上也有着诸多的资源,比如学生的已有知识、生活经验以及在课堂中的意外生成性内容等,这些我们称之为学生资源。它包含了学生的言行、情感态度以及课堂的环境、氛围等。当这些资源有利于教学时,就可以促进课堂教学,成为学生知识的生长点。因此,学生资源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课程教学资源,需要教师认真研究,精心运用,从而优化自身的课堂教学。下面就以小学英语课堂为例,阐述如何有效利用学生资源。  相似文献   

7.
生成资源是指课堂即时产生,教师预想之外动态产生的教学资源,这种教学资源是学生真实体验的一种反映,是一种转瞬即逝的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由于生成资源是即兴的、灵动的,来自于学习者自身的体验。因此  相似文献   

8.
所谓课堂"动态资源"指课堂即时产生的,教师预想之外动态产生的教学资源,这种教学资源是学生真实体验的一种反映,是一种转瞬即逝的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由于动态资源是即兴的,灵动的,来自于学习者自身的,因而我们应当利用生成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这样语文课堂才会勃发生机。一、引导体验,在多元解读中"生成"注重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重要的教育理念之一,学生作为文本接受主体,生活经验有着很大的差别,在进入阅读活动后,学生的心智活动各不相同,由此生成的独特感受既无法预设也很难预知,全凭他们的悟性和自然生成。  相似文献   

9.
赵锋  吴敏  薛婷彦 《上海教育》2010,(10):24-25
网上虚拟课堂和现实课堂的有机结合,满足了晋元高中每一位学生多元个性发展的需求,让每一位学生都享受到学校提供的最优秀的教师资源、教学资源和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0.
生成资源是指课堂即时产生,教师预想之外动态产生的教学资源,这种教学资源是学生真实体验的一种反映,是一种转瞬即逝的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由于生成资源是即兴的、灵动的,来自于学习者自身的体验。因此教师只有善于发现、善于利用课堂中的生成资源,才能让课堂绽放精彩。  相似文献   

11.
一、中学化学有效教学的要素 有效教学包括三个最基本的元素:教师、学生和课程资源(或称教学资源、教学内容)。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课程并不是指狭义的课本,而是围绕学生展开有效学习的所有支撑性资源,即教师所用、学生可学的教学“资源”和“内容”。三者的关系如下:  相似文献   

12.
《体育新课程标准》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指出合理开发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内的教学资源是推进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动态反映着体育教学的发展过程,因此,开发好具有生命特征、具有主观能动特征的教学主导和学习主体资源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正>任何教学都离不开教学资源的支撑。教学资源根据其自身属性可以分为物的教学资源、人的教学资源和思想精神资源三类。物的教学资源指教材、课程标准、教参、多媒体、模型、实物等,人的教学资源有学生、教师、家长等,思想精神资源主要指课后反思、心得、文章的观点等。教材和课程标准当然是主要的教学资源,但教学中需要丰富的资源,如多媒体、表演、情境创设、师生有效互动等。通  相似文献   

14.
靳利粉 《河南教育》2022,(S1):22-23
引言:百年峥嵘岁月,百年风华正茂,伟大民族精神和中国共产党所创造的光荣革命精神是最丰富、最生动、最有力的思政课教学资源。如何将百年党史资源创造性地运用于艺术类大学生思政教育,是当前艺术类专业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要精准把握学生成长环境、专业特点和个人特色,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做到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和新的教育理论教学模式的出现,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有力支持,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较的优势,充当着更多的教与学的中介和角色,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起着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可以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形象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教师工作强度。为了保证信息技术的教学有效性,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熟悉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使用方法,遵循应用信息化教学的目标控制、内容符合、对象适应及最小代价四个原则,最关键的是一定要切合自己教学实际情况,选择合理、有效、符合教学对象接受的教学资源,还有就是在使用的过程中逐步累积经验,不断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和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我校实施三类课程统整目的之一就是要教师形成大学科的理念,希望教师通过各种方法将原先割裂的各科知识连接起来,将原先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知识置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并利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整合各类资源,有效实施单元整体设计?我认为,除了教材资源外,学生熟悉的生活资源、“两纲”教育资源、信息技术资源等都是可以整合的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7.
生成资源是一种课堂即时产生,教师预想之外、动态产生、转瞬即逝的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生成资源可分为两种:正面资源和负面资源.由于课堂生成资源是即兴的、灵动的,来自于学习者自身的,因此这种资源如果被充分加以关注并合理利用,将赋予自主探究新的内涵,活化物理课堂,让学生享受物理的无限乐趣.  相似文献   

18.
<正>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引起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的重视。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学习是学生的个性行为,学生自身的语言素养、灵巧天赋、生活阅历、艺术特长、知识经验、个性差异等为学生理解知识、思考社会、创新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奠定了知识基础,是难得的教学资源。这种资源不同于一般物质性的资源,它有着生生不息的巨大能量,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资源。开发学生资源可以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材虽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但它并不是唯一的资源,更多的教学资源是在课堂教学中产生的,其中,学生课堂学习中发生的错误,就是一种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20.
沈雪 《成才之路》2012,(23):40-40
传统观念上的教学资源主要是纸质的材料、教师用书、教学挂图等,然而这仅仅是教学资源的一部分。英语是一门灵活的、统一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如果仅仅依靠这些资源,那么英语课就显得很无味且无趣。因此英语新课程改革就提出除了为学生提供教学的资源以外,更重要的是教师能够主动获取课本以外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