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图书馆文献编目就是对社会文献信息流进行整序,对文献信息进行描述、揭示和检索。从国内和国外文献编目工作的发展过程出发,论述了当前图书馆文献编目工作的现状,及今后编目工作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文献编目就是对社会文献信息流进行整序,对文献信息进行描述、揭示和检索.从国内和国外文献编目工作的发展过程出发,论述了当前图书馆文献编目工作的现状,及今后编目工作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王芳 《凯里学院学报》2002,20(5):125-126
主要从民族文献搜集的范围及方法、民族文献整序、民族文献开发利用三个方面对主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4.
主要从民族文献搜集的范围及方法、民族文献整序,民族文献开发利用三个方面对主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 ,人类社会迈进了一个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时代 ,这一时代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全球范围内的网络革命所促成的网络环境。在网络环境下 ,人类传递信息、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的方式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图书信息作为信息的集散地 ,在经历了传统图书馆、现代图书馆之后 ,正在向数字化图书馆发展。在当前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大环境下 ,图书信息传统的社会职能———文献流整序、传递文献信息、开发智力资源与进行社会教育 ,以及搜集和保存文化遗产面临新技术、新观念、新思潮的挑战 ,图书管理形式…  相似文献   

6.
《鸡西大学学报》2008,8(1):F0002-F0002,F0003
鸡西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85年,馆舍面积5340平方米。图书馆是鸡西大学的文献信息中心,也是鸡西最具优势的文献信息集散地。图书馆内设管理机构有:信息资源建设部,负责文献信息的采集、整序、典配工作;信息资源运作部,负责文献信息的流通、阅览工作;现代化网络资源管理部,负责网络资源的管理及计算机软硬件的维护工作;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献>,完整地集中地收录了中共八大的各方面文件,大量保留了开展党内批评的发言稿以及外国共产党有关社会主义道路的论述.八大文献总体按文件发生时间顺序编排,不按发言者领导职务高低整序.八大文献的出版,体现了党内权利平等的原则,发扬了中共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展现了党内民主,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历史文献.  相似文献   

8.
由于文献载体形态的变化,数字化文献的大量涌现,以及数字化文献本身的特点,以往的图书情报资料的整序方法面临着重大的改变。以形式特质来著录文献的概念正在愈益被重视。本文就关于Dublin Core和元数据格式的研究作一综述,以便图书情报学界能注重这一新的学术动向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新形势下对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人类正在迈向新世纪的门槛,知识生产和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创新知识大量涌现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知识、信息日益成为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资源。做为文献资源比较集中的学校图书馆,将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开发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职责。 一、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 所谓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就是指高校图书馆工作者将收集到的信息资源,根据用户的不同需要,按照不同的目的和要求,进行不同方式、不同深度的整序和加工,并以各种信息产品的方式提供给读者使用,使文献信息资源增值。文献信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之…  相似文献   

10.
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较之传统图书馆发生很大变化,图书馆员由于文献资源的整序与传递人员成为住处导航员,读者的成份、结构、数量及利用图书馆的方式有所变化,因此读者教育要提高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  相似文献   

11.
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根源有:社会历史;思想理论;文学自身的发展。它的基本特征是:中心内容表现社会危机和人的异化;创作精神主张表现主观现实和内心世界,是表现论而非反映论。它最主要的流派是象征主义文学和未来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在艺术表现上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也存在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个自觉的文学流派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是否存在 ,这是近年来评论界争论的焦点。本文梳理了否认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存在的新派理论观点 ,并以此为基础 ,从 19世纪社会变革而导致的一种哲学精神和人的观念变化的角度 ,粗略地推演了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肯定了它作为继浪漫主义文学之后的西方文学主流的存在 ;并针对自然主义文学取代现实主义文学的观点 ,简单勾画了自然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文学制度作为文学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机制和文学场域,一方面为文学提供了生产空间和生产场所,另一方面,文学制度又在不断地限制文学生产的自由与个性.这就是文学制度的悖论.在这种悖论的基础上,文学要想取得较大发展,就必须在借助制度的同时不断地超越制度.  相似文献   

14.
在文化全球化的社会环境中,文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陷入岌岌可危的窘境之中。文学的窘境是假象还是必然,大有探明其原因的必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文学陷入如此窘境的社会原因,同时也明确指出文学表面的窘境蕴藏着文学信息化、网络化、虚拟化、大众化的历史契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学从内容到形式正发生着革命性嬗变。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中叶起,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开始,中国学的现代化应运而生,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的自觉,二是人的自觉。中国学的现代化,又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整个社会的现代化。中国现代化运动与学发展的互动,体现了学与社会上层建筑之间互相影响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6.
所谓文学的科学性是指蕴含在文学形象中的理性认识,具体表现为审美理想、艺术理解和“诗的思想”。由于它的间接性、隐蔽性的特点掩盖了其真实面貌,因此,长期以来人们不提文学的科学性这个属性。而研究文学的科学性,对于深刻揭示和正确文学这一社会属性、提高文学创作水平、消除庸俗文学、发展社会主义文学事业具有重大意义,决不会重蹈科学主义覆辙。  相似文献   

17.
英美文学作为英语语言本体艺术加工产品的结晶,具备国际影响力,英美文学的社会功用也藉此彰显。英美文学的社会功用和其美学价值相生相立,通过影响大学生意识形态产生审美教育,同时,英美文学社会功用的发挥受到时代审美标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胡适的文学进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适文学进化论的理论基础是达尔文的进化论,运用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来审视中国文学的发展,指出文学“随时代而变迁”,所以“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胡适的文学进化论不但高度重视文学形式和语言工具的发展变迁,而且充分强调文学的内容也是社会生活和时代精神的一种记载,反映时代的社会生活,奠定了新文学的写实主义基础。胡适同时还从文学进化论的立场出发,提出了文学革命的思想主张,认为白话文学是文言文学的进化,必定优于文言文学,从而替代文言文学,成为中国文学的正宗,催生了新文学。  相似文献   

19.
从儒门六经之修订,到现当代社会史史料搜集,乡村社会文献整理,在中国已有两千余年之历史。自主体、类别、性质、特征等方面观,与传世典籍文献、官方档案文献并列而存在的民间文献包括乡村社会文献,是一个特定的文献系统。从历史文献学学科视域中审视正在迅速消失中的乡村社会历史文献,进而实现系统科学整理,是民族文献遗产保护的现实举措,是社会史研究的基础工程,也是历史文献学学科重建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和它的社会性无法割裂。因此,文学批评具有审美功能和社会政治功能二重性。文学批评的审美功能一方面表现为批评文本自身具有美感吸引力,另一方面表现为通过对作品思想和艺术的分析,深化读者的审美体验,增加读者的审美愉悦。文学批评在分析文学艺术性的同时,必然要涉及文学作品和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关系,并对它们作出衡量和评价。文学批评的社会批评性质,不仅使批评在透视作品的社会性时发现其独特价值和局限,而且通过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和评价,使文学批评超越审美和艺术的层面,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也获得自身发展的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