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业延迟满足是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倾向,以及在等待过程中展示出的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通过调查分析,本研究探讨了初中生学业延迟满足与成就目标定向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不同学业延迟满足能力水平的初中生的成就目标存在显著差异;掌握接近目标和掌握回避目标对学业延迟满足有促进作用,而成绩回避目标对学业延迟满足有负向影响,其中掌握接近目标对学业延迟满足的正向预测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初中生成就目标取向与学业效能感、学业成绩的关系,采用问卷对204名初中生进行了调查,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1)初中生在成绩接近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学业效能感在年级上差异显著。(2)掌握目标取向和成绩接近目标取向与学业效能感和学业成绩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对学业效能感和学业成绩有正向预测作用;成绩回避目标取向与学业效能感之间相关不显著,对学业成绩有负向预测作用。(3)学业效能感在成就目标取向与学业成绩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526名高中生进行调查,探讨成就目标、学业情绪和学业成就的关系,结果表明:(1)高中男生更多采用成绩趋近和成绩回避目标,女生更多采用掌握回避目标;高二学生更倾向于采用掌握接近目标,高三学生更倾向于采用掌握回避、成绩趋近、成绩回避目标;(2)高中生的成就目标和学业情绪存在显著相关,学业情绪是成就目标和学业成就的有效中介,基本上验证了Pekrun等人的中介模型。  相似文献   

4.
学业延迟满足指学生为了追求更有价值的长远学习目标而推迟即时满足冲动的机会的倾向。学业延迟满足能力对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应当引起教师及家长的重视。文章总结了我国初中生学业延迟满足的发展特点、影响因素,并探讨了如何对初中生的学业延迟满足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对初中生成就目标的发展避行了探讨,结畏表明.初中生成就目标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的掌握目标高于男生.男生的成绩-接近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高于女生;掌握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存在年级差异;成绩-回避目标存在城乡差异;掌握目标为初中生的主导目标。  相似文献   

6.
学业延迟满足是指学生为了追求更有价值的长远学习目标而推迟即时满足冲动的机会的倾向。我国初中生的学业延迟满足能力随着年级的增长反而呈下降趋势,造成这一倒退现象的心理成因主要有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学习适应性的下降、学习动机的不足、希望水平的倒退以及干扰学习的心理诱惑因素增多。教师应从多方面入手来提高初中生的学业延迟满足能力。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初中生学业延迟满足具有如下发展特点:不同年级、性别、成绩水平和家庭经济水平的初中生在学业延迟满足上存在显著差异,并且表现为:随年级的升高而不断下降;女生的学业延迟满能力显著高于男生的;初中生学业延迟满足能力随着学业成绩的下降,而呈下降趋势;并且整体上呈现随着收入的升高而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何江 《考试周刊》2011,(21):206-207
本研究将自我价值感(自我接纳感、自我能力感)、成就目标定向(掌握—回避目标、掌握—接近目标、成绩—回避目标、成绩—接近目标)结合起来加以考察,阐述它们对初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从而为促进中学生有效地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测量618名中学生学业成就目标,采用多元方差分析的方法进行性别、年级、城乡及学业成就等方面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中学生成就目标模式总体积极,具体为高掌握-高成绩趋近-低成绩回避;女生在掌握趋近、成绩趋近、掌握回避等目标上得分高于男生;城乡与年级存在交互作用,乡镇初中生成绩回避倾向高;学习者总成绩与成就目标不存在差异,语、数、外三科成绩与成就目标关系的模式存在差异。在差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帮助学生形成积极成就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10.
焦虑、班级成就目标知觉对个人成就目标定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测量法,以472名初中生为对象,探讨焦虑、班级成就目标知觉及个人成就目标定向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焦虑可以通过班级成就目标知觉间接地影响个人成就目标定向,低状态焦虑通过班级掌握目标知觉间接影响个人掌握接近目标,高特质焦虑通过班级成绩目标知觉间接影响个人掌握回避目标、个人成绩接近目标和个人成绩回避目标.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探索学业效能在成就目标与情感反应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成就目标取向采用三维结构即掌握目标,成绩接近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结果表明:学业效能在不同目标取向和情感反应间的中介作用不一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学习力训练对初中生成就目标的影响。方法:以临沂市沂州实验中学初二年级3个班的学生作为实验组,临沂市第六中学初二年级3个班的学生作为控制组,对实验组进行学习力训练。以《初中生成就目标量表》考察训练前后学生的成就目标取向。结果发现:训练前,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学生在掌握趋近目标、掌握回避目标、表现趋近目标、表现回避目标、社会交往目标和社会地位目标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学习力训练不受学生原有成就目标水平的影响;训练后,实验组学生的掌握趋近目标、掌握回避目标、表现回避目标、社会交往目标和社会地位目标得分均显著高于控制组,表明学习力训练有助于改进初中生的成就目标取向。  相似文献   

