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从高校体育专业课程改革的现实性出发,获取高校体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思路。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文献资料法。结果体育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结论对高校体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向进行科学论证,为高校体育专业课程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阶段的高校体育课程建设要体现出时代精神,就必须倡导体育课程文化建设,提倡健康与文化并重.加强高校体育与文化相结合的教学,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完整的人。高校体育与体育文化相结合的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高校体育教师需深入探讨健康与文化并重的体育课程理念内涵,对体育哲学、体育文化学、体育心理学等体育文化课程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同时要兼顾体育课程文化传承,对体育健康和生存美学理论加以研究,运用体育文化传播手段来传承高校体育和体育文化。由王清玉、刘一民教授编写的《大学体育教程》一书,为高校体育与体育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评价大学生体育成绩,是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现阶段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体育课程学习目的的认识偏差;过于突出绝对评价,忽视相对评价;过于注重定量评价,忽视定性评价;过于注重总结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为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更新学习评价理念,明确评价目的;考核项目体现相对性,增加选择性;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总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贯穿以“立德树人”育人理念为目标的高校体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全面阐释了“育体铸魂、德体兼修”的深刻内涵,是践行体育专业课程思政的本质需求,是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目标,是弘扬体育精神、助推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使命。文章论述了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体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时代价值,提出了通过夯实专业化师资队伍的培育、重点突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与融合教育的思路以及“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体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践行路径。  相似文献   

5.
体育审美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推进缓慢的原因包括高校体育教师观念落后、高校体育教师自身素质不高、高校体育教师仍在沿用传统教学模式等.在体育教学中渗透体育审美教育的对策包括:将体育形体美与教学语言美相结合,将体育教学目标与学生心灵塑造相结合,将教学环境的创设与获得美的感受相结合,将审美教育与终身体育教育相结合,将体育教学实践与体育美学研究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高校体育教育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应该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构建体育教育与健康相结合的合理课程结构,实现课程方案的整体优化,重视教学模式的重构与完善,综合创新高校体育教学体系,为贯彻终身体育和落实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
在改革开放以前,很少有学者对我国高校体育专业课程结构与内容体系进行专门的研究,已有的研究也只是通过行政手段,根据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科学性和合理性也较差.而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情况又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因此,认真审视我国高校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的轨迹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根据农村中学师资的需求特点,调整现行的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及专业结构模式,引进“卫生保健”课程,延长一年学制,建立体育与卫生保健相结合的主辅修制人才培养模式──体育卫生教育专业,以增强体育师资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中学体育教师的摇篮,高中体育模块教学是全面贯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体现.文章通过对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了解,以贵州省高中体育模块教学的需求为视角,对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改革意见:重构人才培养目标,适当调整专业课和公共课的课时比例,调整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结构比例,着力抓好教育实习工作.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对体育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体育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存在培养理念与学生现实诉求不符、课程培养体系不健全、课程内容与专业课程及其教学脱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路径尚需优化等问题,提出以育人为核心、重新确立体育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以需求为导向优化体育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以融合为手段促进体育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融合、以服务为己任构建多元协同的体育人才培养服务体系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新课改的需要,高等师范教育在课程设置等方面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与调整。当前,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类课程体系仍然保持着传统课程的理念与功能,其毕业生满足不了社会对体育教师提出的新的职业要求。为此,我们必须在分析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面临的社会挑战出发,根据时代的发展与我国基础教育新课改的需要,对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全面的调整: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强化学生师范素养;以社会需要为依托,加强教育就业课程;根据行业发展需要,拓展基础教育课程知识面;尽快建立大、中、小学相互衔接的科学合理的体育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2.
从新课标实施看农村中学体育改革的困难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中学在实施体育新课程改革中遇到较多困难,表现在轻视体育课程,体育教学设施不足,对学生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教育薄弱,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评价体系不完善.为了克服这些困难,需要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加强培训学习,规范教学管理,增加对农村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开展对《体育法》和《学校体育卫生发展纲要》执行情况的检查活动,改善体育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3.
关于体育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社会环境、用人单位、高校与毕业生本人四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建议体育院校重新确定培养目标,改革学科专业设置,按社会需求培养人才等。  相似文献   

14.
针对体育选项课学生选课满意度低的问题,文章构建关于体育选项课策略的有约束的、多目标、非线性的组合优化模型,并提出利用进化规划算法有效地求解模型,为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育选项课选课及网络选课软件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体育生活方式与学校体育健康教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利用文献资料对体育生活方式理论提出的时代必然性,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与体育生活方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为主要目标,改变传统的体育教育教学观念和课程结构,以“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为主线,创造、构建多元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为社会培养全面合格的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体育科学的迅猛发展,体育这门科学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愈显重要.全面深刻地理解认识体育的综合科学功能,将有助于展示人的素质,有利于体育运动更加广泛地为全人类的繁荣进步服务,同时将更快地使体育运动向着多功能、高层次、新目标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社会发展必然伴随教育理论水平的提高,正确揭示教学规律,有助于体育教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和教学原则的确定。让体育教学更加科学化,有计划、有系统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于体育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学习型社会是终身教育倡导者为未来的教育发展和学习活动所勾画出的理想社会形态.研究学习型社会与体育教学目标的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拓展训练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和教学的方式,给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带来了冲击和补充。将拓展训练课程增加到高校体育教学中,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还可以将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扩展到社会和大自然。因此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有一定价值和意义。在本文中,先通过引入拓展训练的起源和含义,叙述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的可行性;其次,通过在高校中开展拓展训练课程的意义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引出如何在高校中开展拓展训练。  相似文献   

20.
The increasing importance that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have been gaining for Physical Education (PE) and sports pedagogy has generated the need to prepare ICT-proficient prospective PE teachers within PE and sport science university departments. This study was aimed at: (a)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wo project-based elective courses on ICT in education (entitled ‘Informatics in Education’ and ‘Computers i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for th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f a PE and sport science department, and (b) the investigation of students’ responses to the courses and instructor’s experiences from organizing and imparting the courses. The courses were focused on educational multimedia and web development for PE. Twenty-three students that had attended ‘Informatics in Education’ and 13 students that had attended ‘Computers i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Research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student questionnaires and instructor’s notes. It was found that students were helped to acquire basic multimedia and web development skills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and that their responses to the courses were positive overall. The courses fulfilled students’ expectations and were successful in equipping students with self-confidence in their ability to make use of ICT in PE courses and to construct multimedia and web-based learning materials. Furthermore, students were provided with opportunities to express their creativity and improve their future instructional practices. However, the study also brought to light the various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of training prospective PE teachers in the didactical utilization of ICT at undergraduate lev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