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新书推荐站     
《出版参考》2012,(10):34
正《怪诞博弈论》孙恩棣/著定价:29.00元当代中国出版社2012年3月中的各种怪诞行为娓娓道来。"怪诞"分两种,一种是装疯卖傻,其背后是博弈思维;另一种属于人类自身难以克服的本能,它其实是对传统博弈论中"经济人"假设的挑战,属于最前沿的"行为博弈论"的范畴。  相似文献   

2.
刁秋宇 《今传媒》2020,29(3):110-112
于2017年7月上映的国产动画电影《大护法》,是我国首部自分级的动画电影,由于影片中大部分内容偏向成人观众,因此在海报中明确标注了"PG-13"(建议13岁以上观众观看)的字样。影片内容如同预告片名"暴力与美",包含了许多黑色幽默的成分,这种诙谐却使人震撼甚至毛骨悚然。在美学体系中,怪诞中包含着恶与滑稽两种构成成分,整部影片中暗含着众多的怪诞美学成分,本文将对影片《大护法》中的怪诞美学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3.
朱莉娅的伊甸园罗德·约翰斯著皇家企鹅出版公司出版上海的一位精神分析专家治愈了一个传教士妻子的心理痼疾,使她摆脱了怪诞幻想的困扰——这位夫人在进行自由联想时,便出现有人与她调情的幻象。作为回报,这位夫人帮助专家认识并克服了这种受幻象困扰的病理现象,使这个精神分析专家  相似文献   

4.
翟少昂 《今传媒》2023,(5):110-113
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数据分析法,研究了“怪诞”这一美学表现形式在短视频广告声音设计中的应用情况,发现短视频广告的声音设计一般通过戏仿、反讽和美丑对比等形式来呈现“怪诞”效果,其听觉审美体验表现为熟悉中的陌生感、现实中的超现实感和不协调的震惊感,提出短视频广告创作者可以利用“怪诞”这一美学手法,优化短视频广告声音设计的策略,提高短视频广告的传播效果,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美学视角分析怪诞艺术对于广告美学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1948年12月,石家庄和平医院从华北军区疗养院转来了一个诡谲、怪诞的病员,他就是沙飞。  相似文献   

7.
Linux原名FREAX.意为怪诞、怪物、异想天开的意思。  相似文献   

8.
恋爱知高校     
刘墨 《中国新闻周刊》2010,(24):44-44,46,47
从恋爱来谈一个大学的好坏,似乎是一个相当怪诞的剖析面,但在实际的校园里,“恋爱”往往关联着学校的很多方面.  相似文献   

9.
怪诞电影通常架构与极度夸张、变态、扭曲的艺术表现形式,借助反常态的故事情节将影片主旨和盘托出,反映真实生活,而又表达出一种超越现实之美。2016年贺岁档上映的电影《28岁未成年》中,28岁女主人公吃了魔法巧克力后穿越回17岁是整部影片怪诞之根源,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啼笑皆非、荒诞离奇的故事,这种双视角叙事模式使观影者获得一种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得到的心理补偿与共鸣,同时也引发受众关于人性和情感的拷问。  相似文献   

10.
兰考县"1·4"火灾事故发生后,该县于1月5日通过多种渠道公布了事故通报。新华社对此通报发表评论认为,在7个幼儿生命逝去的沉痛事实面前,通报的文风显得怪诞。此通报文风怪诞表现在:通报不在客观公正介绍事实上下工夫,却在相当程度上把通报写成有关领导的功劳簿。通报中,不但有市县领导"高度重视"、作出"重要批示"的字句;还有各级领导"亲赴现场"、"亲临兰考县指导工作"、"亲临一线"的描述,市县领导居高临下、自证有功的味道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11.
陈洪绶是中国人物画史上非常著名的画家,其人物画题材广泛,仕女、佛道、高士等无所不能;线条遒劲圆润,如行云流水,如春蚕吐丝,极具装饰感;人物形象怪诞奇骇、夸张奇曲、意趣高古。  相似文献   

12.
柯华 《兰台世界》2014,(4):126-127
陈洪绶是中国人物画史上非常著名的画家,其人物画题材广泛,仕女、佛道、高士等无所不能;线条道劲圆润,如行云流水,如春蚕吐丝,极具装饰感;人物形象怪诞奇骇、夸张奇曲、意趣高古。  相似文献   

13.
陈明敏 《出版广角》2016,(13):86-86
翻开“爸爸树”系列,你将走进一棵树的世界。该系列共三册,以环保为主题,运用后现代叙事手法创作,想象力奇特夸张,曲折怪诞的情节中蕴含着深刻的环保观念和环保意识,积极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14.
时下,有些法制报刊的内容有股“怪味”,不能不让人担忧。一是相当一部分内容怪诞或趣味不高;二是热衷于搜怪猎奇。有些披露凶杀、骗术和阴谋的文章,情节具体,描写  相似文献   

15.
时下,有些法制报刊的内容有股“怪味”,不能不让人担忧。一是相当一部分内容怪诞或趣味不高;二是热衷于搜怪猎奇。有些披露凶杀、骗术和阴谋的文章,情节具体,描写  相似文献   

16.
新闻漫画是通过夸张和幽默的绘画形象和构图,运用人们熟悉的比喻、夸张、象征等手法,对新闻事进行讽刺性或歌颂性评论。它不仅具备新闻性、敏感性、真实性,而且还具讽刺、滑稽、怪诞、诙谐的美学特征,为广大读者所喜爱。  相似文献   

17.
在注意力经济时代,有些网站运用各种手段,对一些平淡无奇的事件大肆宣扬,夸大事实本身,制作煽情、夸张、暴力、怪诞的新闻标题来吸引受众。这种做法被广泛使用成为流行趋势后,"标题党现象"也随之诞生。本文分析了"标题党现象"的成因及危害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常慧娟 《新闻世界》2012,(1):152-153
恐怖电影是指以恐怖情节和恐怖气氛贯串影视作品全过程的电影。这种电影多以妖魔鬼怪和现实生活中的人发生纠葛的离奇、怪诞情节来组织故事,给人们营造视觉和心理上的恐怖感。恐怖片实际上是最贴近电影艺术特性的表现形式。因为电影需要制造悬念,而只有悬念才能使受众产生强烈的期待。  相似文献   

19.
新阅读     
《出版参考》2009,(9):53-56
《怪诞心理学》 本书是作者和诸多卓越心理学家研究成果的结晶。它为读者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自己和他人的窗户。你走路的方式会透露出你的哪些性格?为什么女性的征婚广告最好由男性来写?全世界最好笑的笑话是什么?为什么女性驾驶员更容易超速行驶?  相似文献   

20.
李玉文的《河父海母》无疑是试图对乡土中国的历史展开一次侧面进攻,其史诗式的叙事既怪诞又锐利,既热烈又冷酷,既情趣又邪性,这是一次乡村野史杂拼而成的历史叙事,妙趣横生也走法入魔。小说取名"河父海母",就是试图表达人类生存的第一要义,就是以自然为父为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