13.
研究初一学生数学学业自尊、成就目标和数学学习成绩关系。采用数学学业自尊量表和成就目标量表,调查成都和平学校268名初一学生数学学业自尊、成就目标。使男女生数学成绩无显著性差异;男生数学学业自尊显著高于女生;男生掌握趋近目标高于女生;女生成绩回避目标高于男生。数学掌握趋近目标、成绩趋近目标以及数学自尊和数学成绩呈正相关;掌握回避目标与数学自尊、掌握趋近以及数学成绩呈负相关。成绩回避和成绩趋近是影响数数学学业自尊和数学学习成绩主要因素。本研究对于促进初一学生数学学业自尊和学习成绩的教育实践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采用《成就目标定向量表》,对633名初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不同年级初中生的成就目标定向有显著差异,表现为:初一学生的掌握趋近目标极显著高于初二、初三学生,初二学生又显著高于初三学生;初一学生的成绩趋近目标显著高于初二学生;(2)不同学校的初中生成就目标定向有显著差异,表现为:重点学校学生掌握趋近目标、成绩趋近目标极显著高于普通学校学生;而普通学校学生的成绩回避目标显著高于重点学校学生;(3)初中生男生和女生的成就目标定向有显著差异,表现为:男生的成绩回避目标显著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15.
大学英语评估模式作为情境因素对个体学习动机与学业成就所带来的干预影响迄今缺乏学术关注。实证研究表明:竞争评估取向与发展评估取向对个体成就目标导向和英语学业成就存在差异性影响;成绩趋近目标导向与掌握目标导向对英语学业成就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成绩回避目标导向与学业成绩未呈现相关;成绩趋近目标导向在竞争评估取向与学业成就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成绩趋近目标导向与掌握目标导向在发展评估取向与学业成就的关系中同样具有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学业延迟满足是影响学生学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采用问卷法对1 290名优秀班和平行班的初中生学业延迟满足的特点以及与自我效能感和考试焦虑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优秀班的学生比平行班的学生有更好的学业延迟满足能力。七年级与八年级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而这两个年级均优于九年级。总体上,自我效能感与学业延迟满足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优秀班的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学业延迟满足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平行班的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学业延迟满足之间没有呈现正相关关系。考试焦虑与学业延迟满足之间并不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法,对初一至初三年级168名学业高分组和170名学业低分组学生的成就目标、学业求助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学业高分组学生的掌握趋近目标、成绩趋近目标显著高于学业低分组学生;而学业低分组学生的成绩回避目标显著高于学业高分组学生;(2)学业高分组学生的工具性求助显著高于学业低分组学生,而学业低分组学生的执行性求助、回避求助显著高于学业高分组学生.  相似文献   

18.
成就动机中个体的成就目标定向对绩效的影响问题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根据Pinhich、Elliott等人提出的四分法,将成教大学生成就目标分为掌握——接近目标、掌握——回避目标、成绩——接近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四个类型,阐述了各类型成教大学生学习中的表现,并结合Ames的TARGET模式,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9.
学业延迟满足是学生取得学业成就的基石。研究结合民族杂居区大学生学习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民族杂居区大一学生进行促进其学业延迟满足的行动研究。研究发现,通过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并执行学习计划、运用学习策略等系列行动,能有效提高民族杂居区大学学业延迟满足。  相似文献   

20.
学习投入是学习过程的重要观测指标,能够预测学生的学业成就,是学生学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是衡量学生学习质量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以456名3~9年级听障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听障学生学业情绪现状以及学业情绪、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听障学生学业情绪整体上良好;掌握趋近目标在听障学生积极学业情绪对学习投入的影响中发挥正向的中介作用;成绩趋近目标在听障学生积极学业情绪对学习投入的影响中发挥正向的中介作用;掌握回避目标在听障学生积极学业情绪对学习投入的影响中发挥负向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